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64章 整顿天津商业(一)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夜便就过去了。

“大人早啊。”

“恩,昨夜诸位休息的都可还好?”

起床后,张书缘正打算绕着客栈周围跑一圈醒醒脑子时,衙内的一众主事便就来上班了,而张书缘见到他们也没摆架子,反而是半开玩笑的呵护了众人一番。

“卑职多谢大人挂念,昨夜睡的还不错。”

毕际壮与吴应箕等人是微微点头的笑着,就仿佛他们是张书缘家中的后辈子侄一般。

“睡的好就行啊,来来来都坐,本阁跟你们说说今日的安排。”

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张书缘就只好是打消了健身的想法。

“谢大人赐座。”

进入客栈二楼大堂,众人是一一的坐下,而张书缘先是看了看这群人,然后就说起了今天给他们的任务了。

而这任务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要他们拿着收缴来的账本,去核实那各个商贾的产业,一旦发现账实不符就立刻法办!

“既然部堂都这么说了,那我等还有何可顾虑?诸位为了我大明财政,为了我商道有序进取,我郭九鼎愿行那马前卒,但有大事我郭九鼎一力承担!”

任务讲完,在场众人是脸色各异,有想出工不力的,也有那心怀家国的忠勇之辈的。

这不,见众人是这副状态之后,身为商司历经司主事的郭九鼎就站了出来。

“圣襄(郭九鼎的字)大义,不过此事还轮不到你出头,来呀,随本官前去查验!”

听着郭九鼎的言语,毕际壮等人旋即就对他钦佩了起来,站起身来就对他深深拱手鞠了一躬。

也是,直至今日,毕际壮等中高层也弄清楚了朝廷财政枯竭的本质,那便是商道混沌不堪,没有进行严苛管制,以至于让那些个商贾生出了忘本的心思!

“际壮且慢,今日你还有其他的事情。”

见他要动手了,张书缘赶忙拦住他。

“是……”

让毕际壮坐下后,张书缘就站了起来,以极为严肃的神情就看向了众人。

“诸位同僚,此事繁琐,所需的人手庞大,这本阁知道。但此事若一日不做,那我朝便一日不知民间的真实情况,而若是不知,那我等还怎么践行商司之宗旨?”

“这本阁说句关起门来的话,此等之事,乃我朝未来之开端,为陛下所看重,若能行的良好,必将惠及于天下,为我朝缓解财政之弊!而若能功成,那诸位的名讳必将在我朝的实录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本阁也会向陛下给诸位请功!”

张书缘瞧见这忠勇的几人,心头就是一暖,但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出力搞商贾士绅,于是他只得是以高官厚禄来拉拢底下的人了。

这说实在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受限于眼下的工具以及人心时局。

倘若不做此事的话,一来是无法坐实手中的数据真假,二来也不能因手上的数据,去挟制他们配合自己完成新商税的改革了。

而这再说,在此之前,朝廷可没少经历过抗税事件,而一说起来那是各有各的道理。(万历后期开始就爆发过好多次抗税事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

但不管怎么说,在张书缘此时看来,这若是能够平静的施行新政,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毕竟,这真要将这王和志的事跟天津一域的商贾联系上,然后被摆到台面上来说,那这天津一域的商业可就得黄摊子了。

因为,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没有那个王朝能够接受,地方上玩“官商合流”那一套的,当然,这也就是除去元朝玩的包税制说的。

“大人,此话就言重了,我等入仕为官,并不图什么高官厚禄,乃是为家国,为百姓。大人,您就说吧,要怎么查,查到什么程度!”

见张书缘说起了关门话,那下面的普通主事,尽管是对什么名垂青史不感兴趣,但却对高官厚禄有着浓厚的兴致,尤其是在听到他说此事为皇帝所看重时,那神情是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查案。

“呵呵,这位同僚倒是直言不讳。既然如此,那本阁就不藏着掖着了。”

“郭主事听命,本阁命你带人去查城西至静海一域的账簿。”

“吴郎中你带人去查我城东至武清一域的。”

“至于查到何种程度,那自然是越细越好,但诸位同僚也要切记,我司此行乃是为国劳碌,为百姓谋福。若是有人敢借机牟利,或以此打击商敌,那就是不将百姓和陛下放在眼里,届时休怪本阁不出了为大伙言语!”

看着说话的那名主事,张书缘笑了笑,就玩了一套恩威并施。

“阁部放心,卑职会盯着一切,若有人敢倒行逆施,以此谋私,卑职愿领其责!”、

身为此间除了张书缘与毕际壮最大的官外,郭九鼎与吴应箕是齐齐地应声并立下了军令状。

“好,不愧是我司的主事和郎中。既然如此,那诸位就从速办理吧!”

“是!”

一声令下,吴应箕与郭九鼎就带着人呼呼啦啦的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际壮,你先去一趟卫所,让周天命配合此次行动。另外别忘了跟杨麒好好聊聊朝廷的决心,让其勿要步入那些贪官污吏的后尘!”

“卑职遵命。”

“恩,带上御剑去吧,记得午时前要回来。”

说句心里话,对于这位从辽东退下来的将领,张书缘还是有种想把他拉回到正道上的冲动。

第一,他杨麒身负军事才能,曾担任过固原兼山海关总兵,第二是朝廷眼下实在是缺少能征善战之辈了。

这若是能让他的那颗私心给潜藏下去,从而回归正道,那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股力量。

毕际壮看着张书缘递来的天子剑,一时间也没敢拿,但到最后他还是被张书缘将剑给塞到了手中。

别问,问就是他商业司的人无权调阅军旅,唯有尚方宝剑或兵符才可暂调!

毕际壮退下去了,张书缘也没闲着,拿出带来的从一品官服,换好之后,就喊来了司衙的护卫。

“去告诉城中的那些人,让他们于未时到武清分管衙门见我。”

“是,大人。那此事可还要通知孙侍郎他们吗?”

而这位进来的护卫名叫方永,是毕际壮特地跟孙承宗讨来的人,跟在张书缘身边亦有近三个月了,所以他也是知道张书缘大概是个什么脾气的人。

“孙侍郎那边,你不用操心,记住快去快回,今儿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张书缘是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言语。

的确,这除了查账以外,他还要去查王和志的案子。

“是,卑职这就去办,还请部堂在此等我。”

“恩,去吧,本阁清吏司等你。”

让护卫走后,张书缘就去找孙居相了。

……

好在,此地距离天津清吏司衙门并不远,两地间隔也只有三里的距离。

来到天津清吏司衙门,张书缘还没来得及自报家门,就被门口认识的衙差给请了进去。

“下官见过阁部。”

“恩,都忙,都忙。”

进到院子里后,见户部的一群人正在忙碌,张书缘也就没摆架子去打搅他们了,毕竟他们也不是在瞎忙不是。

“大人,我部侍郎大人正在面会司礼监高公公,您……”

见张书缘似乎是要去往后院的正堂里找孙居相,一认识他的户部主事就走近躬身言语了起来。

“哦?本阁知道了,那就烦请你去通报一声了。”

听到这话,张书缘先是眼睛一眯,然后便就知道为何会有司礼监的人来了。

没错,朱由检也正在宫里关注着此事!

“是,请阁部稍坐,下官这就去通报。”

没过多久,这主事就请张书缘到后院里了。

而此时的孙居相是正与高时明在院内相谈,周遭站立着许多太监。

“见过张阁。”

“见过高公公。”

见面之后,三人先是拱了拱,然后便就走到了院子里坐下。

“高公公您此来是所为何事?若有张某能协力之处,还请公公勿要客气。”

虽然能大概率猜出这高时明是来干什么的,但张书缘却仍旧是想多问一嘴,毕竟他高时明是朱由检的人,跟自己也算是一个战壕的,若是能帮上一帮的话,那在政事上也算是多了一个助力。

“呵呵,张阁部客气了,咱家来此是奉皇爷的旨意,来问询王县令的案子捎带脚的也给王德化送到口谕。”

“是这样啊,孙侍郎你可曾与公公言明?”

“回阁部的话,下官方才以向公公言明,这正想着同公公去找您,却不曾想到您反而过来了。”

“恩,言说清楚了就好。高公公,实不相瞒,这天津卫啊乱的很,正巧下午有一场见商会,您要不要来看看?”

知道了他是所为何事后,张书缘就想邀请他参加见商会了,这正巧也能让他看看这商人们的德行,回去好告诉朱由检。

“呵呵,既然阁部邀请,那咱家便就去看看吧,正好也能回去跟皇爷通禀一下新政的实施情况。”

而高时明并不像李凤翔那样对张书缘有所抵触,反倒是很高兴跟他打交道。

这高时明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他在前年时给兵仗局的提供了流水线的作业方式,让他攒出了许多新式火器,从而在司礼监中立了大功。

就这样,双方先是寒暄了几句,张书缘就看向了孙居相。

“孙侍郎,吏部的人事文书调来了吗?”

“回阁部,都调来了,不过还请阁部见谅,下官这里已经开始查验了,还曾来得及向您那边通禀。”

“诶,这说的哪里话?此案本就牵扯到户部,你身为我户部侍郎当先查验可无可厚非,高公公您说是吧。”

“是啊,这桩案子本就牵扯你户部,若是没个交代的话,只怕温大人那边也不好向皇爷交代。”

高时明是乐呵呵的,完全就没将这件事给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论是谁来查,若是没查个出处,那自己这边铁定是会不会饶了他们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张书缘却是没想那么多,而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因为这孙居相压根就不是那好徇私舞弊的人!

“呵呵,既然大人和公公都这么说了,那下官就在您二位面前卖弄一二。”

虽然听着他二人的话,感觉是有不少言外之意,但孙居相也没多想,全然就没把这话给放进心里面去。

“看来孙侍郎是有所收获了啊。”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是一喜,心道“果然是名垂史册的刚正之人!”

“收获不敢多言,但经过下官的连夜梳理,现可确认,那王和志的死应当是另有蹊跷,首先是他手中的青丝,那是独属于我朝八品或九品主事的官服丝线,而再加上其脖颈后的血痕舆情,这足以断定其是被人给勒死后再悬与房梁的。”

“除了可以确认其是死于他杀之外,根据连夜送来的文书及前日整理出的赋税清册而言,我天津卫税赋最为波动剧烈的时期,正是我江西道御史毛九华的任职期间。”

“而据吏部送来的文书显示,在毛九华、李本固、朱万寿三人之中,就属他在职期间的人事变动较大,而这足以见得,他在武清供职期间是没少在我天津卫各域安置人手。”

孙居相是神情严肃的开口,就好似是有人拐了他家闺女似得。

而孙居相,他可不是什么政治小白,很懂得官场的那一套,也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恩,那如此说来,此事便应该是与他有关系了。”

除去孙居相这个官场老油条,张书缘与高时明自然也懂得其间的厉害。

的确,一个县令想要升官,一是得有当地人帮他向朝廷说话(讲政绩),二是得在朝中有靠山。

而想要完成这两点,换做一般的官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可对于出身自掖县毛氏毛九华来说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因为他毛家祖上曾出任过嘉靖朝的首辅,而那人便正是大名鼎鼎的毛纪!

虽然这毛纪事因“大礼仪”之争触怒了嘉靖,但因其早年间的功绩,嘉靖帝朱厚熜也就得是罢了他的官爵,并同意其告老还乡的请求了。

尽管他毛家祖上的结局是不太好,但因其出任过首辅,所以哪怕到了此时的崇祯一朝,那也还是有些能量的。

“恩,依孙大人这么一说,那此事倒也开明了许多,那接下来张阁部打算怎么做?”

高时明是不以为然,再看了眼孙居相后,就把目光移向了张书缘。

“实不相瞒呐高公公,此事我并不想将它联系到新政之中。”

“哦?为何?难道张阁看不出……”

张书此此话一出,高时明和孙居相就同时变得一愣。

“唉,国事难,百姓难,陛下也难,你我更难。而时至如今,我朝事多如毛,所以我便想着不生事端为好,将王和志的案子跟天津一域的改举分开来看。不知您二位的意下如何?”

眼下的张书缘颇有了点“做媳妇两头瞒”的既视感。

这两件事,在张书缘看来是真不能被联系到一处,哪怕王和志是被那些大商贾给联手害死的也不能,因为一旦联系到一块,那这运河以及天津的商业都要面临着停摆或大洗牌了。

而一旦发生此事,那就算自己的改举成功落地了,那这代价对朝廷来说也实在是太大了,搞不好这件事还会成为别人拿捏自己的把柄!

“张阁不用看咱家,咱家来此也只是问询,具体的还是要你们这些个肱骨大臣来办。”

高时明虽然是对张书缘没什么恶念,但他却也不想做这赔本买卖。

还是那句话,这件事牵扯着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

见高时明不愿牵扯进这事里,张书缘就看向了孙居相……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