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51章 合璧生辉(2015年12月30日)

金兰厌胜劫 第951章 合璧生辉(2015年12月30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岁末的京城,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纯净的湛蓝,阳光慷慨而清冽,毫无阻碍地洒落下来,带着冬日特有的、能穿透骨髓的明亮。城北,一座崭新的、充满未来感的建筑群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线型的银灰色外墙,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反射着天空和云影,几株特意保留的苍劲古松点缀其间,为这份现代感增添了几分东方的沉稳与苍劲。这里,便是刚刚落成的“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主楼前的广场上,一场简朴而隆重的挂牌仪式正在进行。没有冗长的领导致辞环节,没有繁复的礼仪流程,只有受邀前来的核心科研人员、相关领域学者以及几位主管科技的领导。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李玄策站在人群稍前的位置,看着自己的父亲李长庚和妻子方清墨并肩走向那覆盖着红绸的实验室铭牌。李长庚老先生,归国仅三个月,精神矍铄,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目光睿智而深邃,带着一种阅尽千帆后的从容与洞见。方清墨则是一身合体的米白色科研工作服,外面罩着一件深蓝色的羊绒开衫,气质温婉而干练,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奋与专注。阳光勾勒出他们并肩的身影,一个代表着穿透历史迷雾的智慧之光,一个象征着描绘未来蓝图的匠心之魂。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伸出手,共同握住了红绸垂下的流苏。他们的手,一只是历经沧桑、布满智慧纹路却依然有力的手,一只是常年与精密仪器、生物样本为伴、细腻而灵巧的手。此刻,这两只手共同握住了象征新起点的红绸。

“唰——”

红绸应声而落!

一块厚重的、泛着沉稳金属光泽的青铜色铭牌展露在众人面前。阳光直射其上,“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瞬间反射出耀眼的、近乎神圣的光芒,如同被点燃的火种,灼灼生辉!

“哗——!”

热烈的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镜头捕捉下这一刻:李长庚和方清墨站在铭牌两侧,脸上洋溢着欣慰、自豪而又充满使命感的光辉。他们的笑容,是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理想之地的释然,更是开启一段全新伟大航程的豪情。这光芒与笑容交织,定格成这个冬日最温暖的画面。

掌声渐歇,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玄策。他作为家人,更是作为主管国家安全与战略科技发展的领导,缓步走向了临时设立的致辞台。阳光落在他挺拔的身影上,深色的西装外套敞开着,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衫,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气度从容。

他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来宾,最终落在父亲和妻子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温情与敬意。广场上安静下来,只有冬日的微风拂过松针的沙沙轻响。

“诸位同仁,朋友们,”李玄策的声音清朗而沉稳,清晰地传遍广场,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今天,我们共同见证‘长庚-清墨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诞生。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的挂牌,更是一次跨越古今、融汇东西的智慧合璧!”

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建筑,看到了更悠远的历史和更广阔的未来:

“实验室以‘长庚’、‘清墨’为名,深意存焉。”他看向父亲李长庚,“‘长庚’,古称启明星,是黎明前最亮的那颗星辰。它刺破长夜,指引方向,象征着穿透未知黑暗、照亮前行道路的智慧之光!家父长庚先生,学贯中西,数十载海外生涯,其科研成就斐然。然其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始终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尤重从华夏先贤的浩瀚智慧中汲取系统思维与哲学精髓。他的智慧之光,不仅照亮前沿科技之路,更照亮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归途。”

他的目光转向方清墨,充满了爱意与骄傲:“‘清墨’,丹青之魂,水墨交融,意在笔先。它寓意着师法自然、妙造天成、绘就蓝图的匠心!内子清墨院士,深耕生物仿生领域,一双慧眼,总能从自然造物的精妙绝伦中,窥见解决人类难题的钥匙。一片荷叶的自洁,一根蛛丝的坚韧,一群蚂蚁的协作…在她眼中,皆是蕴含着无上智慧的‘天书’。”

李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

“因此,此实验室之名,非唯二人之名号!它实乃‘古法’与‘今术’的深情握手!是‘自然智慧’与‘人工匠心’的完美交融!《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他引经据典,字字铿锵,“天时,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契机;地气,是万物生长的环境与滋养;材美,是自然界赋予的完美结构与特性;工巧,是人类理解规律、运用材料、创造价值的智慧与技艺!这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正是我们探索‘生物启发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根基与圭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话语如同带着魔力,将在场的科研人员带入了一个宏大的图景。古老的东方智慧,与现代最前沿的科技探索,在此刻被一条无形的、却无比坚韧的纽带紧紧相连。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频频点头。

“我们所要追求的AI,”李玄策继续道,语气充满了憧憬,“不应仅仅是冰冷的算法堆砌、算力的比拼。它应该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拥有强大的‘鲁棒性’(Robustness),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稳定与适应;它应该拥有深刻的‘自适应性’,如同生命进化般不断学习、调整、优化;它甚至应该孕育出一丝‘类生命’的特质,能够感知、交互、协同,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复杂与美好!而这,需要我们放下傲慢,谦卑地向存在了亿万年的自然导师求教,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入挖掘祖先留下的、关于系统、关于变化、关于平衡的哲学宝藏!”

他看向父亲和妻子:“家父长庚先生将带来他对《周易》变易思维、《道德经》有无相生、《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深刻理解;内子清墨院士则将以其对生物微观世界的精妙洞察,提供最鲜活、最直接的仿生灵感。这二者的结合,便是‘合此四者’的生动实践!”

致辞结束,掌声再次雷动,比之前更加热烈,充满了对这番深刻见解的认同和对未来探索的无限期待。

仪式结束后,众人移步进入实验室内部参观。甫一踏入,便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空间开阔明亮,设计极具未来感:流畅的线条,柔和的智能灯光,无处不在的交互式屏幕。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些巧妙融入现代空间中的东方文化元素与自然造物标本。

入口处的玄关墙上,并非悬挂常见的机构介绍或成果展示,而是并排陈列着两幅精心装裱的图文展板。左边是古老的《考工记》竹简影印本,旁边配有精炼的现代译文和核心思想阐释;右边则是复杂的《人类神经网络图谱》,色彩斑斓,结构精妙。两者并置,无声地诉说着古今智慧在探索“巧”与“序”上的遥相呼应。李长庚正站在展板前,被一群年轻的研究员围着。他手指着《考工记》中关于“弓人为弓”的一段文字,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你们看,古人制弓,讲究取材顺应天时,聚合优质材料后,再由巧匠调和其性。这和我们设计神经网络何其相似!数据是材,算法是和,而‘天时’,便是数据获取的时机与环境,是模型训练的条件设定!忽视了这个‘时’,再好的材与和,也难成良弓,难造强‘脑’啊!” 年轻的研究员们听得入神,频频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古老智慧的新奇与敬佩。

深入实验室内部,一个开放的仿生灵感展示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里没有冰冷的机器,反而像一个微缩的自然博物馆。玻璃展柜中,陈列着各种生物标本:拥有复杂复眼结构的蜻蜓头部模型、展现出惊人强度和韧性的蛛丝样本、具有超疏水自洁效应的荷叶、结构精妙的蜂巢切面…每个标本旁都有详细的生物学特性说明和其启发的潜在AI应用方向。方清墨正站在一片巨大的、翠绿欲滴的荷叶标本前。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荷叶表面,指尖感受着那细微的乳突结构,对围拢过来的参观者讲解道:“看这荷叶,水珠在上面无法浸润,滚动带走污垢。它的秘密就在这纳米级的微米乳突和蜡质层。我们正在尝试将这种结构原理,抽象成一种全新的自清洁、抗污染算法模型,用于优化传感器网络在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效率和可靠性。大自然的智慧,早已给出了最优解,我们只是努力去理解和复现。”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穿透力,将微观世界的精妙与宏观应用的蓝图清晰地连接起来。

实验室的核心区域,一个充满科技感的项目展示墙亮了起来。首批启动的重点项目图文并茂:

“复眼·明察”: 基于昆虫复眼广角、高动态、低功耗的视觉原理,研发新一代仿生视觉传感器及图像处理算法,目标是在复杂光照、高速运动场景下实现超越现有技术的目标识别与追踪效率。配图是复眼显微结构和高精度视觉芯片设计图。

“根网·深联”: 模拟植物根系在土壤中自适应生长、高效吸收养分与水分、形成庞大互联网络的行为模式,开发用于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物联网、通信网络的自组织、自修复、资源优化调度算法。配图是根系生长模拟图和网络拓扑结构图。

“群智·协同”: 研究鸟群、鱼群、蚁群等生物群体在无集中控制下表现出的高度协调、分工合作、抗干扰的智能行为(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将其核心机制融入多智能体协作、无人机集群控制、分布式决策等AI领域,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配图是鸟群飞行轨迹和无人机集群模拟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每一个项目名称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意与对科技的期许。李玄策、李长庚、方清墨、李念墨(她作为青年骨干也参与了项目设计)以及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们站在展示墙前,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投身其中的热忱。

参观接近尾声,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实验室内部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人群渐渐散去,留下李玄策一家三代五人站在空旷明亮的实验大厅中央。

李玄策看着眼前的一切:充满未来感的设备,古朴的竹简瓷器,生机勃勃的绿植,还有身边最重要的家人。父亲李长庚正慈爱地看着孙女李念墨在电子屏前兴奋地演示一个初步的根系生长模拟程序;方清墨则蹲下身,与儿子李天枢一起,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一个展示蚁群协作的透明生态箱,李天枢指着其中一只带头搬运食物的蚂蚁,小声说着什么,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光芒。

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豪情在李玄策胸中激荡。他走到家人中间,伸出手。李长庚会意,微笑着将苍劲有力的大手覆在儿子手上;方清墨也温柔地将自己的手叠放上去;李念墨和李天枢也欢快地伸出小手,覆盖在最上面。三代人,五只手,在金色的夕阳中紧紧叠握在一起。掌心传来的温度各不相同,有历经沧桑的厚重,有中流砥柱的坚定,有青春飞扬的热情,也有稚嫩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温暖。这温度汇聚在一起,仿佛一股无形的、强大的暖流。

“古法为魂,今术为翼。”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静谧的实验大厅里回荡,“自然为师,匠心为桥。”他看着父亲,看着妻子,看着儿女,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信心与深沉的爱意,“合璧生辉,其道大光!”

夕阳的最后一抹金辉,透过玻璃,正好落在他们交叠的手上,也落在那块闪耀着“长庚-清墨”名字的实验室铭牌上。光晕流转,仿佛预示着这融合了古老智慧、自然奥秘与现代科技的探索之路,必将照亮一片充满希望与奇迹的未来。在这岁末的暖阳里,智慧的火种已然点燃,等待着燎原之势。合璧之光,辉耀初生,其道,必大光!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