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04章 改道令,丝不断

顾承砚捏着翡翠蚕佩的手微微发紧,夹层里的信纸还带着闽南晨露的潮气。"改道暂缓"四个字在指腹下凸成一道梗,像根扎进肉里的蚕丝——他太明白这四个字背后的分量。

闽南那边定是察觉到了网,才会宁肯暂缓也不愿暴露。

"若雪。"他抬眼时,正见苏若雪端着茶盏跨进门,青瓷盏沿腾起的白雾模糊了她眼角的泪痣。

"我要你以商会财务名义,往宁波、温州、台州三地各拨五千大洋春茧专项补贴。"顾承砚将翡翠蚕佩轻轻搁在案头,指节叩了叩摊开的《实业周刊》样张,"账目明细全登在这上面,连蚕农的姓名、亩数都写清楚。"

苏若雪的茶盏顿在半空,水汽漫上她葱白的指尖:"您是要做给日本人看?"

"他们盯着闽南线盯得太紧。"顾承砚抽出张地图,铅笔在浙东沿海画了三个圈,"若闽南真有钉子,看到三地同时拨补贴,定会猜我们要把物资拆成三股走。

到那时——"他笔尖重重戳在宁波港的位置,"他们守着的'主通道'反而会空出来。"

苏若雪忽然笑了,眼尾的泪痣跟着翘起来:"就像去年在苏州,我们往染坊送了三车烂靛蓝,倒把松本的密探引去了码头。"她放下茶盏,从袖中摸出算盘搁在桌上,"我这就去核对三地蚕农底册,今晚就能把账页送印刷所。"

"等等。"顾承砚叫住她,从抽屉里取出个檀木盒,"这是新到的极细银丝,你带着。"他打开盒盖,二十缕银线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三级茧的编号用这个绣,得比蚕丝还细三分。"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银丝,忽然想起昨夜在仓库里,顾承砚举着偏振镜教她辨认暗纹的模样。

那时他的呼吸扫过她耳尖,说:"要让日本人拿放大镜看三天,都只当是茧衣自然的纹路。"

"我明白。"她将银线收进袖中,转身时裙角带起一阵风,吹得案头的《实业周刊》哗啦啦翻页,"我去北市仓库盯着包装,三级茧必须过我手。"

门刚合上,楼梯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青鸟撞开门时,额角还沾着法租界的晨雾:"查到了!

赵九根常去霞飞路的'福来茶馆',跟巡捕房的周阿四碰头。"他甩下块染着茶渍的帕子,"周阿四上个月还收了松本课长的金笔。"

顾承砚拈起帕子,茶渍里隐约能辨出"武官处"三个字。

他走到书橱前,抽出本《蚕桑辑要》,书页间滑落张空白信笺:"你去仿我的笔迹,写份'内部会议纪要'。"他指腹敲了敲信笺,"就说因资金紧张,要暂停闽南线,转投苏北垦殖。"

"要让周阿四拿到?"青鸟眼睛亮起来。

"不是'拿到'。"顾承砚从笔筒里抽出支狼毫,在信笺角落画了道极浅的折痕,"让他'捡'到。

找个商会外围的米行老板,故意在茶馆里'遗失'这份纪要——要让他看见,但又要装得慌慌张张去追。"

青鸟突然咧嘴笑了:"就像上个月在十六铺,我们'丢'了半本假账册?"

"对。"顾承砚将信笺折成小方块,塞进青鸟的衣袋,"松本最信这种'意外泄露'。

等他信了我们要转投苏北,自然要撤调监听人手——"他望向窗外,外滩钟楼的铜铃正被风撞响,第八下余音还在空气里打旋,"那时闽南线才能真正活过来。"

青鸟转身要走,又被顾承砚叫住。

他递过块芝麻糖:"饿了吧?

昨夜在法租界蹲了整宿。"

青鸟接过糖,糖纸窸窣响:"您怎么知道?"

"你鞋跟沾着霞飞路的梧桐叶。"顾承砚指了指他的鞋尖,"去罢,记得把周阿四的烟杆换成新的——他抽惯了水烟,别露马脚。"

门再次合上时,苏若雪的马车正好驶过弄堂。

顾承砚望着车帘掀起的一角,看见她袖中银线闪过的微光,像一串藏在茧里的星子。

茶盏里的水凉了,他端起来抿了口,苦涩漫过舌尖。

窗外的云正往东南方飘,那里闽南的老塾师该收到新蚕种了吧?

那些吃着新桑叶的蚕儿,此刻正吐着比银丝更密的网。

三日后的晨雾里,松本课长捏着《实业周刊》的手青筋暴起。

他转身对身后的技术特务吼道:"把宁波的人撤回来!

顾承砚要走分散路线,苏北才是重点!"

墙角的留声机还在转,唱针划过唱片的杂音里,隐约能听见黄浦江的汽笛声——那声音里,混着顾氏马厩乌骓的嘶鸣,混着苏若雪银线穿过茧衣的轻响,混着青鸟将假纪要"遗落"在茶馆木桌下的脆响。

而此刻的顾承砚正站在商会顶楼,望远镜里,两艘挂着顾氏旗号的货船正缓缓驶出吴淞口。

船舷上的"甬江"二字被晨雾洇得模糊,像团即将化开的墨。

三日后卯时,顾承砚正对着账簿核计春茧损耗,书房门被撞开的动静比往日更急。

青鸟发梢挂着晨露,军大衣下摆还沾着法租界的煤渣:"松本把宁波的两个监听员调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巡捕房周阿四今早亲眼见他们上了去南京的火车。"

算盘珠"啪"地崩出两粒,顾承砚霍然起身,指节压在《沪上水道图》的宁波港位置。

他盯着地图上被红笔圈了七日的"白丝线"——那是陈阿娟用半条命换来的运河密径,因日方监听太密始终未敢启用。

此刻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因为激动,而是终于等到了"松"的那口气。

"去码头。"他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藏青长衫,袖口扫落案头的蚕种册,"让老吴头把运茧的船提前三个时辰装货。"走到门口又顿住,转身从保险柜取出个铜匣,"把'织网图'第三层的密信给我——要确认船娘阿秀的银镯还在腕上。"

青鸟应了声,转身时靴跟在青砖上磕出脆响。

顾承砚望着他跑下楼梯的背影,突然想起昨夜苏若雪说的话:"这张网断过八次,可每次接上的线头都比从前更韧。"他摸了摸衣袋里的翡翠蚕佩,夹层里闽南的信还在,墨迹被体温焐得有些晕开,倒像蚕儿新吐的丝。

此时的城隍庙早市正飘着栀子花的甜香。

穿月白竹布衫的老妇挎着竹篮,篮里的花束用麻线捆得齐整。

她蹲在茶摊角落,枯枝般的手指拨弄着花瓣,眼角余光扫过穿湖蓝布裙的姑娘——那是苏若雪的堂妹苏若琳,发辫上别着枚褪色的银簪,正是约定的标记。

"阿婆,这花怎么卖?"苏若琳蹲下来,指尖抚过最上面的那束,花瓣下的竹篾夹层硌得她掌心发疼。

老妇咳嗽两声,声音像砂纸擦过陶瓮:"三枚铜子,图个吉利。"她抬眼时,浑浊的眼珠突然亮了一瞬——苏若琳耳后那颗朱砂痣,和当年苏若雪被退婚那日,蹲在顾家门槛上哭时的模样重叠了。

苏若琳摸出铜子递过去,手指在花束根部轻轻一勾。

麻线应声而断,花束散落在地,露出藏在中间的油纸包。

她慌忙弯腰去捡,发辫扫过老妇手背:"对不住阿婆,我帮您重新捆。"

老妇没说话,只把竹篮往她怀里一推,起身时腰板挺得笔直。

苏若琳看着她佝偻着背往放生池方向走,衣角扫过茶摊的木桌,带落半块桂花糕——那是接头成功的暗号。

顾家后宅的葡萄架下,苏若雪正给新栽的桑苗浇水。

见苏若琳提着竹篮过来,她手腕一抖,水壶里的水溅湿了绣鞋。

"若琳。"她接过竹篮时,指尖触到花束下的油纸包,心跳快得要撞破肋骨。

去年退婚那天,也是这样的竹篮,装着她的嫁妆被扔在顾家门口;而此刻竹篮里的,是比嫁妆贵重百倍的东西。

苏若琳咬了咬唇,轻声道:"阿婆说,这花是从苏州河码头带过来的。"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湿润的花瓣,突然笑了。

她凑到花束前低语,声音轻得像蚕儿啃桑叶:"姐姐没断的线,我们一寸寸接回来了。"

葡萄叶沙沙作响,惊飞了两只麻雀。

苏若雪攥紧油纸包往书房跑,发间的珍珠簪子晃得人眼晕。

顾承砚正站在地图前,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柄悬着的剑。

"沪西、江湾、吴淞口。"他指着地图上三个被红笔圈住的区域,声音里带着滚烫的热度,"旧情报说这三处有监听站,新图上却标着'无设备'——松本把真站藏在黄浦江支流的渔船上!"

苏若雪展开油纸包,泛黄的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红圈在烛光下跳动。

她突然想起顾承砚教她认暗纹那天,也是这样的光,把他的侧影切成明暗两半:"这些盲区......"

"足够让我们的《蚕音谱》传进每一片根据地。"顾承砚抓起狼毫,在地图边缘写下八个字,墨迹未干就被他吹得有些模糊,"丝虽细韧,可缚苍龙。"他转身时,长衫下摆扫过苏若雪的手背,"去通知各线负责人,'破茧行动'七日后启动。

《蚕音谱》要换新调,'雪纹茧'的针脚再加三分——"

"我明白。"苏若雪打断他,指尖轻轻覆上他握笔的手,"就像当年您教我认蚕丝,最细的那根,往往能勒断最粗的绳。"

窗外传来马厩的嘶鸣,是顾承砚那匹乌骓在踢槽。

顾承砚走到窗边,望着暮色里的吴淞口,江风卷着水汽扑在脸上。

三里外的码头,一艘挂葡萄牙旗的货轮正缓缓解缆,船舷上的锈迹在夕阳下泛着暗红。

底舱暗格里,数十枚"活茧密件"躺在铺满新鲜桑叶的木箱里。

最上面那枚茧壳上,苏若雪用极细银丝绣的"白鹭"只完成了半只,翅膀的弧度还带着针脚的温度。

货轮鸣笛时,顾承砚摸了摸衣袋里的翡翠蚕佩。

他知道,此刻闽南的蚕儿该开始吐丝了,而长江口外的那艘船,正载着比蚕丝更韧的希望,驶向未知的海平线。

六个时辰后,当它突然转向北偏东十五度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只"迷途"的船,正将一张更密的网,撒向整个华东的天空。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