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祖传秘方
长青大队卫生所办公室设有一间病房,放了一张办公桌一张病床,还用铁窗隔出一间药房,虽然显得拥挤,但基本能满足村民就医需求。
郝行一以他擅长的中医,在长青大队立稳了脚跟。
他时常捋捋大背头对雍大牙和黄香芪讲:“这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也讲究猛药去疴。”
还引经据典地讲医道医德医方,什么素问要略,什么医鉴灵枢,雍大牙听得一脸发蒙,香芪却听得津津有味。
还讲古方今用,经方新用,拿给香芪一本《汤头歌诀》,说里面有四百味,二十八部脉。
郝大夫除了号脉辨证开药方,还凭借祖传秘方自制药膏药丸药面治疑难杂症,赢得了不少好评。
雁长脖身上长痒疹,挠红了一片,用过几种西药效果都不佳,可用了几回郝大夫特制的黑褐色药膏一天天好转起来,一时高兴竟要认他当干儿子。
曲三哨上山倒套子不小心把脚板扭伤,郝大夫把一块浸药纱布放在脚痛处,再用湿布把周边围上,然后用酒精棉球点燃纱布,待三哨说烫时,立即用湿布捂灭火焰,扭伤处皮肤不一会儿变得通红,连续弄了三天就可以走路了。
像这样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但郝行一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他治不好的病,钱老牤打小就是个蛇皮身子,皮肤干燥,还有脱屑,郝大夫说这是鱼鳞病,属于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无法根治,告诉他多洗澡,勤保养。
天长事久,郝行一名气越来越大,也更受村民尊崇。
相比之下,靠推大针管行医的雍大牙却不受待见了,清闲了一段时日,便主动辞了卫生所的工作。
常有一些社员提着土特产来答谢郝大夫,黄得贡看在眼里,免不了会产生一丝嫉妒。
这天他和媳妇嘀咕:“你看人家看病确实有两下子,开药方量大见效快,用偏方治疗疑难杂症也很灵验,人家照秘方本整的膏啊丸啊面啊确实好使。”
杜春桂却不屑一顾,故意抬高了声音说话:“我就不信他能包治百病,就虚病来讲,他就不是我个儿。”
说完还特意往北炕又斜扫了一眼,料定那看书的人听见她叫板也不敢接茬。
黄得贡却揭短说:“你拉倒吧,那年鬼子漏要批斗你,你跑得比兔子都快。”
这话让媳妇挺难堪,却狡辩说:“我,我那是大仙儿不跟小鬼儿一般见识。”
话音刚落,逗乐了北炕的两口子。
黄得贡呵呵笑道:“吹呗,反正也不上税。”
杜春桂撂下脸子说:“笑什么笑,这不是吹,人有秘方,我也有神药。
我还说那句话,不管是家猫,还是野猫,拿着耗子是好猫……”
冬日里,隔三差五就会有密密麻麻的雪花漫天飞扬,时而散漫地下落,时而借着风力乱蹿,以它厚阔的覆盖消弭所有的坑洼、杂乱和污浊。
猫冬尚未接近尾声,生产队活不多,除了有几个棒劳力刨刨粪堆,车老板子出外拉拉脚,人们大多很闲,或看个小牌,或扯个乐子。
这一天,村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黄士清家养的十二只鸡遭了殃,一宿被咬死十只,把潘桃心疼的都哭了。
黄士清怀疑是狐狸咬的,说狐狸有“杀过”
行为,如果让他逮着非弄死不可。
事隔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那狐狸果然又来了。
朗月之下,残雪尚未化尽的角落泛着莹白。
潘桃让黄士清陪着上茅楼,两口子穿上棉袄棉裤,刚打开房门,就发现院子里进来一只火狐狸。
黄士清顺手抓过一把立在门旁的铁锹急忙追赶,那火狐狸嗖一下飞身翻过矮墙头进了西院,穿过胡同,越过横街,又穿过一道半开的栅栏门,钻近了后院白六指家胡同里。
黄士清紧追不舍,抡起铁锹就打,锹头擦着狐狸尾巴拍在雪地上发出吭啷一声。
火狐狸在院里逃窜一圈,见甩不掉猎杀者,急往大鸡舍上翻跃,锹头带着风声斜扫过来,又是吭啷一声,正拍在前爪上,只听嗷的一声滚落在地,惊得鸡舍里一阵咯嘎乱叫。
火狐狸刚要站起身来,那锹头带着风声迎头重重拍下来,随着嘭的一声,身子便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
听见院子里一阵扑腾声,白二熊披衣出屋察看,看见大鸡舍前立着个提锹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