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5章 暗线之上的人情债

雨幕里的黄包车颠簸得厉害,顾承砚的指节抵着车窗,望着水痕漫漶的街景。

苏若雪的油纸伞斜斜撑在两人头顶,发梢的雨珠顺着伞骨滴进他领口,凉意顺着脊椎窜上来——方才那辆黑色轿车的轰鸣还在耳边炸响,像根细针戳着他太阳穴。

"老周今早说收据丢了。"他突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上个月那笔茧款,是沈掌柜的徒弟来结的账。"

苏若雪的手指在膝头轻轻蜷起。

她记得顾父临终前翻旧账时,总对着"沈记绸行"那页发怔——那是顾家绸庄还在十六铺时的老交情,后来沈掌柜赌输了批生丝,是顾父垫了银子替他填窟窿,才没让沈家被追债的泼红漆。

黄包车拐进同福里,青石板路溅起水花。

顾承砚掀开车帘,正见老周举着油布往门廊跑,怀里还揣着个蓝布包裹。"少东家!"老周抹了把脸上的雨,"灶上温着藕汤,我这就——"

"那笔茧款的收据。"顾承砚截住话头,"你说找不着了?"

老周的手突然抖了抖,蓝布包裹啪嗒掉在地上。

露出里面半卷泛黄的账本——正是顾父生前总锁在樟木匣里的旧账册。"昨儿擦佛龛时,见佛座底下塞着这个。"他蹲下身翻找,指尖划过"沈记绸行"几个褪了色的毛笔字,"原主儿说收据夹在里头,可我翻了三遍......"

顾承砚蹲下去,指腹抚过账册边缘的焦痕。

那是三年前宅子里走水时留下的,当时顾父抱着这匣子从火场里冲出来,后背烫起老大一片泡。"沈掌柜走的那年,说要把欠顾家的人情刻在碑上。"他把账册揣进怀里,抬头时眼里像淬了把刀,"去沈家。"

沈宅在法租界尽头的弄堂里,墙皮剥落得厉害,门环却擦得锃亮。

苏若雪抬手叩门时,听见里头传来瓷器碰撞的脆响。

门开的瞬间,她闻到股熟悉的沉水香——和顾父书房那尊老香炉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沈夫人。"顾承砚摘下**的呢帽,雨水顺着帽檐滴在青石板上,"我是顾家的承砚。"

门里的女人僵住了。

她约莫四十来岁,鬓角沾着面粉,围裙上还沾着点梅干菜末儿,可那双眼尾的细纹,和顾父旧照片里那个穿着月白旗袍、替沈掌柜捧账本的女子,像得惊人。"顾......顾先生?"她喉头动了动,目光落在顾承砚怀里的账册上,"这是......"

"当年您先生替顾家垫的那笔茧款,收据在里头。"顾承砚翻开账册,指腹点在"沈记绸行 银捌佰两 代垫茧款"那行小字上,"我父亲说,沈家的情分,顾家要记三辈子。"

沈夫人突然捂住嘴。

她的手指节发白,指甲缝里还沾着揉面的白粉,却小心翼翼地抚过账册上的字迹,像在摸什么易碎的宝贝。"他走前总说,欠顾先生的......"她声音发颤,"是条命债。"

顾承砚的呼吸顿了顿。

他看见沈夫人的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蓝布,和老周怀里那个包裹的布料一模一样——是当年顾家给往来商户送节礼的料子。"山本一郎。"他轻声说,"您先生可有提过这个名字?"

沈夫人的手猛地缩回去,门"吱呀"一声要关。

苏若雪眼疾手快扶住门框,手腕被门沿硌得发红,却笑着把怀里的油纸包递过去:"这是乔家栅的蟹粉小笼,我看您围裙上沾着梅干菜,许是正做午饭......"

香气飘进弄堂。

沈夫人望着油纸包上"乔家栅"的朱红印记,突然笑了,笑得眼角泛出泪:"他走那晚,也给我带了乔家栅的小笼。"她侧过身,"进来吧。"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碗冷掉的粥,旁边压着张泛黄的船票。

沈夫人擦了擦椅子,坐下来时膝盖碰响了桌下的木箱——里面传来金属碰撞的轻响。"去年腊月廿三,有个戴金丝眼镜的先生来找他。"她盯着桌上的船票,"说只要帮着运批货,就替他还了赌坊的债。"

"什么货?"顾承砚的声音很轻,像怕惊飞了什么。

"丝绸。"沈夫人的指甲掐进掌心,"可后来我收拾他遗物,在夹层里翻到张货单——写的是'白厂丝叁拾担',可码头的老陈说,那船货沉得离谱,根本不是生丝。"她突然掀开木箱,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十几张盖着"大和商事"印章的单据,"他说这是要烧的,可我......"

苏若雪的呼吸陡然急促。

她掏出随身的算盘,指尖在珠串上翻飞——上个月被日商截留的那批白厂丝,数量、船期、承运商号,竟和沈夫人手里的单据一一对应。"山本通过中间人包下空船,用生丝做幌子,实际运的是......"她抬头望向顾承砚,眼里闪着光,"他的物流网,藏在最普通的丝绸运输里!"

顾承砚摸出怀表。

表盖内侧"慎行"二字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赵老板上周在汇丰银行顶楼递给他的,说"往后查账,或许用得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合上表盖,对沈夫人弯了弯腰:"这些单据,能借我几日?"

沈夫人望着他胸前晃动的平安符——和方才苏若雪塞给她的那枚"出入平安"红绳结,是同个城隍庙的香灰。

她把木箱推过去,箱底的单据发出沙沙的响:"顾先生说要斩草除根,我这把老骨头,就帮你们掀掀草皮。"

雨不知何时停了。

顾承砚抱着木箱跨出沈宅时,看见弄堂口的梧桐叶上坠着水珠,折射出半道彩虹。

苏若雪跟在他身后,手里攥着沈夫人硬塞的两包梅干菜,发梢还滴着水,却笑得像朵刚开的玉兰:"我回账房对单据,你呢?"

"找赵老板。"顾承砚摸了摸内袋里的船票,那是三天前就备好的后手,此刻却突然觉得,或许用不上了。

他望着远处汇丰银行的尖顶在云缝里闪了闪,把木箱抱得更紧了些,"查沈掌柜当年的货运底单。"

苏若雪的脚步顿了顿。

她望着他挺直的背影,突然明白顾承砚说的"斩草除根"是什么意思——不是躲在腌菜缸后面等刀落,而是顺着这根线头,把山本埋在上海滩的根须,一根一根,全拽出来见光。

雨幕初歇的汇丰银行大厅,水晶吊灯在顾承砚发梢的水珠上折射出细碎光斑。

他抱着木箱冲进旋转门时,赵老板正站在柜台后核对当日流水,镜片上的反光突然一顿:"顾少东家这是刚从黄浦江里捞出来?"

"捞的是山本一郎的尾巴。"顾承砚将木箱搁在大理石台面,掀开箱盖的瞬间,"大和商事"的朱红印鉴在冷光下刺得人眼疼,"赵叔,我要查沈记绸行十年前所有货运押汇底单,特别是和日本商行的往来。"

赵老板的钢笔"啪"地掉在账本上。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俯身扫过箱内单据,喉结动了动:"三年前法租界仓库走水,好些旧档案都烧了......"

"但您的保险库没烧。"顾承砚指节轻叩柜台,"我父亲说过,汇丰替顾家存着半条命——当年他给沈掌柜垫的八百两,走的就是贵行的汇票。"

赵老板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菊花。

他绕过柜台,拍了拍顾承砚湿冷的肩膀:"跟我来。"

保险库的铁门发出沉重的吱呀声,霉味混着旧纸的陈香涌出来。

赵老板举着煤油灯,光晕在积灰的木架上跳动,照见"1928-1930年货运押汇"的牛皮标签。

顾承砚抽下最顶层的档案盒,封皮上"沈记绸行"四个字被虫蛀得残缺,翻开却是工整的毛笔字:"白厂丝二十担,押汇银一千两,收款人:山本一郎"。

"山本?"赵老板的灯盏晃了晃,"这名字上个月在我们这儿开了三个户头,全是丝绸商行的空壳。"他又抽出一本,"看这儿——沈记去年十二月的汇款,名义是采购生丝,可收款账户在长崎。"

顾承砚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想起沈夫人说的"货沉得离谱",想起码头上被日商截走的白厂丝——山本用生丝做幌子,真正运输的是见不得光的东西,而沈记的货运单,正是他洗白资金的遮羞布。"这些底单我要全部复印。"他声音发紧,"越快越好。"

"早让人备着复印机了。"赵老板把灯塞进顾承砚手里,自己蹲下翻找,"你父亲当年说'商战如棋,落子要留痕',我就多留了个心眼。"

当最后一张底单的复印件落进牛皮纸袋时,窗外的日头已斜到霞飞路。

顾承砚攥着纸袋冲出门,长衫下摆扫过银行台阶上的青苔——他要赶在商会散会前,把这张网撒出去。

商会的议事厅里,煤炉烧得正旺,十几张圆凳围出热腾腾的气团。

顾承砚推门进去时,王老板的粗嗓门正撞在雕花梁上:"顾少东家要咱们轮流出车?日商的卡车堵在十六铺,咱们的板车能跑过他们的福特?"

"跑不过,但能绕。"顾承砚把复印件拍在桌上,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山本的物流网藏在生丝运输里,可咱们的货走苏州河夜航、走弄堂窄巷、走半夜的田埂——只要不扎堆,他的卡车追不上十条蚯蚓。"他翻开沈记的货运单,"上个月我家绸庄的货走苏州河夜航,比走码头快了三天,还省了两成运费。"

李掌柜推了推圆框眼镜:"真能成?"

"顾某拿顾家绸庄做保。"顾承砚解开长衫,露出颈间的平安符,"若计划不成,顾家赔各位三倍损失。"

厅里静了片刻。

王老板突然拍着大腿笑出声:"我信你!上个月你带咱们压的杭绸,把三井的倭缎挤下了先施公司的柜台!"

七嘴八舌的应和声里,顾承砚望着墙上"实业救国"的锦旗,喉头发热——这些被日商压得抬不起头的小老板,要的从来不是施舍,是条能咬断锁链的路。

夜露沾湿窗棂时,顾承砚推开顾家大门。

老周举着烛台迎上来,指节间捏着封牛皮纸信:"方才个穿灰布衫的小子塞门缝里的,说是给少东家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信封没贴邮票,封口处印着枚模糊的指印。

顾承砚撕开的瞬间,一张泛黄的地图滑落,用红笔标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从杨树浦码头出发,穿过闸北贫民窟,直抵吴淞口外的荒滩。

信末是行苍劲的毛笔字:"沈某虽亡,恩情犹在。"

"是沈掌柜的字。"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不知何时站在廊下,月光给她的发梢镀了层银,"当年顾老爷让我抄账,沈掌柜来对账,我见过他写的汇票。"

顾承砚望着信上的字迹,突然想起沈夫人的围裙口袋里的蓝布——那是顾家十年前送的节礼料子,原主儿早忘了,可沈家记了十年。"人心,终究没白费。"他轻声说,指腹擦过地图上的红标,"这条路......"

"或许能带我们找到山本一郎的老巢。"苏若雪的指尖点在吴淞口的荒滩上,声音轻得像叹息,"我查过航运记录,上个月有三艘大和商事的船在这附近抛锚,说是等涨潮,可潮水涨了三次,船还没动。"

顾承砚抬眼望向窗外。

月亮被云遮住半边,像把未出鞘的刀。

他把地图折好收进怀表夹层,那里还躺着赵老板给的"慎行"表盖——有些事,该出鞘了。

苏若雪看着他的动作,突然想起下午在账房核对的单据:山本这半年截了七批白厂丝,可仓库里只多了三批。

剩下的四批,或许就顺着地图上的路,去了某个见不得光的地方。

她摸了摸袖中藏着的算盘,算盘珠上还留着沈夫人给的梅干菜香——明天该去码头转转了,就穿老周的粗布短打,戴顶破草帽......

月光漏进窗棂,在两人脚边织出片银霜。

顾承砚转头看向苏若雪,她眼里闪着和沈夫人一样的光——不是眼泪,是火种。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