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727章 再次扩充兵工厂

刺杀训练中,战士们目光如炬,手中的刺刀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刺杀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仿佛眼前的敌人就是那万恶的侵略者。

射击训练场上,战士们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远处的靶标,手中的枪支稳稳地瞄准,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子弹如流星般射向靶心,不断提高着射击的精准度。

战术演练中,各小队之间密切配合,模拟各种复杂的战斗场景,从山地作战到平原突击,从夜间偷袭到防御反击,战士们不断磨练着自己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苏京城和各团干部亲自指导,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战术细节都严格要求,力求让战士们在训练中掌握最实用的战斗技能。

而对于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陈振华则放心地交给了北方局的同志。陈振华在晋东南的经济建设布局取得了显着成绩,这让北方局的同志大为赞赏。

他们深入研究了陈振华在晋东南的布局,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于是边照搬了陈振华的晋东南根据地建设计划大纲,全面推进晋南根据地的建设。

按照建设计划大纲,北方局的同志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广大光复区的民众。在战争的摧残下,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遭到了严重破坏,百姓们流离失所,温饱都成问题。

因此,组织民众恢复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他们深入乡村,挨家挨户地动员农民。每到一处,他们都耐心地向农民解释开荒种田对于抗战的重要意义。

他们告诉农民,土地是我们的根基,只有保证了粮食供应,抗日队伍才有力量继续战斗,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在北方局同志的努力下,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号召,拿起农具,走向田间地头,不仅将自身的田地全部耕种上,同时在北方局同志的安排下,将大量的无主土地,以及大量的荒地也开发种植起来,从而来确保粮食的种植和产量。

许多农民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心中对生活的希望并未破灭。他们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重建家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生产,北方局还组织了农业技术培训。他们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农业专家,为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

在培训现场,老农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从选种、播种到施肥、灌溉,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农业专家则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为农民介绍新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同时,北方局积极协调资源,为农民提供种子、肥料的制作等生产物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荒芜的土地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本杂草丛生的田野,如今被翻耕得整整齐齐,播下的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渐渐长出嫩绿的幼苗,一片片新开垦的农田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北方局还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小型商业。他们组织当地的工匠成立合作社,充分发挥工匠们的手艺,生产各种生活用品和简单的武器装备。

这些合作社不仅满足了根据地内部的需求,还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换取了急需的物资。小型商业的发展,也为根据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在根据地的集市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这繁荣的景象,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更是抗日力量团结一心、顽强抗争的象征。

随着根据地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抗日队伍的支持也更加坚定。

而 863 旅和 386 旅在短暂的休整之后,立刻开始了严格训练下,战斗力也在进一步的提升。

陈振华深知,这平静的表象下,正酝酿着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他和他的战友们,正厉兵秣马,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小鬼子更为沉重的打击,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宏大斗争中,局势时刻如汹涌波涛般变幻莫测,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投入战局的关键棋子,直接影响着战斗的胜负走向以及无数战士的生死命运。

此时陈振华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已将部队训练的重要任务有条不紊地交付给苏京城、郑参谋长、王副政委等一众经验丰富的将领,以及 365 师各团的团长、副团长们。

而陈振华,这位在抗战中肩负着重大使命的指挥官,此刻正将全部心力倾注在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以及黎城县兵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上。

陈振华之所以如此执着地关注这两处兵工厂,背后有着极为紧迫且关键的原因。历经这一阶段与日寇的激烈交锋,365 师以及 129 师所面临的弹药短缺问题,已然严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战场上,子弹如雨点般倾泻,手榴弹在敌人阵地上炸响,炮弹呼啸着摧毁敌方工事,每一次战斗都伴随着海量弹药的消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振华敏锐而痛心的察觉到,子弹、手榴弹以及炮弹的供应,早已无法满足部队在战场上的作战需求。

曾经储备的库存弹药,在一次次与穷凶极恶的小鬼子的殊死搏斗中,几乎消耗得一干二净。

这也正是陈振华无奈选择与小鬼子暂时对峙的核心原因。毕竟,纵使广大将士们个个怀揣着坚定无比的战斗意志,拥有着超群的作战能力。

但赤手空拳终究难以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抗衡,指望少数人凭借徒手之力去消灭敌人,终究只是极为罕见的个例,无法成为战争胜利的普遍依靠。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逼迫下,陈振华以其果敢的决策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全力提升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弹药产量的重要决定。

首当其冲的,便是增加子弹与手榴弹的生产线,以解部队弹药匮乏的燃眉之急。

陈振华马不停蹄地赶到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踏入兵工厂的那一刻,他看到的是一片忙碌却略显紧张的景象。

工人们在简陋的厂房里,围绕着现有的生产线,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生产工作,但从他们略显疲惫的神情中,陈振华能感受到弹药生产的压力。

陈振华深知,要增加生产线并非易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与安排。他首先召集了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陈振华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严肃地说道:

“同志们,如今前线战事吃紧,弹药供应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子弹和手榴弹的生产线,提高产量,为战士们提供足够的弹药去抗击日寇!”

技术骨干们纷纷点头,但也面露难色,一位老工人忧心忡忡地说:

“陈旅长,增加生产线谈何容易啊,我们现有的设备已经满负荷运转,原材料也有限,而且新生产线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也不好培养啊。”

陈振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同志们,困难确实不小,但我们没有退路,设备方面,我来办,然后你们自己动手改造和组装。“

“技术人员,一方面从现有的工人中挑选有潜力的进行紧急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向圣地和八路军总部那边求助,看能否可以挖掘出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来帮忙。”

“原材料的问题,我们加大从周边地区的采购力度,同时想办法回收战场上的废旧金属,进行二次利用。”

在陈振华的鼓舞与指挥下,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的全体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工人们分组展开工作,一部分人四处奔走,深入周边的村庄和城镇,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可用的金属零件。

他们耐心地向百姓解释这些零件对于抗战的重要性,百姓们听闻后,纷纷拿出家中的废旧农具、铁锅等金属物件,无私地支持兵工厂的生产。

另一部分工人则在现有的生产线旁,紧张地进行着新生产线的设计与规划。他们在地上铺上图纸,反复测量、计算,力求新生产线的布局合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没过两天时间,陈振华再次安排运输队,运输过来了大量的生产线设备,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这对于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的生产规模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新生产线的筹备工作初见成效。一些关键设备的零件陆续搜集到位,技术人员也从各地赶来支援。

陈振华亲自参与到新生产线的组装工作中,他撸起袖子,与工人们一起搬运沉重的机器部件,拧紧每一颗螺丝,调试每一个零件。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