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20集:商人的困境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320集:商人的困境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4 20:29: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栎阳粮商

腊月的风卷着雪沫子,打在“钱记粮行”的幌子上,哗啦作响。钱万贯缩在貂皮大氅里,望着柜台前稀稀拉拉的几个买主,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这粮行在栎阳开了三十年,从父亲手里接过时还只是个小铺面,如今三进的院子连着眼下最时兴的砖窑粮仓,论规模,栎阳城里没有哪家粮商能比得上。可自打三个月前左庶长卫鞅颁布了那道新令,他这心里就没踏实过。

“东家,今日的籴价又按官府的牌价?”账房先生捏着算盘,声音发虚。他跟了钱万贯二十年,见证过粮行最风光的日子——去年秋收时,钱万贯捂着粮仓不卖,硬是把粟米价钱抬到了平日的三倍,气得城西的老秦人们直骂娘,可骂归骂,该买还得买。

钱万贯没好气地啐了口:“不按牌价?你想让巡市的吏卒把咱家粮仓封了?”他瞥了眼墙上贴着的木牌,那上面用红漆写着各等粮食的定价,字迹被风雪打湿,晕成了一片片暗红,像极了去年被他逼得卖儿鬻女的那户佃农的血。

正说着,门外闯进个裹着粗麻衣的汉子,冻得脸通红:“钱老板,给我来两石糙米。”这人是城南的屠户王二,往日总嫌粮行的米贵,如今倒来得勤了。

钱万贯斜着眼:“官府定的价,一文不能少。”

王二从怀里掏出沉甸甸的钱袋,哗啦啦倒出一堆秦半两:“放心,少不了你的。说起来这新法也怪,去年这时候买一石米,得花我三天卖肉的钱,如今两石才够一天的利。”他一边数钱一边笑,“左庶长说了,往后粮价就这么定着,谁也别想哄抬。”

钱万贯看着那些黄澄澄的铜钱,心里像被针扎似的。他挥手让伙计装粮,自己转身进了内院。粮仓的门虚掩着,透出一股陈米的霉味。他推开厚重的木门,借着窗棂透进的微光,能看到堆到屋顶的粮囤。这些粮食是他开春时低价收的,本想等青黄不接时大赚一笔,如今全砸在了手里。

“东家,张老板派人来了。”管家匆匆进来,手里捏着张字条。

钱万贯展开字条,上面是张记粮行的歪歪扭扭的字迹:“明日巳时,五羊皮馆,共商对策。”他冷笑一声,这老张跟他一样,手里压着不少粮,怕是也熬不住了。

次日一早,钱万贯揣着两锭银子上了街。雪停了,栎阳的街道泥泞不堪,穿粗布短打的农夫们扛着锄头往城外去,嘴里哼着新编的歌谣:“耕三亩,得一爵,养爹娘,娶老婆……”钱万贯听着刺耳,这些泥腿子也配谈爵位?他爷爷是跟着秦穆公打西戎的勋贵,到他父亲这辈才转行经商,可就算如此,他走在街上,哪个官吏不给他三分面子?如今倒好,一个种地的能凭着多打几石粮食得爵位,他这粮商反倒成了没出路的行当。

五羊皮馆里暖烘烘的,墙角堆着商旅带来的皮毛。张老板已经到了,正跟几个相熟的商人抱怨。见钱万贯进来,张老板赶紧起身:“钱兄可算来了,你说说,这日子还怎么过?”

“怎么不能过?”钱万贯坐下,给自己倒了杯酒,“官府不让囤粮,咱就不囤?他们定的价低,咱就掺点沙土进去,反正那些泥腿子也尝不出来。”

旁边做布庄生意的李掌柜摇头:“钱兄别冒险,前日西街的陈老板往粮里掺了石粉,被人告到县府,不仅罚了款,还被拉去城墙根示众三日,脸都丢尽了。”

张老板拍着桌子:“依我看,咱不如联合起来罢市!这栎阳城里,粮行半数在咱手里,只要咱关了门,官府就得求着咱开市。到时候,还怕他们不改规矩?”

众人一阵附和,唯有坐在角落的赵老板沉默不语。赵老板原本开着家不大的粮行,上个月突然把铺子卖了,买了几十亩地。钱万贯瞥了他一眼:“赵兄怎么不说话?莫非是觉得咱们在胡闹?”

赵老板放下酒杯,叹了口气:“不瞒各位,我那几亩地,上个月收了三斛粟,里正说按新法,能给我评个‘上农’,徭役都能免一半。我儿子去从军,凭着在战场上砍了两个魏兵的首级,已经升为公士了。”他顿了顿,看着钱万贯,“钱兄,不是我说你,这新法虽严,可真给百姓活路。咱经商的,不如也转了行,买几亩地,安稳。”

“安稳?”张老板嗤笑,“你忘了去年旱灾,官府征粮征得有多狠?今年说好的减税,指不定过阵子又变卦。”

“不会变了。”赵老板摇头,“我那亲家是县府的小吏,说左庶长在城南立了块石碑,把新法刻上去了,说是要传千代万代。”

钱万贯心里咯噔一下,他倒是听说了立碑的事,只是没当回事。若是新法真能长久,那他手里的粮岂不是砸得更狠?他看向众人:“别听他胡说,一个种地的懂什么?咱们接着说罢市的事,谁要是敢不参加,往后就别想在栎阳的商圈里混!”

多数人被说动了,纷纷点头应承。钱万贯心里稍安,正准备商议具体时日,忽听外面一阵喧哗。他走到窗边,见一队吏卒举着“告民书”在街上张贴,不少百姓围过去看。一个识字的老夫子高声念着:“凡弃商从农者,三年内免赋税;开垦荒地者,十年不缴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屋里的商人顿时炸了锅。李掌柜脸色发白:“我那布庄的伙计昨日还跟我说,想辞工回家种地……”

张老板也慌了:“我库房里的粮,若是真没人买,过了春就该发芽了。”

钱万贯心里也打鼓,可话已说出口,不好收回。他强作镇定:“慌什么?他们也就是说说,真让这些商人去种地,他们会吗?”

可接下来的几日,钱万贯发现自己错了。先是李掌柜的布庄关了门,听说买了五十亩地,带着家人去城外开荒了。接着,几个小粮行的老板也纷纷效仿,有的把铺子卖了,有的干脆带着粮食去换地。钱万贯的粮行里,伙计们也人心惶惶,一个跟着他多年的老伙计红着眼圈来辞工:“东家,我娘说,我弟弟在军中得了军功,家里分了田,让我回去帮忙种地……”

钱万贯气的摔了茶碗,可留得住人,留不住心。他去张老板家商议罢市,却见张老板正指挥着伙计把粮食往马车上装。

“老张,你这是做什么?”钱万贯厉声问。

张老板一脸无奈:“钱兄,对不住了,官府派人来说,愿意按市价收购咱们手里的余粮,用来赈济流民。我想了想,与其等着粮坏了,不如换成钱,也去买几亩地。”他压低声音,“我听说,甘龙太傅都在城郊买了两百亩地,咱们这些人,还犟什么?”

钱万贯如遭雷击,甘龙是朝堂上反对新法最厉害的人,连他都开始为自己打算了,这新法怕是真的挡不住了。他失魂落魄地回到粮行,看着空荡荡的铺子,突然觉得这三十年的经营,像个笑话。

傍晚时分,账房先生匆匆进来:“东家,县府派人来了,说左庶长请您过去一趟。”

钱万贯心里一紧,该不会是因为他想罢市的事吧?他硬着头皮去了县府,却见卫鞅穿着一身素色锦袍,正在看一幅地图。见他进来,卫鞅抬了抬眼:“钱老板,听说你想联合商人罢市?”

钱万贯扑通跪下:“左庶长饶命,是小人糊涂!”

卫鞅却笑了:“起来吧,我不是来问罪的。我听说你粮行的粮仓是栎阳最好的,想请你帮个忙。”

钱万贯愣了愣,起身道:“左庶长请讲。”

“官府要在各县建常平仓,丰年收粮,荒年放粮,需要懂粮食的人来管理。”卫鞅看着他,“你若愿意,可担任栎阳常平仓的总管,俸禄是你粮行的两倍,且按军功爵制,干得好,能得‘上造’爵位。”

钱万贯怔住了,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得爵位。他看着卫鞅,见对方眼神诚恳,不似作伪。再想起那些转行种地的商人,想起铺子里堆积的粮食,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小人……小人愿意。”钱万贯深深作揖,声音有些颤抖。

走出县府时,夕阳正染红了栎阳的城墙。钱万贯回头望去,见卫鞅仍站在窗前,望着东方。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栎阳城里,在这秦地之上,悄然拉开序幕。而他,这栎阳最大的粮商,终于找到了新的归宿。

几日后,钱记粮行的幌子被摘了下来,换上了“栎阳常平仓”的牌子。钱万贯穿着官府统一的服饰,正在指挥伙计们清点粮食。一个老农背着半袋粟米来卖,笑着说:“钱老板,如今这粮价定得公道,咱种地的也有盼头了。”

钱万贯点点头,心里从未如此踏实过。他知道,往后的日子,或许不再像从前那样赚大钱,但这心里的安稳,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远处的田野里,农夫们正在翻地,新的歌谣顺着风飘过来:“法如山,民不慌,耕织忙,秦自强……”钱万贯听着,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了起来。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