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50章 聚星成河(2015年12月29日)

金兰厌胜劫 第950章 聚星成河(2015年12月29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岁末的京城,难得的晴朗。湛蓝的天空如同被水洗过一般,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阳光透过国家会议中心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慷慨地洒进一间布置得格外温馨雅致的会议室。室内的暖气开得恰到好处,驱散了冬日的寒意,留下融融的暖意。

长条形的会议桌铺着米白色的厚绒桌布,中央点缀着几盆青翠欲滴的绿萝和盛开的蝴蝶兰,为严谨的学术氛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暖色。精致的骨瓷茶杯里,浅碧色的茶汤氤氲着清香。小巧的点心碟里,摆放着造型别致的茶歇小食。柔和的灯光从天花板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宁静、专注又带着几分暖意的氛围。

这里即将举行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受邀者,是近两年来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归国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领域横跨微电子芯片、航天动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乎国家未来科技命脉的关键方向。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目光如炬的老院士,也有年富力强、锐气逼人的青年才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相似的、经历过异国他乡漫长跋涉后终于归航的释然,以及投身于这片熟悉又充满挑战的热土的期待。

会议桌的主位空着。李玄策尚未到来。

与会者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话题围绕着各自的专业、归国后的初步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精英汇聚、思想碰撞的独特气场,如同无数颗散落的星辰,各自散发着光芒,等待着被某种引力牵引、汇聚。

“听说今天主持的是那位李顾问?就是智囊团的首席?”

“嗯,国安部的李玄策部长,也是首席顾问。级别很高,但听说人很务实。”

“希望不是官话套话…我最怕那些了。时间宝贵啊。”

“是啊,设备共享的问题再不解决,我那项目就得延期了…”

“我女儿回来半年了,还是不太适应这边的教学节奏,有点焦虑…”

低语声中,有期待,有忧虑,有直率的吐槽,也有小心翼翼的试探。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李玄策走了进来。他今天没有穿惯常的深色正装,而是一身质地精良、剪裁合体的藏青色中山装,既庄重又不失亲和。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平和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学者专家,如同春风拂过静谧的湖面。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李玄策走到主位,却没有立刻坐下。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让大家久等了。今天这场座谈会,没有议程表,没有发言稿,更没有官话套话。”他微微停顿,目光真诚地看向每一个人,“只有一句肺腑之言:诸君是国之瑰宝!是民族复兴征途上,我们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星辰!”

他拉开椅子坐下,姿态放松却挺拔。“所以,今天这个会,只有一个主题:倾听。请大家畅所欲言!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中的不便,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政策的建议…无论大小,无论巨细,皆可直言!我和我的同事,今天就是带着耳朵和本子来的。”他拍了拍手边一个厚厚的牛皮纸笔记本和一支笔,笑容坦荡而诚恳。

这开场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在与会者心中荡起涟漪。习惯了各种会议套路的科学家们,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犹疑。真的可以…这么直接吗?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清了清嗓子。他是国内引进的首席半导体光刻专家,姓姜。

“李顾问,”姜老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江南口音,语气却直截了当,“我回国快一年了,最头疼的就是大型设备!我们团队急需一台最新的极紫外光刻模拟平台做验证。但国内就那么几台,排队预约要排到后年!国外的顶级设备,又对我们禁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种资源壁垒不打破,‘卡脖子’技术怎么突破?” 他说得有些激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李玄策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不时抬头看向姜老,眼神专注。等姜老说完,他立刻追问:“姜老,您说的排队时间长,具体是流程繁琐还是设备本身数量绝对不足?如果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预约协调平台,能否缓解?您理想中的共享机制是怎样的?” 问题直指核心,毫不拖泥带水。

姜老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对方问得如此具体深入,随即精神一振,详细解释起来。李玄策边听边记,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接着,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科学家,国家新引进的基因编辑领域领军人物陈教授开口了,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李顾问,科研压力我能顶住。但…说实话,我回来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我女儿刚上初一,在国外长大,中文底子薄,回来插班后学习很吃力,性格也变得有点内向。我们夫妻俩都泡在实验室,实在没太多时间辅导她融入…这文化上的隔阂,有时候比科研难题还让人揪心。” 她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归国学者心**同的隐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玄策停下笔,目光温和地看向陈教授,流露出理解的神色。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青瓷茶壶,走到陈教授身边,亲自为她续上了热茶。动作自然流畅,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陈教授,您辛苦了。”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诚恳,“为国效力,却让家人承担压力,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他回到座位,目光扫过全场,“子女教育,文化融入,这不是您一个人的困扰。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后院’问题!家不安,何以安天下?何以安心科研?”

一位年轻的AI算法天才,顶着浓重的黑眼圈,举手发言,语速飞快:“李顾问!考核!现在的评价体系太急了!逼着我们短平快出成果,最好一年几篇顶刊!可真正的突破性研究,哪个不需要坐冷板凳?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容错空间!这种‘计件工’式的考核,只会催生‘灌水’论文,扼杀真正的创新!” 他的话语尖锐,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锋芒和急切。

李玄策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当一位研究深空探测动力系统的老专家提出简化国际学术交流审批流程的建议时,李玄策更是追问了许多细节:目前审批的堵点在哪里?哪些环节可以优化?需要哪些部门的协同?

整个上午,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坦诚。李玄策就像一个最专注的倾听者,时而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时而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发言者,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话语背后的诉求;时而又会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引导讨论走向深入。他几乎没有打断过任何人的发言,即使是最尖锐的批评,他也只是平静地记录,偶尔在关键处轻轻颔首表示理解。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那自然而然的“续茶”之举。每当看到哪位专家的茶杯空了,或者发言时间较长、口干舌燥时,他都会很自然地起身,拿起茶壶,步履沉稳地走过去,亲自为对方续上热茶。那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古礼般的庄重和发自内心的关怀。没有刻意,没有表演,只有一种“待士以诚”的本能流露。

当最后一位专家发言完毕,时间已近中午。窗外的阳光更加灿烂,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点心甜香,更弥漫着一种思想碰撞后特有的、略带疲惫却又无比充实的氛围。

李玄策合上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科学家。他们的脸上,有倾诉后的释然,有被认真倾听后的感动,也有对未来依旧存在的忧虑。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面向大家。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中山装的立领显得格外精神。

“感谢诸位的肺腑之言!”李玄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字字句句,皆如金石,掷地有声!更如明镜,照见我们工作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他微微停顿,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方才听诸位发言,我心中一直回响着《史记》中记载的一个典故。说的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为了招揽天下贤才,常常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带着讲述古老故事的韵味,“意思是,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待求见的贤士;洗一次头,也要多次握着湿漉漉的头发跑出来,生怕怠慢了来访的人才。”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古老的故事所吸引,体会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古之圣贤,”李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为了求贤治国,尚能如此礼贤下士,如此‘求贤若渴’!今日之中国,比之西周,何止强盛百倍?今日之民族复兴伟业,比之周公分封,何止宏大千倍?我们求才、用才、爱才、护才之心,岂能不更胜往昔?岂能不怀有比‘周公吐哺’更甚的至诚之心?!”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撞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那引用的古老典故,在现代化的会议室里,在顶尖科学家面前,非但没有丝毫违和,反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提升到了一个文化传承与精神共鸣的高度!

“诸位老师,”李玄策的目光变得无比郑重,如同在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你们放弃海外优渥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归来,将毕生所学奉献于这片土地。这份信任,重逾千钧!这份托付,关乎国运!我辈唯有以‘周公吐哺’之诚,以‘三顾茅庐’之敬,方能不负此心,不负此志!方能真正营造出一个让星辰安心闪耀、让智慧自由流淌的‘星河家园’!”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发自内心,充满了感动、认同和归属感。白发苍苍的姜老用力鼓掌,眼中似有泪光闪动;陈教授掩着嘴,肩膀微微起伏;年轻的AI天才也放下了平日的锋芒,由衷地拍着手。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高层的重视,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认同和深沉的精神共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掌声渐歇,李玄策的脸上露出了温暖而坚定的笑容。

“光说不练假把式。听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我们也得拿出点干货。”他语气轻松了一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基于大家的意见,我们现场办公,先推出几项优化‘人才生态’的务实举措,算是新年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开始!”

他拿起笔记本,清晰有力地宣布:

“第一,针对姜老等诸位老师反映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难问题,我们将牵头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统一的预约、协调、使用、评价机制!目标是让每一台宝贵的‘国之重器’,都像图书馆的书一样,能被真正需要它的科研人员便捷、高效地预约使用!让设备围着项目转,而不是项目围着设备排队!”

“第二,针对评价体系‘短、平、快’的压力,我们将试点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和‘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潜心研究,宽容探索失败!评价一个科学家,不是看他一年发了多少论文,而是看他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做出了什么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突破!让‘十年磨一剑’者,不再寒心!”

“第三,陈教授提到的子女文化融入问题,是大事!我们联合教育部、团中央,设立‘归国人才子女文化融入导师计划’!遴选品学兼优、热情耐心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归国人才子女‘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子!通过共同学习、文化交流活动、生活陪伴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家长们能够更安心地投入科研!”

“第四,关于国际学术交流的审批流程,我们将开通重点人才学术交流‘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压缩时限,建立专人负责、快速响应的机制!确保必要的国际学术交流畅通无阻!让思想的火花,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碰撞!”

每一项措施宣布时,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与会者心中激起更大的涟漪和回响。当李玄策宣布完毕,会议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比刚才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掌声!掌声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惊叹和喜悦的低呼。

“太好了!这个平台太及时了!”

“代表作制度!长周期考核!这才是正道!”

“孩子的问题有着落了…太好了…”

“绿色通道!这下方便多了!”

专家们的脸上,之前的忧虑和试探被巨大的惊喜和由衷的赞赏所取代。姜老激动地摘下眼镜擦拭;陈教授的眼眶彻底湿润了,不住地点头;年轻的科学家们兴奋地相互交换着眼神。他们眼中亮起的光芒,如同被点亮的星辰,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李玄策宣布的每一项措施,都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痛点,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不仅仅是政策,更是实实在在的尊重、理解和支撑!

茶歇时间到了。精致的点心和热饮被摆放在会议室外宽敞明亮的茶歇区。但此刻,专家们似乎都忘记了饥饿。李玄策刚走出会议室,立刻就被几位情绪激动的专家围住了。

“李顾问!关于那个共享平台的技术细节,我有些想法…”姜老迫不及待地说。

“李顾问,导师计划具体怎么实施?志愿者选拔标准是什么?”陈教授关切地问。

“李顾问,代表作评价的范围界定,能不能再探讨一下?”那位AI天才也挤了过来。

“李顾问…”

“李顾问…”

李玄策被热情的人群簇拥在中间,如同众星捧月。他没有丝毫不耐,脸上始终带着温和而专注的笑容。他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录着每一条补充建议,时而引用一句古语阐释理念,时而用平实的语言解释操作细节。茶歇区里,气氛热烈而融洽,思想的火花在咖啡与点心的香气中持续碰撞、交融。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将这群忘我交谈的身影拉长,仿佛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卷。

窗外,碧空如洗。一颗颗散落的星辰,正被无形的力量吸引、汇聚,终将汇成照亮民族复兴征途的璀璨星河。而此刻,在这间充满茶香与思想的会议室里,那汇聚的力量,正源于一份“周公吐哺”的至诚,以及一个民族对智慧与人才最深沉的渴望。聚星成河,其势已成,其光必耀!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