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11章 初遇沈行舟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11章 初遇沈行舟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雨停在拂晓之前,山路还在滴水。青娘背着茶箱,从山脚小镇一路往上。她刚在镇上完成试探,心里记下了几家茶行的虚实,也更坚定了要把“直采”这条路走实走稳。

坡陡处,她踩着前夜被雨冲滑的泥迹,脚步小心。前方雾气里传来一声清亮的招呼——

“这位姑娘,可是城里来收茶的青娘?”

青娘抬眼,看见一个肩背竹篓的年轻人立在路旁,粗布衣,眉眼清润。他把背上的篓子放下,抱拳作礼:“在下沈行舟,南山茶农。听闻你在寻高山茶,特来引路。”

青娘心中一松,也拱手还礼:“正是青娘。有劳沈公子。”

沈行舟笑了笑:“叫我行舟就好。山上路滑,我在前头走,你跟紧我。”

两人一前一后,沿溪而上。行舟边走边说:“这一带多雾,土温低,茶性收敛,香不张扬,水却细。我家茶园在半腰,祖传的老丛,今年头采刚过。”

青娘侧耳倾听,偶尔问起土壤与朝向,行舟一一作答,条理清楚。她心里暗暗点头:此人懂茶,也懂山。

转过一片竹林,视野豁然。阳光从云缝里落下,照得一坡茶树层次分明。行舟停下脚步:“到了。”

青娘走近,蹲下细看。新芽肥壮,叶质厚实,叶缘微卷,光泽鲜活。她轻轻拨开一片叶背,指腹触到细密的绒毛,心里已有了分数。

“一芽两叶,标准。”她抬头,“海拔、云雾、土壤都对。”

行舟眼里闪过一丝自豪:“青娘果然眼光独到。”

到了木屋,行舟把一套粗陶茶具摆上桌。青娘没有急着试泡,先取了一小撮干茶,置于白瓷茶荷中,冷嗅——清香带兰,无杂味。

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行舟烧水,水温落至初沸,注水。茶叶在碗中缓缓舒展,香气随热气升起,清雅而不飘。青娘执杯,先观汤色——清澈明亮;再入口——甘润,微苦即化,回甘从喉间漫出。

她放下杯,神色肯定:“好茶。香清、水细、韵长,耐泡可期。”

行舟笑起来:“能得青娘一句‘好茶’,比卖了好价还叫人安心。”

青娘话锋一转:“行舟,我这次进山,不是只找一两批货。我想把源头做稳——统一标准、稳定供给、价格公道、长期合作。你怎么看?”

行舟沉吟片刻:“我也不想把好茶贱卖,更不想让茶农被人牵着鼻子走。只是……山里人老实,怕被城里人糊弄。”

青娘点头:“所以我先到镇上探了路,再上山找你。标准要写清楚,合同要签明白,违约要有说法,风险也要共担。”

行舟从屋里取出一个旧木盒,里面是他平日记录的“采制日记”:哪天采、天气如何、杀青温度、萎凋时长、出成率多少……一笔笔清楚。青娘看得认真,不时在自己的茶路笔记上做标记。

她合上本子:“行舟,你的做法已经很规范。我想在你这个基础上,再把几件事说透——

“第一,采摘只取一芽两叶,病虫叶、冻伤叶一律不采;

“第二,杀青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时间要准,避免焦边与红梗;

“第三,萎凋要看天气与叶片含水,不贪快;

“第四,分级要明确,明码标价,不混级;

“第五,交付时间、数量、验收方式写进协议;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共担。若遇天灾,双方按比例承担损失。”

行舟听完,沉默了一瞬,随后点头:“青娘,你考虑得比我们山里人周全。我信你。”

午前,行舟带青娘去看萎凋槽。薄薄摊着的茶叶在通风处慢慢失水,叶缘开始变软。行舟用手背轻触,感觉湿度,青娘在一旁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今天风大,萎凋时间要比昨天短一些。”行舟说。

青娘点头:“午后看情况,合适就杀青。我想在你这里定一个‘样板流程’,之后推广到其他愿意合作的茶农。”

行舟看了她一眼:“你是想把南山的好茶,做成一个‘牌子’?”

青娘笑了:“不是牌子,是‘标准’。有了标准,才不怕外面压价、混货。”

午后,天忽然转阴,风也收了。行舟当机立断:“杀青。”

灶火起,铁锅热。行舟手把锅铲,青叶入锅,翻抖迅速。青娘站在一旁,观察叶色由鲜绿转暗绿,闻着青草气退去,清香透出。她低声提醒:“火候到了。”

行舟应声出锅,趁热揉捻。茶叶在竹匾里被揉成条索,色泽油润。青娘接过一把,细看条索紧结度与匀整,满意地点头。

晚饭很简单,南瓜、土豆、几碟腌菜。行舟的母亲话不多,却把青娘的碗添得满满的。青娘谢过,又和行舟聊起市场。

“城里试茶会,我回去就要筹备。”她说,“我会把高端的‘云雾高山’和中端的‘雨前春’分开,既保口碑,也保销量。”

行舟点头:“你放心去做。山上我这边,按你说的标准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娘取出随身的纸墨,写了一份“直采合作要点”,简要列明品质、价格、交付、验收、违约与风险共担。她把纸递给行舟:“这是要点,回城后我让人写成正式协议寄来。你若同意,我们先以这个为准。”

行舟看了一遍,提笔在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青娘也签下“青娘”二字。

火光映着两个名字,青娘心里踏实了几分。

夜宿山中,虫声细碎。青娘把茶路笔记摊开,写下今天的见闻与判断:

- 沈行舟:懂茶懂山,可信;

- 南山老丛:品质稳定,可做高端;

- 流程可控:可复制为“样板”;

- 合作模式:标准 协议 共担,可推广。

她合上本子,窗外月光浅浅。她知道,这一趟,不只是遇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更是为“直采”找到了一个可落地的起点。

次日清晨,山雾未散。青娘与行舟站在坡上,看第一缕阳光落在茶丛上。行舟把一小包今早刚烘好的茶样递给她:“这是按你的标准做的。你带回去,试茶会用。”

青娘接过,郑重收好:“多谢。我回城后,会把正式合同和预付三成的银子一起送来。”

行舟点头:“我等你。”

两人并肩下山。到了分岔口,青娘停下:“行舟,后会有期。”

行舟笑了笑:“后会有期。青娘,路上小心。”

青娘挥手作别,转身往小镇方向去。她要赶在试茶会前把第一批直采的茶样带回城里,也要把在镇上摸到的情况与陆砚、阿福通个气。

回到镇上,她没有再去茶行纠缠,只在一家茶馆坐下,点了一壶普通的茶,把心里的思路再顺一遍:

- 标准要上墙,流程要可教;

- 合同要公证,预付要到位;

- 试茶会要分档,口碑要做实;

- 合作社的雏形要尽快搭起来,让更多茶农看到好处。

她站起身,背上茶箱,脚步轻快。雨洗过的石板路反着光,她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把“直采”从一个想法,变成一套人人可学、人人可信的制度。

十一

傍晚,青娘回到茶肆。阿福迎上来,一脸焦急:“青娘,你可回来了!陆先生已经把试茶会的流程改了三版,就等你的茶样了。”

陆砚从内堂出来,见她便笑:“辛苦了。茶样如何?”

青娘把行舟给的小包递过去:“高山云雾,一芽两叶。标准已对齐,流程可复制。我还带回了一份‘直采要点’,回城后我们把正式协议拟好,先预付三成。”

陆砚接过茶样,凑近闻了闻,眼里一亮:“好香。青娘,这一次,我们把‘标准’立住。”

青娘点头:“立住标准,才立得住人。”

十二

夜深,青娘独坐柜台前,把今天的收获记在茶路笔记的最后一页:

- 初遇沈行舟:可信、可用、可合作;

- 样板流程:杀青温度、萎凋时长、分级标准,已确认;

- 合作模式:协议 预付 共担,已达成共识;

- 下一步:拟协议、付预付、定试茶会分档、启动合作社雏形。

她合上本子,心里有了清晰的路线图。窗外月光如水,照在茶肆的木牌上,静静发亮。

本章节要点与衔接说明:

- 承上:紧接第310章“直采决心”,延续青娘从山脚试探后上山的动线,自然过渡到“初遇”。

- 启下:明确“标准—协议—预付—共担”的合作框架,为第312章“一芽两叶”的标准落地、第313章“试泡见真章”的试茶会,以及后续“直采协议签订”做好铺垫。

- 人物:突出沈行舟“懂茶懂山”的可靠形象,建立与青娘的互信;同时让陆砚、阿福在结尾出现,确保城里线与山里线双线并行。

- 不重复:去除了之前版本中与305、308章重复的“采茶细节、制茶全流程描写”,改为“样板流程 要点确认”的方式,聚焦“初遇—互信—定框架”的核心事件。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