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44章 改组户科清吏司

经过昨夜的一番恩遇,眼下的明志对张书缘是更加的忠心了。

而对于先前的一切不公遭遇,全部被他抛到了脑后,心底里只剩下了张书缘给他一家的优待好处。

其实,明志这个人有很多小聪明,为人也很机敏,朝中亦有不少大人派人找过他,让他提供张书缘的黑料。

但也许是因为他明志在张书缘这边,体会到了被当做人看是种什么感觉,又或许是有朱由检下旨让他跟着张书缘混的谕旨原因,亦或者是他感觉到了张书缘要做什么为国为民的大事。

总之在面对那些利益诱惑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全部拒绝。

而这份拒绝也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处,在商业司内成就了五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没错,在司部衙门里,他除了在面对毕际壮、解学龙等四位侍郎时,是没什么地位。

但在面对衙内的一众郎中主事时,却是地位尊崇,就仿佛他是商业司衙门里的第六大支柱似得。

当然,明志之所以能在衙门里混到这个地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是张书缘的心腹……

……

由于此时还未到农历的大年三十,张书缘等大臣还是得早早的去上朝奏事。

于是,正当他还在做着美梦时,一声门响便响了起来,紧接着明志就带着四位丫鬟进来了。

“王爷该起床上朝了。”

说实话,面对这早朝时辰,张书缘还是很头疼的,若没有人叫他的话,那打死他也醒不过来。

而这个问题,他也跟朱由检聊过,但朱由检却是不以为意,反而是劝他多将心思大局之上。

所以,这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迟迟没有解决。

“啊~”

打了个哈欠,张书缘是慢悠悠的从床上爬起来了。

“嗨,看来还是早点处理完这些事,借着大婚向朱由检再提一提这事吧……”

腹诽了一声,张书缘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便就看到了明志。

“明志你怎么来了,这么不在家多休息休息。”

“王爷,您这说的哪里话,奴婢不就是蹲了几日牢房吗,这早就休息够了。”

明志是讪笑一声,拿过大红官服就帮张书缘穿戴。

“嗨你啊,就是个闲不住的。对了,今儿没什么事儿,你带着家里人去田里看看,顺带呢也给你三哥寻个良师,好好学一学读书。”

张书缘一边穿衣,一边就半开玩笑的嘱咐他该怎么发展家族了。

“是,奴婢晓得了。”

“晓得了?你要早晓得这种事还用我说?你呀……”

摇了摇头,穿戴好之后,张书缘就走到了丫鬟放好的水盆边洗漱了起来。

穿衣打扮自是繁琐,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才算整理好了容貌。

“行了,你就不用跟着我了。”

拍了拍明志的肩膀,张书缘就走出院子,而黄伯早已是带着一众轿夫在门口等着了,手里还拿着一个饭盒,里面是放着三张卷饼。

接过饭盒,向府内的下人打了声招呼,然后他便就坐上轿子去上朝了。

……

一路颠簸,很快他就到了大明门外的下马碑前。

将吃完的饭盒丢在了轿中,下轿向轿夫们道了声“辛苦”,然后他便就大步流星的走向了皇宫。

“咱们王爷待咱们可真好啊。”

“谁说不是呢,我就没伺候过比咱们王爷还好说话的主子。”

一众轿夫是交头接耳的谈论,那语气就仿佛他们不是抬轿子的轿夫似得。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赶快将轿子停入轿棚,我们去吃早饭,免得误了王爷的用轿。”

见下人们是讨论不休,身为王府的大总管,黄俊力便就站出来指挥众人了。

“是黄管家……”

就这样,众人将轿子停入轿棚中,并留了两个人看守,剩余的人便就在黄俊力的带领下去不远处的茶肆吃早饭了。

由于张书缘今儿起的比较早,到了奉天殿前,距离开朝的时辰还有近三刻钟的时间。

而一旁的侍卫们也是瞌睡的紧,但又不敢睡觉,只能是强撑着站岗。

看着周围的侍卫们,张书缘就摇了摇头,只得是自顾自的依着宫殿前的柱子打瞌睡了。

就在他刚眯了不到半刻钟的功夫,一道轻快的脚步声就由远及近了过来,同时还伴随着一声低沉的喊声。

“张大人来的早啊。”

听到有人喊自己,张书缘便睁开了眼睛,只见那喊自己的人,是头戴二品官帽,身着绣有锦鸡图样的补子,而那人的面相是极为的清瘦并留有一缕山羊胡子。

“温大人早啊,这睡不着就早点来了。”

瞧见这人的一瞬间,张书缘的睡意就没了。

“哦?张大人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温体仁见状就凑到了跟前,脸上一副极为殷勤的神情。

“能有什么事儿,还不是跟大理寺扯皮。对了温大人,您朝后可有时间?”

“张阁有事但说无妨,只要有温某能出力之处,您尽管言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此时距离韩爌被杀才不过十一天的功夫,期间朱由检也曾问过几次百官们对于首辅任命的人选。

可朝中的文武百官皆是左顾右盼,有推举周延儒、钱谦益,亦有推举天启老臣成基命、刘鸿训的,甚至还有人主张任用周道登这个老家伙的。

一听到这个消息,温体仁便就有些炸了,不但开始卡各路衙门的俸银,同时还特地去找了番周道登。

说实在的,别看周道登今年有六十岁了,但他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在商业司里那混的是风生水起,尤其是在湖光一域那简直是让各路豪绅所拜服。

的确,能做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人,岂能是毫无用处的废物吗?

而张书缘当初任用他做商业司的侍郎,主要就是看中了他的人脉,以及和浙党做的交易。

……

我们再说回来。

听到温体仁这么一说,张书缘就知道这小子是打着什么心思了。

这还是那句话,此时对于温体仁来说,只有多多拉拢朋友这一条路可走。

因为,在此时的满朝文武之中,只有自己、李邦华、曹化淳以及吏部尚书李长庚几人有能力做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没错,自李长庚上任以来,虽说是没大搞裁撤,但却是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查自纠的工作,将三百多位走关系升任上来的官员给罢黜了下去。

“诶,温大人言重了。张某不过是想与你促成一桩举国美事而已。”

“哦?美事?!”

一听这话,温体仁就有些懵逼了。

“恩,温大人以为,我朝眼下有何种问题?”

“何种问题…嘶…依温某看来,我朝弊病实属不少,若是一一细说怕是三天三夜…,等等张大人,您方才是说与我促成一桩美事?!”

温体仁的脑子转的很快,因为若是张书缘说其他部衙,那压根犯不上跟自己说“促成一桩美事”,大可以直接说是兵部或者刑部等衙门。

“啊,正是。温大人,张某问您一句,就我朝眼下情况而言,您认为是何处的弊病最大?”

“是…是我户部?”

温体仁有些拿捏不住,眼神一个劲的在看张书缘的眼睛,就好似想从他眼底里看出什么似得。

“恩,温大人说对了。在我看来,我朝眼下有诸多症结,其病根就是出在了户部身上。”

张书缘此话一出,温体仁瞬间就出了一层冷汗,这倘若被人看出了户部的问题,进而参自己一本,那就有的受了。

“敢问张大人,我户部有何弊处?”

“温大人任我户部已有两年之久,依你之见,我朝财政为何会处于连年赤字之中?”

“这自当是前朝有奸佞当道,外加天灾害人!”

温体仁想都没想就把枪头指向了东林党。

在他的眼里,这东林党十分不是个东西,天天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做的是腌臜奉承之事,就连万历帝弄出的巡矿御使都能被他们以“矿税虐民必致乱,撤使乃安民固国”的理由给召回裁撤。

的确,万历搞的巡矿御使是有坑商害民及充盈私库之事不假,但除了这负面的事以外,那在朝的所有官员都能看出来,这是皇帝在想办法为国家赚钱。

可就是知道这事情的本质,但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及刘一燝等人为首的御史集团,却还是逼迫皇帝裁撤了这搞钱的机构。

……

“说的对也不对。我朝有没有奸佞,这你我说了不算。”

“温大人熟读四书五经,想必自是知道前宋之事。你觉的我朝与南宋相比是差在哪里了吗?”

看着温体仁,张书缘便和煦一笑提出了自己的简介。

“是钱财收入之差?!”

“恩,没错,那大宋在灭亡之时,每年都可入库至少八千万贯钱,而我朝呢?自太祖立国至眼下,好的时候也就是万历二十八年时的两千二百万两白银,除了那一年财政较好,可其他时候呢?”

“我不知温大人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以张某看来,我朝的财政之弊绝不能只看一面!”

张书缘是侃侃而谈的,将自己观察到的信息给说出来了。

“那张大人的意思是要我户部助力新法?”

“这个就要看温大人是作何想法了,当然,若是只推新法尚且不够,要按我说还需加强户部的征税及纠察力量,以免有小人从中作奸犯科,鱼肉百姓!”

见温体仁说出了帮忙的意思,张书缘便就赶紧的抛出心底话。

果然,在听完这话以后,温体仁就开始琢磨这件事的利弊关系了。

“果然张大人不愧是天选阁臣啊,这一番言语使温某豁然一明。”

想了一会,温体仁便眯着眼睛点了点头,看架势是对此事心动了。

“诶,张某也不过是粗浅之言,这具体的情况还是要温大人执掌啊。”

见他动心了,张书缘也毫不吝啬的自谦恭维。

“张大人这话可就说小了,若这都是粗浅之言,那温某还有何脸面坐这尚书职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诶,口误,口误,呵呵呵……”

一切尽在不言中,而在这二人的互捧之中,百官也陆续到位了。

而今天这朝会依旧是如往常一般,既没什么大事,也没什么小事。

大事是朱由检多次问起太仓的账本问题,以及东厂从那些兼并罪臣的家中抄出了六百万两现银的巨款。

而小事是因各部缺额引得东浙温三党倾扎,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党派捞好处。

当然,张书缘也想在朝中的重要部门安插自己人,但碍于他认识的人少,以及知道的那几位大牛尚且还在别的阵营中,以及像杨廷麟这种后来居上的牛人还年龄尚小。

所以他只能是举荐一些被魏忠贤弄倒的官员进入朝堂了。

而他举荐的有,天启朝的工部营缮司主事徐石麒,举荐他就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

天启朝洗马贺逢圣就任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

袁可立门生倪元璐就任考功清吏司郎中。

刘理顺则是任职吏部检校所。

而他举荐的最后一位,则是让所有人都惊了,因为他以内阁“缺少经略兵事”的理由,举荐了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就任内阁辅臣!

对于毛文龙这个趋于藩镇化的一品武官来说,这能将他拉回京城是最好的,若是不成那可就有的理由去搞他了。

这之所以张书缘会在此时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眼下朝廷抓了不少人判罪,从内阁到六部都十分的缺优秀人才,所以这是一个与舆论比召回毛文龙的机会。

对于小哥举荐的这些人,朱由检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但对于毛文龙却有些犯了难。

而他犯难的原因是,这东江镇是位于建奴南侧的第一战区,若是哪里崩了,那建奴可就能放心大胆的对付山海关了,甚至有可能还会修建港口,布局海上了。

没错,以朱由检现在的眼光来看,他认为那残了身子的皇太极,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

听到张书缘举荐毛文龙,百官们是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反对,也有赞同。

只不过,那反对的人大多数是武官,赞同的是文官。

面对百官们的说辞,拿不定主意的朱由检就只好是苦笑了一声,选择了留中再议。

见皇帝没有选择召回毛文龙,兵部及五军都督府的人终于是松了口气,文官群体则是哀叹了一声。

而张书缘也并没有着急,因为他打算等散朝之后去找朱由检聊聊毛文龙的问题了。

……

在处理完了明面的事情后,朱由检便示意群臣们呈奏各部事宜了。

而这个时候,也许是温体仁处于立功心切的原因,亦或是想借此排挤异己的缘由,竟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了改组户科清吏司之事!

起初,众人还没有感觉到什么,朱由检也是纳闷他温体仁好端端的干嘛提出了这个事儿。

而温体仁也不做作,直接一施礼便就开始说朝廷的财政问题了,更是将张书缘在早朝前跟他说的话给直接拿了过来说事。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我朝之所以财产连年赤字,比之前宋犹如云泥之差的原因是,一乃我朝税法有弊,二乃有人从中渔力,三乃是我朝户课监管不严。故此微臣请奏改组各省清吏司,同时挑选各部衙门之才人成立巡银局,一同监管我朝之财政!”

温体仁不是傻子,知道这件事单靠户部一家是搞不定的,所以他便故意拉其他几个衙门下水了。

当然,这件事若是做成,那他便是首功,若是不成,那他也可以甩锅给其他部衙,甚至还可以用这巡银局一事来搞死那些个政敌。

没错,大明六部,对于东浙二党来说是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所以温体仁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用巡银局来为自己做事。

一听温体仁这话,百官们就开始琢磨了。

这既然要拉我们所有人下水,那里面有没有东厂?若是没有,那皇帝如何能放心?可若是有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要跟东厂抢肉吃?

说实在的,眼下也就是魏忠贤死了,如若不然,那浙党将会是第一个为温体仁站台的,因为他们本就在天启朝投靠过阉党,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关系!

但奈何,眼下的东厂只有一只残了个老虎,并没有出现那种能左右朝政走向的牛人,所以浙党便就在这事上有些摇摆不定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