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59章 四圣筑根基 残图引天雷上

四圣心结既解,遂各施手段引动灵核。但见诸葛亮取出木牛流马模型,置于阵眼,那模型竟化作真牛真马,遍行魏蜀吴旧地,驮回一袋袋“民愿种子”——有蜀地寡妇捐的织锦线、魏地老卒藏的返乡路条、吴地渔女献的祈雨贝壳。荀彧则以汉相印绶为笔,以自身灵血为墨,在虚空中书写“民为邦本”四大字,每一笔划都化作桥梁,连接起三地灵核。庞统更绝,竟将自己的“连环计”图卷拆解,化作千万艘纸船,每艘船上都坐着一个“理想中的百姓”:有耕读传家的书生、有技艺精湛的匠人、有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周瑜则奏响铁如意,曲声中融入了赤壁之战的金鼓、甘露寺的钟鸣、以及吴地水乡的欸乃桨声,灵核闻声,竟如听到母亲召唤的孩童,纷纷振翅飞来。

至酉时三刻,四地灵核终于汇聚成四色巨流:赤色灵核来自蜀地,如烈焰中飞出的凤凰,每一颗都刻着“义”字;青色灵核源自吴地,似春水中游弋的锦鲤,尽带“仁”之气息;白色灵核出于魏地,若瑞雪中绽放的寒梅,俱含“礼”之精魄;玄色灵核则是荆襄旧地的遗民所化,如夜空中闪烁的北斗,暗藏“智”之光芒。四色灵核在盘古幡周围盘旋飞舞,渐渐凝成一口巨大的“民魂鼎”,鼎身浮现出千万个细小的面孔——正是魏蜀吴三地百姓的音容笑貌。

忽有曹魏旧将许褚的阴魂从灵核中冲出,声如洪钟:“若无曹公铁骑,安有中原半分安宁?此鼎当以‘魏’为尊!”话音未落,灵核中又跳出蜀将魏延,挺枪喝道:“我家丞相六出祁山,为的是兴复汉室,此鼎自当以‘蜀’为基!”吴将吕蒙亦持刀而立:“吾等白衣渡江,替东吴拓土开疆,此鼎若不以‘吴’为贵,某等宁为玉碎!”三团阴魂各持兵器,竟在“民魂鼎”上刻下“魏”“蜀”“吴”三字,鼎身顿时裂痕密布,灵核亦随之不安地震颤。

庞统见状,仰天大笑,笑声中竟带几分癫狂:“妙极!妙极!所谓‘尊刘抑曹’‘拥吴自重’,不过是执念作崇!”说罢踉跄着扑向鼎身,以袖中藏的“落凤坡残羽”击碎三字——但见“魏”字碎为屯田的犁铧,“蜀”字裂作织锦的梭子,“吴”字散成捕鱼的网罟。那些阴魂见状,皆惊问道:“先生何不惜名节?”庞统擦去嘴角血迹,笑道:“某昔年贪慕虚名,落得身陨坡前;今日方知,百姓手中的犁、身上的衣、口中的食,才是真正的‘名节’!尔等若再执念于‘正统’,便看看这鼎中究竟是何气象!”

众人定睛观之,却见鼎内并无帝王将相的赫赫威仪,唯有炊烟袅袅、童叟嬉戏、商贾往来、耕织有序。许褚阴魂的铁刀竟化作耕牛的犁头,魏延的长枪变作牧童的短笛,吕蒙的佩刀裂为渔女的木桨。三人大惭,各自化作光点融入灵核,鼎身裂痕亦随之愈合,反而多出了“耕”“织”“渔”“读”四幅图案,每幅图案中都有魏蜀吴百姓共同劳作的景象。

四圣见灵核归位,皆长舒一口气。诸葛亮取出一块石碑,上刻“非王非霸,唯民唯生”八字,正是当年南阳农夫所赠的石磨残片磨制而成。荀彧以魏地黄土奠基,周瑜以吴地海水净坛,庞统则撒下蜀地带来的菜籽——瞬间便长出一片青青麦苗,每一株麦苗上都映着四圣的倒影,却又渐渐模糊,化作普通百姓的模样。

正待四圣封坛之际,忽有一道黑影自西北方疾射而来,却是司马懿藏身云端,以“天命罗盘”窥测阵法。那罗盘中心原刻“天命所归”四字,此刻却因灵核的强大气场而疯狂旋转,“天”字裂为两半,“命”字竟渗出鲜血。司马懿大惊,急运内力稳住罗盘,却见罗盘指针突然转向,直指迁徙城地基,针尖处竟凝出“民”字血珠。其养子司马昭在旁见状,惊问道:“父亲,这……”司马懿不答,却见罗盘“咔嚓”一声碎为齑粉,碎片中有一片刺入他掌心,竟显现出“非王非霸”四字——正是诸葛亮所刻石碑上的字迹。

司马懿凝视掌心血字,忽而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不甘与震惊:“世人皆言吾能窥破天命,却不知这‘天命’竟在蝼蚁掌心!”说罢拂袖而去,风中传来他最后的低语:“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筑的何止是一座城,分明是要断了天下权臣的‘王霸之念’……”司马昭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暗中拾起一块罗盘碎片,却见碎片背面刻着“民心即天命”五个古篆,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疑惑,似动摇,更似埋下了一颗新的种子。

第二节:浮城惊世 民魂聚城王气散

却说四圣镇鼎已毕,但见盘古幡雏形化作万千光丝,将“民魂鼎”托向天际。诸葛亮羽扇轻挥,喝一声:“起!”但闻地脉轰鸣如万马奔腾,迁徙城基址处尘土飞扬,竟有万千百姓虚影破土而出——皆乃历代亡于战乱的黎庶,手中捧着犁耙、织机、书卷等物,齐声唱道:“城非王之城,民乃城之民;一砖一瓦下,尽是血肉魂!”歌声中,整座城池拔地而起,檐角铜铃随声震荡,竟奏出《击壤歌》之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城池升至百丈高空时,忽有紫气自魏地旧都许昌方向涌来,云中隐约可见铜雀台飞檐斗拱,台上站着数十名峨冠博带的身影——却是曹魏旧贵族阴魂,为首者乃曹操族弟曹洪,腰间金错刀折射幽光,大喝:“天子脚下,岂容尔等草民僭越!”言讫,众阴魂化作流光钻入城墙砖石,竟欲借“民魂鼎”重塑肉身。

周瑜见状,火扇骤展:“当年破曹,破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虚妄;今日护城,护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本心!”扇中飞出赤壁之火,却非灼人烈焰,而是化作万千孔明灯,每个灯上都写着“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秦末民谣。曹洪阴魂被火光映出真形——其腹中竟填满了当年私藏的军粮,此刻粮粒纷纷滚落,化作蝼蚁啃噬其骨。“民魂鼎”中突现一老妪灵核,拄着枣木拐杖痛斥:“汝等当年‘收编流民为屯田客’,实为强占民田!老妇之子便死于汝等‘督邮’鞭下!”曹洪阴魂闻言,周身紫气虚散,化作齑粉中竟混着几粒发霉的粟米。

正待清理余孽,忽闻西城传来巨响,却是张飞灵核受“暴躁”罪相牵引,竟从灵核群中冲出,手中丈八蛇矛化作巨柱,噼里啪啦拆起城防工事。守在该处的庞统见状,跌跌撞撞奔过去:“翼德贤弟!这城墙是百姓灵核所筑,拆不得啊!”张飞圆目怒睁,蛇矛直指庞统:“俺老张生时杀贼,死了也要守城门!你这酸腐书生懂个鸟!”矛尖所指之处,灵核竟被震得粉碎,露出其中藏着的“当阳桥断后”记忆碎片——但见桥边百姓哭号,张飞却因“吓退曹军”而狂笑。

恰在此时,一群孩童灵核手拉手飘来,唱道:“张翼德,穿黑袍,喝断当阳桥;桥下水,向东流,流尽百姓愁……”歌声清亮如泉,张飞灵核闻声一震,蛇矛“当啷”落地,化作牧童短笛。他望着自己掌心的老茧,忽然蹲下身来,用粗粝的手指为孩童灵核们编织草蚱蜢:“当年俺在长坂坡,若能先护着百姓过河……”话音未落,周身戾气尽褪,化作一团暖融融的红光,将破碎的灵核一一粘合,城墙上竟因此多出一尊“张飞背幼童”的浮雕。

危机稍解,四圣方得细观浮城气象。但见城分三层:最下一层为“市井层”,街衢纵横如棋盘,魏地“三市六街”、蜀地“锦官坊”、吴地“水巷阁”并列而存,百姓灵核化作虚影往来其间,吴女以丝绸换魏匠的铁器,蜀商以茶叶易吴渔的海产;中层为“田园层”,荀彧当年规划的“屯田渠”与诸葛亮的“山河堰”互通有无,麦田与稻浪此起彼伏,田埂上竟有魏蜀吴士兵灵核共执犁杖;最上层为“云阁层”,悬浮着“聚贤楼”“祈年台”等建筑,庞统的“连环计”图卷化作风车,周瑜的火扇变为灯塔,昼夜不熄。

诸葛亮抚掌叹曰:“昔年在隆中,曾梦‘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皆为民之蠹也’;今见此城,方知‘民自为市,民自为田,民自为安’才是大道。”言讫,忽见“民愿碑”光芒大盛,原是有蜀地灵核刻下“愿吴地无海啸”,碑身竟自动飞出一只白鸽,衔着这一愿飞往吴地旧址。少顷,白鸽衔回一片贝壳,壳上刻着吴地百姓回应:“愿蜀地无山崩”。如此往复,各地灵核所刻愿望,皆能得到异地回应,“民愿碑”渐渐积满千万条祈愿,每一条都化作一颗星辰,在城顶聚成“共济星图”。

荀彧巡视城基时,忽觉足下有异物硌脚,命灵核掘开土层,竟露出一块斑驳石刻,上刻“八王之乱,九州涂炭;非王非霸,方得永年”十六字,字体乃西晋初年风格。庞统凑过来端详:“文若兄,这是你家司马氏的‘天命预言’啊!”荀彧面色凝重:“此石刻应是后世之人所埋,意在警示‘王霸之祸’。然某当年辅佐曹公,本望‘奉天子以安天下’,却不想……”话音未落,石刻突然震动,竟显露出更多字迹:“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魏建晋,分封诸王,终致刀兵四起……”

诸葛亮听得“司马懿”三字,羽扇一顿:“既是后世警示,我等更当破了这‘天命循环’!”说罢轻挥羽扇,一道清风卷着百姓的“打谷声”“纺织声”扑向石刻,那些“王霸”“天命”等字竟如冰雪遇阳,纷纷消融,唯余“民”“生”二字岿然不动。荀彧见状,长叹一声:“昔年读《诗经》,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只道是书生空想;今日方知,百姓所求,不过是‘劳有所得,老有所养’,此等‘天命’,何须帝王家施舍?”

众人行至城心“五谷池”,却见池中竟长出几株从未见过的作物:茎秆粗如儿臂,顶端结着金黄颗粒(玉米),藤蔓上挂着纺锤状果实(番薯),叶片间藏着红灯笼般的果子(辣椒)。周瑜奇道:“此等异物,莫不是天雷引动的‘他界灵核’?”庞统捻须笑道:“管他什么界,能填饱肚子便是好东西!当年俺在落凤坡,若有这劳什子‘番薯’,何至于饿肚子中伏?”说罢竟摘下一颗辣椒放入口中,顿时辣得跳脚,却仍大笑:“妙!辣得人毛孔开张,恰似这世道——该辣一辣那些装神弄鬼的‘天命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闹间,忽有黑影自云层中掠过,却是司马懿的死士“隐鳞卫”,为首者抛出一枚青铜种子,落地便长出藤蔓,藤蔓上开着黑色花朵,每朵花中都藏着一句百姓的抱怨:“徭役虽减,官吏仍苛”“天旱无雨,祈神不灵”……荀彧变色道:“此乃‘天命藤’,专以民怨为养料,若任其生长,必成大患!”诸葛亮却不慌不忙,取过百姓献来的“颂德饼”碎屑撒向藤蔓,碎屑遇土化作蚯蚓,专啃食花中“怨语”,藤蔓竟渐渐枯萎,临终前结出一颗“反思果”,果肉中映出官吏灵核向百姓道歉的画面。

却说司马懿在云端目睹浮城景象,手指节捏得发白:“诸葛亮,你欲以‘民魂’取代‘王气’,却不知人心自有沟壑!”遂唤来司马昭,附耳授计。司马昭领命,化作一缕黑烟混入迁徙城,趁人不备,将一枚刻着“晋”字的灵核投入“民魂鼎”——此灵核表面刻满“忠孝节义”,内核却藏着“窃国”执念。灵核刚一入鼎,便有魏蜀吴旧臣灵核围上来,竟将其当作“同道”,争相诉说当年“食君之禄”的“苦衷”。

司马昭躲在暗处冷笑,忽闻身旁有老妇灵核叹息:“当年司马家夺了曹家天下,却又让八王把天下搅得稀烂,可怜我那小孙子,才五岁便被抓去当‘童子兵’……”司马昭浑身一震,险些显形——他虽生于权贵之家,却也曾见过战乱中易子而食的惨状。正心神动摇间,忽有孩童灵核蹦跳着过来,往他手中塞了一颗糖:“大哥哥,吃甜糖,就不会想坏事情啦!”司马昭望着手中糖块,糖纸上竟印着“民安”二字,喉间忽然发紧,转身欲走,却见自己方才投下的“晋”字灵核,竟被百姓灵核们改刻成了“耕”字。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