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儒心弈世 > 第152章 面圣陈情,忐忑不安

儒心弈世 第152章 面圣陈情,忐忑不安

作者:乔恩jon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4:54: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52章:面圣陈情,忐忑不安

晨霜还凝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细碎而清冷的光。路智站在内殿外的汉白玉台阶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计划书的封皮,宣纸被体温焐得温热,可掌心的冷汗却顺着指缝往下淌,在青布长衫上洇出淡淡的湿痕。

“咚咚——”更夫敲过辰时的梆子,声音穿过空旷的宫院,带着穿透人心的肃穆。李大人走上前,袍角扫过台阶上的薄霜,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安抚:“路公子,莫慌。皇上虽威严,却向来重视文脉,你只需将心中所想如实道来,便是最好的陈情。”

路智侧头望去,李大人朝服上的绯色在晨光中泛着沉稳的光泽,腰间的玉带系得一丝不苟,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睛此刻满是鼓励。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激得他打了个寒颤,却也稍稍压下了翻涌的心跳。怀中的计划书里,除了活动细则,还夹着陈三掌柜捐银时用的棉线、柳儿她们凑钱时换下的碎银,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物件,此刻成了支撑他的力量。

“宣路智、李嵩觐见——”内侍尖细的声音划破寂静,像一根无形的线,将路智紧绷的神经又拽紧了几分。

他跟着李大人踏上金砖铺就的甬道,靴底与砖石碰撞的声响在宫墙间回荡,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跳上。内殿的朱漆大门缓缓推开,一股混杂着檀香与龙涎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厚重而威严,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殿内光线昏暗,只有顶部的明瓦透下几缕微光,照亮了高台之上那把象征皇权的龙椅。

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十二章纹在微光中若隐若现,腰间的玉带镶嵌着硕大的东珠,每一颗都透着冰冷的华贵。他垂着眼帘,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金漆龙纹在他掌心下泛着幽光,明明没有任何动作,却自带一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气势。

“草民路智(臣李嵩),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路智跟着李大人跪地行礼,额头贴在冰凉的金砖上,能清晰地感受到砖石被岁月磨平的纹路,一股寒气顺着额头往上窜,让他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平身。”皇帝的声音低沉而醇厚,没有刻意的威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路智心头激起层层涟漪。

路智起身时,刻意放缓了动作,避免衣料摩擦发出声响。他垂手侍立,目光落在身前的金砖缝隙上,不敢有丝毫偏移。眼角的余光能瞥见殿内的陈设:左侧立着一架青铜鹤灯,灯座上的鹤羽雕刻得栩栩如生;右侧的博古架上摆满了青瓷与玉器,每一件都透着千年的底蕴;墙壁上悬挂的《寒江独钓图》,笔触苍劲,意境孤高,正是前朝画圣的真迹。这殿内的每一件物什,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李爱卿说,你要办一场琴棋文化盛会?”皇帝终于开口,目光从奏折上移开,落在路智身上。那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将他所有的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路智心中一凛,连忙上前一步,双手将怀中的计划书高高举起,手臂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回陛下,正是。草民不才,愿为我朝文脉复兴尽绵薄之力。”

内侍轻步上前,接过计划书,呈到皇帝面前。皇帝伸出修长的手指,翻开封面,指尖划过纸页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路智的心跳越来越快,他能感觉到皇帝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每一次停顿,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

“文化式微,国家之殇……”皇帝轻声念出开篇的字句,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他抬眼看向路智,眉头微蹙,“你一个市井小民,何以敢说‘国家之殇’?这等大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

路智的后背瞬间渗出冷汗,他知道自己触到了忌讳,连忙跪地请罪:“陛下恕罪!草民并非妄议朝政,只是亲眼所见,心中所感。前几日草民去城南旧书市,见孩童不知‘琴棋书画’为何物,老者感叹古籍损毁无人修补,心中实在痛惜。文化是老祖宗留下的根,根若断了,民众便没了精神依托,这难道不是国家的隐忧吗?”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皇帝,眼中满是恳切:“太宗皇帝当年设立崇文馆,广纳贤才,编纂《艺文类聚》,才有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气象。那时的文人,以琴会友,以棋论道,文化繁荣,民心凝聚。如今若任由琴棋技艺失传、古籍蒙尘,百年之后,后人怕是连我朝的文化根基都记不清了。”

皇帝沉默着,指尖在计划书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殿外传来几声鸟鸣,清脆悦耳,却更衬得殿内寂静得可怕。李大人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用眼神示意路智莫要再言过激之语。

过了许久,皇帝才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些,倒也有些道理。”他翻动着计划书,目光落在“活动流程”一页,“邀请江南大儒顾炎武、棋圣周松年、琴仙苏妙音?这些人脾气古怪,岂是你轻易能请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路智心中一喜,知道皇帝的态度有了松动,连忙回道:“回陛下,顾先生虽归隐山林,却一直心系文脉,草民已备上文庙珍藏的《论语》孤本摹本,定能打动先生;周棋圣与清风棋社的林伯是旧识,林伯已亲自前往邀请;苏琴仙与雅音琴坊的柳坊主有师徒情谊,柳坊主已修书一封,说明缘由。这些名士皆是爱才之人,只要听闻是为了文化复兴,定会欣然前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草民已与他们初步联络,顾先生回信说‘若为文脉,虽千里必往’;周棋圣更是直接启程,不日便到京城;苏琴仙也已答应,会带着传世古琴‘流泉’前来演奏。”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想到路智竟已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他继续翻看着计划书,当看到“场地选址:静思园”时,眉头又皱了起来:“静思园是万历先帝的书苑,荒废多年,且属皇家禁地,你为何偏偏选在那里?”

“回陛下,草民选静思园,有三方面考量。”路智条理清晰地回道,“其一,静思园乃先帝书苑,园内的亭台楼阁、山水景致皆透着书卷气,与琴棋文化的气质极为契合,能让参与者更好地沉浸其中;其二,园内空间宽敞,可同时容纳三百余人,且有湖心亭、回廊、草坪等不同区域,可分别设置琴音区、棋艺区、古籍展示区,功能齐全;其三,静思园荒废多年,若能借此次盛会重焕生机,既能节省场地修缮费用,又能赋予园子新的意义,成为我朝文化复兴的象征。”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图纸,双手呈上:“陛下,这是静思园的布局图及活动布置方案。湖心亭将作为主舞台,用于琴艺表演;东侧回廊陈列历代琴谱棋谱;西侧草坪摆放棋桌,供名士对弈;北侧的‘墨韵堂’则用于古籍展示。所有布置都以‘古朴自然’为原则,绝不破坏园内原有风貌。”

皇帝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绘制得极为细致,每一处区域的布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桌椅的摆放位置、绿植的点缀方案都有说明。他的手指在“墨韵堂”三个字上停顿了片刻,问道:“这墨韵堂,当年是先帝藏书之处,后来遭了火灾,如今还能使用?”

“回陛下,草民已亲自去看过。墨韵堂的主体结构并未损坏,只是屋顶漏雨、墙壁斑驳。草民已联系了最好的工匠,只需简单修缮,便能恢复原貌。而且修缮所用的木料、砖瓦,都是从旧料场挑选的古料,确保与园内风格统一。”路智连忙回道,“修缮费用已从捐银中划出,共计三百两,绝不浪费一分一毫。”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回计划书上的“资金明细”一页。他扫过上面的数字,眉头微挑:“商户捐银七千两,清流党资助五千两,你自己筹备三千两?”他抬眼看向路智,眼神中带着审视,“你一个寻常百姓,何来三千两银钱?莫不是借了高利贷,或是受了什么人的蛊惑?”

路智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陛下明察!这三千两并非草民所有,而是江南富商林文轩先生所赠。林先生是文化爱好者,家中珍藏了许多古籍字画,得知草民要举办文化盛会,主动出资相助,并无任何附加条件。草民已将林先生的捐银凭证带来,呈给陛下过目。”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和一封书信,一并呈上。银票是江南最大的银号“恒昌号”出具的,上面的印章清晰可辨;书信则是林文轩写给路智的,字里行间满是对文化复兴的期盼。

内侍将银票和书信呈给皇帝,皇帝看了一眼,便放在一旁,语气平淡地问道:“费用倒是算得清楚。可朕想知道,这活动对国家治理、对江山社稷,究竟有何实际益处?总不能只图个热闹,浪费了人力物力。”

这正是路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文化看似无形,实则关乎国本。其一,文化复兴能增强民心凝聚力。当民众认同并热爱自己的文化,便会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即便遇到天灾**,也能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前朝末年,战乱纷飞,正是因为文人墨客坚守文化气节,才保留了复国的火种,最终辅佐太祖皇帝建立大业。”

“其二,文化复兴能彰显大国风范。当年太宗皇帝举办‘崇文盛会’,四方诸国纷纷遣使前来学习,不仅带来了朝贡,更传播了我朝的威名。如今若能举办琴棋文化盛会,邀请周边国家的名士参与,既能展示我朝的文化底蕴,又能促进各国交流,减少边境摩擦,实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策。”

“其三,琴棋文化中蕴含着治国智慧。棋道讲究‘布局谋篇、进退有度’,陛下治理国家,正如棋手对弈,需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琴艺讲究‘和谐共鸣、张弛有道’,陛下驾驭群臣,正如琴师抚琴,需恩威并施,才能让朝堂和睦。草民计划在盛会结束后,将名士们的棋谱、琴论整理成册,呈给陛下,或许能为陛下治国提供些许借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路智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在寂静的殿内回荡。他说完后,便垂首侍立,等待皇帝的裁决。殿内的檀香袅袅升起,缠绕在他身边,带着淡淡的安神气息,却丝毫缓解不了他紧绷的神经。

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地望着殿外。阳光透过明瓦,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李大人站在一旁,手心也沁出了冷汗,他知道,路智的这番话,既是陈情,也是在赌——赌皇帝能看到文化背后的深意,赌皇权能容下这份“无用之用”。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皇帝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只是此事关乎皇家禁地,又牵扯甚广,朕需与内阁大臣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路智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知道,“商议一番”往往意味着变数,尤其是在王肃等人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内阁商议的结果难料。但他不敢反驳,只能跪地行礼:“草民遵旨,静候陛下佳音。”

“嗯。”皇帝挥了挥手,“你们退下吧。”

“臣(草民)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路智和李大人再次跪地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内殿。

刚踏出殿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路智打了个寒颤,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贴在身上冰凉刺骨。李大人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路公子,莫要灰心。皇上没有直接拒绝,便是好事。接下来,我会在朝中联络支持我们的大臣,给内阁施压,务必促成此事。”

路智苦笑一声,望着皇宫巍峨的宫墙,心中满是忐忑:“李大人,我只怕夜长梦多。孙富那人阴险狡诈,若知道我们在等皇上的裁决,定会从中作梗。而且盛会的筹备已箭在弦上,若场地之事迟迟定不下来,邀请的名士怕是会心生疑虑,到时候再想挽回,就难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内侍捧着一个锦盒快步走来,对二人说道:“李大人,路公子,皇上有旨,这是静思园的地契副本,先交由你们保管。若内阁商议通过,便正式启用;若商议不通过,需即刻归还。”

路智和李大人皆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狂喜。皇帝虽未明确答应,却将地契副本交给他们,这无疑是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路智连忙接过锦盒,入手冰凉,却让他的心瞬间暖了起来。锦盒上的龙纹雕刻精美,与内殿的陈设如出一辙,透着皇权的威严与信任。

“臣(草民)谢陛下恩典!”二人再次对着内殿的方向行礼,声音里满是激动。

内侍走后,李大人看着路智手中的锦盒,笑道:“路公子,这下放心了吧?皇上心中已有定论,内阁商议不过是走个过场。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边等消息,一边着手静思园的修缮工作,双管齐下,定能如期举办盛会。”

路智紧紧抱着锦盒,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盒面,心中的忐忑终于消散了大半。他抬头望向天空,晨霜早已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温暖而明亮。远处的宫墙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仿佛也在为他们庆贺。

“李大人,我们现在就去静思园,安排修缮事宜!”路智眼中燃起光,语气里满是干劲。

“好!”李大人笑着点头,“我让人去通知工匠,你去联系林伯和柳坊主,让他们也过来帮忙规划布置。”

二人并肩走在皇宫的甬道上,靴底与金砖碰撞的声响依旧清脆,却不再带着之前的沉重。路智望着手中的锦盒,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好好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将琴棋文化盛会办得圆满成功,不辜负皇帝的信任,不辜负民众的期待,更不辜负那些为文化复兴默默付出的人。

然而,他心中清楚,这只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内阁的商议、孙富的阻挠、修缮的难题、名士的接待……还有无数的挑战在等着他。但此刻,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背后,有李大人的支持,有民众的期盼,还有皇帝那一丝珍贵的认可。

夕阳西下时,路智已站在了静思园的朱漆门前。手中的锦盒在余晖下泛着柔和的光,与园内的草木、湖水相映成趣。他推开大门,看着满园的景致,仿佛已经看到了盛会举办时的热闹场面:湖心亭内琴音袅袅,回廊间棋声阵阵,名士们举杯畅谈,民众们驻足观赏,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这片荒废的皇家园林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晚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香,路智深吸一口气,将锦盒紧紧抱在怀中。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但他已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坚定地走下去,让文化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燃成燎原之势。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儒心弈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