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41章 这怎么行?

这让他始终能记住自己的核心目标——围绕农业与土地打造产业格局。

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高育良语气郑重地说:“同伟,你别小看自己的影响力。”

“只要你开口说句话,汉东省上下都会认真对待。”

“你可是财神爷啊!”

祁同伟叹了口气:“老师,我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不少了。”

高育良沉默了。

祁同伟创造的岗位真的不多吗?

太多了!

农业示范区里,几乎所有从事耕作的人员,都是他安排的。

丰收集团的业务规模相当庞大,一笔订单,可能就得整个小桥镇的农民齐上阵才能完成。

根据高育良掌握的资料,如今祁同伟已经和流水县——也就是现在的示范区范围内所有农户,签订了供销合作意向。

最初推广并不顺利。前年他建议大家种洋葱时,有些人就不愿意干。

结果呢?他们成了大家口中的反面教材。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丰收集团再跟农户谈合作时,他们几乎没有犹豫就签了字。

其实不只是示范区,在全市范围的农村,丰收集团都已经开始推广这种合作模式。

这么一算,提供的岗位数量自然也水涨船高。

但即便如此,想靠祁同伟一个人来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几乎不可能。

说到底,农业城市很难留住工业人才。

这不是吕州的问题,全世界都一样。

祁同伟认真地说:“老师,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咱们是农业城市,不是工业强市。”

“真正能带动就业的,还是工业。”

“丰收集团围绕土地做文章,能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这已经是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高育良并不服气:“你不是还掌握不少技术吗?”

祁同伟也不否认:“这点没错。”

“但咱们这里,确实不适合发展大型工业。”

“这一点,您心里清楚。”

高育良有些激动,脸都涨红了:“那你说说,适合发展啥?”

祁同伟摊了摊手:“旅游业、服务业、高精尖制造……”

“比如芯片。”

“或者就是组装类的工厂。”

“要真是上大型工业,问题就多了。”

“我们有耕地保护的底线,还要确保粮食安全。”

高育良苦笑着摇头:“我要求也不高。”

“就想在市区里建几座工厂。”

祁同伟差点被这话呛到:“老师,咱们好歹也是文化人,怎么今天说话有些掉档次呢?”

“生产一个产品,可不是只做单一零件就完事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得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合。”

“每个工厂也不可能像我造汽车那样,什么都自己来,那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巨大。”

“最根本的问题是,这种模式根本不划算。”

“要想产品有竞争力,除了质量,价格才是最关键的。”

“或者说,是最核心的要素。”

现在的东大,人们买东西从来不是挑贵的买,而是图实惠。

是他们不愿意花钱吗?不是,是没钱。

别说东大了,世界上哪个国家,哪怕是发达国家,一旦经济低迷,大家也都转向了消费降级。

以曰本为例,在经济低迷时期,卖得最好的是优衣库,而不是什么高端品牌。其实它的路线就是薄利多销,跟7-11便利店一样,走的是亲民路线。

高育良的脸色变幻不定,一旁的郝文看得心惊胆战。

过了好一会儿,知府大人才低声问道:

“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祁同伟实话实说,

“吕州这种农业重镇,走代工组装的路子是可行的。”

“把各个地方的配件集中起来,统一组装,赚的是劳力钱。”

高育良显然不太认同:“这能赚几个钱?”

祁同伟听了有些无语:“老师,您知道一家大型代工厂鼎盛时期能养活多少人吗?”

高育良不以为意地说:“最多上万人吧?”

祁同伟忍不住笑了:“您胆子再放开点!”

“哪止一万人!”

“二三十万都很平常!”

高育良惊了一下:“真的?”

祁同伟认真地点头:“当然是真的。”

高育良激动得脸色都红了:“同伟啊,你什么时候在吕州建组装厂?”

祁同伟一脸疑惑:“老师,是谁跟您提这事了?”

高育良也不遮掩:“还能有谁?”

“汉东其他十二个地市的领导!”

“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

祁同伟纳闷:“他们打电话给您干嘛?又不是业务往来?”

高育良有些恼火:“什么业务?他们一个个都想把你手里的项目引进他们那儿去!”

祁同伟笑着摆手:“我是农业示范区的主任,我能往哪跑?”

高育良叹口气:“他们不是要你人,是要你的资金和资源。”

“特别是京州和姑苏那边,这两天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平时也没见他们这么积极,真气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请大家收藏:()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钟小艾在一旁不解:“高老师,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高育良一脸怒意:“他们说吕州是农业大市,不适合搞工业,在这办厂纯粹浪费资源!”

“我能忍?”

钟小艾好奇:“那您是怎么回应的?”

高育良语气不善:“我能怎么回应?”

“我直接不接电话了!”

“一个个还敢笑话我。”

“难道吕州就真站不起来?”

“同伟,你可得帮我顶住啊!”

“你也知道咱们十三个地市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出了门,没人认咱们是老乡!”

祁同伟听得直摇头。

在汉东,你要跟人提“老乡”?

你想什么呢?

他跑业务去过二桥镇,人家那边三里地算老乡,也就是本村加隔壁村。

再远一点,都算外乡人。

这哪儿能算得过来?

前段时间丰收集团要扩张,祁同伟想着先把吕州其他县带动起来,好歹是同一个地市。

结果易学习不同意,坚持要先把示范区做扎实,再谈其他。

连本地干部都这样想,更别说其他人了。

按理说祁同伟也差不多,但他前世一直在京州,重生后还是在京州,老家又是金沙县……自然少了那份乡土情怀。

高育良神情愈发坚定:“吕州是农业大市,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我们也不能否认。”

“但我们不能接受他们居高临下的嘲笑。”

“谁说农业就不能做大做强?”

祁同伟点头附和:“农业当然可以做强做大……但从实际情况看,农业产值的天花板比工业低。”

“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如工业多。”

“这是客观现实。”

高育良皱起眉头:“那你这边是什么情况?”

祁同伟坦然回答:“我们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农业本身就融合了一定的工业元素。”

“农业要现代化,必须依靠工业的带动。”

“我们只是先走了一步。”

高育良关切地问:“那这种模式能不能持续?”

祁同伟笑了笑:“我们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高育良这才松了口气。

祁同伟继续说道:“根据我们的规划,一旦丰收集团完成布局,农民的收入就会相对稳定。”

高育良一怔:“稳定?”

祁同伟点点头:“对,现在农民一年收入大概四五千元。”

“等项目全面铺开后,年收入能到两三万。”

“和工厂打工的比,一年也就少个一两万。”

高育良瞪大了眼睛:“真能有这么高?”

祁同伟摸了摸后脑勺:“高么?”

钟小艾笑眯眯地回应:“师兄,真的挺高的。”

“京州市一般市民一年也就挣个三四千……”

祁同伟摆摆手:“不能这么比!”

“咱们得按集团内部的算法来。”

“你说那踏板车厂,今年工人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钟小艾思索了一下,答道:“应该不低,估计能拿到一万左右。”

高育良一脸惊讶:“怎么会这么多?”

普通工人月薪才三四百,突然冒出来个年薪一万,简直像天方夜谭!

钟小艾解释说:“老师,踏板车行业太火了。”

“我们谁都没料到需求会这么大,现在订单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台!”

“大家加班加得不少。”

加班累不累?

当然累!

愿不愿意加班?

谁愿意啊!

但小桥科技真的给加班费!

三倍工资,谁能拒绝?

再看看别处,不少工厂工资都拖了几个月!

那这样多加点班不是挺好吗?

原本一个月三四百,加上加班,直接干到**百!

几乎翻了一倍!

这还是三家公司统一协调后的结果。

这点加班费,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也不能天天让员工加班。

时间一长,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就和社会脱节了。

要想长期发展,就得安排好工人的节奏,不能竭泽而渔。

想要提高劳动效率,除了钱到位,还得让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不然,干脆别搞了!

还有一段小插曲。

三家公司刚宣布限制加班的政策时,差点引发工人抗议。

工资准时发,还发现金,各种福利齐全,还有年终奖。

大伙儿简直把厂子当家一样看待!

老一辈的工人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热火朝天的年代。

一听说不让加班了……这怎么行?

工会主任直接找赵瑞龙理论,差点被赵公子骂个狗血淋头。

这事儿最后怎么平息的?

赵公子搬出《劳动法》,在职工大会上讲得头头是道,才算是稳住了局面。

也算是奇闻一桩!

喜欢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请大家收藏:()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