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 第475章 宴罢犹有余香在,信步江南入画来

一席“梦故汴梁”,如同一场跨越了八百年的味觉幻梦。

当最后一道甜品那清甜的余韵,还在舌尖缓缓消散时,雅座之内,却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宁静。

窗外,日头已然西斜,金色的光辉,为室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慵懒的光晕。

湖面之上,波光粼粼,偶尔有晚归的画舫,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悠悠划过。

专家们斜斜地靠在黄花梨木的太师椅上,脸上,是如出一辙的、心满意足的惬意。

许久之后,还是何镜山教授,第一个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没有去评价菜品的味道,只是端起面前那盏早已续过数次、却依旧香气醇厚的清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发出了一声,充满了无限感慨的长长叹息。

“唉……”

“老何,”李敬同教授闻声,转过头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何故长吁短叹?莫不是,嫌韩师傅的这席宴,还不够合你的胃口?”

“非也,非也。”何镜山缓缓地摇了摇头,他放下茶杯,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湖光山色,望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复杂。

“我这一生,痴迷于古建筑。为了勘察、测绘,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古城、古镇、仿古景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我看过平遥的墙,也走过丽江的巷;见过乌镇的枕水人家,也赏过凤凰的沱江夜色。”

“那些地方,美吗?当然美。有历史吗?当然有。”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萧索。

“可不知为何,走在那些地方,我心中,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隔阂’。”

“那里的青石板路,被打磨得太过光滑;那里的商铺,卖着千篇一律的、来自义乌的小商品;那里的原住民,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和我一样,举着相机,行色匆匆的游客。”

“那里的一切,都像是一个被精心布置好的、巨大的摄影棚。它很美,很上镜,却唯独,少了一样东西。”

“少了什么?”一位年轻的教授,忍不住追问道。

何镜山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窗外。

扫过那些,穿着汉服,在湖边嬉戏的孩童;扫过那些,坐在乌篷船上,听着船娘用吴侬软语唱着小调的情侣;扫过那些,从锦绣坊里,心满意足地走出来,脸上洋溢着纯粹快乐的姑娘。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刘楚的身上。

“少了,‘魂’。”

他缓缓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少了,活生生的、属于那个时代本身的……烟火气。”

“老朽之前,一直以为,这种‘魂’,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再也不可能被复现。”

何镜山看着刘楚,眼神,无比的真诚。

“直到今天,直到我走进了这座,青瑶山庄。”

“在这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完美的建筑,精致的服饰,考究的饮食。我看到的,是一种‘生活’。”

“是一种,我们本以为,早已消失了的,属于华夏民族,骨子里的那份,从容,风雅,与自信。”

“刘园长……”

何镜山站起身,对着刘楚,郑重地,拱了拱手。

“今日此行,老朽,心服口服。”

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论,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满堂的共鸣。

“何老说得太对了!”那位园林专家也激动地附和道,“我也有同感!之前咱们看那‘天下钱庄’的后院,只觉得是‘仙家手笔’。可现在回想起来,它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藏’于市井之中!前堂是人声鼎沸的金融中心,后院,却是可以安放身心的世外桃源。这种‘大隐隐于市’的哲学,才是我们华夏园林,真正的精髓啊!”

“还有那曲《牡丹亭》!”李敬同教授也是感慨万千,“那演员的功底,固然是炉火纯青。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台下的那些观众。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牙牙学语的孩童,他们或许听不懂那水磨调的精妙,但他们都愿意,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完这一折。这份对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喜爱……我在国家大剧院里,都未必,能时时见到啊。”

一时间,雅座之内,感慨之声,此起彼伏。

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都以“挑剔”和“严谨”着称的泰斗们,此刻,却仿佛都变成了青瑶山庄最忠实的“粉丝”,不吝用任何美好的词汇,去赞美自己今日的所见所闻。

刘楚安静地听着,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淡然的微笑。

直到所有人的感慨,都渐渐平息,他才缓缓站起身。

“诸位先生,过誉了。”

“我们做的,其实,只是一件最简单的事。”

“那就是,将我们认为‘美’的东西,用一种,最‘真’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宴已终,茶已品。”

他走到窗边,伸出手,指向了那片,在夕阳下,被镀上了一层更为绚烂金色的,江南水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请大家收藏:()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时光,便请诸位先生,随我一起,走进这幅画里,去看一看,那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吧。”

……

一行人,意犹未尽地,走出了湖畔居。

他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沿着湖畔一条新铺就的、由青石板与鹅卵石交错拼接而成的小径,向着那片,更为广阔的江南水乡,信步走去。

这条连接着“江南风情街”与“江南水乡”的湖畔小径,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

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清月湖”,湖面上,水汽氤氲,偶尔有水鸟,贴着水面,一掠而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

另一侧,则是高大的、枝叶繁茂的垂柳。

柳丝如绦,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将午后那略显炽热的阳光,筛成一地细碎的、跳动的光斑。

专家们换上了一身古装,行走在这条小径上,衣袂飘飘,竟真的有几分魏晋名士,结伴出游的风采。

“你们看,”一位建筑学教授,指着脚下的路,赞叹道,“这路面,看似随意,实则大有讲究。它不是平的,而是带着一个非常细微的、向湖边倾斜的弧度。这样一来,即便是下雨,路面的积水,也能第一时间,顺着坡度,流入湖中,保证了路面的干爽。这,就是古人‘师法自然’的智慧啊。”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了小径的尽头。

前方,一座更为高大、也更为气派的石拱桥,横跨在两条河道的交汇之处。桥下,正是他们之前走过的那条“柳风河”,与一片更为宽阔的、通往水乡深处的主河道,在此处,完美地,汇合在了一起。

站在这座桥上,视野豁然开朗。

向左看,是他们来时走过的“江南风情街”,白墙黛瓦,店铺林立,依旧是人声鼎沸。

向右看,则是一片,更为广阔、也更为宁静的,水乡天地。

河道在这里变得开阔,两岸,不再是密集的商铺,而是一座座,更为疏朗的、枕水而居的江南民居。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探出一个小小的、用石板搭成的码头。有的码头上,晾晒着渔网;有的码头上,则摆放着几盆,正开得烂漫的鲜花。

河道里,不时有乌篷船,摇摇晃晃地,从桥下穿过。船头的船娘,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裳,一边摇着橹,一边,用吴侬软语,哼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

而空气中,也飘散着一股,与风情街那商业气息截然不同的、更为纯粹的……“生活”的味道。

有家家户户的窗棂里,飘出的、淡淡的饭菜香。

有河边浣衣的妇人,那棒槌敲打在青石板上,发出的“砰砰”声。

还有,远处水上集市里,传来的、隐约的、讨价还价的喧闹声。

这幅景象,让所有专家,都看得,痴了。

“这……这……”

李敬同教授,指着眼前这幅,比任何一幅《清明上河图》,都更为鲜活、更为生动的画卷,激动得,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走吧。”

刘楚笑了笑,率先迈开了脚步。

“我们,也去做一回,这画中之人。”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请大家收藏:()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