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96章 密信惊雷,暗潮涌动

顾承砚的拇指在信纸上反复摩挲,煤油灯的光在纸纹里浮浮沉沉。

这不是寻常的土纸或洋纸,纤维细密得近乎透明,对着光源能看见隐约的水波纹——是德国外交部特供的“柏林之羽”,他在现代研究民国外交档案时见过实物照片。

“沈先生。”他喉结动了动,将信纸重新折起时指节微微发紧,“陈次长的信,用的是德国外交部的纸。”

沈清澜正将油纸包重新系成蝴蝶结,闻言抬眼。

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淬过冰的刀刃:“顾少东家倒是好眼力。”

“您如何能接触到这样的人?”顾承砚将信收进内袋,指尖隔着布料压住“保存工业火种”那行字。

他需要确认,这个突然出现的“白鸦”指挥官,究竟是盟友还是更深的局。

沈清澜没有立刻回答。

她走到仓库窗边,推开半扇木窗,黄浦江的风卷着腥气灌进来,吹得她月白立领猎猎作响。

“顾先生,你是想查‘白鸦’,还是想查这封信背后的棋局?”

她转身时,怀里的地图“刷”地展开。

牛皮纸边角泛着旧黄,上面用红笔圈了七八个点:法租界霞飞路裁缝铺、公共租界百老汇大厦顶楼、虹口日侨区的味噌汤店……每个标记旁都有极小的蝇头小字,“药材行”“航运票”“学生读书会”。

“这些地方,每一个都藏着一个未被曝光的秘密。”她的指尖点在虹口那个红圈上,“比如这家汤店,表面卖味噌,后厨地窖堆着的是日商从东北偷运的柞蚕丝——他们用这些换我们的钨矿石。”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

他想起前月顾氏绸庄在闸北的生丝收购点被砸,当时巡捕房说是“意外”,此刻再看地图上“闸北纺织厂”那个若隐若现的蓝点,突然明白所谓“意外”不过是棋局里的弃子。

与此同时,黄浦江另一头的十六铺码头正飘着湿冷的雾。

苏若雪缩在装咸鱼的木箱后面,睫毛上凝着水珠。

她盯着五十步外的穿灰布长衫的男人——他每隔三分钟就摸一次怀表,刚才借着点烟的动作,用铜烟杆在桥墩上敲了三下。

摩斯密码。

苏若雪屏住呼吸。

她曾在顾承砚的书房见过《实用密码学》,里面夹着用绸庄账本做的摩斯密码对照表。

那敲击声她听得真切:S - O - S,接着是一串数字——2 - 8 - 4 - 7,法租界的区域代码。

男人突然转身,苏若雪迅速低头,装作整理木箱上的麻绳。

咸腥的鱼味涌进鼻腔,她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浪涛。

等那道灰影消失在货栈拐角,她猫着腰摸过去,在石缝里捡起个鼓囊囊的牛皮包。

搭扣是铜制的,刻着“德国商会驻沪办事处”(DEUTSCHE HANDelskammer的中文意思)——德国商会驻沪办事处的缩写。

她掀开包盖,最上面是张皱巴巴的信纸,抬头印着同样的德文,内容却用中文写着:“霍夫曼计划第二阶段需配合闸北动静,资金已汇至华俄道胜银行137号账户……”

“霍夫曼。”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

顾承砚昨夜还提过这个名字,说沈清澜提过冯·霍夫曼的银行藏过密档。

她迅速将信纸塞回包,又原样放回石缝,转身时裙摆扫过潮湿的青石板,留下一串淡青的水痕。

仓库里的煤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花。

顾承砚看着沈清澜将地图收进暗格里,金属扣合的轻响让他回神:“这些信息,需要我做什么?”

“等。”沈清澜重新戴上面纱,月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肩头,“等苏小姐带回的消息。”

顾承砚一怔。

他这才注意到,沈清澜说话时,窗外的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茉莉香——那是苏若雪常用的香粉味。

半小时后,顾氏绸庄后巷的青砖墙下,两道身影一前一后闪进地窖。

苏若雪的手还沾着码头的潮气,她将那张德国商会的信纸摊在密室的檀木桌上,与顾承砚怀里的密信并排。

煤油灯被拨亮的瞬间,两张不同质地的纸在暖光里轻轻相触。

密室里的檀香混着油墨味在鼻尖萦绕。

顾承砚的食指重重地敲了敲两张信纸的德文落款,指节都被压得泛出青白的痕迹:“德国外交部的‘柏林之羽’,德国商会的专用信笺——沈清澜说‘白鸦’背后有国际棋局,原来下棋的是日本和德国。”

苏若雪正把从码头带回来的牛皮包倒空,半卷油布地图“唰”地展开,与沈清澜给的标记图完全吻合。

她的指尖拂过虹口味噌汤店的红圈,又移到闸北纺织厂的蓝点,突然停住了:“前个月收购点被砸的时候,我查过账——损失的生丝量,恰好够换三船钨矿石。”

顾承砚的后颈涌起一股凉意。

他抓起桌上的算盘,铜珠碰撞的声音仿佛敲在神经上:“钨是制造武器的关键,日本商人用东北的柞蚕丝换我们的战略资源……霍夫曼计划,根本不是商业合作。”他突然掀开窗边的旧绸布,月光透进来,照见地图角落极小的铅笔字——“工业火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保存工业火种。”苏若雪轻声念出顾承砚怀里那封密信的最后一句,眼尾微微颤动,“沈清澜给的地图标记,全是日本和德国试图控制的工业节点。他们要的不只是资源,是要让上海的工厂变成战争机器的零件。”

顾承砚突然握住她的手。

苏若雪的指尖还沾着牛皮包的铜锈味,他却觉得那温度烫得惊人:“若雪,明天我要去会会华俄道胜银行的代表。”

清晨的法租界还笼罩在薄雾中,顾承砚的呢子大衣下摆扫过银行台阶的水渍。

他盯着玻璃门内悬挂的“德意志银行”铜牌,喉结动了动——这是德国在远东最重要的金融枢纽,也是密信里提到的137号账户所在之处。

“顾少东家大驾光临。”穿西装的中年男人从旋转门里走出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顾承砚袖扣上的顾氏家纹,“听说顾氏绸庄要开拓欧洲市场?”

顾承砚跟着他走进大理石大厅,皮鞋跟敲出清脆的回响:“正是。上个月在伦敦的展销会上,英国贵族对我们的苏绣赞不绝口,可船运成本……”他突然停住,视线落在对方胸袋里露出一角的信笺——和码头牛皮包里的德国商会信笺纹路一模一样。

银行代表的手不自然地摸了摸胸袋:“顾先生是想谈低息贷款?我们针对华资企业有特别条款……”

“霍夫曼先生最近还好吗?”顾承砚突然转换了话题。

他注意到对方端咖啡的手一抖,褐色液体在骨瓷杯沿晃出细微的痕迹。

“霍夫曼经理?”代表的笑容僵了一瞬,“他前天说要去北平考察矿业,临行前还说上海的丝绸生意……”

“矿业?”顾承砚挑了挑眉,“可霍夫曼先生上个月还和我说,对我们的蚕丝加工技术很感兴趣。”

代表的喉结上下滚动。

他低头喝咖啡时,镜片后的瞳孔缩成了针尖——这个顾少东家,怎么会知道霍夫曼私下接触过绸庄?

顾承砚看着他耳尖泛起的红,心里的弦“铮”地绷紧了。

他想起昨夜苏若雪在地图上圈出的“北平矿务局”标记,突然明白了霍夫曼“考察”的真正目的。

晚间的绸庄密室点着两盏防风灯。

苏若雪把白天抄下的银行流水推到顾承砚面前:“137号账户这个月进账三笔,都是东京‘大和物产’汇来的,备注是‘生丝采购’。”

“可他们根本不需要采购生丝。”顾承砚翻开沈清澜给的情报本,“东北的柞蚕丝产量足够日本纺织厂用十年。这些钱,是买钨矿的幌子。”

他突然抓起两张信纸对着灯光,水波纹与暗纹在灯影里重叠成某种图案。

苏若雪凑近,发梢扫过他的手背:“像不像日本和德国两国的国徽?”

顾承砚的呼吸陡然一滞。

他想起现代教材里的照片——1936年日本和德国签订《**产国际协定》,表面上是意识形态联盟,实际上是资源与技术的交换。

而上海,正是远东资源流转的枢纽。

“白鸦的真正任务……”他声音沙哑,“不是刺探军情,是截断这条资源链。沈清澜说‘保存工业火种’,是要让这些工厂不被日本和德国控制,成为将来抗战的资本。”

苏若雪的手指轻轻覆上他的手背。

她的掌心还带着白天整理账本的温度:“阿砚,我们已经身处局中了。”

窗外的蝉鸣忽然停了。

苏若雪的耳尖微微一动。

她按住顾承砚欲言的嘴唇,眼神陡然变得锋利——那是从前在账房抓偷银伙计的模样。

“有人在门外。”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宣纸上的墨点。

顾承砚瞬间屏住呼吸。

密室的木门是双层厚橡木板,可就在这时,一声极轻的“叮”传入耳中,像细针掉在青石板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扑向门口。

门缝里,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正缓缓滑入,在地面投下细长的阴影——是枚微型窃听器,外壳还沾着潮湿的夜露。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