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26章 父亲的棋局(2015年7月25日)

京城七月的夜,闷热尚未完全退去。书房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城市的霓虹,只留一盏暖黄的台灯,在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投下一圈静谧的光晕。空气里弥漫着旧书页特有的油墨香、宣纸的草木气息,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来自加密通讯设备散发的微弱电子味道。

李玄策坐在书桌后,身上是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圆领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他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页边已微微泛黄的线装《鬼谷子》,旁边则是一个摊开的硬皮笔记本,上面用红蓝两色墨水画满了错综复杂的线条和符号,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红蓝铅笔夹在他修长的手指间,无意识地在指尖转动。

“沙沙……”

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新的印记。他正凝神于笔记本上一处关键节点的推演,眉心微蹙,仿佛在无声的战场上排兵布阵。窗外,隐约传来楼下庭院里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和几声模糊的呼唤“天枢,慢点跑!”,那是妻子方清墨带着儿子在夏夜里纳凉。

就在这时,书桌一角那台造型独特、线条冷硬的加密通讯终端,屏幕无声地亮起,随即发出一种极轻微、如同老旧收音机调频般的“滋啦”声。这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也瞬间吸引了李玄策全部的注意力。他放下铅笔,身体微微前倾,按下了接听键。

“玄策?” 一个沉稳、略带沧桑,却又异常清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电流杂音,穿透一万多公里的距离,从太平洋彼岸传来。正是他的父亲,李长庚。

“爸,是我。”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在这个位置上,能让他卸下部分心防的对话者,寥寥无几,父亲是其中之一。

“嗯,信号还算稳定。”李长庚的声音顿了顿,背景里似乎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时间不多,我们直接切入正题。关于你托我梳理的那几位关键目标人物,资料和风险评估我已经反复推敲过。”

李玄策立刻拿起那支红蓝铅笔,笔尖悬在笔记本上那个标记着“芯片领域:林景明教授”的名字上方。

“先说林景明。”李长庚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精准,“斯坦福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硅光子芯片方向的绝对权威。归国意愿强烈,他夫人是国内顶尖的戏曲研究学者,思乡情切是主要动因。但阻力巨大。其一,他目前主持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已进入关键期,美方绝不可能轻易放人,技术封锁是明牌。其二,他唯一的女儿正在麻省理工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研究方向高度敏感,其导师与某些特殊机构关系密切。我怀疑,对方已将此视为控制林教授的重要筹码。其三,”李长庚的声音沉了沉,“我收到一个未经完全证实的消息,林教授近期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曾对其助手隐晦地表达过对实验室设备‘偶发性数据异常’的疑虑,他可能已察觉到某种监控的存在。”

李玄策的笔尖迅速在“林景明”的名字旁画下一个醒目的红色三角标记,代表高风险。又在旁边标注了“夫人(戏曲)”、“女儿(MIT,生物医学)”、“DARPA项目”、“监控疑云”。

“第二位,航天动力领域的陈哲博士。”李长庚继续道,语速平稳,“洛克希德·马丁高级研究员,火箭燃料稳定性专家,年轻,锐气十足。他本人对归国发展充满激情,认为国内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和魄力更大。顾虑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其一,其妻是德裔美国人,社区关系深厚,对迁居东方有强烈的不安。其二,他本人三年前曾因工作签证问题被FBI短暂约谈过,虽无后续,但留下了心理阴影,对官方层面的接触非常警惕。其三,据我所知,至少有两家大型航天私企,开出了极其优渥的条件试图挖角,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将他牢牢绑在现有体系中。”

李玄策在笔记本上“陈哲”的名字下,用蓝色笔画了一条波浪线,代表情绪波动风险,标注“德裔妻子(社区关系)”、“FBI约谈史”、“私企挖角”。

“最后一位,生物医药领域的周敏院士。”李长庚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敬意,“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先驱,真正的国宝级人物。她的归国意愿……非常复杂。一方面,她年事渐高,落叶归根的情结很深,对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的爆发式发展也极为关注。另一方面,她的顾虑也最深。其一,她毕生研究的核心数据库和样本库都在哈佛,规模庞大,转移难度和潜在阻力难以想象。其二,她最得意的门生兼助手,是一位美籍华裔青年才俊,被视为她的学术衣钵传人,此人目前并无回国打算。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李长庚停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周院士与某些西方大型药企有深度合作,签订了复杂的保密和竞业协议。这些协议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某些情报机构的影子,是套在她身上最沉重的枷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玄策在“周敏”的名字周围画了一个蓝色的圆圈,代表长期性和复杂性,标注“核心数据库/样本库”、“衣钵传人(美籍)”、“药企协议(情报关联?)”。

书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加密频道那恒定的、微弱的“滋啦”声,以及李玄策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窗外,李天枢清脆的笑声似乎又飘近了些,无忧无虑,与笔记本上这密密麻麻的代号、箭头、风险标记形成刺眼的对比。

“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阻力来自四面八方。”李长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久经沙场后的冷静,“硬碰硬,只会玉石俱焚。孙子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我们得走‘奇’路。”

李玄策的笔停了下来,目光锐利地盯着屏幕,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父亲沉思的面容。

“所谓‘正’,就是国家提供的世界级科研平台、对顶尖人才的尊重礼遇、以及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这是根基,要持续夯实、宣传,但不必过分强调。”李长庚条理清晰,“而‘奇’,在于针对每个人的‘痛点’和‘契机’,利用我们的资源和网络,于无声处落子,化解阻力,创造无法拒绝的‘势’。”

“比如林景明,”李长庚分析道,“DARPA项目是枷锁,也是突破口。项目本身存在几个关键节点依赖外部合作方。如果我们能通过‘非官方’渠道,巧妙地将其中某个合作方近期卷入的财务丑闻或技术剽窃争议的‘边缘信息’,在不暴露来源的前提下,让林教授‘偶然’获悉呢?这足以动摇他对项目纯粹性和安全性的信任。至于他女儿,MIT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并非铁板一块。她的研究需要一种极其特殊的稀有生物样本,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地方有条件提供。如果,其中条件最优、审批最便捷的那个渠道,恰好在她需要的时候向她敞开了大门,并且整个过程看起来完全是学术合作的‘正常流程’呢?这能大大缓解她的压力,也间接解除了林教授的后顾之忧。关键在于‘自然’,‘意外’,让他觉得是运气,而非安排。”

李玄策在“林景明”的名字旁,快速地写下了“项目丑闻(非官方泄露)”、“女儿样本(学术通道)”,并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陈哲的突破口在他妻子。”李长庚继续道,“她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源于不了解。我们可以安排一次‘偶然’的文化之旅。让她‘恰好’结识一位在国内生活多年、同样热爱社区活动、德裔背景的资深文化学者夫人。让这位夫人以朋友的身份,分享真实、生动、充满人情味的中国社区生**验,展示其包容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至于FBI的阴影和陈哲的警惕心,则可以利用他对技术的痴迷。安排一次高水平的、非官方的国际技术沙龙,地点选在第三国。邀请他感兴趣的国内顶尖同行‘恰好’参加,进行纯粹的学术碰撞。让他感受到国内同行的实力与热忱,消除对官方接触的天然戒备。那些私企的挖角?”李长庚轻笑一声,带着洞悉世事的冷冽,“只要让他们‘偶然’得知,陈博士正在接触一个能实现他更大技术抱负的‘潜在机会’,并且这个‘机会’背后的支持力量深不可测,足以让那些私企的优厚条件相形见绌,他们的热情自然会降温。虚实结合,制造迷雾。”

笔记本上,“陈哲”的名字旁添上了“妻子(文化桥梁)”、“技术沙龙(非官方接触)”、“挖角(虚实迷雾)”。

“周敏院士最难,也最关键。”李长庚的声音透出凝重,“她的核心数据库转移,需要时间和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国内顶尖的数据机构,以‘学术备份’或‘灾难恢复’的名义,提供一套无缝衔接、安全等级极高的云同步方案,先解决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担忧。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是漫长而低调的。她的衣钵传人,需要耐心。国内是否有他极为感兴趣的、处于世界前沿且恰好缺乏顶尖领军人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周院士的渠道,‘不经意’地透露给他。用事业的前景,而非生硬的召唤,去吸引。至于那沉重的协议枷锁……”李长庚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奇’中之‘奇’,在于寻找协议的‘裂缝’。那些大型药企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利益纠葛复杂。如果能找到与周院士合作项目存在竞争关系的另一方势力,将协议中某些可能涉及‘过度限制学术自由’或‘潜在技术垄断’的条款,‘匿名’透露给相关学术伦理监督机构或媒体呢?当舆论和监管的压力让药企自顾不暇时,套在周院士身上的枷锁自然会出现松动。这需要极其精密的操作和对时机的完美把握,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李玄策在“周敏”名字旁重重写下“数据库(云同步方案)”、“传人(事业吸引)”、“协议(制造裂缝)”,并在最后四个字下面划了两道横线。

书房里只剩下加密频道轻微的电流声和李玄策笔尖的沙沙声。他凝视着笔记本上那幅由父亲口述、他亲手描绘的“奇兵图”,红蓝线条交织,箭头指向不同的破局点,看似分散,实则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引凤归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鬼谷子·捭阖篇》有言:‘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李玄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棋手审视棋局的冷静,“父亲此计,深得纵横捭阖之妙。明修栈道(平台前景)为正,为阳;暗度陈仓(化解阻力)为奇,为阴。针对每个人的‘痛点’落子,或开(如为陈哲妻打开了解之窗),或阖(如对林景明项目隐患的沉默泄露),或阳(如展示给陈哲的同行实力),或阴(如对药企协议的暗中施压)。开阖有度,阴阳相济,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看似固若金汤的壁垒上,找到那‘几微’的缝隙,撬动全局。”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笔记本复杂的图谱中心,画了一个小小的阴阳鱼图案,将所有的策略囊括其中。

“我明白了,爸。”李玄策的声音透出决断,“‘汇智’小组会立刻行动。林景明那边的‘项目信息’和‘样本渠道’,由海外三号站负责,启用‘蒲公英’传递模式,确保绝对间接和自然。陈哲夫人的文化引路人选,国内‘文枢’小组有储备,立刻启动接触。陈哲的技术沙龙,由念墨通过她在加州理工的学术网络牵头组织,地点放在新加坡。至于周院士,”他顿了顿,笔尖在“制造裂缝”上点了点,“这是险棋。我会让陈思亲自负责,动用我们在欧洲的‘影子’资源,精准定位药企内部矛盾点,选择最合适的‘裂缝’和最安全的‘投递’方式。数据库同步方案,请母亲(方清墨)协调中科院计算所和生物信息中心,制定最高安全等级的预案。”

“好!”李长庚的声音带着赞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玄策,你已得‘捭阖’之精髓。记住,人心是最大的战场,也是最复杂的棋局。落子要准,更要‘仁’。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回归故土,施展抱负,而非制造新的伤痕。这其中的分寸,你要时刻把握。”

“是,父亲。”李玄策郑重应道。

通话结束的提示音轻轻响起,加密屏幕暗了下去。书房里重新被台灯暖黄的光晕笼罩,只剩下笔记本上那幅由红蓝线条和阴阳鱼构成的、无声的战场。

李玄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窗外,李天枢清脆的笑声似乎已经远去,夜更深了。而一场跨越重洋、关乎国运未来、以顶尖人才为棋子的宏大棋局,就在这静谧的书房里,随着父子间加密电波的消散,正式布下了第一枚关键的棋子。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鬼谷子的智慧,孙子的谋略,以及,一颗对这片土地深沉而炽热的仁心。他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鬼谷子》泛黄的书页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压在书角的温润玉璧。无声的博弈,已然开始。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