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31章 长庚归航(2015年9月30日)

金兰厌胜劫 第931章 长庚归航(2015年9月30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贵宾通道,此刻笼罩在一种刻意营造的低调宁静之中。没有鲜花簇拥,没有长枪短炮的闪光灯,只有几名身着深色便装、身形挺拔、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国安部核心成员,如同融入背景的磐石,沉默地伫立在通道两侧。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清冽气味和大型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通道尽头那扇厚重的自动门,像一道连接着两个世界的闸口。

李玄策站在最前方,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他双手自然垂在身侧,指节却微微收紧,泄露着内心并不平静的波澜。方清墨站在他身旁半步之后,穿着素雅的月白色旗袍,外罩一件浅米色针织开衫,双手交叠放在身前,指尖却下意识地绞着。她的目光,几乎要穿透那扇尚未开启的门。李念墨站在母亲身侧,年轻的脸上混合着兴奋与不易察觉的紧张,她不时踮脚张望。最小的李天枢则被父亲的大手轻轻按着肩膀,小家伙努力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那扇神秘的门,又仰头看看父亲紧绷的下颌线。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带着沉甸甸的期待。

终于,通道尽头那扇厚重的自动门,伴随着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嗡”鸣,缓缓向两侧滑开。

一个身影,推着简单的银色行李箱,出现在门后的光晕里。

李长庚。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深棕色夹克,身形比家人记忆中似乎清瘦了些,背脊却挺得笔直。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深深疲惫,眼窝下方是浓重的阴影,皮肤在冷白的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然而,当他那双阅尽沧桑却依旧明亮锐利的眼睛,穿透通道的距离,精准地捕捉到家人的身影时,所有的疲惫仿佛瞬间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驱散了。那目光里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跨越三十多年光阴的思念、近乡情怯的忐忑、夙愿得偿的释然,最终都化作了如火山熔岩般灼热、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激动。

“爸……”李玄策喉头滚动,只发出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音节,脚步却已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去。

没有多余的言语。李玄策大步流星,几步就跨过了通道的距离。李长庚也松开了行李箱的拉杆,张开双臂。下一刻,父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李玄策的双臂像钢铁铸就的围栏,却又带着不可思议的轻柔,仿佛拥抱着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生怕多用一分力便会破碎。他的脸颊深深埋进父亲宽阔却已显单薄的肩窝,隔着薄薄的夹克布料,他能感受到父亲胸腔里那同样剧烈的心跳。父亲身上,带着一种混合着航空煤油、消毒水和陈旧书卷的独特气息,那是属于漂泊岁月的味道。李玄策的肩膀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这个在滔天洪峰和无形硝烟面前都未曾弯折脊梁的男人,此刻像迷途多年终于归家的孩子,无声地宣泄着积压了整整三十二年的思念、担忧和无尽的等待。

李长庚同样用力回抱着儿子,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用力拍打着儿子宽阔的背脊。一下,又一下。动作有些笨拙,却蕴含着千言万语。他的下巴抵在儿子的肩头,闭上双眼,眼角无法抑制地湿润了,滚烫的泪水迅速洇湿了儿子肩头的布料。三十多年的分离,隔着一整个太平洋的惊涛骇浪,隔着一个被强行篡改的人生轨迹,所有的苦难、孤独、隐忍,都在这个坚实而温暖的拥抱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方清墨早已泪流满面,她快步上前,轻轻环抱住丈夫和公公的臂膀,将自己的温暖也融入这迟来的重聚中。李念墨也依偎过来,将头靠在爷爷另一侧的肩膀,哽咽着轻唤:“爷爷……”

李天枢被这浓烈的情感包围着,有些不知所措,但孩子纯净的心灵能感受到那份巨大的喜悦与悲伤交织的洪流。他仰着小脸,看着爷爷布满皱纹的脸上流淌的泪水,小声地、带着点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爷爷?”

这一声稚嫩的呼唤,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李长庚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他微微松开怀抱,低下头,看向那个好奇地仰望着自己的小男孩。那是他的小孙子!血脉相连的骨肉!李长庚布满泪痕的脸上绽开一个无比慈祥、近乎炫目的笑容。他蹲下身,平视着李天枢,粗糙的大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抚上孩子柔软的脸颊,声音哽咽却无比温柔:“哎!天枢……我的小天枢……都长这么大了……好孩子,爷爷回来了,回来了……”

他蹲在那里,仔细地、贪婪地端详着小孙子的眉眼,仿佛要将这错失的岁月一下子都看回来。李念墨连忙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卷起来的画纸,塞到弟弟手里。李天枢立刻明白了,展开那张画,双手举到爷爷面前。

画纸上,用五彩蜡笔涂抹着:蓝天白云下,一座红瓦黄墙的小房子(正是李家小院),门口站着五个人。最高的是穿着深色衣服的李玄策,旁边是穿着裙子的方清墨和李念墨,中间矮一点的是李天枢自己,正咧着嘴笑。而在他们旁边,多了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笑容慈祥的老人,老人手里还牵着一个更小的、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可能是想象中未来的家庭成员?)。画的上方,用稚嫩但工整的汉字写着:“欢迎爷爷回家!我们都在等你!”旁边还画了一个大大的、金黄色的笑脸太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着这幅充满童真和期盼的画,看着画上那个被家人簇拥着、笑容满面的“自己”,李长庚的眼泪再一次汹涌而出。他接过画,指尖小心翼翼地抚过画纸上每一道稚嫩的笔触,如同抚摸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抬起头,目光一一扫过儿子、儿媳、孙女、孙子,每一个人的脸庞都深深印刻在他眼底。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为一句带着浓浓鼻音、却重逾千斤的喟叹:

“此心安处……是吾乡啊!”

回家的路,是李玄策亲自驾车。一辆外表普通、内部经过特殊改装的黑色轿车,平稳地汇入机场高速的滚滚车流。车内弥漫着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沉默。

李长庚坐在副驾驶位,侧着头,目光贪婪地掠过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夕阳余晖中勾勒出金色的剪影,宽阔的道路上车流如织,远处巨大的建筑工地塔吊林立,充满了一种蓬勃而陌生的力量感。这与他记忆深处那个灰蓝制服海洋、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的城市,已是天壤之别。他看得如此专注,仿佛要将这三十多年错过的风景,一帧帧都刻进脑海。

李玄策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目光直视前方,余光却始终关注着身边的父亲。他看到父亲眼中闪过的惊叹、陌生、追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他腾出右手,轻轻覆上父亲放在膝头的手背。

那只手,曾经操控过最精密的实验仪器,此刻却带着长途飞行后的微凉,皮肤松弛,指节粗大,刻满了岁月的风霜。李玄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一种无声的支撑和慰藉。

李长庚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翻转过来,紧紧握住了儿子的手。父子俩的手,就这样在行驶的车厢内,在夕阳流淌的金辉中,紧紧交握。没有言语,只有掌心传递的体温和脉搏的共振,诉说着超越时空的血脉相连和失而复得的巨大珍惜。所有的询问、解释、倾诉,在此刻都显得多余。这份沉默的相握,便是最深沉、最踏实的语言。

车窗外,华灯初上,京城的璀璨灯火如同地上星河,渐次点亮,温柔地包裹着这辆承载着归家游子的车。

推开李家小院那扇熟悉的、带着岁月包浆的木门,一股温暖而熟悉的家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几株方清墨精心侍弄的桂花树开得正盛,馥郁的甜香在暮色中浮动,沁人心脾。廊檐下,一盏橘黄色的老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轻响和诱人的饭菜香气。

“爸,快进来!”方清墨笑着引路,声音里带着卸下所有重负的轻快。

堂屋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家常却无比用心的菜肴。并非山珍海味,却都是李长庚记忆深处、甚至只在梦中出现过的味道:一盘油亮红润的东坡肉,颤巍巍地散发着诱人的酱香;一碟碧绿清炒的鸡毛菜,鲜嫩得能掐出水;一碗奶白浓香的莲藕排骨汤,汤面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还有一碟金黄酥脆的炸藕盒,那是李长庚家乡的味道。菜肴升腾起的热气,氤氲了灯光,模糊了视线,也温暖了游子漂泊多年的肠胃与心房。

“爷爷,坐这里!”李天枢兴奋地拉着爷爷的手,把他引到主位。

李念墨则迫不及待地开始汇报:“爷爷!您知道吗?‘固巢’行动效果超出预期!我们利用天枢的预警,反向追踪,锁定了三个主要的攻击跳板源头,还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潜伏在高校内部的‘引蜂人’!现在核心数据库的‘叹息之墙’已经升级到第三代了!还有,那些收到挖角邮件的骨干,经过‘春风’计划的沟通,全都表示要留下来!特别是江南大学的秦研究员,他说看到国家如此重视和投入,他更有信心在这里做出世界级的成果!”她的语速飞快,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自豪。

李长庚认真地听着,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住地点头:“好,好!念墨,你们做得很好!天枢,了不起!”他看向安静扒饭的小孙子,眼中满是慈爱与惊奇。

方清墨不停地给公公夹菜,柔声道:“爸,您尝尝这个藕盒,我特意用了西郊新采的藕,脆甜。还有这汤,炖了快四个小时了。”她看着公公明显清减的面容,眼中满是心疼。

李玄策则给父亲斟了一杯温热的黄酒,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轻轻荡漾。他没有过多插话,只是安静地看着父亲品尝着熟悉的家常味道,看着女儿眉飞色舞地讲述,看着妻子温柔地照料,看着儿子不时好奇地偷瞄爷爷。橘黄的灯光下,家人围坐,笑语晏晏,饭菜飘香。这份最平凡、最温暖的烟火人间,便是他拼尽全力也要守护的至宝,也是父亲跨越万水千山,魂牵梦萦的最终归处。

席间,话题渐渐深入。李长庚放下筷子,环视着满堂儿孙,目光变得深邃而充满责任感。

“回来这一路,还有刚才听念墨讲国内的情况,”李长庚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学者的审慎,“我们的科研实力,尤其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尖端领域的突破上,进步之快,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短板依然明显。最大的问题,并非仅仅是设备或经费——这些可以追赶。而是‘生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在那边几十年,我深刻感受到,顶尖的、颠覆性的创新,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它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允许大胆试错、包容‘离经叛道’思想的环境;需要畅通高效的‘活水’——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快速通道,以及不同学科间真正打破壁垒的深度交融;还需要有懂得识别、呵护和等待‘奇花异草’的‘园丁’——管理者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和对科学探索本质的深刻理解。”他用筷子轻轻点了点桌面,“我们现在的很多机制,还是太像在精心修剪‘盆景’,追求快速成型。但真正能支撑我们走到世界最前沿、引领未来的,可能需要一片能长出参天巨木、也能容纳珍奇花草的‘原始森林’。”

他的话语朴实却直指核心,带着国际顶尖科研管理者的视野。李玄策听得非常专注,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动。父亲的话,与他近期在智囊团推动的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思考不谋而合,甚至提供了更国际化的视角和更形象的比喻。

“爸,您说得对,‘生态’二字,一针见血。”李玄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庄子·逍遥游》有云:‘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我们欲行千里,攀登科技高峰,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餐一饭(短期成果),更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去‘聚粮’——构建那个能孕育千里马、滋养参天木的‘生态’。这需要战略定力,也需要打破藩篱的勇气。”他将父亲的“生态论”与古老的智慧联系起来,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

李长庚看着儿子,眼中流露出赞许和骄傲。儿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他庇护的青年,而是一位拥有深邃战略眼光和卓越领导力的栋梁之才。

夜深了。家宴已毕,但小院的灯光依旧温暖。李长庚被安排住在收拾得整洁温馨的东厢房。房间的布置处处透着用心:床单被褥是崭新的,带着阳光的味道;书桌上摆放着几本最新的科技期刊和一盆绿意盎然的文竹;窗台上,甚至放着一个老旧的搪瓷缸,那是他几十年前离家时用过的款式,被方清墨细心保存着,此刻洗净了放在这里,像一枚时光的印记。

李长庚坐在书桌前,轻轻抚摸着那个冰凉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搪瓷缸,缸身上褪色的红字依稀可辨。窗外,是京城宁静的秋夜,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虫鸣。屋内,只闻墙上老式挂钟秒针行走的滴答声,规律而安稳。

漂泊半生,历经劫波。从渤海湾冰冷的沉船旁,到异国实验室不眠的灯光下;从隐姓埋名的挣扎,到学术巅峰的孤独……所有的惊涛骇浪,所有的孤寂守望,终于在这一刻,在这方小小的、弥漫着桂花香和家的气息的院落里,尘埃落定。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清冷的夜风带着深秋的凉意拂面,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踏实。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如同无数温柔注视的眼睛。

“此心安处……”他再次低声呢喃,唇边漾开一个无比平和、无比满足的微笑,将后半句融化在带着故园清甜气息的夜风里。

窗外,正房的灯光还亮着。李玄策站在自己书房的窗前,同样望着星空。父亲房间那扇透出暖黄灯光的窗户,像一颗落入凡间的星辰,安静地镶嵌在小院的夜色里。他知道,这颗星辰的归来,将照亮前路更多未知的疆域。而他们一家人,将携手并肩,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家国、属于未来的篇章。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