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6章 叶可北——心灵导师的共情之语

全息投影广告在楼宇间流转,将“智能浴缸·一键注满300升”的字样投映在晚高峰的人潮中。叶可北站在过街天桥上,看着手机屏幕里弹出的实时热点:#明星婚礼用水造人工瀑布# #新款洗衣机宣称“无限制冲洗才干净”#。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每一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常态——水,是廉价的背景板,是炫耀的道具,是可以被无限挥霍的数字,直到它在某个遥远的角落,变成绝望的叹息。

他的指尖划过虚拟键盘,个人主页“北老师的水世界”刚刚更新了一条动态:一张航拍照片,左侧是霓虹闪烁的都市夜景,游泳池的水光在夜色中格外刺眼;右侧是龟裂的土地,一个孩子正用破碗接住漏下的浑浊水滴。配文只有一句话:“我们共享一个蓝色星球,却活在两个水世界。”

发布三分钟后,点赞量127,评论区大多是“好可怜”“离我太远了”之类的感慨,很快就被新的娱乐八卦淹没。

叶可北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他穿越到的“信息时代”——人们每天接收着全球各地的资讯,却对真实的苦难筑起了厚厚的心理壁垒。他们能为虚拟游戏里的角色充值数千,却对“节水”的呼吁嗤之以鼻;他们能在社交平台上为远方的灾难转发祈福,却在现实中任由水龙头滴漏一整夜。不是冷漠,而是“距离感”消解了共情——当干旱发生在千里之外,当缺水只是新闻里的一个词语,人们很难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他的身份是“北老师”,一个毕业于环境伦理学专业的科普博主,擅长用“故事”拆解宏大的环保命题。行囊里没有复杂的仪器,只有一部经过未来技术改造的全息记录仪,一个能模拟多种环境体验的VR头盔,还有一叠写满故事大纲的笔记本。他知道,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数据和道理是苍白的,只有能击中人心的故事,才能穿透信息的茧房。

他决定从“身边的陌生”开始。

第一个故事,他讲给了小区里的孩子们听。周末的社区活动中心,三十多个孩子戴着VR眼镜,跟着叶可北的声音进入了“沙漠之旅”。

“现在,我们是一群迷路的旅行者,已经三天没喝到干净的水了。”叶可北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带着沙漠特有的干燥感。VR画面里,烈日炙烤着黄沙,远处的海市蜃楼扭曲成水的形状,喉咙里的灼烧感如此真实,孩子们下意识地吞咽着口水。

“看那里!”画面切换,一个牧民的帐篷出现在前方,老人递来一碗浑浊的水,里面漂浮着细小的沙粒。“这是他们家仅存的水,要分给五口人喝。”

摘下眼镜时,孩子们的眼眶都红了。一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攥着衣角说:“北老师,我再也不把没喝完的矿泉水扔掉了。”

这个“沙漠体验课”的视频被家长们发到网上,意外地火了。有人质疑“太刻意煽情”,但更多人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儿子现在洗手会盯着水龙头,说不能浪费‘沙漠里的水’。”

叶可北没有止步于此。他带着全息记录仪,走访了那些“新闻里的地方”。

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里,他记录下了小女孩花花的故事。这个七岁的孩子每天要走两公里山路,用一个破旧的塑料桶去村口的水窖打水,桶比她的人还高,每次只能装半桶。“老师说,水是甜的,”花花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睛亮晶晶的,“但我打的水有点咸,还有点土味。”

在被化工厂污染的河边,他遇见了渔民老周。曾经的“鱼米之乡”如今只剩下发黑的河水和死去的鱼虾,老周指着河面上漂浮的泡沫,声音沙哑:“以前这水清亮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我儿子小时候总在这儿游泳……现在啊,连洗个菜都不敢用。”

在冰川退缩的青藏高原,他跟着科考队记录下冰湖的变化。向导指着裸露的湖岸说:“十年前,这里还是厚厚的冰川,现在每年都在往后退。等这些冰化完了,山下的村子就没水喝了。”

他把这些故事剪成短片,没有解说,没有配乐,只有真实的画面和声音:花花喘气的声音,老周沉默的背影,冰川融化时滴答的水声。视频标题很简单——《他们的水,也是我们的水》。

发布当晚,视频登上了热搜。有人说“看哭了”,有人开始反思“我们的自来水来自哪里”,更多人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身边的节水小事。叶可北趁机发起了“一人一天省一杯水”的公益活动。

“一杯水,200毫升,大概是半瓶矿泉水的量。”他在直播里举着一个透明的杯子,“一个人省一杯,一百万人就是200吨,够花花家那样的村子用半年。”

活动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物质奖励,只是鼓励大家在社交平台上打卡分享自己的节水小方法:用洗菜水浇花,缩短淋浴时间,把空调冷凝水收集起来拖地……奇怪的是,这种“轻量级”的参与反而吸引了无数人。白领们在午休时晒出办公室的节水小贴士,妈妈们交流着如何教孩子珍惜水,甚至有企业主动联系叶可北,要在员工中推广这个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是人们不愿意改变,”叶可北在一次访谈中说,“而是他们需要一个‘入口’——一个简单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动有意义’的入口。一杯水很小,但当它连接起‘我’和‘远方的他们’,就变得有了温度。”

他开始在线下开设“水的伦理课”。课堂上没有PPT,只有一圈圈围坐的人,和叶可北带来的“故事盒子”——里面装着花花用过的水桶碎片,老周捕到的最后一条小鱼的标本,冰川融水结成的冰块(用特殊技术保存)。

“我们总说‘节约用水是义务’,”叶可北拿起那块冰,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但义务是被动的,是‘应该做’。而真正的改变,来自‘愿意做’——因为理解,因为在乎,因为知道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影响着另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企业高管在课后找到他,红着眼圈说:“北老师,我们公司总部的喷泉,每天要浪费几十吨水。明天我就申请关掉它。”

一个中学生说:“我要把花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我们可以一起攒钱,给她的村子捐一个净水机。”

叶可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保持着“讲故事的人”的姿态。他拒绝了商业代言,把打赏和演讲收入都捐给了缺水地区的水利项目。他的第一本书《水的温度》出版时,没有华丽的宣传,却登上了畅销书榜。

书的最后一页,印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水,还有那些在沙漠中等待的人,那些守护着最后一汪清水的人,那些还没见过河流的孩子。珍惜水,不只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为了未来的孩子。我们共享一个地球,便共享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在远方的新闻里,而在每一次抬手关紧水龙头的瞬间。”

有读者在这段话下面画了波浪线,写了一行小字:“今天,我教奶奶用淘米水浇花了。”

叶可北偶尔会站在天桥上,看城市的万家灯火。他知道,这个时代依然有浪费,依然有污染,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当“节水”从新闻里的口号,变成朋友圈的日常,变成父母教给孩子的道理,变成人们下意识的习惯时,它就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共识——一种关于“我们如何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基本共识。

全息投影广告还在闪烁,但他注意到,“智能浴缸”的宣传语悄悄改成了“智能节水模式·一键省水30%”。

他笑了笑,打开手机,更新了一条动态:“今天的故事,是关于每一个选择改变的人。”

配图是一张拼接的照片:左边是花花在新建的水窖前笑,右边是老周在治理后的河边撒网,中间是孩子们在清澈的小溪边玩水。

评论区里,有人发了一个“水滴”的表情,很快,这个表情就刷屏了。

叶可北知道,他埋下的种子,正在以一种温柔的方式生长。它不依靠技术,不依赖强制,只依靠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共情——这种情感,或许是对抗信息爆炸时代最强大的力量,也是让“珍惜”二字真正扎根的土壤。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