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74章 大安口激战

就在皇太极带兵攻打鹿儿岭的同时。西北面的大安口也在激烈大战。

由于此地背靠遵化重镇等重要关口,孙承宗便就调了营州右屯卫与东胜右卫的半数兵力守在这里,再配合大安口守军一同,这人数也来到了一万余人。

“启禀大人,建奴前来扣关!”

遵化城内,也是齐聚了一众兵将,有秦良玉与秦邦屏兄妹二人,也有孙铨、陈新甲、方孔昭、孙传庭、卢象升以及大量的勋贵在场。

当然,除了这些历史名将外,还有诸多的地方卫所将官和遵化一域的行政官员在。

听斥候说打起来了,孙承宗便就看向了面前的沙盘。

“诸位那位可愿领兵击退建奴?”

孙承宗是死死的看着眼前的沙盘,心中百般计算,口中却是在与众人商议人选。

见到了建功立业之时,以孙铨等文官入伍的文人将领便开始请命。

听众人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抢夺,孙承宗就很是高兴,而这种场面他已经的很久很久都没见到过了。

而这归其原因,还是因为朝廷有了钱!

虽然那钱财不可持续,但应付一下眼前的战事还是不成问题的。

“好了,既然诸位战情如此高涨,那本府就直接点将了。”

由于战机稍纵即逝,孙承宗便就直接点将了。

“秦夫人,如此战时本府也不再与你客套了。我命你即刻率领白干亲兵驰援大安口阻敌,若能战机容许就将他逼向洪山口!”

“孙大人不必客套,我虽为女身但也久经沙场,今后大人有何指令直言便可,我白杆军必定遵命奔赴!”

这秦良玉不愧为敬国女将,不但身上柔气勃发,还有滋滋氤氲的飒爽之感,可以说这位老妇是集刚柔并济于一身的女将。

“嗯。”

见秦良玉是如此言语,孙承宗的眼中是对其百般欣赏。

秦良玉得命旋即出营调拨军队了。

“孙传廷、孙铨。”

“末将/卑职在。”

“本府命你二人立即进驻我遵化城以东四十里处,巡查我军防备着重抵御建奴西进!另外派出斥候探查我蓟镇战况!”

此时不但有大安口传出了炮声,就连那蓟镇的方向也传来了。

“末将/卑职遵命!”

看了眼儿子和孙传庭,孙承宗便就扔出了将符。

二人双手接令旋即便出了大营。

见人走后,孙承宗便当着众人问起了百姓迁移之事。

“王阁,我遵化一域百姓迁移如何?”

作为此次战事的辅助,王永光与钱龙锡负责的事是十分庞杂,不但要负责迁移百姓,还要负责粮草军械供应,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要给出作战建议。

“孙大人,我遵化一域实乃人多城繁之地,时至今日,迁移之数也不过一百余万……”

“嗯,王阁费心了。”

孙承宗知道这迁移人口的难度,只得是哀叹了一声。

遵化一域自明初中期就开始了大量建设和人口迁移,到目前为止,这里是拥有着大量的铁器工坊和煤铁矿等国之重器产业。

这要想彻底搬空这里,没个八年也得个五年。

而张书缘等人之所以布置此地的迁移,一是这蓟州至永平府北域地带的城防根本就容不下数万大军一同镇守,二是此次张书缘等人想诱杀皇太极。

而想要完成围杀,就只能是尽量的减少百姓和朝廷的损失。

所以,在这半个多月里,众人第一时间就迁移走了大量的城防及铸造军械资料,当然也包含了粮食人口等重要资源。

没错,对于国家而言,人口也是资源之一,没有人口的话,你又从哪儿募集军队?又从而召集工匠?

“这都是本阁责内之事。不过,依照着眼下的情况来看,这怕是清空不了我蓟州府东北一域啊。”

王永光说着就兀自的摇头叹息。

“这样吧,既然无法全部迁移,那就就地募兵吧。”

孙承宗也是无奈至极,可现状如此,他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就地募得的兵源,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但这也好过让那些走不了的人在自家城中闹事。

也是,如今正值战时,蓟州府东北一域的各方城池都已进入了宵禁状态,除了从事必要生产的人外,其余人等是一律不得进入城门,只能是待在家中或远赴他乡。

画面转到大安口。

经过半天左右的疾驰,秦良玉带着三千余白杆军终于在酉时三刻抵达了大安口。

还未抵达大安口南城隘口,一众兵将就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以及刺耳的喊杀声。

城上喊杀震天,炮火更是犹如星辰闪耀,从冷嘴头关到罗文峪一线是清晰可见。

见城上战况激烈,已有零星建奴登上城墙。

“将士们,今建奴犯我边境,此乃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之时!今日之战,非生即死!我们白杆军向来以少胜多,今日更要让建奴知道知道,我白杆军不折不挠之忠勇!”

见到如此情景,秦良玉旋即就拔出了身上的佩剑开始做战争动员,而她的声音坚毅冷静,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能清晰无比的传入每一位白杆军士兵的耳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战,战,战!”

听到自家主将的激语,一众精干的白杆兵便迸发出了高昂的战意。

而他们这群精兵,手持特制的白杆长枪,其枪芒锋利无比,好似能斩尽一切混沌。

“随本将上城!”

秦良玉兄妹二人身先士卒,带着大军就冲上了大安口城墙。

大安口乃倾东西走向之长城,地势北高南低,东侧地势较为平缓,城墙沿着山势而建。而由于此段地势平缓,所以这城防便就用了石城包砖,石灰浆砌,结构很是坚固。

而大安口西侧乃地势险峻,城墙依山而建,但由于此间地势较高,修筑的城防就比东侧高出了许多,也就没用什么石城包砖,石灰浆砌了。

在进入城上之后,秦良玉迅速便发现了此间的弱点,立即开口下令了。

“秦邦屏!”

“末将在。”

“本将命你急带两千兵卒驰援我大安口左翼!”

“末将遵命!”

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旋即领命,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方言就呼喝起大军奔赴向了大安口的左翼。

“一营随我驰援大安口正面,三营驰援右翼!”

“是!”

一声令下,四千余白杆军便果断的奔赴向了自己的目标。

秦良玉治军极严,她麾下所率领的白杆军常以以纪律严明着称。她不但要求士兵们在战场上必须听从命令。还对白杆军的训练也非常严格,要求士兵们不仅要精通骑射,还要擅长使用白杆长枪。

他们所使用的这种武器,前端带钩,后端配圆铁环,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此时的白杆军团,除了装备的白杆长枪外,还装备了新式火器“徐孟破军”。

兵卒迅速就位,三两下就处决了攀登入城的建奴。

来到右翼城头,秦良玉举目四望,只见那城下是数不清,犹如夜中鬼魅的敌军骑兵,除了骑兵之外,还有大量身着藤甲或重甲的步军。

此时的建奴骑兵,正在步军的掩护下靠近城墙,除了有步军掩护之外,敌军还有十门虎樽炮和两尊红衣大炮在开火。

“放下长枪,火器上膛,三发速射,放!”

见到如此情景,秦良玉便就让亲兵放下了长枪,改用徐梦破军所攻击。

在徐梦破军开火的瞬间,百余颗特制弹丸便就飞出,犹如萤火虫般带着尾焰就射进了敌军的胸膛。

这建奴的步军虽是装备了重甲和藤甲,但由于距离很近,外加这特制的弹丸破坏力强,所以很轻松的就便击穿了敌人的防御。

刹那间,数以百计的建奴就倒地惨嚎了起来,有被射瞎了眼睛的,有被弹丸扭矩撕烂了臂膀的,当然更多的是被这弹丸撕裂了胸膛!

见城上的明军突然用出了此等火器,由阿拜、台吉阿巴泰、阿济格、图尔格等人率领大军就开始后撤了。

“撤什么撤!给本贝勒继续进攻,先登者赏百两赐牛录!”

见瞧见自家军队开始后撤了,爱新觉罗阿拜便就怒喝了起来。

在方才,眼看着就要冲破敌人的左翼了,可不知为何突然就出现了一群手持白杆枪的军士,三两下就击退了己方。

不但如此,阿拜还发现这支部队装备的火器甚是强大,样子很像是于去年在蒙古时见到的火器。

“嘶,这明廷的火器又有了进步。”

阿拜不是傻子,对于眼前的情况瞬间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虽然猜出了明廷的火器有了进步,但阿拜也坚信,敌军火器的也发挥不了太久的作用,只要等敌军挥霍完子弹后,就会轮到自己这方发力了。

他是思量的挺好,许下的重赏也够诱人。

但很可惜,白杆军厉害的不止是手中的火器,还有那一身的山地野战功夫。

许多建奴成群结队,冒着飞射而出的箭雨子弹及火炮奋勇前进,可每次等他们拼死冲到云梯上的时候,就被一白杆给套住了脖子,进而就拖入了城上砍死。

见情况如此糟糕,阿拜只得是下令撤退休整。

可偏偏敌人的箭矢犹如是用不完一般,顷刻间又射杀了己方百余人。

“娘妈的,五营撤退,二营出击!!”

没办法,阿拜只得是选择了车轮战,命率领五营的图尔格退下,换阿济格带领二营上了。

车轮战旋即爆发,这一万五千多人的建奴大军是连番进攻,宛如不知疲倦的小强一般!

经过长达三个时辰的血战,这大安口内外,双方共是死伤了四千余人,城上城下满是尸体,就连秦良玉也收到了轻伤。

除了她秦良玉本人受伤以外,白杆军也折损了二百有余,这要不是她勤于练兵,恐怕这死的只会是更多!

战至了这一刻,城上的守军弹药也消耗快尽了。

趁着敌军轮换的间隙,秦良玉旋即便找上了东胜右卫指挥。

“秦将军。”

这担任东胜右卫指挥使的人,名叫陈澹,年纪约有四十五,整个人是被战火侵染成了乌黑。

“陈将军。”

双方会面之后便拱了拱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我闲话少叙,此前我城防损失集合?可有统计?”

见完了礼后,秦良玉便直接了当的开了口。

“不瞒秦将军,我大安口战至一天,损失甚是庞大。在你没来之前,据我军中副将核算,战死兵卒一千三百余口,箭矢使用了四万余支,火炮也打了八千多发。恐怕到了现在,我军中的弹丸也就有个四千发左右的剩余了。”

陈澹是无奈的开口,说着就摸了把头上的血污。

“陈将军将军库中的物资全拿出来吧,若是不用只怕到头来只会是便宜了建奴。”

秦良玉说的没错,建奴此来就是为了劫掠的。

“嗯,秦将军所言不错,我也正打算如此。”

说着,陈澹就准备下去通知边防内的搬运库中军械了,可就在他刚准备动手,脑中突然就想起了一事。

“对了,秦将军,您…您可否帮我等给朝中上一封奏啊?”

“哦?上奏?”

听到这话,刚转过身去的秦良玉就是一脸的疑惑。

“对,我想让您帮我上一道奏劝劝陛下,如今我大明百战四起,军户逃亡虽是暂缓,但军中将官心念驳杂,士气弭乱,全无荣耀之感。所以我想您帮我跟朝中言语一声,看看能否改善我大明军户的生活状态。”

陈澹说的很简单,他认为军户逃亡、士气低迷、宛如土匪等现象,全是因朝廷不善待军户而导致的问题,所以他便就想请这位从四川远调而来的大将帮忙进言了。

“好,待我朝平定此战后,我定帮陈将军进言。”

正当二人谈话的功夫,一声锣响便就响彻了在了寂静的夜里。

建奴再次进攻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