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1219章 功劳要挑最大的

盛唐华章 第1219章 功劳要挑最大的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9 17:14:2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李瑛的记忆中,走西安经109青藏线到拉萨全程距离大概在两千五百公里左右。

根据秘书监保存的资料,唐蕃官道的总路程为五千六百里,也就是说李瑛计划的这条路比哥舒翰进军的“唐蕃官道”能够节省六百里路程。

而李光弼从成都走的路线到逻些城的距离大概在四千五百里左右,比起长安来也没有近多少!

李钦、李抱玉率领的五万人马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目前已经从沧州抵达了陇右鄯州,目前正在湟水县休整,准备继续向东南进军一千里,最终与被阻拦的哥舒翰会师。

李瑛的计划正是统率这支人马穿越青藏线抵达那曲,从而切断阻挡哥舒翰的吐蕃军队粮草补给。

如果李瑛率领一支骑兵从长安出发,以日行两百五十里的速度前进,大概六天左右就能抵达鄯州湟水,然后与李钦率领的这支唐军会合。

鄯州湟水就是后世的西宁,为了稳定边疆的局势,陇右布政使颜真卿也把治所从兰州迁徙到了这里。

李瑛率骑兵抵达鄯州与大部队会合,相当于把前往逻些城的里程缩短了一千五百里的距离,只剩下从西宁到拉萨的这三千六百里路。

等唐军穿过昆仑山逐渐适应了高原气候,行走在相对平坦的可可西里戈壁滩,日行五十里难度不大,最快一个半月就可以兵临那曲,切断“唐蕃官道”的粮草补给。

在经过了数日的谋划,亲手绘制了入蕃地图之后,李瑛这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做出了亲征吐蕃的决定。

只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李瑛就可以把六万唐军送到那曲。

等解决了十万吐蕃人之后,李瑛既可以亲自统率将近二十万唐军从那曲杀奔逻些城,也可以让哥舒翰统帅,自己带着骑兵返回长安。

从那曲返回西宁,一路下坡,对于完全适应了高原气候的人和马来说将会十分轻松,日行两百里问题不大,二十天左右就可以返回长安。

也就是说,李瑛只需要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就能给唐军带来决定性的胜利,这也是他决定亲征吐蕃的重要原因。

李瑛发现,从长安到渤海国都龙泉府的距离为五千一百里,从长安到吐蕃逻些城的距离也是五千多里。

在亲征渤海与亲征吐蕃之间,李瑛必须选择吐蕃,这两个国家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灭亡吐蕃的功绩绝对远胜灭亡渤海。

历史上大唐没有灭亡渤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再加上藩镇割据,无力讨伐周遭的藩邦,这才让渤海国的国祚绵延到了公元九世纪。

渤海国活得长不代表他实力强,只是大唐衰弱了而已,事实上渤海国的军事实力甚至都比不上高句丽。

建立在东北平原上的渤海国并不像吐蕃那样拥有高原天险,而且由于高度模仿大唐,使得渤海国也没有游牧民族的机动性。

两百八十万的人口散布在东北的近百座城池之内,无险可守,战争潜力有限,只要王忠嗣与安守忠不互相拆台,一到两年内完全可以灭亡渤海国。

相比之下,人口接近五百万,雄踞高原,和大唐作对了一百多年的吐蕃还从来没有被汉人王朝征服过。

同样都是跋涉五千里路程,李瑛当然选择吐蕃。

更何况他还掌握着不为人知的“青藏线”这条秘密通道。

……

看到满朝文武被自己严厉的语气训斥的鸦雀无声,李瑛露出一抹微笑,放缓语气说道。

“朕用兵多年,去过北庭、灭过突厥,攻克过太原、洛阳、金陵,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还从来没有吃过败仗,所以诸位爱卿不用为朕担忧。

朕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谋划,最快三个月就可以返回长安,迟则半年。

朕去年出征金陵,用了半年的时间方才班师回京,留守内阁完美的保持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朕相信这次出征,内阁大臣们仍然能够掌控国家大局,做到政令合一,上下齐心。”

听了李瑛踌躇满志的话语,裴宽、颜杲卿两人带头支持。

“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臣等自当竭尽所能,维持国家大局,让陛下毫无后顾之忧的征讨吐蕃!”

李适之恭维道:“陛下南征北战,亲征高原,如此雄心壮志,已胜太宗,臣等唯有勠力同心,方能不负陛下的辛苦!”

去年李瑛出征时候的内阁大臣共有七人,分别是中书令裴宽、侍中颜杲卿、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适之、工部尚书韦坚、刑部尚书皇甫惟明、京兆尹韦陟、户部尚书刘君雅等七人。

礼部尚书东方睿、御史大夫崔希逸在投票中落选,兵部尚书李泌跟随皇帝出征,因此这三个职位都未能晋级内阁。

而现在兵部尚书从李泌换成了杜希望,不让他进内阁肯定说不过去。

这样内阁大臣就变成了偶数,投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平票的局面,所以还得再增加一个内阁大臣。

李瑛想了想,决定带着李白随军出征,让东方睿成为内阁中的一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御史大夫的职责就是向皇帝弹劾文武百官,自己已经离开长安了,那御史大夫还向谁弹劾?

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在京城,而李白又身居高位,以他那臭脾气容易与其他大臣产生矛盾,影响内阁的团结。

权衡利弊,还是带着李白出征更好。

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西域一路走来,爬过蜀道,也去过青海湖一带,拥有丰富的野外经验,或许还能充当向导。

说不定看到吐蕃高原上壮美的自然风光,李白诗兴大发,又给后人留下几十首脍炙人口的神作也不一定。

“朕出征之后,去年的七位内阁大臣继续主政,并补充兵部尚书杜希望、礼部尚书东方睿二人加入。

朝中大事,由你们九人共同裁决,遇有不决之事再八百里加急请示于朕。”

李瑛端坐在龙椅上,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做出了离京之后的部署。

正在忐忑不安,觉得脸上无光的东方睿喜出望外,急忙捧着笏板出列,与杜希望一起领旨。

“臣谨遵圣谕!”

“陛下莫非把臣给忘了?”

同为当朝二品,发现唯独自己没有进入内阁,御史大夫李白顿时有些急眼,急忙捧着笏板出列询问。

“朕没有把你忘记,你跟着朕出征吐蕃。”

李瑛语气平淡的说道。

李白瞬间转忧为喜,连忙谢恩:“多谢陛下钦点,臣早就想去看看吐蕃高原的风光了,如今终于如愿。”

随后,李瑛又钦点监门卫大将军吕奉仙、礼部侍郎令狐承、兵部侍郎崔宁、兵部员外郎韦芝、金吾卫中郎将马千乘、定远将军马璘等人随驾出征。

早朝结束,李瑛返回含象殿,继续为出征吐蕃做准备。

他首先命令吕奉仙亲自挑选一万骑兵,做好随时出征准备。

然后又给陇右布政使颜真卿写了一封书信,要求他五日之内在陇右境内采购一万头黄牛、十万只羊,不管山羊还是绵羊,只要能吃就行,另外还要准备大量的牛车和水桶。

黄牛的第一个作用是在进入可可西里的时候运输淡水,第二个作用就是沿途吃掉,给士兵增强免疫力,以此来对抗高原反应。

在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军队首次征服吐蕃的时候,就是驱赶着几十万头牛羊上了高原,一边放牧一边用来填饱肚子,这样就不用再费劲的运输军粮,或者只需要运输少量的粮食即可。

按照李瑛的计划,跟随自己走青藏线前往那曲的总兵力为六万人,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二斤肉计算,一天下来就需要吃掉十二万斤牛羊肉。

吃牛肉和羊肉是为了给将士们补充热量,降低高原带来的负面反应,填不饱肚子那就要搭配粮食。

按照每头黄牛能出五百斤牛肉、每只羊能出六十斤羊肉计算,六万将士每天至少要吃掉一百头黄牛,另外搭配一千二百只羊才能让将士们填饱肚子。

驱赶着一万头黄牛与十万只羊走上高原,差不多就能保证六万将士三个月的肉食。

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就地打猎,派遣骑兵捕杀可可西里境内的野驴、羚羊、牦牛,甚至是藏马熊与狼群来充作军粮,或许可以让驱赶的牛羊让将士们多吃一个月。

虽然大唐的法律禁止食用牛肉,但在灭亡吐蕃这个前提条件下,所有的法律都必须让路。

鄯州靠近青海湖,周围有很多原吐谷浑的牧民,要采购一万头黄牛与十万只羊,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牛羊打底,到时候只需要运输少量的粮食随军即可,并且不用考虑后勤补给,破釜沉舟的直取唐古拉山垭口,在那里一定能够缴获大量吐蕃人的粮食。

李瑛相信,既然历史上的蒙古大军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杀进青藏高原,最终灭亡了吐蕃,那么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

除了驱赶牛羊作为军粮之外,李瑛又命颜真卿从百姓手中购买大量的木柴随军携带,沿途用来圣火做饭。

在穿过昆仑山垭口之后,由于地势陡然升高至五千米,高原上植被稀疏,除了棘草之外只有少量的灌木植被,到时候大概率会缺少木柴,因此必须从青海湖一带运输干柴,做到有备无患。

给颜真卿写完了书信之后,李瑛又给李钦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他率领军队向伏俟城行军,抵达后原地待命。

伏俟城是原来的吐谷浑国都,城内有数万吐谷浑人定居,在哥舒翰击退吐蕃人之后主动投降了唐军,被李瑛改名为伏俟县,并派遣汉人治理。

这座城池位于青海湖西边,可以把它当做进入青藏高原之前的最后一个物资补给地,作用等同于格尔木。

等李瑛率军抵达之后,大部队就可以朝着昆仑山垭口出发了,直扑唐古拉山垭口。

连发两道圣谕之后,李瑛又给哥舒翰修了一封书信,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知,并要求哥舒翰继续按照现在的节奏向前推进,避免吐蕃人产生疑心。

只要哥舒翰能够拖住吐蕃人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就会率领一支天降雄师,切断十万吐蕃军的补给线,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