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91章 梧桐枝与金丝笼(2016年7月18日)

北京的晨光带着七月的热度,穿透保密性极佳的深色玻璃,在“归巢计划”专项工作组的秘密会议室内投下几道斜长的光柱。空气中弥漫着新打印文件的油墨味、速溶咖啡的焦香,以及一种无声的专注与压力。

会议室不大,陈设简洁实用。一张长方形会议桌居中,李玄策坐在主位。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浅灰色衬衫,领口解开一粒扣子,袖口随意地挽至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和一块样式古朴的腕表。他不再是国安部常务副部长的身份坐在这里,而是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首席顾问,权限超然,但姿态却比以往更显沉静内敛,如同深潭静水,表面无波,内蕴万钧。

桌边围坐着几位核心成员:有从国安部精挑细选、经验丰富的海外行动协调员;有专精人才心理分析与风险评估的行为学专家;有负责信息筛选和背景核查的情报分析师;还有一位是李玄策特意从教育部借调来的顶尖人才服务保障专家。方清墨也在座,她的任务是记录下所有关于科研平台对接和生活保障的需求细节。

李玄策面前摊开着几份厚厚的档案,正是“归巢计划”首批重点目标的资料。他手中一支红蓝铅笔,不时在纸上划过,留下简洁有力的批注。

“先说说陈锦程教授的情况。”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他翻开了最上面的一份档案,照片上的老人目光深邃,带着学者特有的执着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负责风险评估的中年男子推了推眼镜,语速平稳:“陈老性格刚直,早年负气出走,对国内旧事仍有心结。他目前所在的大学研究环境宽松,但经费开始受限。其夫人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愈发严重,对当地气候和医疗效果不甚满意。安全方面,暂无明确威胁,但其掌握的核心材料工艺,一直是某些商业集团觊觎的目标,需防范非官方手段的干扰。”

行为学专家补充道:“陈老的核心诉求,一是学术自由和研究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二是对夫人晚年健康的担忧。情感上,对故土有复杂情愫,既有怀念,也有顾虑。‘归’的意愿处于临界点,需要强有力的‘推手’,但这个‘推手’必须是温暖的、尊重的、能真正解决其核心关切的。”

李玄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分析得很透彻。归巢计划,核心在于‘归心’。强扭的瓜不甜,硬造的笼子再华丽,也关不住向往自由的凤凰。《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们求才,如同用兵,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伐谋’、‘伐心’。”

他放下铅笔,双手交叉置于桌面,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而真诚:“我们的策略,必须是‘攻心为上’。针对每一位目标,都要制定‘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方案。核心是什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是‘解其忧,展其志’!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点燃他们心中未熄的火焰,让他们看到在国内,有更广阔的天地供其翱翔,有更温暖的怀抱供其栖息。”

他拿起陈老的档案,指尖轻轻点在照片上:“陈老之忧,在夫人之疾,在学术价值能否充分实现;其志,在毕生所学能开创材料领域的新纪元。那么,我们的梧桐枝,就要扎在这两点上。”

“梧桐枝?”人才服务保障专家略带疑惑地重复。

李玄策嘴角浮现一丝极淡的笑意,这笑意带着洞察世事的睿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诗经》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我们要做的,不是打造一个镶金嵌玉、看似华美的‘金丝笼’,把人才硬生生关进去。我们要做的,是培植一片根深叶茂、阳光雨露充足的‘梧桐林’!梧桐扎根于沃土(我们的诚意与平台),沐浴朝阳(发展的机遇与希望),枝繁叶茂,自有凤凰来仪。金丝笼再华丽精巧,终究是囚禁,是束缚,非长久之计,更非智者所为。”

这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瞬间点明了“归巢计划”的精髓与高度。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眼中都流露出敬佩与了悟。方清墨看着丈夫,眼底是温柔的自豪。他总是能将最深刻的道理,用最平实、最富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好!”李玄策拍板,“针对陈老,方案如下:第一,由清墨牵头,立刻联系国内最顶尖的风湿免疫科中医国手和西医专家,组成联合诊疗组,基于我们已有的信息,制定一套详细的、具有说服力的治疗方案,突出中医在痹症治疗上的独特优势和对体质的整体调理。方案要具体到疗程、药物、康复手段,甚至气候调养建议。第二,由长庚同志亲自执笔,撰写一份关于国内在陈老专精领域——新型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所面临的关键瓶颈的探讨提纲。提纲要有深度,有前瞻性,更要流露出一种‘非陈老不能解此困’的真诚求教之意。这不是邀请函,是学术上的‘高山流水’!第三,正式的邀请函,措辞要庄重而不失温度,突出国家最高科研平台的全力支持和绝对学术自由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看向负责文件制作的专员:“这三份东西,学术探讨提纲用李长庚同志亲笔手书的信笺,体现学术交流的庄重与私谊的温度;诊疗方案用精美的线装册页,体现我们对其家人健康的重视与中医文化的底蕴;正式邀请函用部级信笺。装在一个特制的、带有淡淡檀木香气的锦盒里。”

细节!这就是李玄策的风格。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无声的力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李玄策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念墨那边已经就位。她会在‘恰当时机’,与陈老在苏黎世那个他常去的湖畔咖啡馆‘偶遇’。初步的信任桥梁,由她来搭建最自然。”

同一时刻,万里之外的瑞士苏黎世,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班霍夫大街旁一家历史悠久、氛围宁静的咖啡馆里。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和刚出炉的牛角面包的甜腻气息。临窗的位置,李念墨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亚麻西装套裙,优雅而不失学术气息。她面前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瑰夏咖啡,手边摊开一本厚重的材料学期刊,似乎看得入神。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她的目光看似停留在期刊上,眼角余光却敏锐地捕捉着咖啡馆入口的方向。根据情报,陈锦程教授每周一的这个时间,习惯来这里喝一杯咖啡,读半小时报纸,享受片刻独处的宁静。这是属于一位老派学者的仪式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咖啡馆的门铃清脆地响了一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陈锦程教授。他穿着灰色的旧呢子外套,围巾随意地搭在臂弯,头发花白,步履略显蹒跚,但眼神依旧锐利。他径直走向自己惯常的角落位置,与李念墨隔了两张桌子。

李念墨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学者特有的沉静。她没有立刻上前,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直到侍者为陈老送上他惯常的黑咖啡,老人拿起报纸,目光沉入字里行间时,李念墨才合上手中的期刊,端起自己的咖啡杯,姿态自然地站起身,仿佛要去续杯。

她端着杯子,步伐轻盈地经过陈老的桌旁。就在即将走过的一瞬,她似乎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陈老放在桌角的、翻开的报纸——那上面恰好有一篇关于新型陶瓷材料在航天领域应用的报道。

“Excuse me, Professor Chen?”(打扰一下,陈教授?)李念墨的声音清亮悦耳,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和一丝不确定。

陈老从报纸上抬起头,略显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气质出众的东方女孩。

李念墨露出一个带着学术热忱的、略带腼腆的笑容,指了指报纸上的那篇文章:“抱歉打扰您。我刚看到这篇报道,里面提到的高温相变稳定性的问题……我最近在加州理工参与的一个项目也遇到了类似瓶颈,尝试了多种稀土掺杂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没想到您也在关注这个方向?” 她流利的英语中带着加州口音,瞬间拉近了距离。

陈老眼中的惊讶褪去,被一丝兴趣取代。他放下报纸,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哦?你也研究这个?坐,年轻人。加州理工……是安德森教授的项目组吗?” 他显然对那个领域的顶尖团队了如指掌。

“是的,教授。我是李念墨,之前在安德森教授组里做研究员,刚回国不久。”李念墨落落大方地坐下,巧妙地引入了自己的背景,并自然地开启了话题。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正是她精心准备的、关于材料领域几个前沿问题的思考摘要,其中就包含了李长庚提纲中的核心思路,但以她自己的学术口吻提出。

“关于这个相变问题,我和国内的一位前辈最近有些新的想法,是关于晶界工程和应力场协同调控的,不知道您觉得……” 她翻开文件夹,将一份打印稿轻轻推向陈老,动作恭敬而自然。

阳光透过窗户,温暖地笼罩着这一老一少。咖啡馆里流淌着轻柔的古典音乐,咖啡的香气氤氲不散。一场精心设计却又无比自然的“偶遇”,一次关于尖端科学的探讨,在苏黎世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悄然进行。李念墨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完成任务的坚定。而那份蕴含着“梧桐枝”深意的锦盒,此刻正静静躺在跨越重洋的航班上,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坚定地飞翔。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