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48章 暴雨冲毁原料路,互助织就草木情

入夏后的青石村,总被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缠上。这天午后,原本还算明朗的天,突然被乌云压得喘不过气——那些乌云像浸了浓墨的棉絮,从西边的山头滚滚而来,没半个时辰就罩住了整个村止,村口老槐树上的蝉鸣戛然而止,连风都带着一股湿冷的潮气。

青娘刚把最后一捆新收的蓝草搬进染坊库房,指尖还沾着草叶上的露水,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先是稀疏的几滴,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线密得像筛子筛下来的,打在染坊的陶缸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顺着缸壁往下淌,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溪流。

“青娘掌柜,您快看看去!村东头的土路被冲垮了!”学徒小石头的声音突然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慌乱。青娘抬头一看,只见小石头浑身湿透,粗布衫紧紧贴在身上,裤脚卷到膝盖,还沾着不少黄泥,显然是在雨里跑了不少路。“拉染料的马车困在半道上,车轮陷进泥里了!老周叔正带着人往回扛染料桶呢,说再晚些,染料就要被雨水泡了!”

青娘心里“咯噔”一下——那车染料是府城“青石锦绣染坊”急需的货,里面装着三百斤刚熬好的蓝草汁和两百斤晒干的野艾灰,都是染深蓝色布的关键原料。府城那边等着这批染料赶制知府衙门的春衫订单,要是被雨水泡了,蓝草汁会稀释变色,野艾灰会结块失效,不仅府城的订单要延误,连县城三家合作染坊的用料也会断供。

“我这就去!”青娘抓起墙角挂着的旧蓑衣,抖了抖上面的灰尘就往身上披,蓑衣是去年陈砚上山给她采野艾时顺带编的,虽然有些旧了,但防雨效果很好。陈砚也连忙从账房里拿出油纸伞,快步追上她,把伞面大半都偏向青娘这边,自己的右肩很快就被雨水打湿,深色的布衫上晕开一片水渍。

两人踩着泥泞的路往村东头赶,雨越下越大,砸在伞面上“砰砰”作响,视线都被雨雾模糊了。刚拐过村头的歪脖子柳树,就看到前方一片狼藉——原本平整的土路被雨水冲开了一道两丈宽的深沟,沟里的泥水浑浊湍急,顺着地势往下淌,把路边的野草和灌木都冲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老周正带着五个村民在沟边忙活,他们把马车上的染料桶一个个卸下来,用油纸仔细裹好,再往背上扛。老周的腰不太好,扛着桶走得有些吃力,每走一步都要晃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混着雨水往下滴。有个村民脚下一滑,差点摔进沟里,幸好旁边的人及时拉住了他,桶里的蓝草汁却还是洒出来一些,在泥地上晕开一片深蓝色的痕迹。

“快把桶口扎紧!别让雨水渗进去!”青娘大喊着跑过去,从老周背上接过一个蓝草汁桶。桶身是粗陶做的,冰凉的触感透过蓑衣传到身上,沉甸甸的重量压得她胳膊微微发沉。她低头看了看桶口,油纸已经被风吹得翻卷起来,赶紧从腰间解下麻绳,一圈圈把油纸扎紧。

陈砚也放下伞,帮忙搬运染料桶。他力气大,一次能扛两个桶,脚步却依旧稳当,很快就把几个桶搬到了路边的高地上。“青娘,你去组织大家把桶搬到安全的地方,我去村里叫人,让大家带上木板和绳子,咱们搭个临时木桥!”陈砚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有些沙哑。

青娘点点头,指挥着村民们把染料桶整齐地堆在高地上,还特意在周围挖了几条小水沟,防止雨水积在桶边。村民们都很卖力,没人喊累,有的甚至脱了蓑衣,光着膀子干活,汗水和雨水在身上混在一起,却依旧干劲十足。

半个时辰后,陈砚带着十几个村民赶了过来,他们有的扛着自家的门板,有的背着捆好的粗木杆,还有的手里拿着绳子和斧头。“大家听我指挥,先把粗木杆横放在沟上,做桥的横梁!”陈砚站在沟边,大声安排着,“力气大的跟我来搭横梁,手脚灵活的负责铺木板,其他人用绳子把木板绑紧!”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四个力气大的村民抬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杆,慢慢放到沟上,木杆刚放稳,就被湍急的泥水冲得微微晃动。陈砚赶紧跳进沟边的泥地里,用石头把木杆的两端固定好,泥水很快就没过了他的脚踝,冰凉刺骨。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很快就搭好了五根横梁。

接着,大家把门板和木板一块块铺在横梁上,再用绳子牢牢绑紧。木板之间的缝隙有些大,陈砚又让人找来了一些碎木头,把缝隙填上,防止搬运时脚滑。半个时辰后,一座简陋却结实的临时木桥终于搭好了。

“我先试试!”青娘扛起一个染料桶,第一个走上木桥。木板被压得微微弯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泥水从木板的缝隙里渗出来,滴在沟里溅起小水花。她屏住呼吸,一步步稳稳地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染料安全运过去。

看到青娘顺利过桥,村民们也跟着行动起来,一个个扛着燃料桶,小心翼翼地走过木桥。有的村民怕桶里的染料洒出来,还特意用手紧紧扶着桶口,走得格外慢。老周虽然腰不好,却也坚持扛了两个小桶,他说:“这些染料是咱们染坊的命根子,我就算拼了老命,也得把它们运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最后一个染料桶搬完,天已经擦黑了,暴雨也渐渐小了,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青娘浑身湿透,蓑衣上沾满了泥点,冷风吹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陈砚赶紧把自己的干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红薯,递给她:“快吃点垫垫肚子,我已经让伙房煮了姜汤,一会儿就能喝到了。”

青娘接过红薯,心里暖暖的。红薯是早上陈砚从家里带来的,原本是准备当午饭的,现在却还完好地揣在他怀里。她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驱散了不少寒意。

老周看着堆在高地上的染料桶,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土路真是不经冲,每次下雨都出问题。这次还好只是冲垮了一段,要是下次冲得更严重,咱们的染料运输可就麻烦了。府城和县城的订单都等着用料,总不能每次都靠人扛吧?”

青娘也皱起了眉头,她知道老周说得对。村东头的土路是青石村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不仅染坊的染料和布料要从这里运输,村民们种的庄稼、养的家禽也要从这里运到县城去卖。这条路要是一直修不好,不仅会影响染坊的生意,还会耽误村民们的生计。

“咱们得想办法把这条路修结实了。”青娘抬起头,眼神坚定,“不用土路,改用石头和沙子铺,再在路边挖一条排水沟,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就能顺着排水沟流走,不会再冲垮路面了。”

陈砚点点头,很赞同青娘的想法:“我明天一早就去县城问问,看看哪家石料厂的石头和沙子便宜,咱们多订一些。不过修这条路要不少钱,咱们染坊最近订单多,染料采购、工人工资还有新陶缸的费用,已经花了不少,流动资金怕是不够。”

青娘心里也清楚,染坊最近确实没多少余钱。她看向周围的村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乡亲们,这条路不仅是染坊的原料路,也是咱们村对外的出路。路修好了,大家运庄稼、卖东西都方便,对咱们每个人都有好处。要是大家愿意支持,修桥的钱咱们染坊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咱们可以一起凑凑。大家放心,以后染坊盈利了,我一定把钱还给大家,绝不亏待大家。”

“我愿意出力!”王伯第一个站出来,他拄着拐杖,声音有些激动,“我家有两亩地在村东头,每次拉庄稼去县城,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下雨把路冲垮了。这次修路,我出五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出三两!”村民李大叔也跟着说道,“我家小子在染坊当学徒,每月能赚不少工钱,这钱我出得心甘情愿!”

“我出二两!”“我家出一两!”“我虽然没钱,但我有的是力气,修路的时候我天天来帮忙!”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出钱,有的出工,没一会儿就凑了二十三两银子。还有几个妇女说,要每天去工地给大家送水送午饭,让大家能安心干活。

青娘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有些湿润。这些村民们大多不富裕,有的甚至还靠着种庄稼勉强糊口,却愿意为了修桥出钱出力。她知道,这份情谊不是用钱能衡量的,是大家对染坊的信任,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砚就带着老周去了县城。他们跑了三家石料厂,最后选中了一家离青石村最近的,老板听说他们是为村里修路,还特意给了个优惠价,每车石头比市场价便宜两百文。陈砚当场订了二十车石头和十车沙子,约定三天后送货到村里。

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修路队。每天天不亮,大家就带着工具去工地,有的去山上采石,有的去河边运沙,有的则在路边平整土地。王伯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却每天都去工地帮忙看管工具,还负责给大家记工分。

青娘也没闲着,每天都要去工地查看进度。她发现工人们中午只能啃干粮,就跟染坊的伙房交代,每天多做些饭菜,让学徒们送到工地去。伙房的师傅也很热心,每天都换着花样做,今天是杂粮饭配炒青菜和鸡蛋,明天是馒头配红烧肉和豆腐汤,确保大家能吃饱吃好。

有一天,青娘在工地查看的时候,发现有段路面的地基没打好,要是直接铺石头,以后很容易塌陷。她赶紧找来了负责修路的李大叔,指着路面说:“李大叔,这段路的地基得再挖深一些,再铺上一层碎石子夯实,不然以后下雨,地基容易松动,路面就会塌陷。”

李大叔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说:“青娘掌柜,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这就让人重新挖地基。”说完,就招呼几个村民过来,一起动手挖地基。虽然这样会耽误一些进度,但青娘觉得,修路是百年大计,必须保证质量,不能马虎。

可就在修路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天下午,府城的张掌柜派人送来一封急信,说之前订的三百匹蓝布,客户突然要求提前十天取货,要是按时交不了货,不仅要取消订单,还要染坊赔偿两倍的违约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娘拿着信,心里很着急。她算了算时间,要是按正常进度,染坊每天能染二十匹布,三百匹布需要十五天才能完成,现在客户要求提前十天,也就是只有五天的时间,根本赶不上。除非能增加染布的人手和设备,不然肯定要违约。

“青娘掌柜,要不咱们跟县城的三家染坊说说,让他们帮忙赶工?”老周在一旁提议道,“他们之前跟咱们合作过,染布的技术也没问题,要是他们能帮忙,肯定能按时完成订单。”

青娘摇摇头,她知道县城的三家染坊最近也有不少订单,“福顺染坊”在赶制邻县布庄的订单,“同兴染坊”和“永泰染坊”也在为县城的几家绸缎庄供货,根本抽不出人手帮忙。“还是得靠咱们自己想办法。”青娘沉思了一会儿,对老周说,“你去村里问问,有没有在家没事做的妇女,愿意来染坊帮忙染布,按天算工钱,每天五十文,管午饭和晚饭。另外,你再去县城的铁匠铺,买五口新的陶缸和一些染布用的工具,越快越好。”

老周应声而去,很快就从村里招来了十八个妇女。她们大多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平时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听说染坊招帮工,还给工钱,都很乐意来。虽然她们之前没染过布,但学得很快,在染工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浸布、搅拌染料和晾晒的基本方法,有的甚至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浅青布染色。

新的陶缸也很快买了回来,染坊的天井里又多了五口冒着热气的陶缸,缸里分别盛着蓝草汁、野艾汁和茜草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木香。青娘把工人分成两班,白班从早上辰时到下午申时,夜班从下午酉时到晚上子时,两班倒着干,确保陶缸一刻不停地运转。

青娘自己也每天守在染坊里,从染料调配到布的质量检查,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早上天不亮就去染坊,晚上要等夜班的工人开始工作后才回家,有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陈砚就会把饭送到染坊,看着她吃完才放心。

有一次,一个叫春桃的学徒不小心把蓝草汁的比例配错了,染出来的布颜色偏浅,还带着一些白色的斑点。春桃吓得脸色发白,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青娘走过去,拿起布看了看,没有责怪她,反而温和地说:“春桃,别害怕,谁刚开始学都会出错。你看这布的颜色偏浅,是因为蓝草汁加少了;有白斑,是因为搅拌的时候不够均匀。来,我教你怎么分辨染料的浓度,怎么搅拌才能让染料均匀。”

青娘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小碗,舀了一勺蓝草汁,放在阳光下:“你看,好的蓝草汁应该是深蓝色的,看起来很浓稠,放在阳光下会泛着光泽。要是颜色偏浅,就说明蓝草汁加少了,需要再加点;要是太稠,就加点温水稀释一下。搅拌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让染料和水充分融合,这样染出来的布才会颜色均匀,没有斑点。”

春桃认真地听着,一边点头一边记在心里。之后,她练习得更认真了,每天都提前来染坊,跟着老染工学配染料、染布,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染布的技巧,再也没出过差错。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百匹蓝布终于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前赶制完成。当张掌柜派人来取货时,看到染坊里整齐叠放的蓝布,不禁赞叹道:“青娘掌柜,您真是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