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85章 丝绸之路话余波

且隋 第285章 丝绸之路话余波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看看,大隋自立国以来的丝绸之路战略。

为什么先后发动三大战役五十一小战?

为什么不死不休地打得突厥东西分裂、内部纷争不断?

为什么打残突厥之后,还要消灭吐谷浑?

为什么长孙晟、裴矩等人,要持之以恒地行“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

为什么要在张掖、马邑两个互市的基础上,还要一年一度,在国都洛阳、大兴、边城张掖大搞“人傻钱多“的万国博览会?

……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被粟特人严重控制的丝路各国内政、外交、贸易格局!

保护大隋的商路、财政和边境安全。

因为粟末人太贪婪了!

他们鼓动当政者,对过往商旅课以重税!

胡商,隋商,无一例外。

胡商畏于突厥之威,不敢怒不敢言。

隋商虽然敢怒也敢言,但没有强大的国家军力做背书,也只能认倒霉。

就这样,突厥独霸丝绸之路要道,多谋厚利,实力日雄,威胁周边。

这种形势,对统一后的大隋,自然是极为不利。

所以,任何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都得和突厥死磕!

高句丽,因为也占据着北丝绸之路的末端重要港口,也是一样的遭遇。

突厥,必须分裂,必须弱化;高句丽,必须打垮,必须臣服。

这,就是围绕丝绸之路的所有强大国家,一个无法改变的使命!

也是一个宿命!

大国战略之下,史蜀胡悉等的命运,也是注定的!

到达突厥境内的裴矩,利用马邑互市上一个大买卖的诱惑,将贪财的史蜀胡悉给灭了!

但事情,搞砸了!

人家都拔可汗根本不相信裴矩提交的证据,所谓史蜀胡悉有二心的证据!

史蜀胡悉死了,谁最得利?

早已被大隋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都拔可汗,闭着眼睛,心里想得明明白白!

于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都拔,不管国内马匪叛乱、周边属国纷纷背离、大儿子封可汗得公主的糟心事,聚集兵马,来到边境大秀肌肉!

别不把撅把不当武器!

伴随着东突厥内部瘟疫的消退,突厥的实力,已经开始开始缓慢恢复。

这事,还多少与阿布和他的天神教的努力有关。

看看,也别把马奶酒不当干粮!

局面,就是这个局面,形势就是这个形势!

裴矩的失误,就是错判了都拔的决心,以及史蜀胡悉对于东突厥现实的意义!

史蜀胡悉,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代表的,还是庞大的粟特商人集团、无数突厥贵族利益集团!

灭了一个史蜀胡悉,还会有无数个史蜀胡悉站出来!

长孙晟如果还在,他会像裴矩这样,鲁莽而简单地刺杀这样一个人吗?

整个北线吃紧。

云州郡、马邑郡、五原郡、楼烦郡、马邑郡、雁门郡、雕阴郡一线持续吃紧!

现在,能叫得出的一方将领大佬,也就是马邑郡的郡守王仁恭,以及刚刚赶到太原赴任的唐国公李渊。

而李渊,也是个半路出家的武官,他大半辈子都是以文臣身份出现在大隋官场。

而其他郡的郡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文臣老吏。

但在这些郡的郡丞中、都尉中,倒是有几个能人。

如太原郡的王威、雁门郡的陈孝意、马邑郡的李靖、刘武周等人。

如果兵力足够,这些人一起,倒是可以与都拔的大军周旋一二,为朝廷调兵遣将赢得时间。

阿布在白鹭寺这边的工作任务,就是密切监视突厥大军的部署和动向。

当然,同时监视前线各郡军政两道人员有无异常举动,也是份内之事。

随着朝廷从内地调集的大军到位,突厥和大隋对峙的局面基本成形。

突厥人已经少了先前蠢蠢欲动的挑衅之举。

但是,却一直没有退兵,大有常驻边境的架势。

李渊到达太原后,开始显示出他精于内政的本事。

他利用自己名号响、人头熟、擅于团结人笼络人的特点,很快就将原先比较松散、各自为政的太原、河东各郡捏合在一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备战、沟通、抚民运动。

作为抚慰大使,他先派出使者,与都拔积极沟通。

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抗敌环境,他敦促各郡联合剿匪,安抚民众。

各地郡兵,被李渊组建成三大军事联军,采取抓大放小、先难后易的策略,对各处乱匪进行了联合剿杀。

内候官的秘谍四处出动,为剿抚大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支持。

太原、河东境内的匪情,顿时为之一变,迅速变的稳定安静不少!

李渊、王仁恭、杨子灿等人,联名上奏,请求开仓赈济,舒缓民情。

突厥和大隋边境局势,既未变好,也没有持续恶化。

僵持,对峙!

未几天,诏下。

准!

阿布将训练骁果新军的担子,交给了沈光和王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自己,则带着卫队和白鹭寺的手下们,穿行于马邑郡、雁门郡、楼烦郡、云州郡、太原郡一带的边防线。

最远的,就是直接到达了帝国最北的边郡,五原郡和云州郡。

云州郡,就是后来的定襄郡,有一个阿布前世非常熟悉的地方,丰州。

丰州,在阿布的前世,叫呼和浩特。

虽然已经距离突厥人的兵锋近在咫尺,但胆儿肥的阿布,竟然面不改色、大摇大摆地在丰州城内外四处游逛。

可是山河变幻,哪有一点记忆中的样子?

倒是远远的阴山和近处的大斤山,让他有点前世依稀的印象。

唏嘘不已,阿布仰天叹息!

这让随行的侍卫和人员,不由紧张万分,也大感不解。

转眼之间,五个多月过去。

来的时候,正是五六月份的初夏时节,现在都已经进入冬季了。

十一月份的塞北地区,受铁勒草原上强硬的寒流入侵,冷得可不是一般。

东北是冷,但是在黑土地周围,都是高山峻岭,自然能阻挡大部分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劲风,气候要相对潮湿温暖许多。

不像塞北地区,当寒流吹来的时候,会直接扑在太原盆地周围的高原上面,无遮无拦,简直能杀死人。

这时候,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大隋人,一般都是不能轻易出兵的。

否则,非战斗性折损太大了!

所以,对峙的双方,在这个时节,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收缩防线。

大部队,都收拢在避风的山窝营地里猫冬。

阿布是个特殊的!

他下令,新组建的骁果军三万人,必须进行抗冻训练。

于是,在寒风中,在冰天雪地中,在蜿蜒千里的长城之上,总会看见一队队穿着单薄的汉子,在那里穿行。

“杨阎王”,这便是左右两军的军兵们,对特使编练大臣杨子灿起的绰号。

但不管怎样艰苦,这些全部来自农民的军队,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服从性和忍受力。

这,或许就是从刚开始脱胎于乱匪、几无贵族子弟搅合其中的好处吧!

十万经过初等残酷厮杀后活下来的俘虏,从中挑出最合适的三万人,总算是一支体格健康、出身良家、精挑细选的战兵种子。

至少,从阿布的角度看,这些军士还算让人满意。

所以他自己在上面花费的精力不算少,特别是动用权力和关系,在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粮饷保障等上面,足衣足食。

这支军队,既是广皇帝的首支皇家雇佣军,又何尝不是阿布自己在中原关键时刻的保命力量?

强悍,坚毅,荣誉,节操,柔韧!

阿布通过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的重影力量,将骁果军打造成一支这个时代大隋从来不会出现的军队。

骁果军中出现的一些职位和活动,大部分都是照搬与重影军。

如巫医曹制度,在这里变成了功医曹参事制度;内勤考核制度直接照搬;饷银直接和隋通钱柜合作设立个人账户;由基层军兵自己推举伙长代表军兵言事……

至于骁果军们,最关心的家事和探亲事宜,阿布则有所保留。

这个事情,于这个时代是无解的!

饷银可以通过遍布大隋的隋通钱柜,发给他们家人。

但是这像其他府兵一样,按期回家的事,这可不是阿布自己能决定的。

除非,战争结束,或者这世间已经和平!

但这,可能吗?

在叛乱四起的年代,你不要说探亲,就是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劫持!

然后,又不知道在哪里,去再一次当了乱匪!

什么保甲连坐,想多了!

还好,至少现在,这一批骁果军的老家,还都是在这朔州总管府的广大地盘上。

军心,尚稳!

以后呢?

阿布自己也没有底。

骁果军不像自己的重影军,绝大部分兵源都来自已经定居粟末地各郡的本地人、移民。

无家、无田、无产者,非常之少。

现在的骁果军,他们家里的情况,虽然都有详细的户籍信息,但这些地方的局势变化,阿布根本无法控制。

一旦这些地方发生不可知的变化,如被叛乱势力占领、被突厥军队占领……

真说不清楚,临战之时,会发生什么!

走一步算一步吧!

至少目前无解,除非……

五个多月的时间,也是阿布熟悉大隋朔方前线的一个大好时机。

利用这段时间,他几乎走遍了所有与突厥接壤的郡、州、县。

每一个防御要隘,都留下了他和自己的卫队、随从的身影。

里面,当然有大量顶着侍卫幌子的搜影人员。

兵力布置,边关修缮,地形地貌,武将水平,士气斗志……

全都成了粟末地军事资料库里的宝贵财富!

一张张精确到偏僻小道、沟岔的军事地图,很快就被粟末地制图部门做了出来,制版印刷……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隋兵部右侍郎杨子灿,是大隋用脚丈量过北部边防最长的高级官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有之一!

作为一名职业顶尖外勤间谍,阿布现在闭上眼睛,随便选一个边防要点,就可以像卫星遥测系统一样,调出那个地方的军事参数。

假设,当所有人被围困,那阿布绝对是那一个最能够轻松脱逃的人!

呵呵,做外勤的间谍,最喜欢给自己留后路。

多备几手!

没有人知道,外勤间谍们会有多少种方法脱离和进入目标地!

获取全功,全身而退。

这,就是他们的信条!

除非,死神已经拥抱与他,就像阿布穿越前的那一刻……

十一月底,初步整训完毕?

骁果军,在杨子灿的率领下,直下太原,西河、上党、长平、河内,然后经偃师抵达东都。

骁果军入驻东都城外大营,阿布、沈光、王辨等入宫。

第三日,广皇帝难得地冒着大雪,前往城外伊阙大营阅军耀武。

天色阴沉,雪花犹如一朵朵漫天飞舞的烟花,布满这个世界。

东都城伊阙大营,旌旗招展,军鼓雷动。

三万铠甲锃亮的骁果军,呼声震天。

“大隋威武!”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忠诚勇武,骁果无敌!”

……

孟秋阅戎具,仲冬教战法!

这时候的阅军,沿袭魏晋遗风,演武,列阵,校战,骑射,对抗。

显然,阿布的这六个月可不是浪费的。

虽然他自己常不在营中,但对于整训的要求,可是明明白白的交代给沈光和王辨二人。

最重要的是,阿布自幼从军,非常熟悉军队里的各项情况,制定的考核指标就连老将王辨也佩服不已。

“这是个懂行的,还是个不是一味死练死训的家伙!”

王辨如是评价阿布。

骁果军的这些军将,都是一个一个,阿布亲自挑选抽掉而来的名单,再被皇帝勾选后确定的人。

他们的能力、心性等方面,都可谓是一时之选。

编练整训的效果,相当不错。

军演,很有模样!!!

六个月的骁果卫,让广皇帝很满意!

不要以为广皇帝不知兵。

他可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带兵的王子将军,打过大仗!

算是历史上少见的知兵皇帝。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以募兵形式出现的骁果军,果然不同凡响。

由于是完全脱离农事的职业兵,所以训练程度高,作战积极性也要远比府兵强烈的多。

无他,唯特殊的军功、军饷、军备制度。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

但现在的广皇帝,最不差的,是钱和粮!

假以时日,骁果卫可堪一用!

难得有好心情的广皇帝,重赏三军,为新创骁果卫的成军夸功。

但是,做为既有十六卫之外的一支新军,这大统领,还是需要一个的。

可皇帝想来想去,实在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可靠人,当这支近卫军的大将军。

因为,没有一个大将愿意干!

募兵,既新鲜,又……

有好几个将领,竟然想办法调出去了!

骁果卫,只能是骁果卫,不是十六卫!

十六卫,很排外!

骁果卫,永远不属于十六卫!

这是府兵和募兵的区别,之间自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存在!

在阿布前世的历史上,骁果卫就是一支没娘的孩子。

只有广皇帝这个爹!

在那个历史上不知为何,广皇帝一直没有给骁果卫配备一名能上下沟通、统一管理的大将军。

最后,战力强悍的新型雇佣军骁果卫,只能落得哗变、兵解的悲惨下场。

皇帝这个职位,毕竟距离实际的军队太远!

控制军队,可不仅仅只靠奖赏和圣旨就可!

这一世的骁果卫,还能逃脱它固有的历史宿命吗?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