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772章 宗室诸王,二都并行

推恩削藩,化国为郡这番话一出来,殿内落针可闻。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个人也开始思考,这番政策的可行性。

“如若迁都南京,是否可行?”作为兵部尚书的李靖,这个时候突然插嘴道。

迁都一事,只是他根据军事上的角度提了一嘴。

如果都城在洛阳的话,以那个距离东南亚的距离,确实是无法维持统治。

毕竟,东南亚若是出现一点问题的话,等消息传回来至少就得小半年,再等到朝廷派出人马解决问题,那得多长时间?

可是,换成了南京的话,相对而言,就有一定的可行性了。

如果能够大修南方和东南亚之间的道路,保证道路的畅通,再像益州大营那样,取南蛮、山越之精卒,若东南生乱,自有镇守之法。

而且,他曾经听说,曾有道人传言,南京有天子气,为此,朱元璋还特意将名字改为了南京。

“药师兄此言欠妥了!”

李靖此话一说,就直接引起了不少文臣的反对。

他们又不是之前的朱元璋,又或者是历史上的一个孙权,只有南方的一隅天下。

如今,他们手握的是十数州之地。

如果只有南方的一隅天下,以南京为都自无不可。

但手握十几州之地,南京根本不合适,甚至连作为备选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个时期的南方如何和北方以及中原相比?

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前,南方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根本就没有作为都城的基础。

而且,就像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把都城定在长江以南的,那是什么阿猫阿狗政权?都只是一些割据势力,而且,还是没怎么完成大一统可能性的割据势力。

唯一的例外,也就只有一个朱元璋了。

而且,就算是朱元璋,他所处的那个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南移,南方已经彻底的得到了开发,已经超过了北方。

以北打南,和以南打北,这难度可不是一回事!

并且,定都南京,在距离上确实是离东南亚相对近一些,可是,那也必须要大修驰道,保证南方和东南亚道路的畅通无阻,才有可能维持有效的同时。

这是一个超级大工程,可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事情。想要强行一两代完成,参考秦隋下场即可。

至于广纳南蛮、山越之兵,来应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如果定都南京,在都城隔壁放一支以异族势力为主体的精心打造的兵马,这合适吗?

因此,迁都这个考虑,比分封的问题都大。

“南京有天子气,此言,老臣远在洛阳,但也曾经有所耳闻!”“至于迁都之言,自然是为祸之举。”

“不过,南京不可作为都城,但却未必不可立为陪都!”

“如此,我大晋本质上就有了三个层面的政治中心,司雍本位、南京为副都、藩镇为辅,完全可以填补统治盲区,解决部分地区偏远统治力不足的问题。”

“不仅如此,还可以形成对全天下覆盖的格局。等到真正形成天下安定的时候,之后的大晋皇帝可再进行削藩。”吏部尚书王猛这个时候也插嘴了。

将南京作为都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然而,他的想法则是类似于后世唐和明的两都并行制。

将南京作为大晋的副都,可以帮助大晋开发南方,毕竟,大晋近几年以来的重心就是南方的开发。

同时,南京作为副都,也可以加强对于东南藩王的威慑。

而在其他方面,总体上,他的思路和诸葛亮差不多。

利用分封藩王的力量来开发东南亚,同化东南亚,通过几代人的时间,足以在东南亚建立有效的汉人文明统治。

而这几代人的时间,足够大晋大修道路,开山移林,以益荆扬从始,大量兴修道路,沟通交州、南州,再从交南二州辐射东南亚,形成遍及到如今的南方,以及整个东南亚的网络。

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是否稳固,他的交通道路问题同样是重中之重。

如今,就算是南州,也就只有早年姚崇在南州开辟的一条驰道,想要将交州和南州的道路,乃至是东南亚的道路,就得像中原和北方那样四通八达,这誓必要分成几代人,慢慢的进行!

皇帝李翔的手指,终于离开了案上那一大摞奏折。

他缓缓抬眼,目光如渊,扫过殿中每一位重臣的脸。

“景略、孔明所言,切中肯綮。”作为皇帝的李翔开口道。

“东南之地,非郡县可速治。增设副都,分封宗室,权宜之计,亦是唯一可行之途。”

对于分封藩王的事情,李翔其实也一直以来严重的考虑过。甚至,就算是东南亚这些事情发生之前,他也考虑过。

藩王之害,那肯定是存在的!

不过,藩王之力,相比中央朝廷毕竟还是渺小了一些,想要真正威胁到中央朝廷可不容易。要不然的话,自古以来,也就不可能只有朱棣这么一个成功上位的藩王了。

至于朱允炆,以当时的力量对比,他能输,和朱棣能赢一样离谱!

他停顿片刻,方才继续道,“其一,以南京为副都,南京与洛阳均设六部、都察院,官员品级低洛阳半品,受洛阳管辖,且其政令仅辖扬、交、南三州,南京官员五年一任,不得连任,掌监察东南诸王之责。”

“其二,择成年宗室子弟,封于林邑、扶南、南楚等要害之地,授王爵,开府建牙,掌地方军政大权。”

“其三,诸王国设长史、国相、都尉,此三职由朝廷直接选派干员充任,掌文书、监察、刑名及部分兵权,与藩王相互制衡!”

“其四,诸王可募兵自守,然兵额、甲仗、战船数量,由朝廷明旨限定!其赋税,除维系王用及地方军政开支外,余者尽数输于朝廷!”

“其五,诸王世子,年满十岁,必须入洛阳为质!诸王每三年须亲赴洛阳朝觐述职,无诏不得擅离封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