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73章 兵临蓟州重镇、辽东官兵抵达

“报!”

“启禀总督,敌军已占据了我蓟州镇以北的三台山关、苏郎峪关及汉儿庄等地。目前敌军正在集结向我蓟州镇大营进军!”

迁安城内,张书缘是同一众永平府将官齐聚一堂。

有蓟辽总督刘策、永平知府孙遇,永平卫指挥使杜茂秋、东胜左卫指挥使陈靖华、兴州右屯卫指挥使魏鹏及卢龙卫、开平中屯卫等大大小小三十余位文武大员在此汇聚。

PS:由于崇祯史料过于不全,一些名字我就架空了,大伙儿知道个意思就行,有知道的观众老爷可以补充,后面我都会改。

一听军中斥候来报,张书缘就从背后的墙边转过了身来。

“眼下我蓟州镇百姓撤离如何?”

回过身来,他没有回复斥候的禀报,反而是问了一句最关键的问题。

“启禀总督,我蓟州镇一域百姓已撤离六成不到……”

在明朝,文官带兵之后会给予总兵官级总督头衔,这永平知府孙遇称呼的倒也没错。

“不到六成……”

也是,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而蓟州重镇一域,据后世判断大概是有着一千多万的人口。而这么多人口,想要在这半个多月里撤离,别说是眼下恐怕就连后世也难以做到。

而据张书缘的调查来看,眼下的蓟州及蓟州重镇是少说有个八百万人朝上,毕竟这地区可是位于京师附近,而且又是处于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的宜居地带。

在了解到百姓迁移的困难后,张书缘旋即就下了命令!

“去通知蓟州镇卫指挥使李智中,让其坚守城池,逐步诱敌入关!另外再命太平寨官兵沿周遭山脉阻敌,重点要注意其骑兵,勿要与其纠缠!”

“是!”

斥候得令,旋即就急冲出营去传令了。

“诸位,此乃多事之秋,本阁多的话也不多说,但唯独有几条需要让诸位铭记。一、诸位要严格遵守执行我部发出的命令,二、对于敌军的目的诸位要了熟于心,三、眼下正值战时,军律要严格执行,若有投敌叛变者一律同视为建奴!”

“是,我等谨遵都督之命!”

“好!兴州右屯卫指挥使。”

“末将在!”

“本阁命你,即刻奔于迁西城指挥我军作战,要尽力利用我军已布置好的战壕与之纠缠,逼其向正南进军。”

“末将遵命!”

兴州右屯卫指挥使魏鹏旋即得令,转身就出营回奔了。而他们之所以聚在这里,是为了商讨战术方略!

魏鹏走后,张书缘便就看向了迁安县卫所的人。

“本阁命你,即刻带领麾下同知下属坐镇于城防四门,严防敌军渗透夜袭!”

“卑职遵命!”

“孙知府。”

“下官在。”

“本阁命你,自即刻起开仓放粮,照应百姓。若城中安置不下者,可给予口粮让其自行奔赴滦州等地!”

“下官遵命!”

永平知府孙遇旋即领命,但就在接令的瞬间却是在低头诡笑。

开玩笑,开仓给那些贱民有何用?还不如留着粮食给城中的军队呢。

他是这么想,但张书缘却好巧不巧的看到了其神情。

虽然是看到了他的表现,但眼下却一时半刻没有理由杀他,只能是等其犯事或投降了。

“其余人等,各归其位,按照此前我等商议好的方针行事!”

“是!”

众人抱拳领命转而就退出了大营,直奔布置好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了。

在张书缘的计划里,这三道防线是一层比一层厚重。

第一道防线犹如麻布,尽管破开费力但也不是破不了,其战法是利用山脉滋扰建奴,让其稍敢有阻。

第二道防线是犹如铁桶,期间布满了地雷、暗桩、壕沟高墙。

第三道则是绝对防御,利用永平卫、卢龙卫、开平中屯卫及地方守军主力,利用地雷战壕以及大量火器,组成绝对防御网,将建奴堵在榛子镇至建昌营一线!

……

就在张书缘刚遣散各部将军后,一声斥候疾步声就从大营外传了进来。

而此丄禀的是消息是,辽东关宁军到了!

一听是袁崇焕的人到了,张书缘赶忙放下手中的笔墨,带着吴遵周与孙廷勋就去见人了。

来到东城外,只见三支兵强将勇的大军伫立在了门外。

“开门,迎军!”

如历史中不同,由于迁安城眼下是脱离了孙遇的掌控,所以便也就没发生阻挡辽东军进城补给的事了。

“末将赵率教,刘恩方,裕仑,侯体乾,陈维翰,杜弘芳,李居正,赵率伦,赵凤鸣拜见总兵官!”

此时张书缘的身份早已是传遍了整个北直隶地区,赵率教等人一进入抚宁就知道了。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随我入城暂休!”

亲手扶起这些个将军们,张书缘就对此次战役充满了信心。

进城入营,很快赵率教等人就问起了战事情况。

听他们这么一问,张书缘便就猜到那袁崇焕对他们说了什么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呵呵,战事刚刚开始。诸位将军请看!”

见众人问起情况,张书缘便就走到了帐中的沙盘旁,拿起放在沙盘旁的棍子就开始述说情况。

“大人,我等眼下是否要支援蓟州镇?”

赵率教看着沙盘中的情况,一脸正色的问道。

而这赵率教是已有六十岁整了,别看其年龄大,但他却是一员勇猛虎将,曾多次立下卓着战功。

只不过,由于历史中的种种因素,以至于这位老将却战死在了遵化。

“不,本阁的意思是,你们先稍作休整。然后奔赴建昌营至榛子镇一线组织兵防,坐等建奴来袭!”

“大人,这是为何?”

赵率教等人是不了解情况,一听这话就懵了。

“自然是守株待兔了。对了赵将军,您这次带来了多少兵卒?”

“额…不多,末将只带来了五千余人。”

赵率教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言辞间很是没办法。

也是,山海关还要屯兵防守,是绝对不能因为这己巳之变全员离开的。

“这样啊,既然如此,那本阁可请赵将军分兵一半驻守太平寨一线呐?那里是本阁和陛下等人共同谋划的反攻之地。”

“大人言重了,末将在来时便听都督言语,让末将遵命行事,所以大人有何军令直接下令就是!”

这赵率教很是豪爽,完全不像是一位六十岁的老人。

“好,那事不宜迟,本阁便命你麾下裨将阵练、游击鲁之甲即刻远赴太平寨!”

“末将遵命!”

赵率教一抱拳,旋即就下去吩咐了。

做完了这一切,张书缘就走出了大营,眯着眼,看向了迁安知府的方向……

一天后。

皇太极也亲率大军来到了蓟州镇前的五十里处。

“大汗,巴牙喇(传令兵)来报,发现前鹿儿岭有敌军设防!”

“嗯,知道了。”

听到这消息,皇太极便扫向了四周,打算看看能否绕过这鹿儿岭直插蓟州镇了。

可看了半天,映入他眼中的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山脉,只有眼前那一条官道可通向蓟州重镇。

“传令三军,准备攻山!”

“是!”

一声令下,身后的骑兵便就散了开来,让出空间给后面的步兵部队。

虽然他后金是以骑兵闻名,但其步军也是不容小觑,尤其是眼下他皇太极所率领的亲兵部队,更是有四分之二装备了重甲。

来到山下,皇太极看了眼身后的四千人的步军营,旋即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剑,用女真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命令下达,身着重甲的步军就举起了铁盾或滕盾,就开始向鹿儿岭的正北面进攻了。

随着步军开始行动,其身后的炮兵营也拿出了七尊虎樽炮和三尊红衣大炮。

炮火瞬时迸发,一如流星坠落一般就砸向了鹿儿岭。

“杀呀!”

随着火炮轰鸣,那两千余重甲步军就开始冲锋。

虽然这重甲军行动迟缓,但其不怕刀砍剑劈,外加手中又有铁盾和滕盾,所以很快就冲到了鹿儿岭的山坡之上!

见敌军冲上来了,负责驻守在鹿儿岭的贾安宜千户,就抽出了腰间的佩刀。

“弟兄们,建奴逞凶,随本将与敌厮杀!”

这贾安虽是知道些内幕,但他却不是个临阵逃亡之人,因为他是王永光于去年裁军时留下的精将,对朝廷有着强烈的效力之心。

没错,这明末的官军虽然是废弛不堪,但在这广袤的中层军户里还是有不少人对朝廷尽忠的。而这再加上那句“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的话,所以哪怕是心中再有怨恨,但在拿到饷银之后还是能够爆发出强悍的战力。

贾安一声令下,麾下的兵卒旋即就对涌上来的敌军开火了。

火枪激射,冲锋呐喊,转瞬之间就充斥在了这小小的鹿儿岭。

双方兵卒是接连倒下,可碍于此为生死之际,每个人都迸发出了必死之念!

建奴重甲兵是勇猛冲锋,鹿儿岭上的守军是拼死血战,但奈何由于鸟铳及三眼火铳的填充麻烦,不多时便就被建奴步军冲到了阵地之上。

“大明万年,蓟州镇万年!”

贾安是高声呼喝,手中的钢刀是一下一下的挥砍。

不多时他便就力竭了,被一重甲兵一枪刺穿了心脏!

“将军!!!”

见自家大人战死,贾安的副手旋即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将士们,为我将军复仇!!为我龙井关将士复仇,随我杀呀!!”

贾安的副手是高声疾呼,带着三位亲兵就去抢贾安的尸首。

来到近前,他刚准备拖拽,就见一明晃晃的长戈划向了自己的脑袋!

见长戈来袭,这副将一个侧滚翻避开,举起手中的长刀就是一刀。

扑哧一声,那挥舞长戈的重甲兵旋即就被他砍断了手臂,鲜血瞬间就溅了他一脸。

解决掉此人后,贾安的副手还想去抢上司的尸体,可他刚一动身,身后的方向就涌来了十位敌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娘的!将军,老邱对不住了!”

眼见敌人抵近,名为“老邱”的副将,只得是挥出一刀,喊着眼泪就带人向后撤离。

“将士们,上山跟他们周旋,为我蓟州卫争取时间!”

“是!”

命令顷刻脱口,而那忙于四处乱战的兵卒旋即响应,纷纷摆脱对手就向山顶奔去。

“追!”

负责这支步军的阿山叶臣,旋即就下达了追击的命令。

刹那间,重甲兵后面的普通步军就涌了上来,掏出背上的弓弩就开始射杀逃亡的明军。

这一战,虽是不起眼,但这支千人的千户所部队,却是打出了大明的骨气!

“哼,这才对嘛。倘若此间要如汉儿庄那般,本汗到真觉的有怪了。”

对于皇太极这个人来说,事情太顺利他会觉的有怪,事情要是太不顺利,他也会骂人呵斥,只有像这种有反馈的事情,他才会觉的正常。

没错,这里之所以留有军士,自然是张书缘等人的手笔。

在张书缘与孙承宗及李邦华三人看来,这若是不给予些建奴抵抗,他皇太极是不会轻易深入的。

而想要让他深入,唯一的方法便是以战利诱之,通过连续的胜利让其心生狂傲!

说实在的,这也不是他们三人想法奇特。而是这对于所有人来讲,若是此处没有抵抗的话,那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要好好想想,是不是他明廷有什么奸计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