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30章 稚声励士,暗夜潜锋

公元前189年 汉前少帝四年 农历八月下旬

狄道攻防战进入相持阶段,战事呈现出一种残酷的拉锯态势。朔方军虽暂时停止了初时那种不计代价的狂攻,但围困未解,攻势依旧持续不断,只是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和阴险。白日里,投石机的轰击变得更有针对性,集中火力打击城墙的薄弱区段;小股精锐步兵在盾牌和箭雨的掩护下,轮番发起试探性进攻,消耗守军精力;夜间,则成为偷袭与反偷袭的战场,敌军斥候如同鬼魅般试图攀爬城墙、挖掘地道,或用火箭袭击城内的粮草囤积点。城外的壕沟被填平又挖开,城墙的破损处修补了又坍塌。守军的神经始终紧绷,伤亡在持续增加,箭矢、滚木、火油的消耗巨大,尽管郡府全力调配,压力依然与日俱增。城内的气氛,在经历了最初的血战和短暂的士气高涨后,随着战事的拖延和伤亡的累积,开始弥漫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压抑。粮食虽暂时无忧,但新鲜蔬菜和肉食开始短缺,长期困守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城外敌军营寨望不到边的绝望感,如同阴云般笼罩在部分军民心头。靖王李凌坐镇城楼,日夜操劳,虽能凭借其威望和果断的指挥稳住大局,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军心士气需要新的、更强的刺激来维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年仅十岁的世子李玄业,在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内心的恐惧与挣扎后,做出了一个超越年龄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将在守城军民中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

八月廿二,天气阴沉,秋风萧瑟。连日的战斗和阴霾的天气,让城头的气氛有些沉闷。午后的攻势暂歇,守军士卒们抓紧时间修补工事,搬运伤员,啃着干粮,许多人脸上写满了疲惫。李凌在城楼中与高顺、周勃商议军务,眉头紧锁。

“王爷,箭矢消耗太快,工匠营日夜赶制,仍跟不上。滚木擂石也所剩不多,需拆毁城内部分废弃房屋补充。”高顺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

周勃补充道:“伤员众多,药材开始紧缺。更麻烦的是,城内已有流言,言说朝廷援军无望,虫达增兵不断……虽已弹压,然人心浮动,不可不防。”

李凌深吸一口气,望着城外连绵的敌营:“援军之事,不必指望。我等能依靠的,唯有自己!箭矢不足,就让敌军靠近了再射,务求箭无虚发!滚木擂石不足,就用开水、热沙!告诉将士们,狄道存粮,足够坚守一年!虫达远来,粮草转运艰难,他比我们更急!只要我等众志成城,胜利必属于我!”

话虽如此,但李凌心中清楚,精神上的疲惫,有时比物资短缺更可怕。他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利,来提振士气。

就在这时,亲卫队长李敢进来禀报:“王爷,世子殿下在楼下求见,说……说有要事相商。”

李凌微感诧异,这个时候业儿来做什么?他示意让李玄业上来。

片刻后,李玄业穿着一身合体的皮甲,小脸紧绷,眼神却异常坚定地走上城楼。他先向父亲和各位叔伯行礼,然后朗声说道:“父王,各位叔伯,儿臣有一请。”

“业儿,何事?”李凌温和地问道。

李玄业抬起头,目光扫过城楼上疲惫的将领和城外隐约可见的敌军,声音清晰而有力:“儿臣恳请父王准许,让儿臣……让儿臣登上城头,为奋战中的将士们,敬一碗酒!”

此言一出,城楼内顿时安静下来。高顺、周勃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让年仅十岁的世子亲临前线城头,风险极大!

“胡闹!”高顺首先反对,“世子殿下,城头流矢无眼,太过危险!”

周勃也劝道:“世子殿下心意可嘉,然千金之躯,坐不垂堂。鼓舞士气,自有王爷与我等,殿下安危为重啊!”

李凌没有立即说话,他深深地看着儿子。他从李玄业的眼中,看到的不是孩童的冲动,而是一种经过思考的决然和责任感。他明白,儿子此举,并非无知无畏,而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池,为他的父亲,尽一份力。这或许,正是打破沉闷气氛的一剂良药。

“业儿,”李凌缓缓开口,“你可知,城头之上,瞬息万变,危险异常?”

“儿臣知道!”李玄业用力点头,“但儿臣更知道,将士们为保我家国,浴血奋战,许多叔叔伯伯……再也回不来了。儿臣不能上阵杀敌,但儿臣是父王的儿子,是北地的世子!儿臣想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血不会白流,王府与他们同在!儿臣不怕!”

李凌的目光与周勃、高顺交流了一下,二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动和一丝犹豫后的认可。

“好!”李凌决断道,“准你所请!但必须听从李敢队长安排,穿戴好盔甲,只能在指定安全区域短暂停留,敬酒完毕,立即退回!”

“谢父王!”李玄业眼中闪过激动和决绝的光芒。

【系统提示:继承人在危城困守之际,主动请缨鼓舞士气,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勇气与责任感,其行为对凝聚军心产生潜在积极影响… 宿主状态:于困境中支持继承人的勇敢行为,因势利导,将亲情与责任转化为战场上的精神力量,统治凝聚力在危机中深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消息很快在守军中传开。靖王世子,一个十岁的孩子,要亲临城头为将士敬酒!这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惊讶、担忧、更多的是莫名的感动和振奋。

傍晚,在一天战斗间歇,敌军暂时退去修整的时候。东门一段经过加固、相对完整的城墙上,将士们整齐列队。虽然人人面带疲惫,甲胄染血,但眼神中都透着一股热切。李凌、高顺、周勃等站在稍后位置。在李敢和数名精锐亲卫的严密护卫下,身穿小号皮甲的李玄业,端着一个盛满浊酒的陶碗,走到了队伍前面。

秋风拂过他稚嫩却严肃的脸庞。他看着眼前这些浑身浴血、伤痕累累的将士,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大声说道:“北地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我,李玄业,在此代父王,代北地百姓,敬各位一碗酒!感谢你们舍生忘死,守护狄道!我年纪虽小,但我知道,没有你们的血战,就没有狄道的安宁,就没有我北地的未来!这碗酒,敬英魂!敬勇士!干!”

说完,他双手捧碗,将碗中酒液缓缓洒在城头地上,祭奠战死的英灵。然后,他又从侍从手中接过另一碗酒,高高举起,向将士们示意,随后自己先小小地喝了一口(以水代酒),辛辣的味道让他小脸皱了一下,但他强忍着没有失态。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誓死保卫狄道!效忠王爷!效忠世子!”

“干!”

将士们眼眶湿润,纷纷举起手中酒碗(或水囊),一饮而尽。一股悲壮而豪迈的气氛,瞬间弥漫在整个城头,多日来的疲惫和压抑仿佛被一扫而空。世子殿下不畏危险,亲临前线,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能激励人心!

李凌看着儿子的背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担忧,有骄傲,更有一种欣慰。业儿,真的长大了。

世子登城敬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全城,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然而,战争的胜负,光靠士气是远远不够的。当夜,李凌在城楼召见郡丞公孙阙。

“子通,士气可用,然需破局之实策。‘潜渊’计划,近日可有进展?尤其是关于王勇部。”

公孙阙压低声音:“王爷,确有进展!‘吴钩’小组回报,王勇因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粮草又被虫达克扣,对其极为不满。其麾下几名被我们暗中控制的军官透露,王勇已有怨怼之心,甚至私下抱怨虫达将其部当炮灰。此外,‘鱼肠’小组虽未接触核心,但探知虫达指挥部大致位置,就在城东五里外的一处高地上,守卫森严。”

李凌眼中寒光一闪:“哦?王勇动摇……虫达位置……或许,机会来了。”他沉吟片刻,下令道:“传令给‘吴钩’,加大力度,设法让王勇相信,虫达有意在破城后卸磨杀驴,吞并其部!必要时,可伪造一些‘证据’。同时,挑选军中最精锐的斥候和死士,组成一支‘斩锋’小队,待时机成熟,夜袭虫达指挥部!不求斩将,但求制造混乱,焚其粮草,若能引起其军中猜疑,便是大功!”

“王爷,此计虽险,然或可扭转战局!臣即刻去办!”公孙阙领命,悄然退下。

夜色深沉,狄道城在士气振奋之后,又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凶险的行动,正在酝酿之中。稚声励士,提升了斗志;而暗夜潜锋,或将真正决定这场围城战的走向。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秋,朔方围狄道,靖王世子玄业劳军,士气大振。”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八月下,狄道被围日久,士气稍堕。世子玄业(时虚岁十一)慨然请命,登城劳军,将士感奋。凌公纳公孙阙之谋,阴图离间朔方将帅,遣死士备袭敌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圣嗣年幼,临危励士,上帝暗运机谋,破敌有望。”

* 北地秘录·世子登城劳军:“李玄业年少胆壮,登城敬酒,守军感泣。李凌趁机谋定暗袭之策,狄道攻守之势暗生变数。”

(第三百三十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