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58章 武侯布星棺 仲达化魔柱下

第三节 金棒碎匾雷音坠地血惊天

雷音寺匾额碎裂的瞬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突然洞穿虚空——只见三十三重天外,一座由凡人灵核堆砌的金字塔直插混沌,每一层都刻着“忠孝节义”的牌坊,塔顶漂浮着一具被锁链贯穿的巨人残躯,其面容竟与汉魂幡角上的盘古虚影别无二致。

“这是...盘古大神?”沙僧抱着玉女灵核赶到,颈间的九个骷髅念珠突然炸裂,露出内里藏着的琉璃盏碎片,“当年我打碎的琉璃盏,根本不是什么供器,而是天道用来监视人间的‘因果眼’!”

如来法相在金字塔前显化,袈裟褪去金色,露出内里用生魂筋络编织的血衣:“泼猴,你以为盘古开天辟地后真的身归混沌?他妄图以‘因果不公’四字颠覆天道,便被我等用二十四诸天链锁在三十三重天外,日日承受万灵啃噬之刑。”

孙悟空握棒的手青筋暴起,眼前闪过弼马温时期替玉帝养马的画面——原来所谓齐天大圣,不过是天道豢养的看门犬。“所以你让俺保唐僧取经,是怕俺想起盘古幡的力量?”他望向金箍棒,棍身的玉女残魂突然化作盘古幡虚影,“当年盘古开天用的不是斧头,是这杆凝聚众生执念的‘不公之棒’!”

青龙虚影突然撞破五行灵核防御,龙爪抓起司马懿残魂:“诸葛亮借星棺阵唤醒我等时,便已告知真相——当年黄帝战蚩尤,我等助天道平叛,事成后却被剥夺神职,沦为镇守四方的吉祥物!”

白虎仰天怒吼,虎啸声中夹杂着刑天断头时的悲号:“今日助这魔魂成柱,不为别的,只为打碎这天道锁链,让世间再无‘圣兽’与‘凡人’之分!”

朱雀展翅遮住太阳,火羽落下点燃金字塔底层灵核:“看啊,这塔下埋的全是夏朝遗民、商朝奴隶、秦朝黔首!天道说他们是业障,实则是怕他们想起自己曾是盘古子民!”

玄武龟甲砸向如来莲台,龟背上的先天八卦图与诸葛亮的星棺阵共鸣:“诸葛村夫虽死,却算出了你等的命脉——这金字塔每一层都对应人间一个王朝,若魔柱贯穿塔顶,三十三重天便会随王朝更迭一起崩塌!”

沙僧将玉女灵核放入流沙河,河水突然沸腾,浮出无数被天道抹去的记忆碎片:玉女本是盘古睫毛所化的露珠精灵,琉璃盏则是盘古泪凝成的容器,内藏开天辟地时未及说出的“公平”二字。

“原来你我皆是盘古遗民...”沙僧望着掌心浮现的盘古纹路,“当年我不是失手打碎琉璃盏,是本能地想触碰那‘公平’二字!”他突然扯断颈间骷髅念珠,将琉璃盏碎片嵌入金箍棒,“大圣,用这融合了因果眼的神棒,打碎那盘古残魂身上的锁链吧!”

孙悟空点头,金箍棒吸收琉璃盏碎片后暴涨万丈,棍头凝聚着盘古开天时的混沌之气。如来见状,急忙调动金字塔灵核化作光网阻拦:“泼猴,你若救盘古,便是让天地重回混沌!”

“混沌又如何?”孙悟空挥棒砸向光网,“至少那时没有仙佛高高在上,没有凡人被当灵核炼化!”光网破裂声中,他看见无数先民虚影在棒影中浮现——有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有尝百草的神农氏,还有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他们都在齐声呐喊:“还我天道公平!”

司马懿残魂突然从青龙爪中挣脱,化作黑雾缠上盘古残躯:“诸葛亮,你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天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张开嘴,竟将盘古残魂的左手吞下,“我要借盘古之力,成为新的天道之主!”

“老匹夫,你不过是天道培养的第二个棋子!”孙悟空挥棒击向司马懿,却见他背后浮现出曹操、王莽等权臣虚影,“你以为自己在反抗天道,实则是天道故意让你看到‘不公’,好让凡人在绝望中更依赖仙佛!”

司马懿身躯一震,曹操虚影在他眼中闪过:“孤设此计,名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则是想看看,这天道究竟能容下多大的‘逆鳞’。”王莽虚影接着开口:“吾篡汉建新,推行井田制,不过是想试试,凡人能否不靠仙佛,自建公平世道。”

这些虚影最终化作一团黑雾,融入金箍棒:“孙悟空,既然天道不公,就由你我一起,打出个新的世道!”

孙悟空怒吼一声,金箍棒同时击中司马懿残魂与盘古锁链。三十三重天传来天崩地裂之声,盘古残魂缓缓睁开眼,眼中射出的不是怒火,而是悲悯:“孩子们,所谓天道,本就是众生执念所化...若要改变,便从改变人心开始吧。”

话音未落,盘古残魂化作万千光点,融入人间各处——有的落入五丈原的汉魂幡角,有的沉入流沙河底,有的钻进姜维的羽毛扇,还有的停在孙悟空的金箍棒尖,化作一颗永不熄灭的星火。

雷音寺彻底崩塌,如来法相退回西方极乐,临走前留下一句谶语:“因果链裂,魔佛同体,当那‘业障之子’睁开眼时,便是新劫开始之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悟空望着手中的金箍棒,棒身上清晰映出“齐天大圣”与“魔天大圣”两个倒影。沙僧捡起琉璃盏残片,碎片中映出玉女转世的画面——她在一户农家出生,啼哭声响彻天地,惊飞了檐角的乌鸦。

洛阳废墟中,司马昭望着手中的青釭剑,剑身上“孟德”二字突然褪去,露出新刻的“公平”二字。他抬头望向五丈原方向,只见一道金光划破天际,那是诸葛亮的残魂最后一次巡视汉家山河。

第四节 星棺永夜武侯魂散遗幡照汉

五丈原的星棺阵化作齑粉,诸葛亮的残魂却未消散。他骑着赵云残魂所化的白马,踏过祁山栈道,看见守关士兵衣上的“汉”字补丁,听见村落里孩童背诵《出师表》的声音。

“丞相,看这汉中麦田...”赵云虚影抬手,麦浪中隐约可见八阵图纹路,“当年您教百姓屯田时,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这些麦苗,竟成了汉家气数的根脉。”

诸葛亮轻抚麦穗,指尖掠过的地方,麦芒竟化作青釭剑的形状:“子龙可知,亮为何坚持北伐?非为穷兵黩武,是怕这‘汉’字,被岁月磨成史书里的一个符号。”

他们路过定军山,黄忠的祠庙前跪着几个老卒,正在用浑浊的眼睛擦拭石像。诸葛亮想开口安慰,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已传不出残魂之外。直到看见成都丞相祠堂前,百姓自发摆上的馒头(武侯馒头)和孔明灯,他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姜维在星棺废墟中找到汉魂幡角时,幡角正被一只玄鸟衔着,往成都方向飞去。他追上玄鸟,发现幡角上的“汉”字已与盘古残魂的光点融合,变成一个旋转的阴阳鱼,阴鱼为“汉”,阳鱼为“民”。

“丞相,您终究参透了天道...”他将幡角系在剑柄,忽然听见诸葛亮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伯约啊,世人皆道我忠君,却不知我忠的是‘汉’字背后的万家灯火。昔年在隆中,我观天象见紫微垣暗弱,却见天市垣(主人间市井)光芒大盛,便知真正的天道,在民心之中。”

姜维抬头望向天际,二十八宿虽灭,却有无数新星升起,每一颗都映着人间的灯火。他忽然明白,丞相的星棺阵从来不是为了续汉祚,而是为了点燃凡人心中的“汉”字火种。

在南中七擒孟获的旧址,一颗黑色种子正在破土而出。它吸收着山民对苛税的怨气、士兵对战争的恐惧、妇人对离别的哀愁,渐渐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树冠上挂满了写着“因果”的灯笼。

树下站着一个青衣小童,手里拿着司马懿的残魂碎片,正对着月亮吟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人间,终究还是需要一个新的天道啊...”

流沙河底,沙僧用琉璃盏残片拼出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玉女的今生——她正在河边浣纱,腰间系着一块刻着“汉”字的玉佩。沙僧笑了,他知道,下一个轮回,他们终将在真正公平的世道里重逢。

建安二十六年秋,姜维在成都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他手持汉魂幡角,幡角所指之处,百姓纷纷举起写有“汉”字的灯笼,宛如漫天星斗。

“丞相,您看...”他对着天空低语,“这不是您当年在七星灯阵中看见的景象吗?原来汉家气数,从来不在星棺里,不在灵核中,而在这千万盏人间灯火里。”

远处传来马蹄声,仿佛有一支看不见的军队正踏光而来。为首的白马银枪将军勒马回望,嘴角带着二十年前长坂坡的笑意。姜维知道,那是赵云的英魂,也是千万忠烈的化身,他们永远守护着这“汉”字底下的山河。

秋风掠过祠堂的老柏,柏叶落在《出师表》石刻上,遮住了“鞠躬尽瘁”四字,却露出“死而后已”的下半句。阳光穿过叶隙,在地上织出一张星图——那是诸葛亮用一生心血,为后世凡人写下的天道新篇。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