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罗云飞似乎安分地享受着假期。他陪着沈淑兰去百货公司,与罗明元下棋,或是独自去逛书店,偶尔也会向罗云净请教一些国内工业建设的问题,表现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年轻学生的模样。
然而,罗云净并未放松警惕。他通过阿旺,留意着罗云飞的动向。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罗云飞确实去了一些青年学生常去的书店和咖啡馆,但并未与任何特定的人长时间接触,行踪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几天后,肖玉卿通过死信箱传来了消息。关于罗云飞在香江的情况,初步反馈显示他确实参与过一些左倾学生组织的读书会和讨论,但并未加入任何核心团体,其言行更多是出于爱国热情。肖玉卿的意见依旧是:密切观察,稳妥引导,确保其不卷入实际危险行动。
得到这个反馈,罗云净稍稍安心。这条路太坎坷、也太艰险,他和云杰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踏入这征途,他希望云飞能活得肆意一点、轻松一点。
与此同时,关于第二批测向车部署的具体时间和区域的情报,也由曹彦达那边辗转传来。罗云净迅速将信息传递给肖玉卿。敌人技术手段的升级,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迫使地下工作转入更深的潜伏和更谨慎的状态。
罗云飞的暑假也接近尾声。他订好了返回香江的船票。临行前夜,他来到罗云净的书房。
“大哥,我明天就走了。”
罗云净放下手中的笔,看着眼前似乎成熟了些的弟弟:“回去好好读书,莫要再想东想西。医学一道,精深奥妙,将来总能济世救人。”
罗云飞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大哥,我知道你担心我。你放心,我知道轻重。在香江,我会专心学业的。”他顿了顿,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但是大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总需要有人去救。我现在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我会记住你说的话,学好本事,等待……真正需要我的那一天。”
他的话,像是在承诺,又像是在表明一种不曾改变的心迹。
罗云净心中一震,看着弟弟年轻而认真的脸庞。他多么希望云飞能永远保有这份纯粹的热情,却又害怕他真的踏入与自己同样黑暗艰险的征途。最终,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包含了无数复杂心绪的轻叹,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路上小心。”
他在心里默念:但愿那一天晚些来,或者,永远不要来。
第二天,罗云飞登上了返回香江的客轮。送别归来,北平路的寓所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那份宁静之下,涌动的暗流却从未停歇。罗云净知道,弟弟的这次归来,像一场短暂的夏雨,洗去了些许浮躁,却也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年轻一代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与抉择。
而他自己,仍将在这深潭之中,继续着无声而坚定的潜行。测向车的阴影、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以及身边亲人带来的牵挂,都将是这条潜伏之路上,必须时刻面对的考验。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向资委会大楼,新的一天,新的博弈,仍在等待着他。
金陵的金秋,紫金山的枫叶初染酡红,但城内的政治空气却并未因季节的转换而变得清爽,反而在一种胜利的喧嚣与内里的焦灼中,显得愈发沉闷。
资源委员会内部,陈兆谦借着清理高思远余波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了权力,对技术研发署乃至整个金陵部分的掌控力大大增强。罗云净领导的“技术发展与风险评估小组”很快显现出其价值。
他提交的几份关于“西南地区能源与矿藏开发优先级评估”及“长江中下游工业布局抗风险分析”的报告,以其扎实的数据、严谨的逻辑和前瞻的视野,赢得了陈兆谦乃至更高层的赞赏。他在委员会内的地位愈发稳固,俨然成了陈兆谦在技术规划和战略评估方面最为倚重的智囊之一。
然而,权力与地位的提升,也意味着更深的卷入。他不得不参与更多高层会议,接触更多核心机密,同时也必须更频繁地周旋于各派系之间。他的每一份报告、每一次发言,都需要在专业、派系立场乃至潜在的政治影响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这天,他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加强与德意志合办航空研究所”的提案,秘书通报,党务调查科的王科长来访。
罗云净心中微凛,面上不动声色地请其入内。这位王科长,正是上次内部审查时问话的负责人之一。
“罗顾问,打扰了。”王科长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语气比上次见面时客气了许多,“有个技术性问题,想请教一下罗顾问。”
“王科长请讲。”罗云净示意他坐下。
“我们近期在城西一带进行无线电监测,捕捉到一些异常信号,特征与已知的共党电台有所不同,但活动规律又颇为可疑。”王科长取出一份技术图表,“我们的技术人员分析,这可能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新型电台,或者……使用了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编码或跳频技术。罗顾问是无线电领域的专家,不知可否从技术角度,为我们提供一些研判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罗云净接过图表,快速浏览着上面的频率曲线和信号强度记录,心中警铃大作。他认出这些信号特征,与肖玉卿之前提及的、家里为应对测向车而启用的备用联络方案有几分相似!敌人果然捕捉到了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刻。他既不能表现得过于熟悉这些信号而引火烧身,也不能完全推脱显得不合作,更不能给出错误的引导,导致家里的联络站暴露。
他仔细研究了图表,甚至拿出计算尺和笔记本演算片刻,然后才抬起头,语气沉稳而肯定:
“王科长,你们捕捉到的信号非常关键。这确实不是常规模式。”
他指着图表上的几个关键点:“您看这里,信号的突发时长极短,频率飘移却呈现出非随机的规律性。这排除了大多数商用设备的可能。依我浅见,有两种最大可能:其一,是共党采用了我们尚未掌握的新型跳频技术;其二,如您所说,可能是来自其他方面的精密侦测信号,比如……日方最近在华北异常活跃的特种通讯单位,他们也在测试新装备。”
王科长身体前倾:“罗顾问更倾向于哪种?”
“目前信息不足,难以断定。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系统性排查。”罗云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积极主动,“我认为,被动等待信号再次出现效率太低。我们应该主动为其设计一个‘陷阱’。”
“陷阱?”王科长来了兴趣。
“没错。”罗云净起身走墙上挂着的那张金陵城地图前,“我建议采取 ‘分区静默,重点诱捕’ 的策略。”
王科长见状也快步走到地图前。
罗云净指着地图说道:“一、划定可疑区域:将城西这些信号活跃区,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大区。二、 分区断电静默:在未来的不同夜晚,轮流对其中一个区域进行计划性、短时的民用电力管制,借口可以是线路检修。真正的军用和重要政府电台不受影响。三、观察信号反应:当甲区断电陷入黑暗和无线电静默时,如果这类异常信号转移到依旧供电的乙区或丙区,那就说明信号源是需要民用电力掩护的可疑电台,其身份不言自明。如果信号随着断电而消失,次日又出现,也基本可以锁定。如果信号完全不受影响……那它很可能来自拥有独立电源的日方侦测点。”
王科长眼睛一亮:“妙啊!这样就能把他们逼出来!”
“同时,”罗云净补充道,“新型测向车不应分散使用,而应集中部署在当晚未断电的区域,守株待兔。这样既能提高捕捉概率,也能避免打草惊蛇。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排班表,系统性地进行筛查。”
王科长大为振奋:“太好了!罗顾问,您这可是帮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我这就回去制定方案!”
送走王科长,罗云净关上门,表情越发凝重起来。
他立刻启用与阿旺约定的紧急渠道,他必须尽快见到肖玉卿。
当晚,在“仁济粮行”密室。
罗云净向肖玉卿详细复述了与王科长的交锋,以及他提出的“分区停电排查”方案。
肖玉卿听完,没有立刻说话。他拿起罗云净凭记忆画出的那份“排查排班表”草图,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仔细看了许久。密室里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终于,他抬起头,脸上不再是凝重,而是一种棋手看到妙手时的、带着赞许和冷静算计的神情。
“‘分区静默,重点诱捕’……”肖玉卿缓缓重复着这八个字,嘴角微微上扬,“云净,你这一手,不是挡箭,是直接把对手的箭矢,变成了我们指引方向的探照灯。高明!”
罗云净并未因称赞而放松,低声道:“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立刻决定如何利用这个‘排班表’。我初步的想法是,在他们计划的‘静默区’,我们可以获得短暂的安全窗口。”
“不止如此。”肖玉卿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草图上,眼中精光闪动,“这不仅仅是几个安全窗口,这是我们为敌人画下的行动路线图!他们未来大半个月的侦查力量和注意力,都被你巧妙地框定在这张表里了。”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密室里踱了两步,语速加快,思路清晰:
“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地跟着他们的节奏躲藏,而是要主动驾驭这股力量。”
“第一、安全区’要物尽其用:在他们划定停电静默的夜晚,那个区域就是我们的‘黄金通道’。所有积压的、最紧急、最危险的情报传递,必须集中在这个窗口完成。通知家里,做好准备。”
“二、 ‘监测区’要善加利用:在他们部署测向车、重兵把守的区域,我们也不能让它闲着。可以让一两个不重要的备用电台,在那些夜晚,定时、短促地发射一些无关紧要、或者经过加密的假情报。让他们的机器响起来,让他们的监听员忙起来,把水搅浑,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觉得‘确有收获’,从而更加相信你这套方案的‘正确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