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年关将近了。
这几个月的事情实在是乏善可陈。
李延昭在军营中带着所部骑卒无非就是日复一日的操练。
在他的理念与精心安排的操练科目下,广武骑卒正发生着不可思议的蜕变。
太守的试验田中,冬小麦也已经播下,只等来年春夏交接之时,李延昭苦思冥想的这一出产两季粮食的办法究竟可不可行,便能得以验证。
众骑卒家中也是收割了秋粮。
今年虽逢旱年,然而就李延昭所知,部下骑卒们的家中,倒还都过得去。
尤其是平叛归来,众人还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赏钱。
虽然旱年使得广武郡中粮价看涨,不过众人家中支撑到来年开春,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家中安定,士卒们对操练的热情也就空前高涨。
这几月间,李延昭加入了负重山地越野、骑射、以及斧锤等往日甚少使用的独门兵器训练。
不仅如此,每日晚饭之后,还组织两名队率与十名什长到他帐中,由他亲自教众人识字。
起初,就算是两名队率也对百人长组织识字的这一番举动感到不以为然。
直到李延昭拿出一幅标注得密密麻麻小字的,他自己抽空绘制的广武郡周边的军事地图,丢到两名队率眼前,让他们在上面找出三县,与广武军大营的位置。
这两位心高气傲的队率拿着地图看了半天,深感无从下手之外,才对李延昭的这一安排加以重视起来。
李延昭的设想之中,今后这支广武骑卒除了斥候哨骑之外,往往还须深入敌军腹地几十里乃至百里。
来侦察敌军部署、中枢机构,乃至于屯粮、屯兵之地。
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侦察,就使得其手下这些骑卒必须识字,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了。
虽然李延昭来自于使用简体字的时代。
然而出于热爱,自己也曾翻阅过繁体的史书兵书一类书籍,故而教此间下级军官识字,也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逐步地改变着这支广武骑卒,并万分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这支骑卒,将成为自己设想中的骨干力量。
就这样,在建兴九年年尾。
李延昭迎来了他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的第一个新年。
按照惯例,新年休假。
然而军营之中的士卒们却是不能一股脑儿地休假的。
太守与千人督为此特地安排营中士卒分为两拨。
一拨休假,另一拨分别留守营中、以及郡城。
十日后轮替。
自腊月二十五始。
李延昭自请第一波留守。
自然而然地,刘季武那一什自来军中伊始便跟随李延昭的士卒,也留了下来。
陈队率那一队骑卒们便休假回家,蔺队率及队中士卒便同李延昭一起留守。
李延昭对这个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即将经历的第一个新年,可说是全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