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23章 质量标准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23章 质量标准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的山雾还未散尽,青娘已经站在木屋前的空地上。她把昨天修订好的"协议最终稿"重新翻看了一遍,确认每一条都已谈透、改到位。今天,她要做的,是把"质量标准"从纸面上,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手上、眼里、心里。

"各位,"青娘把一张大幅的"质量标准示意图"贴在木板墙上,"这张图,我们每天都要看一眼。它分四个部分:采摘标准、分级标准、验收流程、不合格处理。"

她用手指着图,逐条讲解:

"第一,采摘标准。我们坚持'一芽两叶'。芽要肥壮,叶要嫩匀。鱼叶不采,病虫叶不采,老叶不采。采摘要轻,捏住节间轻轻一提,带梗不过指节。"

她转身,从茶箱里取出一个白瓷茶盒,里面是她提前准备好的"标准样"。她用镊子拨了拨,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什么是"一芽两叶",什么是鱼叶、病虫叶、老叶。

"第二,分级标准。我们分三级:特级、一级、二级。"青娘又取出三个小瓷碟,分别盛放特级、一级、二级的干茶样。

"特级:芽头肥壮,两叶匀齐,叶背绒毛密,色泽鲜活,无任何杂质。冲泡后香清、水细、回甘绵长,耐泡度高。

一级:芽头较壮,两叶基本匀齐,少量夹叶,无杂质。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甘醇,耐泡度良好。

二级:符合'一芽两叶'基本要求,叶质略薄,色泽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清爽。"

她强调:"分级不是为了分高低,而是为了让每一杯茶都物有所值。"

"第三,验收流程。鲜叶下树后,两刻钟内送至验收点,不得日晒雨淋。验收时,先观形,再闻香,后手感。合格的,开具验收单,当场预付三成;不合格的,当场剔选,能补救的补救,不能补救的,按不合格处理。"

"第四,不合格处理。混入鱼叶、病虫叶、老叶的,按比例扣减;严重混迹、掺杂的,整批拒收,并记入'质量档案';连续两次不合格的,暂停合作一周,进行再培训。"

青娘讲完,茶农们纷纷点头。但她知道,光靠讲是不够的,必须让每一个人亲手做一遍,才能真正掌握。

"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测试。"青娘把茶农们分成三组,每组发一个白瓷盘和一把镊子,"你们从自己今天采的茶里,挑出一小把你们认为最符合'一芽两叶'的,放在白瓷盘里。我们当场评。"

茶农们散开去挑。青娘和沈行舟、周老穿梭在茶行间,不时停下来,指出某个人的问题。

"王婶,这把里有一片鱼叶,看到没有?这一片小的,形状像鱼尾的,要剔掉。"

"李伯,你的鲜叶有点晒过了,颜色偏暗,下次注意。"

"赵老,你这把不错,干净、匀整。"

挑完后,大家把自己的"作品"端到验收台前。青娘把三组的茶样并排放在一起,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差异。

"大家看,"青娘用镊子轻轻拨开,"这一组的芽头最齐,绒毛最密,这是特级的潜质;这一组稍次,但也符合一级;这一组有几片老叶,只能算二级。"

她没有批评任何人,而是把每一组的优点和不足都指出来,让大家自己比较。

"分级不是我给的,是茶自己长出来的。"青娘微笑,"我们要做的,是把它认出来。"

为了让标准更加直观,青娘又拿出一个放大镜和一张色卡。

"用放大镜看叶背的绒毛,密而匀的,通常叶质更好;用色卡对照色泽,鲜活的通常品质更佳。"她解释道,"这些工具不是为了刁难大家,而是为了让我们少犯错。"

验收开始前,青娘让当天的"标准员"阿禾用"标准勺"舀了一勺鲜叶,放在白瓷盘里,作为当日的"参照样"。

"从今天起,每天开赛前,'标准员'都要做一个'参照样'。我们采下来的茶,就对照它来挑。"

验收进行得很顺利。青娘发现,经过几天的培训和实践,大多数茶农已经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一芽两叶"的标准,只是在细节上还需要不断提醒。

"青娘,"北坡的阿牛忽然开口,"我们北坡的老茶树,你说的'老丛标准',是不是也写进这个'质量标准'里?"

"当然。"青娘点头,"老丛标准是'质量标准'的补充条款。芽头可以稍欠整齐,但叶质必须厚实,无病虫叶,无老叶。价格比基准价略低,但仍然高于茶市均价。我们会把'老丛标准'的示意图也贴出来,和通用标准并列。"

她转身,又贴上一张"老丛标准示意图",并把北坡的几个茶农叫到跟前,让他们对照示意图,现场挑出一把符合"老丛标准"的鲜叶。

"这样一看,就清楚多了。"阿牛恍然大悟,"原来老丛不是'随便采',而是'有自己的标准'。"

"对。"青娘笑了,"标准不是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中午时分,验收告一段落。青娘把今天的验收数据简单统计了一下,对大家说:"今天的整体合格率比昨天提高了一成。这说明我们的标准是可行的,也是可提升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顿了顿,又道:"为了让标准不被遗忘,我们设立'质量日'。每周五下午,我们停工一个时辰,做一次'质量复盘':看谁的合格率最高,看谁的进步最大,看谁的问题最多。我们把问题当场解决,把经验当场分享。"

"好!"茶农们齐声应道。

下午,青娘又组织了一次"盲评"。她把三杯不同等级的茶汤放在桌上,不标明等级,让茶农们通过观色、闻香、品味来判断哪杯是特级、哪杯是一级、哪杯是二级。

结果出乎意料地好。大多数人都能准确判断出特级和二级,只有少数人在一级和特级之间犹豫。

"这说明什么?"青娘笑着问。

"说明我们的眼睛和嘴巴,已经开始认标准了。"沈行舟接过话。

"没错。"青娘点头,"标准不只是写在纸上,更要写在我们的眼睛里、嘴巴里、手心里。"

傍晚,青娘把今天的"质量标准执行情况"记录在"茶路笔记"里:

"今日合格率提升一成。问题主要集中在:1. 个别鱼叶未剔净;2. 鲜叶日晒;3. 老丛标准执行不稳定。改进措施:1. 每日'参照样'必做;2. 鲜叶入篮后立即覆盖湿布;3. 老丛标准现场示范常态化。"

她合上笔记,抬头看见沈行舟正望着她,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欣慰。

"你今天做得很好。"沈行舟说。

"我们做得很好。"青娘纠正,"标准不是一个人的事。"

夜深了,山里安静得只剩下虫鸣。青娘躺在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她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今天的画面——"质量标准示意图"、"参照样"、盲评、茶农们认真比较的眼神……每一个细节,都让她更加坚定。

"青娘,"她在心中默念,"记住今天。标准不是一天的事,是每一天的事。"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沈行舟就要回城参加试茶会了。周老、赵老、王婶、李伯和其他茶农都来送行。

"山里的事,就拜托你们了。"青娘说,"按标准来,有问题随时送信给我。"

"放心吧。"赵老拍了拍胸脯,"说清楚,做得到。"

青娘和沈行舟并肩向山下走去。雨后的山路虽然还有些湿滑,但空气清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得路面斑驳陆离。

"青娘,"沈行舟忽然开口,"等到了城里,试茶会那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质量标准'展示给大家看?"

"当然。"青娘点头,"让城里的客人也知道,一杯干净的茶,背后是一套清晰的标准。"

他们的脚步声在山间回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试茶会做着最朴素的铺垫。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