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29章 血火淬城,雏凤砺心

公元前189年 汉前少帝四年 农历八月中上旬

朔方军的攻城狂潮,自八月初八拂晓起,便以排山倒海之势,持续不断地冲击着狄道城。最初的几日,战斗的激烈程度便远超去年应对匈奴围城之时。虫达显然汲取了稽鬻顿兵坚城之下的教训,不再寄希望于简单的围困或试探性攻击,而是一开始就投入了主力,企图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一鼓作气,碾碎狄道城的防御。城下,朔方军如同不知疲倦的蚁群,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雨、滚石、沸油,前仆后继地架设云梯,撞击城门。巨大的攻城槌在盾车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地撼动着包铁的城门,发出沉闷如雷的巨响。简陋的投石机将燃烧的火球和巨大的石块抛向城头,砸得垛口碎裂,火星四溅。城上,北地守军在高顺的亲自指挥下,浴血奋战。弩手们冷静地瞄准、发射,将致命的箭矢送入敌军要害;力士们吼叫着将沉重的滚木擂石推下,将攀爬的敌军连人带梯砸落城下;负责金汁的士卒,尽管被恶臭和热气熏得睁不开眼,仍奋力将滚烫的毒液浇向敌群。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焦糊味和硝烟味。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又常常在火把的照耀下鏖战至深夜。狄道城如同暴风雨中的礁石,在惊涛骇浪的冲击下,巍然屹立,但每一次巨浪拍击,都留下深刻的痕迹和牺牲。

靖王李凌并未固守在安全的王府之内。自攻城开始,他大部分时间都坐镇在东门城楼改建的临时指挥所内。这里位置最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东城墙的战况,也能清晰地观察到敌军主攻方向的兵力调配和器械部署。他身披玄甲,外罩王袍,神色冷峻地注视着下方的血肉战场。亲卫队长李敢(与之前阵亡的校尉李敢同名,为另一人)手持大盾,寸步不离地护卫在其身侧,警惕地格挡着偶尔飞上城楼的流矢。李凌并非直接指挥每一次防守反击,那是高顺的职责。他的作用在于掌控全局,根据战况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调配预备队,并做出关乎城池存亡的重大决策。他时而听取高顺或传令兵的报告,时而通过旗语或鼓声向各段城墙传达指令,时而与匆匆赶来的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低声商议粮草补给、伤员救治、民夫调度以及对外联络等事宜。战争的残酷与压力,如同实质般压迫着城楼上的每一个人,但李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镇定剂。他的冷静、果决和对战局的精准判断,极大地稳定了军心。

【系统提示:宿主亲临一线指挥守城战,展现出卓越的战场全局掌控力与强大的心理素质,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其决策有效遏制了敌军的进攻势头… 宿主状态:于极度残酷的守城战中保持绝对冷静,指挥若定,将个人威望与军事才能结合,统治凝聚力在血火考验中臻至顶峰…】

十岁的世子李玄业,被严格限制在相对安全的王府内院。但震天的喊杀声、战鼓声、垂死者的哀嚎声,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依旧无孔不入地传来。他无法像往常一样安心读书,小小的身影时常站在院中高处,望向东方城头那片被烟尘和火光笼罩的天空,小脸苍白,紧抿着嘴唇。负责保护和教育他的师傅和侍卫,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李凌深知,过度保护并非好事,真正的继承人必须在风雨中成长。在确认城墙防线基本稳固,且东门楼指挥所相对安全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严格护卫下,允许李玄业在战斗间歇期,短暂登上靠近东门的一处安全角楼,远远观察战况。

第一次被侍卫带上角楼时,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李玄业。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目睹战争的惨烈。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如飞蝗般的箭矢、不断倒下的身影、燃烧的云梯、以及城头将士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浴血搏杀的身姿,都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军侯,昨日还曾向他行礼,今日却已变成一具被抬下的冰冷尸体。他也看到了一个负伤的老兵,简单包扎后,吼叫着又冲回了垛口。恐惧、悲伤、敬佩、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交织在他心头。

“世子殿下,”陪同的师傅适时低声道,“看,王爷就在那城楼之上。将士们为何如此用命?不仅是为保家卫国,更是因为信任王爷,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守住城池!”

李玄业望向远处父亲挺拔而沉稳的身影,心中的恐惧似乎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驱散了一些。他用力点了点头。

攻城战进入第五日,朔方军改变了战术。他们显然发现强攻损失惨重,开始集中大量的投石机,对一段看似较为薄弱的南城墙进行持续不断的轰击,企图打开缺口。巨大的石块雨点般落下,那段城墙伤痕累累,守军伤亡急剧增加。

“王爷!南城丙段墙体出现裂缝,敌军的冲车正朝那里去!高顺将军已调预备队上去了!”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汇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凌快步走到面向南城的了望口,仔细观察。情况危急!一旦城墙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李敢!”

“末将在!”

“你立刻带本王的亲卫队一半人手,赶去南城丙段支援!告诉高顺,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必要时,可用火油罐攻击冲车!”

“诺!”李敢领命,点齐五十名精锐亲卫,飞奔下城。

“周勃!”李凌又对刚刚赶上城楼的周勃道,“立即组织民夫,运送沙袋、木料上前,抢修城墙!再调一队医官过去!”

“臣遵命!”周勃匆匆而去。

李凌的目光再次投向战场,眼神锐利。他召来公孙阙,低声道:“子通,敌军集中攻击一点,其指挥部必然前移,便于观察。让‘潜渊’的人盯紧,若能确定虫达或王勇的具体位置……或许有机会。”

公孙阙会意:“臣明白!这就去传讯!”

南城墙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朔方军似乎也意识到了这是突破的机会,攻势更加疯狂。缺口处,双方士兵短兵相接,血肉横飞。李敢率领的亲卫队如同尖刀般插入战团,稳住了阵脚。民夫们冒着箭矢,疯狂地用沙袋和木桩填补裂缝。李玄业在角楼上,远远望见那段城墙附近火光冲天,杀声震耳欲聋,小手紧紧攥着栏杆,指节发白。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城墙都在微微震动。

就在这时,城楼上的李凌,做出了一个更惊人的决定。他命人将一面巨大的、绣有“靖”字的王旗,高高升起在东门城楼最显眼的位置!王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是王爷的王旗!”

“王爷与我们同在!”

王旗的出现,如同给苦战中的守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士气大振!“誓死保卫狄道!杀!”呐喊声响彻城头。原本岌岌可危的南城防线,竟然奇迹般地顶住了敌军这波最猛烈的攻击。朔方军的冲车被火油点燃,云梯被一次次推倒,在丢下大量尸体后,被迫暂时后退。

夜幕降临,激战暂告一段落。南城墙的缺口被临时堵住,但代价惨重。李凌走下城楼,巡视伤兵营,慰问将士。当他回到王府,已是深夜。李玄业并未入睡,一直在等他。

“父王……”李玄业看着父亲甲胄上未干的血迹和眉宇间的疲惫,声音哽咽。

李凌疲惫地笑了笑,摸了摸儿子的头:“没事,业儿。城守住了。”

“父王,您……您不怕吗?”李玄业鼓起勇气问。

李凌沉默片刻,望着摇曳的烛火,缓缓道:“怕,当然怕。为父怕城池失守,怕将士白白牺牲,怕你和你娘亲,还有这满城百姓遭殃。”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但,正因为怕,才更不能怕!为父是北地之主,是这满城军民的指望。若为父先慌了,乱了,那军心就散了,城就真的守不住了。业儿,你要记住,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知道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要扛起该扛的责任,去做必须做的事!”

李玄业似懂非懂,但将父亲的话深深记在心里。这一夜,他觉得自己似乎长大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朔方军的攻势虽未停歇,但强度似乎有所减弱。他们开始更多地采用挖地道、夜间骚扰等战术,战斗进入了更加残酷和考验耐心的相持阶段。狄道城,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依然屹立。而年轻的世子李玄业的心志,也在这惨烈的环境中,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砺炼。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秋,朔方围狄道,急攻之,靖王凌亲冒矢石,激励将士,城赖以全。”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八月中,虫达猛攻狄道,凌公亲临城楼指挥,激战连日,南城几破,赖将士用命,王旗激励,终却敌。世子玄业登角楼观战,初识战阵之惨烈,心志渐坚。”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胡酋困孤城,上帝临危不惧,圣旗鼓舞,万众一心,圣城岿然不动。”

* 北地秘录·凌公血战护城:“狄道攻防惨烈,李凌亲临督战,王旗定军心,世子观战砺胆,城池浴血弥坚。”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