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03章 蚕火照甬江

晨雾未散时,顾承砚正对着案头的《春蚕饲养日志》做批注,笔尖在"三眠期温湿度"一栏顿住——苏若雪昨夜新誊的稿纸边缘,铅笔字还带着墨香:"宁波码头,卯时"。

门环轻叩三声,青鸟的影子先漫进半间屋子。

他裹着的粗布短打还沾着码头的咸腥气,袖口蹭了块黑渍,像是刚从煤堆里钻出来。

顾承砚抬眼时,正见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动作极轻,像是怕碰碎了什么。

"赵九根的底。"青鸟把油纸包推到案上,指节抵着封口的麻线,"双林镇蚕农那是明面上的。

三年前被拘押的军管区,是松本商会的仓库改的。"他喉结动了动,声音压得像浸了水的棉絮,"更蹊跷的是,我查了工部局的指纹档案——"

"缺页。"顾承砚接过话,指尖划过油纸包上的褶皱。

他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可当确认的瞬间,后颈还是浮起层薄汗。

赵九根碾茶叶的动作在他脑子里转了两圈:旧时报务员检查湿度的手法,这行当的人,怎么会流落到码头当搬运工?

"若雪。"他扬声唤人,话音未落,门帘已被掀起一角。

苏若雪捧着本泛黄的账册跨进来,月白衫子下摆沾着墨点——是昨夜碰倒砚台时溅的。

她将账册摊开在两人中间,指尖停在"春茧计划·宁波回执"那页,"半年前开始,所有安全确认都是第三方中转。"她的指甲盖轻轻叩了叩"中转人"栏,"可我们的联络点,从来不需要二道手。"

顾承砚俯身去看,烛火在账册上投下摇晃的影。

半年前...正是松本商会在闽南布监听网的时候。

他突然想起昨夜翡翠蚕佩里的铜片夹层,想起日特在热力图上画的红圈,喉间突然滚过股热意——原来他们早就在筛这张网,只是自己一直当是普通商战。

"不如将计就计。"苏若雪的声音像浸了蜜的丝线,轻轻缠住他翻涌的思绪。

她抬眼时,眼尾的泪痣跟着颤了颤,"头茬春茧开炉祭在即,我们公开演示新版《蚕音谱》的三级密语。"她抽出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摩斯电码的变形,"在节奏里嵌段错误情报,引内鬼来报。"

顾承砚的指节抵着太阳穴,脑子里的齿轮开始飞转。

设局不够,要撒张大网。

他突然抓起笔,在信笺上唰唰写起来:"以顾氏宗族议事名义,邀各地蚕业代表来宁波。"笔尖在"头茧三两"四个字上顿了顿,"让他们带本地产的头茧,做'蚕神显字'仪式。"

苏若雪凑过来看,见他在信末加了句"须亲携",眼底浮起笑意:"借蚕农的手,把消息传到各个乡野。"

"不止。"顾承砚放下笔,指腹蹭过信笺上的墨痕,"祭坛的香炉内壁,我让人涂了特制药水。"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声音沉得像压舱石,"等焚烧蚕茧时,烟雾会显出'沪西仓库三号已空'。"

苏若雪忽然握住他的手。

他的掌心还留着握笔的温度,她的指尖却凉得像晨露:"这是要引他们去查空仓库?"

"松本要的是我们的物资线。"顾承砚反手握住她的手,拇指轻轻摩挲她虎口的薄茧——那是管账时握算盘磨出来的,"他们以为查到了破绽,其实...我们在给他们指条错路。"

青鸟突然清了清嗓子。

两人抬头时,见他正盯着信笺上的"蚕神显字",眼神像刀在磨石上蹭:"需要人守祭坛。"

"你去。"顾承砚松开苏若雪的手,从抽屉里摸出块香烛铺的腰牌,"化装成伙计,蹲守四周。"他的目光扫过青鸟腰间的短刀,"记住,我们要的不是抓现行,是看谁在看。"

窗外的晨钟撞响第八下时,苏若雪把最后封请帖装进信封。

她望着顾承砚在烛火下的侧影,见他盯着案头的翡翠蚕佩,嘴角勾着抹极淡的笑——那是他筹划妥当后才会有的笑。

典礼当夜的月光会是什么样?

她突然想起昨夜晕开的墨斑,像极了蚕茧。

或许等烟雾腾起时,那些藏在暗里的眼睛,都会被这团"蚕火"照得无所遁形。

青鸟接过腰牌时,腰牌还带着顾承砚掌心的温度。

他把腰牌塞进衣领,转身时瞥见苏若雪正在封请帖,发间的珍珠簪子闪了闪,像颗未落的星。

他低头摸了摸腰间的短刀,刀鞘上的雕花蹭着皮肤,痒得人心慌——今晚的祭坛,会有多少双眼睛在看?

月上中天时,祭坛前的桑木柴堆噼啪作响。

青鸟蹲在香烛铺的竹篓后,粗布围裙被烟火熏得发脆。

他盯着供桌旁那个佝偻身影——赵九根正用竹夹拨弄烧尽的蚕茧,袖口随着动作晃了晃,露出截靛青里子。

这颜色太新了,和他总说“穿了十年”的旧短打极不相称。

“这位爷,要添柱香不?”他压着嗓子喊,手却悄悄攥紧了腰间短刀的缠绳。

赵九根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道光,像被踩了尾巴的老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看清是香烛铺伙计,才又佝偻着腰,指尖快速在供桌下蹭了蹭——那动作,和昨夜顾承砚演示的“传递密信”手势分毫不差。

青鸟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他看着赵九根用竹夹挑起撮蚕灰,看似随意地抖进帕子,又装模作样系紧帕角塞进裤腰。

等老人踉跄着往码头走时,他扯下围裙往竹篓上一盖,影子像片贴地的云,跟着钻进了巷口。

码头上咸腥的风卷着潮声。

赵九根走得极慢,每过一盏路灯都要咳嗽两声——这是联络暗号,青鸟在情报手册里见过。

转过第三个货栈时,老人突然闪进暗角,帕子被指尖搓得发皱。

他蹲下身,假装系草鞋,却把帕子塞进锚绳的夹缝里。

月光刚好扫过船舷,“海利运输”四个漆字像道疤,刺得青鸟眼眶发疼。

“松本的狗。”他咬着牙摸出怀里的铜哨,刚要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顾承砚说要看谁在看。

他退到阴影里,盯着那艘渔船,直到甲板上亮起盏防风灯,有个戴鸭舌帽的人晃了晃手电筒,三长两短。

等码头上重归寂静,青鸟才摸出怀里的怀表。

子时三刻,刚好够他跑回顾宅。

顾承砚正在书房拨算盘,珠串碰撞声像急雨。

听见门闩轻响,他头也不抬:“得手了?”

“海利运输的船。”青鸟把锚绳上的碎木屑拍在桌上,“赵九根塞的是蚕灰,里面裹着张浸了明矾水的纸。”他喉结动了动,“我用茶水泼过,显出来的是‘沪西仓库三号存粮两百担’。”

算盘珠子“咔”地崩出两颗。

顾承砚霍然抬头,目光像淬了火的刀:“他们要断我们的物资线。”他抓起案头的《宁波航运图》,指尖在“海利”的航线上重重一按,“立刻停掉所有宁波线路,让船队改走乍浦港。”

“承砚。”苏若雪从内室出来,鬓角沾着墨星子。

她怀里抱着本新抄的《蚕音谱》,封皮还带着浆糊的潮气,“我把三频密语改成了五频共振。”她翻开内页,指腹划过新写的电码,“现在‘安全’要连敲三次短音,中间隔半柱香;‘危险’得先长后短再长——就算他们截了信号,也听不出门道。”

顾承砚接过谱子,指尖扫过她腕间的银镯。

那是他去年在苏州买的,刻着并蒂莲。

此刻银镯蹭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响:“辛苦你了。”

“不辛苦。”苏若雪低头理了理他翘起的发梢,“信使已经备好了,骑的是顾氏马厩最快的乌骓。”她抬头时,眼尾的泪痣在烛火里晃,“他说天亮前能到嘉善换马,三天内准到闽南。”

青鸟突然扯了扯衣角:“我去盯着赵九根?”

“不用。”顾承砚把《蚕音谱》塞进油布包,“他们要的是假情报,我们就给足真动静。”他指了指窗外渐亮的天色,“等日军扑了空,才会信我们真露了破绽——到那时,他们安的钉子才会急着跳出来。”

晨雾漫上商会顶楼时,顾承砚的望远镜里出现了三辆军用卡车。

“来了。”他把望远镜递给苏若雪。

镜头里,日军端着刺刀冲进废弃仓库,又骂骂咧咧地砸了几箱空油桶。

火折子擦响的瞬间,浓烟裹着焦味扑上云层,像朵畸形的黑花。

苏若雪的手指扣住栏杆:“他们烧的是空壳。”

“我们点的是火种。”顾承砚望着浓烟里忽明忽暗的火星,声音轻得像叹息,“等新《蚕音谱》传到闽南,所有线路都会换频率——那时候,松本的耳朵就成了摆设。”

青鸟从楼下跑上来,额角挂着汗:“赵九根今早投了黄浦江。”他把块染血的帕子放在两人中间,“兜里还装着半块日式米糕。”

顾承砚捏起帕子,蚕灰簌簌落在栏杆上。

风卷着灰末打了个旋,飘向东南方——那里,闽南山村的老塾师正蘸着蚕尿液在宣纸上写字。

字迹初时无色,待他把纸凑到灶火上一烤,一行小字渐渐显形:“甬江有鬼,速改道。”

老塾师的手颤了颤,墨笔“啪”地掉在砚台里。

他望着窗外连绵的青山,忽然想起半月前顾氏绸庄送来的新蚕种——那些蚕儿吃得快,结的茧又大又白,吐的丝里,藏着比蚕丝更密的网。

而此刻的上海,顾承砚正对着案头新到的闽南急件皱眉。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只写了四个字:“改道暂缓。”他抬头看向窗外,晨雾里的外滩钟楼正敲响第八下。

苏若雪端着茶进来时,正见他把信纸折成小方块,轻轻放进翡翠蚕佩的夹层里——那里,还躺着昨夜苏若雪晕开的墨斑,像极了颗未破的茧。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