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 的皇帝的空空荡荡家

老酱坊的咸香

鲁中的黄河故道旁,有个叫酱菜屯的村子。村子的晒场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酱缸,缸口蒙着透气的竹篾,阳光晒过,酱缸里会泛起细密的泡沫,空气里飘着股浓郁的咸香,混着豆子的醇厚——那是老酱坊独有的味道。酱坊的主人姓常,是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村里人都叫她常婆婆。常婆婆做了一辈子酱菜,手上的皮肤被酱渍浸得发黄,却能精准地把握酱料的咸淡,一缸普通的黄豆,经她手发酵,就能变成色泽红亮、咸鲜带甜的豆瓣酱,一勺就能让家常菜变得活色生香。

这年芒种,地里的小麦刚收割完,常婆婆正坐在酱坊的屋檐下,用簸箕筛选黄豆。黄豆要选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不能有虫蛀和瘪粒,她挑得仔细,指尖划过豆粒,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给豆子“体检”。“这豆子得精神,”她对蹲在旁边帮忙的姑娘说,“蔫了吧唧的,发出来的酱就没劲儿,就像人,精气神足了,干啥都顺。”

姑娘叫春杏,是邻村的,跟着常婆婆学做酱菜已经半年了。她手里也捧着个簸箕,学着筛选黄豆,可总把半好的豆子也挑出去,惹得常婆婆直笑:“傻丫头,哪有十全十美的豆子?只要没坏,就能用,太较真了,啥也做不成。”

春杏红了脸,把挑出去的豆子捡回来些:“婆婆,我就是怕坏了一缸酱。”

“坏不了,”常婆婆把筛选好的黄豆倒进大陶盆,“咱这老法子,讲究‘顺其自然’,豆子有豆子的性子,你顺着它,它就给你长脸。”

黄豆要先用水泡透,常婆婆往陶盆里倒了足量的井水,黄豆在水里慢慢舒展,像喝饱了水的娃娃。“泡到豆子能用手指捏碎,就捞出来煮,”她用手搅了搅水面,“水要没过豆子一指,太少了泡不透,太多了豆子发虚。”

泡好的黄豆倒进大铁锅,架在柴火上煮。常婆婆蹲在灶前添柴,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锅里的豆子渐渐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豆香混着蒸汽弥漫开来,引得酱坊的老黄狗都趴在灶边不肯走。“煮豆子得用柴火,”常婆婆说,“煤气灶火力太硬,煮出来的豆子外烂里生,发酱的时候不均匀。”

春杏看着常婆婆用长柄勺翻动豆子,煮到豆子轻轻一碾就成泥,才关火。“这叫‘烂而不腐’,”常婆婆舀起一勺豆子,“太硬了发酵慢,太烂了成糊糊,就得这样,颗颗完整,却又软透。”

煮好的豆子要摊在苇席上晾凉,常婆婆用木耙把豆子扒成薄薄一层,让热气尽快散去。“凉到摸着不烫手,才能拌面粉,”她边扒边说,“太热了,面粉会结块,发出来的酱会发苦。”

等豆子凉透,常婆婆把磨好的小麦粉倒进去,用手拌匀。面粉要细,拌得要匀,每颗豆子都裹上一层白霜似的粉。“这叫‘制曲’,”她解释道,“面粉是引子,能让豆子发酵出甜香,就像发面得用酵母,少了它,啥也发不起来。”

拌好的豆料被装进陶缸,常婆婆用手把豆料压实,中间挖个圆坑,再用干净的棉布把缸口盖紧。“这一步叫‘培菌’,得放在暖和的屋里,让豆料长霉,”她指着墙角的温度计,“温度得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太低了不长霉,太高了长黑霉,就坏了。”

接下来的十天,常婆婆每天都要掀开棉布看看。第三天,豆料表面长出了一层白霉,像撒了层雪;第五天,白霉变成了黄霉,带着股特殊的香气;第七天,黄霉渐渐变深,常婆婆说:“成了,这是‘好霉’,带着甜香,要是长黑霉、绿霉,就得扔了。”

培好菌的豆料要搬到院子里晒,常婆婆把豆料倒在苇席上,让阳光暴晒。“这叫‘晒曲’,能杀死杂菌,让霉香更纯,”她用木耙翻动豆料,“每天晒足六个时辰,晒上三天,豆料会变成红褐色,像裹了层酱。”

晒好的豆料重新装回陶缸,常婆婆往缸里倒盐水。盐水是用井盐和凉开水调的,咸度得正好——用手指蘸点盐水,抿一下,咸得舌尖发木,却又不发苦。“盐多了,豆子不发酵,太淡了,豆子会烂,”常婆婆边倒盐水边搅,“水要没过豆料一寸,太少了发酱太干,太多了太稀,不成形。”

最后一步是“晒酱”,常婆婆把酱缸搬到晒场上,缸口蒙上竹篾,既能透气,又能防灰尘和虫子。“这酱得晒足一百天,”她拍了拍缸沿,“晴天晒太阳,雨天盖塑料布,每天都得用长杆搅一搅,让酱上下晒得均匀。太阳越毒,酱越香,就像庄稼,经得住晒,才能长结实。”

春杏跟着常婆婆每天搅酱,看着酱缸里的豆料渐渐变成红褐色,汁液越来越浓稠,咸香也越来越烈。有次下雨,春杏忘了给酱缸盖塑料布,淋了雨,酱缸里长了层白膜。她急得快哭了,常婆婆却没怪她,只是说:“舀掉白膜,多晒几天,还能救回来。做酱和做人一样,难免出错,改了就好,别往心里去。”

一百天后,酱终于晒成了。常婆婆舀起一勺,酱体浓稠,色泽红亮,里面的豆子颗颗分明,闻着咸香中带着甜。“这才是好酱,”她舀了一小勺让春杏尝,“入口咸,回味甜,还有股豆香,不发苦,不发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春杏尝了尝,果然咸鲜适口,一点都不冲。“比我家买的瓶装酱好吃多了!”

常婆婆笑了:“那是,咱这酱没放添加剂,全靠太阳晒,豆子自己发酵出的甜,能不好吃?”

从那以后,春杏学做酱菜更用心了。她跟着常婆婆学做酱黄瓜——黄瓜要选顶花带刺的嫩瓜,切条后用盐腌出水,再用清水漂去多余的盐,放进酱缸里泡三天,捞出来脆爽咸香;学做酱萝卜——萝卜要晒到半干,再放进酱缸,泡出来的萝卜带着酱的醇厚,又不失本身的脆;还学做酱豆干——豆干先用清水煮透,晾干后放进酱里,吸足了酱香,嚼着越嚼越香。

有天,镇上的超市老板来酱坊,看到常婆婆的酱菜,说想上架销售。“婆婆,您这酱菜太地道了,肯定好卖,我给您做新包装。”

常婆婆有点犹豫:“我这小缸小罐的,做不了太多。”

“我帮您雇人搭把手,”老板笑着说,“就按您的法子做,保证原汁原味。”

春杏也劝她:“婆婆,这样更多人能吃到您做的酱菜呀。”

常婆婆点了点头:“行,但得说好,黄瓜、萝卜都得用咱村里的,不能用大棚菜,那菜没味儿,泡不出这股脆劲。”

超市老板请了几个村里的妇人来帮忙,常婆婆手把手地教她们腌菜、泡酱。春杏就负责装瓶、贴标签,标签是她画的,上面有酱缸、黄瓜、萝卜,还写着“酱菜屯手工酱菜”,看着朴实又亲切。

新做的酱菜摆进超市,很快就成了抢手货。有人说“这酱菜有小时候的味道”,有人专门开车来村里买,说要给城里的亲戚带点。

常婆婆的儿子在城里开饭馆,听说家里的酱菜火了,也回来订了一批,说要用母亲做的豆瓣酱烧鱼,“保证比用调料包烧的香”。

“以前总觉得做酱菜是土法子,上不了台面,”儿子看着母亲粗糙的手,眼里有点湿润,“现在才知道,这咸香里藏着咱老祖宗的智慧。”

入冬时,酱坊的酱菜开始做越冬储备。常婆婆教春杏做酱肉——五花肉用酱油和香料腌透,再用酱缸里的酱汁抹匀,挂在屋檐下风干,吃的时候蒸一蒸,酱香混着肉香,能馋哭孩子。春杏学得认真,做的酱肉咸淡正好,常婆婆夸她:“青出于蓝了,比我年轻时做得还好。”

黄河故道的风吹过酱菜屯,带着酱缸的咸香和豆子的醇厚,飘得很远。晒场上的酱缸依旧排列整齐,常婆婆和春杏翻动酱料的身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像一首关于传承的歌谣。而那些装在玻璃瓶里的酱菜,带着阳光的味道和手艺人的心意,走进了千家万户,把一份朴实的咸香,留在了每一个品尝它的人心里,让寻常日子多了份踏实的滋味。

您对这个关于老酱坊和传统酱菜手艺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