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空境镜空 > 第82章 暗局试剑锋

空境镜空 第82章 暗局试剑锋

作者:爱吃香菇蛋挞的玄黑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3 16:07: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金陵城的秋雨,连绵不绝,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雨水敲打着“仁济粮行”后堂的窗棂,也冲刷着这座城市白日里的喧嚣与算计,只在夜里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寂静。

肖玉卿独坐灯下,指尖夹着的香烟已积了长长一截灰烬。他面前摊开的,并非粮行账册,而是一张凭记忆勾勒的金陵城简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铅笔,细致地标记出敌特电台大致活动区域、新型测向车的可能布防点,以及罗云净提供的那个至关重要的“分区停电排查排班表”。

煤油灯的光晕将他沉稳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纹丝不动,唯有眼底深处,有冷冽的光芒在流转。

罗云净带来的情报,以及两人商定的反制策略,无疑是一步妙棋。但这步棋,必须走得毫无痕迹,且要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他首先考虑的,是罗云净的安全。党务调查科的派去的人并非庸才,那份“分区静默,重点诱捕”的方案固然精妙,但若推行过于顺利,反而可能引起对方对方案提供者——罗云净的怀疑。他需要为这份方案的“成功”或“受挫”,都准备好合乎逻辑的解释。

其次,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张排班表。这不仅仅是几个安全的通讯窗口,更是一个调动敌人、消耗敌人、误导敌人的战略契机。

沉思良久,他掐灭了烟蒂,动作轻缓却坚决。他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用密写药水开始书写指令,笔尖沙沙,与窗外的雨声混成一片。

指令一:“启动‘回声’计划。目标:配合‘排班表’,在非静默区,于测向车重点监控时段,启用二号、四号废弃电台,发射经过设计的、含有部分真实但已过时或次要信息的电文。发射时间要短,信号要弱,营造出‘我方电台在强大压力下谨慎试探’的假象。务必让敌人的机器捕捉到信号,让他们‘有所收获’。”

——此为“饵”,既要让鱼儿看到,又不能让它轻易咬钩,目的是巩固罗云净献策的正确性,并消耗敌监听力量。

指令二:“通知‘家里’及所有活跃联络站,严格遵循‘排班表’划定的安全窗口进行紧急通讯。同时,启动‘灯下黑’转移方案,核心联络站暂停使用,将核心人员设备向敌人排查计划外的复杂区域分散。”

——此为“实”,利用敌人注意力被固定的空档,完成真正的战略转移和关键情报传递。

指令三:“令‘磐石’和‘铁钉’留意内部,对此排查方案可能出现的异议或质疑。若有,可适时提供‘佐证’支持该方案的合理性。若方案推行中意外受挫,则引导研判为‘敌特狡猾或‘技术故障’,绝不可回溯质疑方案本身。”

——此为“盾”,由曹彦达和潜伏在调查统计局的‘铁钉’提供内部策应,确保罗云净无虞。

写完指令,他仔细吹干,将其折成一个小小的方块,放入一个特制的、看似是普通中药材“茯苓”的蜡丸中。他轻轻敲了敲墙壁,老李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出现。

“最快速度,分三条线送出去。”肖玉卿将蜡丸递过,声音低沉。

老李重重点头,接过蜡丸,身影再次融入屋外的雨幕黑暗之中。

完成通讯部署,肖玉卿的思绪转向罗云净在资委会的处境。他深知罗云净与陈兆谦力主的西南基础工业建设,触及了沪上派系和军政部某些人物的利益。这大好河山竟掌握在一群蠹虫手里,他冷冷地嘲讽,胸中不由怒火翻腾,但迅速控制住——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想到那些反对者,大敌当前,却只顾眼前“剿匪”功利、不惜削弱长远国防根基的派系。他们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不乏见风使舵、牟取私利之辈。

一个更为隐秘、也更为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借力打力,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来促成有利于我的局面。

他再次提笔,这一次,书写得更加缓慢、谨慎。这是一份提供给“家里”的战略分析及行动建议,并非具体的指令。

他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资委会内部围绕预算案的派系分歧,指出了以陈兆谦、罗云净为代表的“战略派”与沪上及军政部分势力代表的“功利派”之间的尖锐矛盾。然后,他提出了一个建议:

“……可否由‘家里’协调外围力量,适当‘泄露’或制造舆论,暗示‘功利派’中某些关键人物与日本商社存在不明往来,或其主张削减西南重工业预算,实为迎合日方削弱我战争潜力的战略意图?此计虽险,但若能成功引发高层猜忌或舆论压力,或可有力声援陈、罗,改变预算案走向。具体方式,请‘家里’权衡定夺。”

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但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

窗外交加的风雨声,恰似当时局势的写照。肖玉卿感到一丝疲惫,但精神清明。

雨渐渐停了,远处的天边隐隐泛着鱼肚白,他整理了一下长衫,脸上恢复一贯的温文平静,仿佛那个在黑暗中运筹帷幄的“惊蛰”从未存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轻轻推开后门,一股雨后清冷的空气涌入。他深吸一口,迈步走入即将破晓的晨曦之中,身影很快消失在金陵城早起谋生的人流里,无迹可寻。

金陵的秋意愈发浓重,紫金山的枫叶红得如同浸染了鲜血。资源委员会大楼内,气氛却比窗外的秋风更加肃杀。

预算草案的争论已经从会议室蔓延到了整个金陵官场。陈兆谦力主加强西南基础工业建设的立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沪上派系和军政部的一些实权人物联合起来,发起了凌厉的反扑。

几日之后,一场针对罗云净和陈兆谦的舆论风暴果然袭来。

这天清晨,罗云净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就神色紧张地送来了当天的《金陵新报》。在第二版的显眼位置,刊登着一篇署名“旁观者”的评论文章,标题赫然是《警惕实业救国名义下的资敌行为》。

文章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直指“某些留洋归来的技术官僚”,称他们“借西南建设之名,行资敌之实”,将宝贵的国防资源投向“共匪可能流窜的区域”,质疑其动机不纯。

“罗顾问,这......”秘书欲言又止。

罗云净心里嗤笑,又是这招,面色平静地放下报纸:“无稽之谈,不必理会。”

然而,这股阴风并非孤例。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论调在几家影响力较小的报纸上接连出现,虽未形成舆论风暴,却足以在官场中制造猜疑的气氛。更让罗云净警惕的是,他察觉到技术审核科近期收到的几份重要文件,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不应有的迟滞,显然有人在暗中作梗。

这天下午,他正准备去向陈兆谦汇报工作,却接到胡为缮从沪上打来的电话。

胡为缮在电话中压低声音,“云净老弟,最近风声不太对,你要格外小心。”

“多谢胡兄提醒。”

胡为缮的声音压得更低:“有人在暗中搜集你在德意志留学时期的材料,特别是你参加过的那些学术交流活动。虽然都是公开的,但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曲解......”

罗云净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清者自清。”

“唉,你啊......”胡为缮叹了口气,“有时候,不是清者自清就能过关的。陈主任那边,压力也很大。”

当晚,罗云净通过死信箱向肖玉卿传递情报说明情况。

而在参谋本部那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肖玉卿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获悉了这些动向。他站在窗前,望着暮色中逐渐亮起的灯火,眼神冷峻。

敌人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

“看来,是时候给他们加点料了。”他轻声自语。

又过了数日,一场精心策划的反击悄然展开。

先是沪上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西文报纸《华东新闻》,刊登了一篇分析中日工业实力对比的文章。文章客观地指出日本在华投资的战略意图,并隐晦地提到“某些中国官员与日本商社过从甚密,可能影响国防决策的独立性”。

紧接着,南京的《救国时报》发表社论,呼吁“警惕经济领域的隐形侵略”,强调“基础工业建设关乎民族存亡,切不可因短期利益而自毁长城”。社论虽未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指向。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一份神秘流传的小册子。小册子详细列举了某位极力反对西南重工业预算的官员,其亲属与日本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的商业往来记录,时间、地点、金额都清清楚楚。

这小册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金陵官场激起千层浪。虽然很快被查禁,但内容早已在高层中传开。

委员长侍从室下令彻查。

一时间,原本气势汹汹的反对声浪骤然减弱。那些跳得最欢的官员,突然变得沉默起来。

陈兆谦抓住这个机会,在资委会内部会议上强势表态:“某些人,自己屁股不干净,还要污蔑忠良!西南建设,关乎国本,谁敢再阻挠,就是民族的罪人!”

会后,陈兆谦对罗云净说:“云净,这场风波,看似暂歇。”

罗云净并未放松:“世伯,幕后之人未出,恐不会善罢甘休。”

陈兆谦面色凝重:“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绝不会甘心。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更急。你切不可有片刻松懈。”

从陈兆谦办公室出来,罗云净的心情并未轻松。

罗云净敏锐地感觉到,这次舆论反击的手法,不像是陈兆谦一贯的风格。那精准的情报、恰到好处的时机、多管齐下的方式,让他仿佛看到了一只隐藏在更深处的、冷静而有力的手在操控一切。

他心中凛然,对组织的精密与高效,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与此同时,党务调查科的“分区停电排查”计划启动。首夜,城西甲区静默,乙区丙区监测车严阵以待。肖玉卿在粮行后堂监听敌人通讯。

前半夜,乙区、丙区一片安静。

计划执行数日后,一次轮到丙区为重点监控区时,临近子夜,肖玉卿耳机里突然传来一个微弱但清晰的非计划内信号,短促后消失。监测车显然已捕捉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肖玉卿立即查询。一小时后,老李带回消息:“是丙区一个商用电台,与我们都无关。”

肖玉卿长舒一口气,但眉头紧锁。这次意外虽虚惊一场,却暴露了在严密监控下,任何意外都可能致命。他意识到“排班表”计划容错率太低,立即发出密令:

“即日起,启用‘镜面’计划。在所有预定安全窗口外,另行设立三处备用联络点,采用单向激活机制,非极端情况不得使用。各站隔离,互不知情。”

就在肖玉卿加紧调整部署的同时,罗云净在资委会的处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预算风波过后,他在委员会内的威望不降反升。

这天,他接到通知,委员长侍从室点名要他参与一个关于“长期抗战资源准备”的小范围研讨会。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他正式进入最高决策圈视野的信号。

陈兆谦亲自找他谈话:“云净,这是个好机会。你在会上,要把我们在西南建设方面的想法,好好阐述清楚。”

“是,世伯。”

“不过......”陈兆谦话锋一转,“也要注意分寸。有些话,点到即止。”

罗云净明白陈兆谦的顾虑。在高层会议上,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研讨会的地点,设在黄埔路官邸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与会者除了几位军方高层,就是资委会、军政部的核心官员。

当罗云净走进会议室时,感受到了一道道审视的目光。他镇定自若地在末座坐下,打开准备好的材料。

会议开始,先由军方代表介绍前线情况。当谈到持久抗战的可能性时,分歧出现了。

“以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能够支撑多久的全面战争?”一位将军直言不讳地问道。

会场沉默了片刻。

这时,主持会议的侍从室主任看向罗云净:“罗顾问,你们资委会做过相关研究,说说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个年轻人身上。

罗云净站起身,走到挂图前。他没有直接回答能支撑多久,而是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

“诸位长官,这是我国与日本在钢铁、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上的年产量对比。如果战争明天爆发,以现有的储备和产能,我们最多只能支撑......”

他顿了顿,说出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脸色发白的数字。

“但是,”他话锋一转,“如果从现在开始,全力推进西南后方建设,将部分关键产业内迁,同时加强有色金属勘探和冶炼能力,三年后,我们的支撑能力可以提升三到五倍。”

他详细阐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和资源需求,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严格测算,每一个结论都有扎实的依据。

会场鸦雀无声。

良久,一位一直沉默的老将军缓缓开口:“年轻人,你说的这些,需要多少投入?”

“相当于现在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一,持续投入五年。”罗云净回答。

会场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不可能!”立即有人反对,“现在的军费都已经捉襟见肘了!”

罗云净平静地回应:“如果现在不投入,将来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现在的十倍、百倍。”

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虽然没有当场做出决定,但罗云净知道,他已经在这些决策者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从官邸出来,天色已晚。罗云净开着车驶回寓所,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金陵夜景,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自己今天在会上的发言,已经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支持者会更加支持,反对者也会更加痛恨。

但他无悔。

回到寓所,客厅里亮着灯。罗明元和沈淑兰还在等他。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电话也不打一个,吃饭了没有?”罗明元关切地问。

罗云净摇摇头。

沈淑兰连忙并吩咐陈妈给罗云净下一碗面条。

罗云净喝了一杯茶后,简单给罗明元说了开会的事。

罗明元沉默良久,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做的对。这个国家,总要有人看得长远些。”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罗云净接起电话,是陈兆谦打来的。

“云净,会议情况我已经听说了。”陈兆谦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激动,“你说的很好!振聋发聩!”

“世伯过奖了。”

“不过,”陈兆谦语气转为严肃,“你要有心理准备。从明天开始,你会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

“云净明白。”

挂断电话,罗云净走到窗前。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如同无数双注视着他的眼睛。

而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肖玉卿也收到了研讨会的情报。他站在寓所的窗户前,仰望着同一片星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青雀,你终于展翅了。”

但他知道,飞得越高,风险越大。他必须更加小心地守护着这道在黑暗中升起的光芒。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