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60章 雨打青布催新计,夜叩柴门遇故人

入伏后的青石村,总被一场场急雨缠得没了脾气。青娘刚把最后一匹野艾青布晾上竹竿,豆大的雨珠就砸在了布面上,溅起的水渍晕出浅淡的绿痕,像极了春日里溪边初生的苔衣。她慌忙搬来木梯,踮着脚把布往屋檐下挪,粗布裙摆扫过墙角的艾草堆,带起一阵清苦的香气——这是她三天前刚从后山采来的新料,原本想着晾干了再染两匹布,给村西的王阿婆换些治咳嗽的草药,如今倒先被雨水打湿了大半。

“这鬼天气,真是要断人活路。”青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心里暗暗犯愁。自上次用野艾染布证了清白,村长赵老栓虽没再找她麻烦,却暗地里嘱咐了村里的药铺和粮店,少收她用布换来的东西。前几日她拿一匹青布去换糙米,李掌柜支支吾吾了半天,只给了往常一半的量,还低声劝她:“青娘啊,不是我不肯帮你,是赵村长说了,你那布‘邪性’,怕沾了晦气。”

这话听得青娘又气又无奈。她知道赵老栓还惦记着她的染布方子,只是上次当众验布时,货郎陈三柱带着邻村的几个绣娘来撑场,又有王阿婆拿着穿了三年都没褪色的青布作证,村长才没敢再提“沉塘”的事。可明的不行来暗的,如今她染布换物的路,是越来越难走了。

正愣神间,院门外忽然传来“咚咚”的敲门声,伴着一阵熟悉的吆喝:“青娘在家吗?我是陈三柱!”

青娘眼睛一亮,连忙跑去开门。雨幕中,陈三柱披着一件油布雨衣,肩上扛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袱,裤脚全湿透了,沾着泥点。他见了青娘,咧嘴一笑,把包袱往门里一递:“快接着,这是你托我在县城带的明矾,还有两斤细盐——你说染布要用来固色,我特意找杂货铺老板挑的好货。”

青娘接过包袱,触手冰凉,里面的明矾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一点没受潮。她心里一暖,连忙拉着陈三柱进屋:“快进来躲躲雨,我给你烧碗姜茶暖暖身子。”

灶房里,柴火噼啪作响,水壶冒着白气。陈三柱坐在小板凳上,看着青娘熟练地切姜、煮茶,目光落在墙角堆着的几匹青布上,忍不住赞叹:“你这野艾染的布,真是越看越稀罕。上次我把你那匹‘驱虫青’带到县城,布庄的周老板盯着看了半天,问我能不能多带些货,说城里的太太小姐们就喜欢这种特别的颜色。”

青娘手里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陈三柱:“周老板真这么说?他愿意收我的布?”

“怎么不愿意?”陈三柱喝了口姜茶,咂咂嘴,“周老板说了,你这布不仅颜色特别,还能驱虫,夏天铺床最舒服。就是他担心量少,问你能不能每月固定给他送二十匹,价钱好商量——比在村里换粮划算多了。”

这话像一道光,照进了青娘连日来的愁绪里。她早就想过把布卖到县城,可一来没门路,二来担心村长从中作梗,一直没敢行动。如今有陈三柱牵线,又有周老板主动要货,这岂不是摆脱村里困境的好机会?

可转念一想,青娘又犯了难。她现在每次染布,都要自己去后山采艾草,一天顶多采够染两匹布的量,要是每月要送二十匹,原料根本不够。而且村里的艾草就那么多,采得多了,后山的草怕是要被采光,到时候连现有的染布生意都做不成。

“怎么,你有难处?”陈三柱看出了青娘的犹豫,放下茶碗问道。

青娘点点头,把原料不够的事说了。陈三柱摸了摸下巴,沉思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我倒有个主意。前几天我去邻村送货,见他们村外的荒坡上长了大片的野艾,比咱们后山的还茂盛。那荒坡是无主的地,谁都能采。你要是愿意,咱们可以去那边采,要是采得多了,还能雇几个邻村的妇人帮忙,给她们些粮食或者碎布当工钱,这样原料不就有了?”

青娘心里一动。邻村离青石村有十里地,来回要走两个时辰,确实远了些,但只要能弄到原料,这点辛苦算什么。而且雇人帮忙,还能给邻村的妇人添些生计,她们肯定愿意。这样一来,不仅原料的问题解决了,还能多染些布,除了给周老板供货,剩下的还能在村里换些急需的东西。

“这主意好!”青娘高兴得差点打翻手里的姜茶,“只是雇人的话,工钱怎么算才合适?”

“这个简单。”陈三柱笑了笑,“邻村的妇人大多在家闲着,你给她们每天两斤糙米,或者半匹碎布,她们肯定乐意。咱们可以先去跟她们说清楚,采回来的艾草要挑干净,不能有杂草,要是采得好,还能多给些工钱。这样既保证了原料的质量,又能让她们愿意长期帮咱们采。”

青娘点点头,觉得陈三柱想得真周到。她又想起村里的情况,犹豫着说:“只是……赵村长那边,会不会又找事?要是知道我要往县城卖布,他怕是要阻拦。”

提到赵老栓,陈三柱的脸色沉了沉,随即又舒展开:“你放心,这次咱们走大路,绕开青石村的村口,直接去邻村采艾草,再从邻村去县城。赵老栓就算想找事,也抓不到把柄。而且周老板在县城有些名气,要是赵老栓敢去县城捣乱,周老板肯定不答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听陈三柱这么一说,青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看着灶火映照下陈三柱的脸,忽然想起上次自己被村长诬陷时,是他带着人来帮自己解围,这次又主动帮自己找销路、想办法,心里不由得生出一股感激之情。她低头搅了搅碗里的姜茶,轻声说:“陈大哥,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要是以后生意好了,我一定不会忘了你的帮忙。”

陈三柱哈哈一笑,摆了摆手:“你跟我客气啥?我也是看你这姑娘实在,手艺又好,才愿意帮你。再说了,你往县城卖布,我还能赚些运费,咱们这是互相帮忙,双赢!”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商量好明天一早就去邻村找妇人帮忙采艾草,后天就把第一批染好的布送到县城给周老板。雨渐渐小了,陈三柱起身要走,青娘把家里仅有的半袋糙米和一匹碎布塞给他:“陈大哥,这是给你的,你帮我带东西又冒雨跑来,这点东西你一定要收下。”

陈三柱推辞了半天,见青娘态度坚决,只好收下,又叮嘱道:“明天早上我来接你,你早点休息,别太累了。”说完,便披着雨衣,消失在雨幕中。

青娘送陈三柱出门,看着他的背影走远,心里充满了希望。她回到灶房,看着墙角堆着的艾草,又看了看晾在屋檐下的青布,觉得那些被雨水打湿的布面,仿佛都泛着淡淡的光。她知道,明天会是新的开始,虽然前路可能还有困难,但只要有手艺在,有真心帮她的人在,她一定能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青娘就起了床。她把家里的糙米分装成十几个小布包,又准备了些碎布,然后背着竹筐,在院门口等陈三柱。不一会儿,陈三柱就推着一辆独轮车来了,车上放着两个大竹篓,是用来装艾草的。

“走吧,咱们先去邻村的李家庄,我认识那里的李婶,她为人实在,肯定能帮咱们找到人。”陈三柱说着,把青娘的竹筐放在车上,推着车往前走。

两人沿着田埂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路边的稻田里,稻穗已经开始泛黄,偶尔有几只白鹭飞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青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格外舒畅,仿佛连日来的烦恼都被这清晨的美景驱散了。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到了李家庄。李家庄比青石村大些,村口有一棵老槐树,树下坐着几个纳鞋底的妇人。陈三柱走上前,笑着跟她们打招呼:“李婶,张嫂,早啊!”

一个穿着蓝布衫、头发花白的妇人抬起头,见是陈三柱,连忙笑着起身:“三柱啊,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村?这位是……”她的目光落在青娘身上,带着几分好奇。

“这位是青石村的青娘,她手里有门染布的好手艺,现在需要采些艾草当原料,想雇几位嫂子帮忙,每天给两斤糙米,或者半匹碎布当工钱。”陈三柱说着,指了指青娘手里的布包,“你们看,这就是她染的布,颜色多好看,还能驱虫呢!”

妇人们一听,都围了过来,拿起青娘手里的碎布翻看。一个穿绿布裙的妇人摸了摸布面,惊讶地说:“这布摸起来真舒服,颜色也稀罕,比城里布庄卖的还好呢!”

“是啊是啊,每天两斤糙米,这工钱可不低呢!”另一个妇人笑着说,“我家里正好没什么事,我愿意去!”

“我也去!”“算我一个!”

不一会儿,就有八个妇人愿意帮忙。李婶笑着对青娘说:“青娘姑娘,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艾草采干净,不耽误你染布。”

青娘连忙道谢:“谢谢各位嫂子,辛苦你们了。咱们现在就去荒坡采吧,采完了我就把工钱给你们。”

众人来到村外的荒坡,只见坡上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艾,绿油油的一片,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妇人们熟练地拿起镰刀,开始收割艾草,青娘和陈三柱则负责把收割好的艾草捆成捆,放进竹篓里。

太阳渐渐升高,荒坡上热闹起来。妇人们一边采艾草,一边聊着家常,偶尔有人问起青娘染布的事,青娘都耐心地回答。李婶看着青娘忙碌的身影,笑着对陈三柱说:“三柱啊,你找的这个姑娘真是不错,又能干又实在,比咱们村那些好吃懒做的姑娘强多了。”

陈三柱嘿嘿一笑,没说话,目光却落在青娘身上,带着几分欣赏。他见青娘额头上满是汗珠,连忙递过去一块帕子:“擦擦汗吧,别中暑了。”

青娘接过帕子,擦了擦汗,对陈三柱笑了笑:“谢谢陈大哥,我没事。”

一直忙到中午,两个大竹篓都装满了艾草。青娘按照约定,给每个妇人发了两斤糙米,妇人们拿到工钱,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纷纷说下次还要来帮忙。

“咱们先把艾草运回去,下午我就开始染布,争取后天能准时给周老板送货。”青娘看着满满的艾草,心里充满了干劲。

陈三柱点点头,推着独轮车,和青娘一起往青石村走。路上,陈三柱忽然想起一件事,对青娘说:“对了,周老板还问起你的染布方子,说要是你愿意,他可以出高价买你的方子。我觉得这事不靠谱,就替你回绝了,你不会怪我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娘心里一暖,连忙说:“陈大哥,你做得对。这方子是我娘传下来的,也是我吃饭的本事,多少钱都不能卖。而且要是方子卖了,别人都能染这种布,我以后就没饭吃了。”

“你能想明白就好。”陈三柱松了口气,“我就怕你年轻,被高价诱惑了。其实咱们靠手艺吃饭,凭的就是独一无二的本事,要是本事没了,生意也就做不长久了。”

青娘觉得陈三柱说得太对了。她想起娘生前跟她说的话:“手艺是根,诚信是本,只要守住这两样,就不怕没饭吃。”以前她还不太明白,现在经历了这么多事,终于懂了娘的意思。

回到家,青娘和陈三柱把艾草搬到院子里晾干,然后青娘就开始准备染布。她先把艾草切碎,放进大锅里煮,锅里的水渐渐变成了深绿色,散发出浓郁的艾草香。接着,她把白布放进锅里,不断搅拌,让布充分吸收染料。然后加入明矾和细盐固色,煮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把布捞出来,放进冷水里漂洗。

陈三柱在一旁看着,只见原本洁白的布,渐渐变成了深浅不一的青色,像极了远山的颜色,漂亮极了。“青娘,你这手艺真是绝了!”陈三柱忍不住赞叹道。

青娘笑了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还不算完,还要漂洗好几遍,直到水变清了,布的颜色才不会褪色。然后再晾干,一匹完整的野艾青布才算做好。”

接下来的两天,青娘一直在忙着染布。陈三柱也没闲着,帮着青娘挑水、烧火、晾布,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到了第三天早上,二十匹野艾青布终于全部染好,晾在院子里,像一片青色的云,格外好看。

“终于赶出来了!”青娘看着满院的青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陈三柱推着独轮车,把布小心地叠好,放进车里:“走,咱们现在就去县城,给周老板送货。要是周老板满意,以后咱们的生意就稳了。”

青娘点点头,锁好院门,跟在陈三柱身边,往县城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青娘看着前方的路,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一次去县城,不仅是送一批布,更是她走出青石村,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步。

两人走了大约三个时辰,终于到了县城。县城比青石村热闹多了,街上人来人往,有卖菜的、卖布的、说书的,还有推着小车卖糖葫芦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青娘还是第一次来县城,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睛都看直了。

“别光顾着看,咱们先去布庄找周老板。”陈三柱笑着说,带着青娘往街东头走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家名为“周记布庄”的店铺前。布庄的门面很大,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周记布庄”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陈三柱推开店门,里面的伙计连忙迎了上来:“陈大哥,您来了!周老板正在里面等着呢!”

两人跟着伙计走进后院,只见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坐在院子里喝茶。他见了陈三柱和青娘,连忙起身笑着说:“陈老弟,这位就是青娘姑娘吧?快请坐!”

青娘连忙行礼:“周老板好。”

周老板点点头,目光落在陈三柱推来的布车上,笑着说:“这就是野艾青布吧?快拿出来让我看看。”

青娘连忙打开布包,拿出一匹青布递给周老板。周老板接过布,放在手里仔细翻看,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布!颜色鲜亮,手感顺滑,还有淡淡的艾草香,果然名不虚传!”

他又让人拿来一盆水,把布放进水里浸泡了一会儿,然后捞出来拧干,只见布的颜色丝毫没有褪色,依旧鲜亮。周老板更是高兴,拍着陈三柱的肩膀说:“陈老弟,你果然没骗我!这布我收了,以后每月你就按这个标准给我送二十匹,价钱嘛,就按每匹五百文算,怎么样?”

五百文一匹!青娘心里一惊,她在村里用一匹布换糙米,顶多换十斤,也就值两百文,没想到在县城能卖到五百文,这可是翻了一倍还多!她连忙看向陈三柱,陈三柱对她点点头,笑着对周老板说:“周老板果然爽快!就按您说的办!”

周老板让人把布收起来,然后拿出十两银子递给青娘:“这是这个月的货款,二十匹布,一共十两银子,你点点。”

青娘接过银子,入手沉甸甸的。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心里又激动又紧张。她连忙说:“不用点了,周老板您是大好人,我信得过您。”

周老板笑了笑,对青娘说:“青娘姑娘,你这手艺好,人又实在,以后咱们好好合作。要是你能染出更多颜色的布,我还能给你更高的价钱。”

青娘眼睛一亮,连忙说:“周老板,我还能染出其他颜色的布,比如用黄芩染黄色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