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68章 茶烟渡劫,无声燎原

顾承砚的钢笔尖在"沪宁线经济统制案"上洇开一小片墨渍。

楼下报关行的留声机正放着《何日君再来》,甜腻的调子裹着黄浦江的腥气钻进窗缝,他却觉得后颈发凉——三天前截获的日文电报里,"华商代销制"五个字像根细针,正挑开日伪最隐秘的经济绞索。

"先生。"老账房颤巍巍捧来新到的《申报》,头版用醒目的黑框圈着"大东亚共荣圈民生计划启动",配图里穿西装的日商正和几个油光水滑的买办碰杯。

顾承砚的指节抵在桌沿,能摸到木头上原主当年和狐朋狗友刻的"醉月楼"三个字——那是旧时空里他最不屑的纨绔印记,此刻倒成了最好的伪装。

"去把周会长请来。"他突然开口,钢笔在"代销制"旁画了个箭头,"就说顾家绸庄想当'东亚民生公司'的头批经销商。"

老账房的茶盏差点摔在地上:"少东家,这...这不是帮日本人卖货吗?"

"你当那些米行布庄的老板都是傻子?"顾承砚翻开抽屉,露出底下压着的《日本经济战策略研究》,书脊处还留着他穿越前做的红笔批注,"日伪要的是用我们的招牌骗百姓,我们要的...是他们的运输许可。"他指尖划过书页,停在"以商养战"四个字上,"明早让商会联名递申请,要强调'以茶易布'——徽州陈茶换他们积压的棉纱。"

老账房的眼睛慢慢亮起来:"茶篓子能装货,能藏信,还能..."

"还能当种子。"顾承砚合上书本,窗外传来人力车铃铛声,他看见苏若雪的月白旗袍角闪过巷口,"去把少奶奶的包袱取来,她要赶早班船去松江。"

苏若雪蹲在松江作坊的织机前,指尖抚过新编的茶篓。

竹篾经纬间的绞结比寻常紧了三分,她数到第七根竹丝时,老织工张婶突然放下梭子:"二奶奶,这篓子织得心慌。"

"是么?"苏若雪把茶篓翻过来,夹层暗格里的微型蜡筒硌着她的掌心,"三十年前您跟师母学手艺时,接头的篓子是不是也这么紧?"

张婶的手猛地抖了抖。

她记得师母——苏若雪的母亲苏夫人,抗战前总裹着月白织锦披风,往茶篓里塞的不是茶叶,是学生的传单、伤兵的药单。"二奶奶..."她喉头哽着,摸出怀里的银簪子,在竹篾上轻轻一挑,"当年师母教过,第三根竹丝要绕三绕,您看——"

苏若雪顺着她的手势望去,竹篾间果然藏着细不可察的三圈暗纹。

她打开随身携带的铜盒,用银勺舀出些淡青色粉末撒进茶篓外层:"这是桑蚕蜕的皮磨的粉,遇水会有股腥气。"她想起昨夜顾承砚在密室里说的话:"要让搬运工闻见这味道,就想起自家蚕房;让织工摸到这绞结,就想起师父的手。"

"二奶奶,这茶..."张婶凑近些嗅了嗅,忽然红了眼眶,"像极了师母当年煮的桑叶茶,我月子里喝的那碗,也是这股子清苦里带甜的味儿。"

江风卷着晨雾扑进作坊时,青鸟已经带着十辆板车出了上海北城门。

他裹着旧棉袍坐在头辆车上,装作打瞌睡的模样,眼角余光扫过城门口的太阳旗——两个日本兵正用刺刀挑开第三辆车上的茶篓。

"八嘎!"查验员的刺刀尖挑起一撮茶叶,"这味道不对!"

青鸟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他记得顾承砚昨晚拍着他肩膀说的话:"他们越怀疑,越说明桑粉起作用了。"他装作惊慌地爬起来,用带苏北口音的官话喊:"太君,这是徽州陈茶!

我们东家说了,陈茶越陈越香——"

"香个屁!"汉奸翻译踢了他一脚,却凑过去闻了闻,突然堆起笑,"太君,江南土茶都这味儿,我老家也喝,说是能祛湿。"他冲青鸟使眼色,"还不快给太君赔罪?"

青鸟顺势跪在地上,额头几乎要碰到青石板。

他看见查验员的皮靴在茶篓前转了两圈,最终"咔"地收起刺刀:"下不为例。"

板车进南京城时已近黄昏。

仓库里堆着半人高的军用帆布,老匠人王阿福蹲在墙角抽烟,听见板车声时手一抖,火星子烧了裤脚——那股若有若无的腥气,怎么像极了六十年前在苏夫人织坊当学徒时,蚕房里桑叶混着蚕蜕的味道?

他迷迷糊糊挨到后半夜,靠在装茶篓的木架上打盹。

梦里又回到了十六岁,苏夫人摸着他的手教提综:"阿福,丝是活的,顺着血脉走..."他惊醒时,月光正透过气窗照在茶篓上,竹篾间的三圈暗纹泛着银白。

王阿福摸出裤腰里的火折子。

他想起三个月前被日军抢走的那批医用纱布,想起小孙子发烧时,他翻遍仓库只找到半卷发霉的帆布。

他轻轻拆下一角军用帆布,扔进灶膛。

火星噼啪炸开时,他往井里撒了把灰烬——就像当年苏夫人教的,用烧过的布料灰给染缸去晦气。

黄浦江的晨雾漫进顾氏绸庄顶楼时,顾承砚正对着地图做标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南京仓库的位置被他画了个红圈,旁边密密麻麻记着:"茶篓异常率73%,触发记忆者12人"。

楼下传来报关行的汽笛声,他突然听见苏若雪的脚步声,转身时正看见她递来张纸条——松江作坊回讯:"绞结认对率100%,桑粉挥发正常"。

"青鸟的电报说,南京仓库的井水污染了。"苏若雪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王阿福当年跟着母亲染过三百匹救伤布,他撒的不是灰,是..."

"是种子。"顾承砚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新磨的茧子——那是在作坊里编茶篓时磨的。

他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街灯,目光落在地图上"东亚民生公司"的位置,"但日本人不是傻子。"他拿起钢笔,在"倒逼离心"四个字上画了个重重的圈,"他们迟早会发现茶篓里的秘密。"

苏若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见他在笔记本最末页写着:"当火种开始灼伤握火的手,便是他们自乱阵脚之时。"

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拍门声,老账房的喊声响彻整座楼:"少东家!

日商代表要来谈代销合同,带着翻译官和宪兵队!"

顾承砚整理好西装领口,对着穿衣镜露出三分谦卑七分讨好的笑——这副模样,像极了旧时空里那些为了项目陪笑的商人。

他转头对苏若雪说:"去把茶样备好,要让他们闻见那股'土腥气'。"又对候在门口的青鸟点点头,"准备好,我们的戏,要开场了。"

窗外,第一缕阳光正刺破晨雾,照在顾氏绸庄"实业救国"的老匾额上。

那两个被风雨剥蚀的金字,在阳光下突然亮得刺眼。

顾承砚将钢笔帽扣进笔杆时,金属碰撞声在密室里格外清脆。

窗外传来老账房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他知道那是潜伏在日资"三井物产"的周福生派来的信差到了。

"少东家,周先生的条子。"老账房掀开蓝布门帘,手心里的纸条还带着体温。

顾承砚展开看了两行,唇角微挑——"三井大仓"的采购课长今野次郎昨晚在虹口居酒屋醉了,拍着胸脯说"支那茶商的算盘比清酒还醇",已将茶叶利润率从三成夸大成七成报给东京总部。

"去把申报馆的王主编请来。"他转身对苏若雪道,指节敲了敲案头新印的广告稿,"广告词再加两句:'茶烟入喉,乡音绕梁'。

要让那些留过东洋的太太们想起富士山的晨雾,又能想起苏州河的桨声。"

苏若雪接过稿纸时,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这是昨夜在作坊里核对三百个茶篓暗纹时磨的。"你算准了他们会把茶叶当'文化怀柔'的旗子。"她垂眸看那行新添的字,忽然笑了,"日本贵妇喝着茶掉眼泪,说梦见老家的樱花树;咱们的婶子大娘喝着茶抹眼睛,想起自家蚕房的竹匾。

这茶,倒成了两面镜子。"

顾承砚的目光掠过她发间那枚银簪——是苏夫人留下的,簪头雕着半片桑叶。"镜子照多了,总会照出裂痕。"他将广告稿推回,"明日见报,要让霞飞路的太太们捧着报纸去茶庄排队。"

三日后的霞飞路,顾氏绸庄分号的玻璃橱窗被挤得咚咚响。

穿织锦旗袍的太太们举着报纸,金镯子撞得叮当响:"给我留十斤民生茶!"连向来只喝英国红茶的贝当路外交官夫人都派了司机来,说"顾老板的茶有股子让人安心的土腥气"。

最妙的是虹口日军司令部,今野次郎的太太托人带话,说"饮后夜梦清晰,似闻故园歌谣",要加购二十斤送回东京给婆婆。

"少东家,三井的采购单来了!"老账房举着电报冲上楼,眼镜片上蒙着层薄汗,"追加三百担,要求半月内送到南京、无锡、镇江三地仓库!"

顾承砚捏着电报的手顿了顿。

他早算到日商会被"高利润"和"文化认同"冲昏头,却没料到这把火会烧得这么旺。"让周福生再透点风声,说'茶农惜售,要加钱'。"他转向青鸟,"你带二十个兄弟,今晚就去松江作坊——所有茶篓的桑粉涂层再加厚三分。"

青鸟解下腰间的短刀擦拭,刀身映出他绷紧的下颌线:"明白,要让每片茶叶都浸满蚕房的味道。"

变故发生在半月后的清晨。

无锡"大东亚合作纺织厂"的电话打到顾氏绸庄时,苏若雪正在核对账目。

听筒里传来染坊陈叔的喘气声:"二奶奶,女工们集体请病假!

说是喝了民生茶后做怪梦,醒来都会织'回字绞'——那是苏夫人当年教的救伤布技法!"

顾承砚接过电话时,听筒还带着苏若雪掌心的温度。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黄浦江的汽笛:"陈叔,让她们把绞纱的手法教给新来的小工,就说...就说是'梦里的师父'教的。"挂了电话,他转身对苏若雪笑,可那笑里带着刀锋的冷,"日本人最怕的不是反抗,是他们亲手种下的种子发了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要销毁蜡筒吗?"苏若雪已经摸出了密室的钥匙。

"烧了。"顾承砚指节抵着太阳穴,"现在不需要我们再送声音了——那些被桑粉唤醒的记忆,会自己长脚跑。"

话音未落,青鸟撞开了门。

他怀里抱着个油纸包,拆开是张小学生的图画:褪色的铅笔在糙纸上画着全家福,穿蓝布衫的女人手里握着把发光的梭子,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说,布会疼,不能给坏人穿。"

"镇江育英小学的密报。"青鸟喉结滚动,"这孩子的母亲是纺织厂的杂工,上个月辞工回家带娃,根本没接触过茶篓。"

顾承砚的指尖轻轻抚过画里的梭子。

那线条歪得像孩童的手,却让他想起苏夫人当年握着他的手教提综时,梭子在经纬间划出的光。"她们不是被催眠。"他抬头时,眼底有星火在烧,"是被唤醒了——被压在箱底的蓝布衫,被埋在记忆里的纺车声,被所有没说出口的'不能'。"

苏若雪突然握住他的手腕。

她的手很凉,却带着蚕房里新茧的温度:"砚之,这火...要烧到哪里?"

"烧到每个拿梭子的手都记得,布是有魂的。"顾承砚将图画小心折好,收进贴胸的口袋,"烧到日本人终于明白,他们抢得走纱锭,抢不走织在血脉里的经纬。"

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账房的声音混着风灌进来:"少东家!

南京、无锡、镇江的日商代表都来了,说要紧急面谈茶叶停购事宜!"

顾承砚整理袖扣的动作顿了顿。

他望向墙上的上海地图,目光扫过南京、无锡、镇江三个红点——那是茶篓抵达的地方。"去把核心骨干都叫来。"他对青鸟说,声音轻得像在说给风听,"今晚,我们要摊开最新的...作战图。"

窗外,暮色正漫过黄浦江。

顾氏绸庄的老匾额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实业救国"四个金字被染成了血红色,像团烧得正旺的火。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