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 第25章 川议徐殇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第25章 川议徐殇

作者:云竹居士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4 15:27: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他拍了拍自己滚圆的肚皮,继续道:“再说了,那南明朝廷,以前是个什么嘴脸?视我等为流寇、逆贼,恨不得食肉寝皮,剿杀了我们多少弟兄?现在鞑子来了,知道喊‘西蜀王’,知道喊救命了?早干嘛去了?要俺说,咱们就安分守己,经营好这巴山蜀水,让兄弟们也享享清福,过几天安生日子,有何不好?贸然出兵,劳师远征,人吃马嚼,耗费多少粮饷?胜了,好处是他朱家皇帝和那败逃的李自成的,咱们能捞着啥?顶多几句空头褒奖。败了,咱们这点辛辛苦苦攒下的老本,都得赔进去。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俺老金不干,也请大王三思。”

这番言论,虽显狭隘自私,全无大局观念,却也实实在在地代表了一部分军中将领和士卒的心态。他们多是贫苦出身,造反是为了活命,如今有了地盘,过了几天相对安稳的日子,便滋生了保守享乐的思想,不愿再离开蜀地这个安乐窝,去进行一场看似遥远且胜负难料的战争。殿内一时有些窃窃私语,显然有一部分人暗中认同金二彘的说法。

“金二彘,你胡闹!”

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殿内梁柱仿佛都嗡嗡作响。只见李定国猛地踏前一步,他年轻英武的面庞因极致的愤怒而涨红,一双虎目圆睁,喷射着熊熊怒火,死死瞪着金二彘,胸膛因气息急促而剧烈起伏。他手指着金二彘,因为激动,指尖都在微微颤抖。

“国家危难至此,社稷倾颓在即。鞑子铁蹄践踏我山河,屠戮我同胞,毁我宗庙,辱我先辈。你……你竟敢在此大放厥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说什么安分守己的混账话?你算什么蜀中好汉?你算什么顶天立地的男儿?分明是懦夫,是只知苟安、不识大体的蠢猪!”李定国越说越气,声音高昂,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悲愤,他猛地抓起面前案几上那只粗陶茶杯,看也不看,狠狠摔在地上。

“啪嚓”一声脆响,瓷片四溅,温热的茶水泼洒开来,淋湿了附近将领的靴履。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是一惊。

“我等当初起兵,是被狗官豪绅逼得没了活路,是为求一条生路,更是看不惯这世道不公,想为天下苍生争一口饭吃。如今外虏入侵,是要亡我种族,灭我种姓。华夏倾覆在即,神州陆沉迫在眉睫。你竟只惦记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怀里那点金银财宝?你听听,北方逃难来的百姓是如何哭诉的?辽东、永平、济南、保府……多少城池被屠,多少百姓像猪羊一样被砍杀,老弱妇孺亦不能免。那不仅仅是明廷的城池,那是我们汉人的城池。那里的百姓,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金二彘,你若怕死,贪图安逸,就滚回你的营寨,抱着你的酒坛子醉生梦死去!休要在此扰乱军心,玷污了我等武人保境安民、马革裹尸的赤胆忠名!”

李定国的厉声斥责,如同狂风暴雨,席卷整个大殿。他身材不算最高大,但此刻昂然而立,那股凛然正气与决绝之意,竟让魁梧的金二彘一时为之气夺。

金二彘被骂得脸上横肉剧烈抖动,红一阵白一阵,羞恼交加,指着李定国,粗声道:“你……李定国,你休要血口喷人,俺老金跟着大王出生入死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你说谁怕死?”

“我血口喷人?”李定国冷笑,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沙哑,更显其痛心,“你的话,你的行径,哪一点不是贪生怕死,苟安一隅?你且去营中问问,有多少热血儿郎,愿随我等出川抗虏,保我汉家衣冠。你若不信,可敢与我立下军令状,看谁能在阵前多杀几个鞑子?”

刘文秀此时也稳步站了出来,他性格不如李定国那般刚烈外露,但此刻神情同样坚定无比,声音沉稳有力:“大王,定国兄所言,字字泣血,句句在理。清虏之患,远甚于昔日我等与明廷的内部纷争。昔日我等与明军厮杀,是兄弟阋于墙,是自家人的意气之争,地盘之争。如今清虏乃是外寇,是来亡我种族,灭我文化,绝我苗裔的生死大敌。此乃大是大非,不容含糊。若此时还斤斤计较于昔日恩怨,坐视江南同胞遭难,他日清虏扫平江南,整合资源,必定溯江而上,水陆并进,图我蜀地。到那时,我等孤立无援,四面皆敌,悔之晚矣。末将愿随兄长一同出兵,抗清保国,万死不辞!”

艾能奇早已按捺不住,大声吼道:“大王,打鞑子,算我一个。川中男儿,没有孬种,绝不能让人指着脊梁骨骂我们是缩头乌龟!”

“末将愿往!”

“末将请战!”

“打鞑子,保家乡!”

有了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带头,武将之中,主战的声音顿时占据了绝对上风,许多中层将领纷纷出列,抱拳请战,群情激昂,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先前那些被金二彘话语影响而犹豫的人,见此情景,也多被感染,挺直了腰板。金二彘见状,脸色铁青,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言语,但腮帮子鼓动,显然并未心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献忠自始至终沉默地听着,粗大的手指依旧在扶手上敲击,只是节奏时快时慢,显示着他内心的剧烈活动。他出身草莽,杀人如麻,性情暴烈,但能创下这番基业,绝非毫无见识之辈。清军的残暴,他早有耳闻,甚至内心深处,对异族统治有着本能的排斥。孙可望的分析,他听进去了,知道一旦让清军彻底消化北方,站稳中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他这富庶的四川。李定国的热血与民族大义,也触动了他心底那根尚未完全泯灭的、属于汉家儿郎的弦。但金二彘的现实考量,同样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出兵,意味着消耗钱粮,损耗兵力,离开稳固的根据地,去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恶战。南明朝廷内部倾轧,各路兵马能否同心?会不会背后捅刀子?这些都是他不得不虑的。

严锡命等文臣大多持重,倾向于谨慎观望,保全实力。但见张献忠神色变幻,又见武将主战者声势浩大,且道理站在主战一方,他们互相交换着眼色,最终严锡命只是微微躬身,并未出言明确反对出兵。

殿内的声浪渐渐平息下来,所有的目光,期待的、担忧的、激动的、复杂的,都聚焦在宝座上的张献忠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只剩下殿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和风吹过庭树发出的单调的沙沙声,更衬托出殿内的寂静。

张献忠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胸腔的共鸣,仿佛将殿内沉郁的空气都吸入了肺中。他猛地从铺着虎皮的交椅上站起,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座铁塔陡然立起,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散发开来,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好了,都别吵吵了!”他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终结争论的意味,“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你们几个娃儿,说得好,老子听着提气。咱们当初造反,是他娘的被那些狗日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逼得没活路。咱们杀人,是报仇,是挣命。如今这鞑子,比那些王八蛋更可恨。他们是要刨咱们汉人的根,是要让咱们的子子孙孙都变成留着猪尾巴的奴才。老子张献忠是杀过人,放过火,老子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老子骨头里流的是汉人的血。这汉家的天下,还轮不到那些从白山黑水里钻出来的、留着老鼠尾巴的建奴来坐!”

他声若洪钟,在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沉稳的孙可望身上:“孙可望!”

“末将在!”孙可望精神一振,知道义父已有决断,立刻躬身应道,声音洪亮。

“你向来稳重,多谋善断,俺老张信得过你。就由你为主将,总督援徐军事。”然后他看向依旧一脸激昂的李定国,“李定国为副将,协助孙可望,冲锋陷阵,你给我打出咱西军的威风来。抽调三万精兵,要最能打的。即刻准备粮草军械,十日内,给老子东出夔门,驰援徐州。到了那边,告诉南京那个朱由崧,俺老张派兵来了,是汉子,就他娘的都出死力,跟鞑子拼了。谁敢在这个时候背后捅刀子,保存实力,俺老张第一个不答应,回头就灭了他满门!”

“末将领命!”孙可望、李定国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振奋与决然。

“金二彘!”张献忠又看向闷闷不乐、站在一旁的金二彘。

“在……”金二彘不情不愿地拖长了声音应了一声。

“你狗日的,别摆那张臭脸给老子看!”张献忠骂道,“你不是想守着安乐窝吗?老子就让你守。你给老子守好后路,负责大军粮草辎重转运,从成都到夔门,再到前线,这条线要是出了半点岔子,让人断了粮道,或者粮草有亏空,老子扒了你的皮,把你那身肥肉熬油点灯!”

“是……末将遵命。”金二彘瓮声瓮气地答道,虽然不情愿,但张献忠的积威之下,他也不敢违拗。

“好,就这么定了。”张献忠大手一挥,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狠厉、决绝与一丝赌徒般的狂热,“传令下去,全军动员。让鞑子们也尝尝,咱西蜀儿郎的厉害。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不是他们想拿就能拿去的!”

“谨遵王命!”殿内文武,无论心思如何,此刻皆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决策已下,战争的机器开始隆隆启动。成都城内外的兵营,顿时喧嚣起来,士兵操练的号子声、铁匠铺赶制兵甲的叮当声、粮草物资装车运输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预示着又一场大战的来临。

……

就在西蜀王宫定策出兵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徐州战场,已是一片真正的人间地狱。

时近五月,淮北平原的初夏,本应是麦浪初黄、生机盎然的时节。然而此刻,以徐州城为中心,方圆数十里内,目光所及,尽是狼烟烽火,断壁残垣。肥沃的田地变得焦黑,村庄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尸体腐烂的恶臭以及硝烟的刺鼻气味。

多铎率领的八旗主力,包括满洲正白、镶白旗的精锐,以及汉八旗、蒙八旗各部,再加上原来的明降将张存仁等人麾下的大量伪军,总兵力超过十万,如同铁桶般将徐州围得水泄不通。清军营寨连绵数十里,旌旗蔽空,刁斗森严,尤其是那数十门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中购买、并由耶稣会传教士指导操作的红衣大炮,日夜不停地轰鸣,将死亡的火焰倾泻到徐州城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城头之上,那面象征着大明王朝的旗帜依旧在飘扬,但早已破损不堪,布满了箭孔和硝烟灼烧的痕迹,如同一位遍体鳞伤却依旧不肯倒下的战士。

战事异常惨烈。原本部署在徐州一带的江北四镇——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各部,在清军骤雨般凶猛的攻势下损失惨重。他们本就互不统属,各有算盘,难以形成有效呼应。勇猛躁进的高杰,甚至在一次试图打破包围圈的出城逆袭中,陷入了清军精心设置的重围,虽奋力搏杀,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亡。他的部下李成栋、李元胤等人,眼见援军迟迟不至,城内粮草日渐匮乏,而清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在绝望与清军不断的威逼利诱下,最终动摇了,选择了献出他们负责防守的部分城区和营寨,屈膝投降。这一叛变,如同在徐州坚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血流不止的缺口,使得城防形势急转直下。

尽管南京的弘光帝朱由崧接连调派了明军中央系统的刘肇基、高弘图部,来自浙东鲁王系统的张名振、钱肃乐部,以及较早接受招抚的何腾蛟部星夜兼程来援,更是派出了辈分较高的潞王朱常淓亲率号称十万的大军作为后援。同时,孙可望、李定国率领的三万西军精锐,经过艰苦行军,也及时赶到了战场外围。

明军和西军试图在清军包围圈的外围构建一道新的防线,与城内守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一时间,徐州周围,明军、西军、顺军等多方势力犬牙交错,兵力总和甚至超过清军,形势似乎出现了一线转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其骨感。清军尤其是八旗铁骑的野战能力,远超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联军。多铎与其麾下谋臣、尤其是熟悉明军内情的张存仁,采取了极其高明也极其狠辣的分化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

他们充分利用联军各部互不统属、号令不一、彼此猜忌、协调不畅的致命弱点。清军以精锐骑兵为核心,发挥其高度机动性,先是佯装主力猛攻位置相对突出的刘肇基部,营造出要中央突破的假象。这一举动,果然吸引了经验不足、急于立功的潞王朱常淓率领其庞大的后援大军前来救援。

就在潞王大军被调动,阵型移动,立足未稳之际,多铎暗遣的真正主力——由满洲八旗和汉军旗精锐组成的突击力量,如同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猛然窜出,直扑刚刚抵达战场、营垒尚未完全筑成、且多为步兵的孙可望西军。

李定国确实勇不可当,他身先士卒,挥舞长刀,连破清军数阵,阵斩清军一名甲喇章京和数名牛录章京,西军士兵在其激励下也奋不顾身,结阵死战。然而,西军毕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且多为步兵,面对八旗骑兵狂风暴雨般的轮番冲击,显得极为吃力。清军骑兵利用速度优势,不断迂回、穿插、分割,用精准的箭雨覆盖西军阵型,再以重甲骑兵突阵。西军虽顽强抵抗,给清军造成了不小伤亡,但自身损失亦是不小,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清军优势兵力牢牢钉死在外围预设战场,无法向徐州城靠近半步,内外夹击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几乎破产。

与此同时,清军对徐州城的猛攻一刻未停。那巨大的红衣大炮,将一枚枚沉重的实心弹和开花弹砸向城墙,古老的城墙在持续不断的轰击下剧烈地颤抖着,多处出现巨大的坍塌缺口,守军只能冒着箭矢炮火,用沙袋、木石、乃至拆毁的房屋梁柱,拼死填补。城内的箭矢、火药、滚木擂石日渐匮乏,粮食也开始实行最严格的配给,士兵们每日只能分到少量掺杂了糠秕的饼子,许多人身带创伤,却得不到有效的医治,只能依靠意志力硬撑。但他们依旧在军官的带领下,一次次用血肉之躯,堵住缺口,击退那些顺着无数云梯如蚂蚁般蜂拥而上的清军士兵。城上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层层叠叠,护城河的水早已被染成令人作呕的暗红色,粘稠得几乎不再流动,散发着冲天恶臭。

督师史可法与兵部给事中陈子龙,作为城内的最高文官统帅和监军,日夜在城头巡视,鼓舞着早已疲惫不堪的士气。史可法本就清瘦,如今更是形销骨立,眼窝深陷,颧骨高耸,破旧的官袍穿在身上显得空空荡荡,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他那双眼睛,却依旧燃烧着不屈的火焰,目光扫过残破的城墙和城外无边无际的清军营垒,带着深沉的忧虑,却依旧坚定。陈子龙跟在身侧,这位江南才子,如今也是满面烟尘,嘴唇干裂,昔日的风流倜傥早已被战争的残酷磨砺得只剩下坚韧与沧桑。

“宪之兄,”陈子龙声音沙哑得厉害,他指着城外正在重新集结、准备新一轮进攻的清军部队,特别是那些耀武扬威的八旗骑兵,“潞王殿下大军被佯攻牵制,寸步难移。孙可望、李定国的西军被阻于外围,苦战不得脱。城内……箭矢不足平日三成,火药更是所剩无几,粮食……怕是连十日都难以支撑了。军心……自高杰战死,二李叛降后,已是惶惶,若非阁部与黄得功将军等弹压,恐早已生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史可法沉默地点点头,干裂的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他何尝不知局势已危如累卵。他曾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外围联军能在野战中击退清军,或者至少能打通一条补给线,为徐州续命。但现在看来,清军的战斗力、战术执行力远超他的预估,而己方联军的合作,却如同一盘散沙,漏洞百出,被多铎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时,一名亲兵急匆匆跑上城头,甲胄上沾满血污泥泞,脸上带着浓重的疲惫与惊惶,递上一份被汗水、血水浸染得字迹模糊的塘报。“阁部,刘总兵和西蜀孙将军联名发来的急报!”

史可法接过塘报,展开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塘报上,刘肇基和孙可望详细描述了外围战事的艰难——清军骑兵的强悍难敌,联军指挥的混乱,各部保存实力、逡巡不前的现状,以及西军为打开通道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塘报的最后,语气沉重地直言,以目前态势,若强行寻求与清军主力决战,非但无法解徐州之围,恐有全军覆没之虞,建议城内守军……考虑放弃孤城,伺机突围,以保全抗清的有生力量。

史可法的手猛地一颤,塘报几乎脱手。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的空气,然后将塘报递给了身旁的陈子龙。陈子龙快速看完,脸上血色尽褪,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深入骨髓的无奈。

“突围……谈何容易。”史可法望着城下密密麻麻、旌旗如林的清军阵营,声音低沉得仿佛自言自语,“城内尚有数万将士,无数伤兵,一旦弃城,清军骑兵尾随追杀,能有多少人得以生还?十不存一啊……而且,徐州一失,江淮门户大开,虏骑便可直驱南下,饮马长江……南京……天下……这个责任,你我……如何背负得起?”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沉痛与绝望,已无需言表。

然而,现实的残酷,从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在收到塘报的当晚,清军趁着夜色,发动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也显然是志在必得的总攻。他们集中了所有精锐,特别是利用降军熟悉地形的优势,猛攻白日里由李成栋部叛降后留下的、由刘泽清部接防但尚未稳固的薄弱环节。

尽管史可法、陈子龙闻讯后亲自赶往那段城墙督战,刘良佐、黄得功等将领也拼死抵抗,身被数创犹自大呼酣战,但那段防线在清军不惜代价的猛攻下,最终还是被突破了。凶悍的八旗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缺口处汹涌而入,激烈的巷战随即在徐州城内每一个角落爆发。从午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喊杀声、兵刃撞击声、火铳射击声、垂死者的哀嚎声、房屋被点燃后的燃烧爆裂声,响彻全城,将这座千年古城彻底变成了修罗屠场。

火光映照着残破的街道、倒塌的房屋和双方士兵扭曲拼杀的面容,地上流淌的鲜血几乎汇成了小溪。史可法在亲兵护卫的死战下,且战且退,试图在城内组织起新的防线,节节抵抗,但大势已去,崩溃如同瘟疫般蔓延。

天亮时分,史可法和陈子龙等人,带着仅存的千余残兵,退守到原先的知府衙门。这里墙高门厚,成为了他们最后的抵抗据点。清军迅速调集兵力,将这里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史阁部、陈给事中,降了吧,豫亲王多铎元帅敬重二位是忠臣良士,是天下难得的人才。只要肯归顺大清,必定高官厚禄,重用不疑!何苦为那昏聩的朱明殉葬?”清军将领在外高声喊话,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史可法整理了一下早已破损不堪、沾满血污的官袍,拔剑在手,对身旁同样握紧佩剑的陈子龙惨然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决绝:“卧子,看来,你我今日,要在此地为国尽忠,践行臣节了。只可惜……未能保住这徐州,未能挡住鞑虏……”

陈子龙脸上闪过一丝痛楚,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朗声道:“国事至此,臣节为重。能与宪之兄同死,马革裹尸,是子龙之幸也。黄泉路上,你我结伴,也不寂寞。”

两人相视一笑,竟有种超脱生死的从容,准备带领最后这批忠勇之士,向门外的清军发动最后一次,也是必死的冲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浑身是血、衣甲破碎的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破了外围清军并不严密的封锁,来到了衙门内,嘶声喊道:“阁部,监军,陛下……陛下有旨意到了!”

只见一名面色惨白、浑身颤抖的太监,在几名同样带伤的锦衣卫保护下,穿过了清军让开的通道,来到了史可法和陈子龙面前。那太监展开一卷明黄色的绫绸圣旨,用尖细而带着哭腔的嗓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徐州战事,胶着日久,将士浴血,朕心甚悯,寝食难安。然虏势猖獗,凶顽异常,外围援军屡战受阻,伤亡惨重,难以破敌。为保全抗清实力,以待天时,以图后举,特谕督师史可法、监军陈子龙并徐州城内全体将士,即可放弃徐州,伺机突围,南撤至淮安一线重整防务。钦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闯王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