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 > 第135章 以工代赈

初夏时节,本应是万物葱茏、生机盎然之际,然天有不测风云。接连数日暴雨如注,导致京畿南部永定河、拒马河等水系水位暴涨,堤防多处溃决,良田被淹,屋舍倾颓,数以万计的灾民流离失所,涌入京郊,哀鸿遍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动。

灾情如火,元景帝连夜召集内阁及户、工、兵等部重臣于养心殿议事。然而,如何赈济安抚,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户部首先叫苦,言国库虽非空虚,然北疆军费、各地工程耗费巨大,若全额拨发钱粮进行无偿赈济,恐难以为继,且易滋生灾民坐等救济、官吏中饱私囊等弊端。有官员主张以工部为主,征调民夫抢修河堤,然又担忧灾民羸弱,效率低下,且易引发聚众骚乱。更有保守者认为,当以稳定为先,将灾民暂时安置,施以稀粥,待水退后再行遣返,此策虽省事,却无疑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更可能酿成更大的社会动荡。养心殿内,烟雾缭绕,争论不休,元景帝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翌日清晨,翰林院侍讲直房内。萧景珩一夜未眠,案头铺开着从翰林院档案库中紧急调阅的历年水患记录、河道图舆以及前朝赈灾案例。窗外传来的隐约市井喧嚣中,似乎也夹杂着远方灾民的悲泣。他脑海中思绪飞转,结合前世见识与此世国情,一个大胆而缜密的构想逐渐清晰成形。

“绝不能单纯施舍!必须让赈济活起来!”他目光坚定,提笔蘸墨,在一张素白奏疏专用笺上,奋笔疾书。他并未遵循常规奏疏的骈四俪六、繁文缛节,而是开门见山,条分缕析,写就了一份题为《陈京畿水患赈济事宜疏》 的紧急条陈。

奏疏核心,便是“以工代赈”四字!

他详细阐述了其策:

其一,变被动救济为主动创造。立即组织有劳力的灾民,由工部官员及河道专家带领,抢修溃堤,疏浚河道。此举一石三鸟:即刻解决水患威胁;以劳作换取高于寻常赈济的食物与工钱,使灾民有尊严、有希望;工程本身亦是对水利的长远建设。

其二,分级管理,人尽其用。将灾民按劳力、技能分队,壮丁负责重体力工程;妇孺则可参与编制防洪草袋、缝制帐篷、协助炊事等辅助工作,亦给予相应口粮。对老弱病残,则设立粥棚,保证基本生存。如此,避免一刀切,最大化利用人力。

其三,严明纪律,透明运作。由朝廷派遣专员监理工程,登记工量,按日发放钱粮,张榜公布,严防官吏克扣。同时,以军队维持秩序,防止骚乱。

其四,着眼长远,化害为利。除水利工程外,可视情况组织灾民修建通往灾区的官道、搭建临时安居点,为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奠定基础。

奏疏中,他引经据典,列举了宋代范仲淹救灾、明代潘季驯治河等成功先例,并详细估算了初步所需钱粮、人力及预期成效,数据详实,逻辑严密。最后,他恳切陈词:“陛下,赈济之道,非惟活命,更在安民心、固国本。以工代赈,使民有所劳,劳有所得,则灾民非朝廷之负累,实为重建家园之主力。此乃化危机为转机之上策也!”

写罢,他密封奏疏,却并未通过常规渠道呈递。他深知自己官微言轻,此策又触及旧例,若按部就班,极易被部门掣肘,石沉大海。他思忖片刻,命萧安备车,直奔都察院周秉正御史府邸。

周御史刚下朝归来,正为朝堂上争吵无果而忧心忡忡。见萧景珩夤夜来访,手持奏疏,不由讶异。待他展卷细读,初时眉头微蹙,继而神色越来越专注,读到精彩处,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妙!妙啊!景珩!此策思虑周全,切实可行!直指现行赈济弊端之要害!”周御史激动得胡须微颤,眼中满是激赏:“化被动为主动,化消耗为建设!真乃老成谋国之言! 汝虽年轻,然此等见识,远超朝中诸多碌碌之辈!”

“周世伯过誉了。”萧景珩谦逊道:“此乃晚辈偶思所得,唯恐见识浅薄,故特来请世伯斧正。如今灾情紧急,百姓水深火热,若能以此策略解燃眉之急,亦是功德一件。只是……”他面露难色,“晚辈人微言轻,恐……”

“老夫明白!”周御史霍然起身,神色肃然:“此等利国利民之策,岂能因位卑而埋没? 明日早朝,老夫定当挺身而出,将此疏直呈御前! 纵有千难万阻,亦要为民请命,为君分忧!”他拿起奏疏,如获至宝:“景珩,你且放心!此策若行,必是万家生佛之功!”

次日,金銮殿上,关于赈灾的争论再起。正当各方僵持不下之际,周秉正手持笏板,大步出班,声若洪钟:

“陛下!臣有本奏!”他高举萧景珩的奏疏,“今有翰林院侍讲萧景珩,感念灾民困苦,深思熟虑,草拟《陈京畿水患赈济事宜疏》一道,所陈‘以工代赈’之策,老成谋国,机杼独出,实为化解当前困局之良方!臣恳请陛下御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无数道目光齐刷刷投向站在翰林院班列末位的萧景珩!有惊讶,有好奇,有不屑,更有如孙知远、吴谦之父等人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元景帝正为灾情焦灼,闻奏精神一振,立刻道:“呈上来!”

内侍接过奏疏,恭敬呈上。元景帝展开细读,初时面色平静,随着阅读深入,眼神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显然被奏疏中的新颖观点和周密安排所吸引。

“好!好一个‘以工代赈’!”元景帝猛地抬头,眼中满是赞赏,将奏疏递给身旁的首辅大臣,“众卿都看看!萧景珩此策,条理清晰,思虑深远!将赈济与兴修水利、安定民心相结合,实乃老成谋国之言!”

皇帝定调,殿内气氛顿时一变!许多务实派的官员纷纷出言表示赞同,认为此策确实可行。尽管仍有保守官员质疑其“劳民”、“难以管理”,但在周秉正等人的据理力争和元景帝明显倾向于采纳的态度下,反对之声渐渐被压了下去。

最终,元景帝拍板定案:“萧景珩所奏,甚合朕意! 着即成立‘京畿水患赈济抚循使司’,由工部侍郎牵头,户部协理,都察院派员监理,即日依照‘以工代赈’之策,统筹办理赈灾事宜!务要使灾民有所依归,水患得以根治!”

“陛下圣明!”周秉正及一众支持此策的官员齐声山呼。

萧景珩躬身立于班中,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复杂目光。他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沉甸甸的。献策被采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具体执行,才是真正的考验。他知道,自己已将自身置于更瞩目的位置,也必将迎来更多明枪暗箭。

然而,看着御座上皇帝那充满期许的目光,想到无数亟待救助的灾民,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为生民立命之路,纵有荆棘,亦当前行。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