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84章 风雨惊雷踏边城

且隋 第284章 风雨惊雷踏边城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汾州城的日子,过得既忙碌又简单。

在这里,阿布刻意暂时将兵部的事情、东宫的事情放在一边,而是专心处理骁果军选拔和训练的事情。

七万余远赴辽东的挑剩乱民,被民部左侍郎韦津带走了。

汾州大营里,阿布成了最高军事长官。

也或许,在这山西、河东地界上,除了李渊之外,阿布也是目前最大的朝官。

杨子灿,阿布契郎,简称阿布。

正四品上,太子少保,兵部右侍郎,骁果军编练特使,白鹭寺玉牌典作!

不要看前面的官职都很显赫,但阿布真正厉害的官职却是最后一个,白鹭寺玉牌典作。

白鹭寺是干什么,不多说。

持牌类别,共分为金、玉、铜、木四种。

持金牌者,如皇帝亲至,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完即收,大隋举国上下也只有裴矩拥有一块长期持有的金牌。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是白鹭寺明面上的最高长官,唯一的存在。

其他人,只能持有后面的三种。

而玉牌,全大隋也就四块,难辛、杀虎、无面、杨子灿,就连裴矩也没有。

而典作这个职务,全名叫典作都将。

表面上,听着就像一个将作监负责兴造的官员。

但实际上,这个源自北魏的官职,是一个身份掩护。

如果典作都将前面加一个“白鹭寺玉牌”名头,这官职的地位和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是一个异常高级的秘密职位,寓意修理和维护江山基座的意思。

按照大隋的白鹭寺家规,典作都将直接负责线人、密探的训练、选拔;掌管家规、执行家规、保证白鹭寺的纯洁;可掌内刑、审讯、处决。

阿布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做好广皇帝北巡的敌特控制和匪患监察。

所以,做为皇帝驻跸的所在,汾阳宫及周边一百余里范围内,都受他暗中的掌握。

汾阳宫,皇帝行宫。

表面为避暑娱乐所在,实际上是皇帝北巡时,临时办公的地方。

据文献记载,此宫早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建,直至广皇帝上位中期才完工。

它的修建,既是一种展示皇权至尊的实物象征,又是一种巩固国土的重要手段。

形似草原王朝,会在国土上设建春、夏、秋、冬四宫的价值和意义相同,既有生活价值,又有政治意义。

汾阳宫,就是大隋的北巡之宫,是文皇帝钦点之所。

却是在楼烦郡东北临汾水旁边,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旁有天池。

阿布自然是以特使和白鹭寺高官的身份,既叫查探,又叫参观,对深处边境的这处行宫有了全面的认识。

也从军事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座被世人诟病的行宫。

这边底下人忙着甄别、挑选合格的骁果,那边阿布就已经带着卫队和令符,开始替皇帝打前站,进行明暗考察。

管涔山一带,地理位置相当特殊。

自先秦起,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觊觎中原之地的温暖湿润和物产丰饶,经常将管涔山一带作为寇边入侵突破口之一。

因为地理的缘故,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欲南下打谷草,必走此地。

楼烦郡的管涔山余脉之楼烦关(宁武关),马邑的偏关(偏头砦、偏头关),雁门郡的雁门塞(后为雁门关),都是这一线最重要的关隘要道。

偏关,因有浊水作为天然屏障,北方骑兵只有在隆冬时节才可踏冰而过。

雁门塞,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虽然骑兵往往难以突破,但却因为太过孤拔而很容易遭到围困。

管涔山,依仗的是旁边的浑河和汾河,但因为皆是季节性河流的缘故,一旦进入枯水期屏障就消失了,所以草原骑兵常在此挥鞭南下,突入口内。

因此相比较而言,管涔山一带发生的战争最为频发,可谓烽火不息、厮杀最烈。

历代王朝,都曾在管涔山一带大修长城,以屏蔽塞内。

同时,各王朝还会屡次走出长城出兵,巡边耀威。

像文皇帝和广皇帝,就曾数次总此处发兵,出塞迎击突厥来犯,大破其众。

管涔山一带的长城,据搜影的勘探清查,已经发现有来自五个朝代的长城。

如战国赵长城,北魏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以及文皇帝和广皇帝兴修的隋长城。

要说管涔山一带,气候和风景享誉山西河东之地,的确是非常独特宜人。

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很广。

平地山川之间,牧草遍地,禽兽出没,非常适合屯兵和狩猎。

在管涔山山顶,还有一颗天上明珠似的天池,周围环境清雅,气候凉爽,人迹罕至。

说实话,文皇帝和广皇帝,不在此处设立国家级狩猎和避暑胜地,实在是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

两位皇帝共建的汾阳宫,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正所谓,因池而筑,环水精建;宫室台榭,殿宇楼阁;金碧辉煌,分外壮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面积,几乎占据了天池湖畔所有的山顶余地。

为了便于通行,从并州(太原)西北的天门山附近,修筑了一条长达三百里的绵延栈道,直通管涔山天池、汾阳宫、长城。

当年广皇帝自五原北巡回来,曾在汾阳行宫大宴群臣,庆祝突厥分化瓦解策略的成功。

那一年,长孙晟分裂突厥的大计全部完成。

那一年,广皇帝北巡塞外,陈兵耀武,受到都拔老爹射匮及所部奚、室韦、契丹等数十个部落酋长的热烈欢迎。

这之间,还发生了一件关于长孙晟让都拔“除香草”的经典故事。

原来,在长孙晟做为特使为广皇帝出塞打前站的时候,发现都拔迎接皇帝的营帐前后,杂草丛生。

于是就想要让射匮可汗亲自动手拔除,表演给各部酋长看,借以宣示大隋天子的高贵威重。

只见他手指帐前的杂草,说道:

“可汗,不一般啊,我知道这草的根,极香!了不得!”

射匮疑惑,于是就拔了一根仔细闻了闻,说:

“上使,您搞错了,这草根一点儿也不香!”

却听长孙晟接口说道:

“按照礼制,天子行幸所到之地,各诸侯将相,都必须躬亲洒扫,除清御路,以表示自己的至敬之心。”

“射匮可汗啊,你看看,如今你这牙帐内外,荒草横生,杂乱不堪,你现在留着不清理,除非这些都是金贵的香草,那还行!”

射匮顿悟。

这才发现自己鲁莽大意了,于是拔下金刀,开始亲自动手除草。

各东突厥附国贵族的酋长们,一见此景,顿时争相仿效,动手拔草。

通过这件事,他们对大隋朝的实力威望,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还不算,这时候对广皇帝万分敬仰、顺服的射匮,又发令举全国之役,扩建整修迎接大隋皇帝的御道。

据说此道西起榆林,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宽百步,十分宽阔壮美。

广皇帝此行,美甚;大隋国望,传及铁勒四地。

随后在汾阳宫大宴群臣的时候,长孙晟被任命为淮阳太守,在他尚未赴任之时,又复任右骁卫将军!

也因为长孙晟的功劳,射匮终其一生,全力来维护东突厥与隋朝的关系,直至他儿子都拔可汗上台。

那一阶段,也是大隋与东突厥之间,关系最好的阶段。

因为避嫌的原因,尽管汾阳宫的建筑群绵延数里,阿布只能在外围走马观花一番。

因为这行宫,虽然皇帝不常来,但里面仍然有大量的宫女、妃嫔在里面生活,自己可不想在这方面犯了像前世李渊那样的错误。

尽管汾阳宫宫监萧仁贵和副监李长思再三邀请,但都被阿布婉言相拒,就是连吃个饭也没有。

不过,汾阳宫的宫殿、楼阁,的确让他大开眼界。

像连续依托山形水势修建的十二座亭子,临近天池低处十多座宫殿,美轮美奂。

期间丝竹绕缭,歌声不息,想想就是个美妙的所在。

阿布重点查看的,却是汾阳宫所处的楼烦郡一带,特别是管涔山一带重要的军事特点。

管涔山,不仅是汾河的发源地,而且是大隋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所在,地势险要。

在前世历史中,明时在此修建宁武关,与雁门关、偏头关,并称为山西“三关”。

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

这个时候,管涔山上,只有长城,还没有关城。

而雁门关,这时候也只叫雁门塞,不过已经有了专门的雁门守将。

至于偏关,这时候也不出名,正式设关也是明朝时期。

但不管怎样看,这里的战略地位相当突出,还有一段赵长城修在此处,与河相接,阻挡北骑。

纵观管涔山、雁门、马邑这一线,自有历史记录以来,都是北方草原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如验狁、燕京戎、林胡、楼烦人,以及现在的突厥人。

处于中原边境一线的这些地带,长期处于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之中。

农耕的守和植,游牧的猎和逐,在此始终进行着冲突、战争、融合、过渡。

现在,大隋与东突厥的关系,随着长孙晟时代的过去,裴矩时代已然来临。

两相比较,裴矩在能力和手段上,还是差长孙晟一筹。

虽然裴矩依然使用萧规曹随的策略,但很明显,对突厥内部的关系判断和处置上,出了纰漏。

阿布得到的消息,真正让都拔大怒而陈兵边境的导火索,却是裴矩送南面可汗咄吉世利的新媳妇长乐公主期间,干了一件大事。

裴矩杀人了!

确切地说,是诱杀!

他把都拔身边最得意的宠臣、谋主史蜀胡悉给杀了!

史蜀胡悉是谁?

一名来自粟特的商人。

粟特人,是长期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古老民族。

从东汉时期直至大隋,一直往来活跃在北丝绸之路上,因为他们擅长经商而闻名于整个欧亚大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突厥人称西域康居国为“坎杰克”,而康居正是粟特人的故乡。

粟特人,沿着中亚西部的北丝绸之路干线,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

据传,丝路北道的碎叶城,正是不辞劳苦、东西往返的栗特商人所建。

做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贪财好礼的他们,不太计较信仰、宗族,常常依附于当地强大的外族势力,以各种身份作掩护,以便于进行经商敛财。

有“善商贾,好谋利,无所不用其极”,“丈夫年二十去旁国,利所在无不至”之说。

他们使用的交易货币,主要是萨珊银币,这也让这种来自波斯的银币,广泛流通于铁勒草原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

粟特人的生意,主要是从中原购买丝绸,又从西域输入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瑟瑟、美玉、玛瑙、珍珠等。

此外,六畜、奴隶、高利贷等,都是他们的生意内容。

北齐、北周、大隋时期,粟特人在突厥、铁勒等游牧部落中最为活跃。

称着草原的粟特商队首领马尼亚赫,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他不但活跃在突厥汗国的广袤大地,而且利用突厥官方势力的背书,开展政治、贸易活动。

马尼亚赫曾受命于突厥可汗,作为使者出使波斯、拜占庭等丝路沿线国家。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仅仅是一个两个人,还有如西魏胡安诺盘陀等人。

史蜀胡悉,就是其中一个。

史蜀胡悉家族,世代经商,富可敌国。

他本人,受过良好的东西方教育,不仅精通为商之道,而且对官场谋略也很有心得。

当年都拔之所以能干掉他老爹射匮,成为东突厥大可汗,史蜀胡悉可是出了大力。

他不仅为都拔献上大量的金银以快速稳定大局,而且还出谋划策对抗步步紧逼的大隋。

突厥人并不善于理财和殖货,所以这些年,都拔基本上将汗国的财政大权托付于史蜀胡悉。

因此,往往在大隋和突厥的互市贸易、大兴城和东都城的万国博览会上,都能看到代表东突厥商贸代表的史蜀胡悉身影。

粟特人,对大隋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安全、大隋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以史蜀胡悉为代表的粟特商人集团,长期把持着突厥人的贸易和外交。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