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97章 胡杨根下的输油管线(2015年4月18日 16:40)

西疆的春风,带着粗粝的沙粒,远不如江南那般温润。它呼啸着掠过广袤的戈壁,卷起一阵阵昏黄的沙尘,将天地涂抹成一片混沌。李玄策站在一处裸露的岩石高地,深灰色的夹克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微眯着眼,目光穿透风沙,投向远方那条如同大地血脉般延伸的黑色输油管线。作为国安部常务副部长,这条关乎国家能源命脉的“丝路能源通道”出现不明原因的应力腐蚀裂纹,是他此行压在心头的巨石。

“爸,风里有声音…” 一个清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穿透力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十岁出头的李天枢,个子已窜高不少,穿着一身合体的户外装,小脸上没有孩童的懵懂,只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正蹲在一棵巨大的胡杨树旁,小小的手掌轻轻贴在虬结粗壮的树根上,耳朵几乎贴了上去,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在风沙中颤动。“不是风…是管子…很深的地方,有铁器在哭…很伤心,很害怕。”

方清墨,中科院的院士,此刻正拿着一个精密的便携式检测仪,对着管线一处标记点扫描。风沙吹乱了她的短发,她抬手捋了捋,眉头紧锁。“玄策,检测数据波动很大,腐蚀速度远超预期模型。这绝不是简单的环境因素导致的自然老化,应力点太集中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住了。” 她的声音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也透着一丝焦虑。管线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西疆乃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威胁。

李玄策点点头,走到儿子身边,也蹲了下来。他没有像儿子那样去听,而是从随身的帆布挎包里,郑重地取出一个古朴的罗盘。这罗盘黄铜包边,盘面泛着温润的包浆,天池中的磁针微微颤动。他深吸一口气,将罗盘平放在胡杨树根上,任凭风沙扑打。他口中低声默念着方位口诀,手指在复杂的圈层上缓缓移动,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在与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周围的喧嚣——风声、砂石滚动声、远处工程车的轰鸣——似乎都离他远去了。

“伤门…在西北。” 李玄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穿透风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他指向管线延伸方向的一处沙丘,“就在那里,地下三米左右,有异物!不是现代的东西,带着很强的‘金’气,但被‘土’困住了,怨气凝结,成了腐蚀的‘引子’。” 他口中的“伤门”是奇门遁甲八门之一,主破坏、损伤。他并非迷信,而是将传统文化中关于能量、方位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朴素哲学观,融入了他对复杂安全事件的直觉判断和宏观把握中。

“挖!” 李玄策果断下令。早已待命的工程人员,在王铁柱的指挥下迅速行动。王铁柱,这位昔日的淬火工艺师,如今已是李玄策团队中解决特殊材料问题的核心骨干。他身材依旧魁梧,脸上多了风霜,但眼神更加沉稳干练。他亲自操作着小型挖掘机的控制杆,动作精准而谨慎,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在挖掘沙土。

挖掘机铲斗小心翼翼地刨开沙土,发出沉闷的声响。沙尘更大了,几乎要将人吞噬。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个不断加深的坑洞。突然,铲斗碰到硬物,发出“锵”的一声脆响,在这风沙呼啸的旷野中格外刺耳。

“停!” 王铁柱立刻停下机械。几个工人跳下坑,用手小心地扒开周围的浮沙。一件东西在昏黄的光线下显露出来——那是一根长约半尺的金属椽钉!它通体呈暗金色,虽然深埋沙土不知多少岁月,却并未完全锈蚀,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沙土与氧化物凝结的硬壳,但依然能看出其原本的鎏金工艺,钉帽上隐约有古朴的卷草纹饰,透着一股苍凉厚重的气息。

“是鎏金的!看这形制…像是北魏时期的东西?” 方清墨接过工人递上来的椽钉,用软刷小心拂去表面的浮土,露出更多细节,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怎么会在这里?而且,它散发出的微弱磁场,与我们检测到的异常腐蚀能量波动频率有奇特的耦合现象。” 她立刻拿出仪器再次扫描,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证实了她的猜想。

李玄策接过这根沉甸甸的古钉,入手冰凉,却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微弱而执拗的“意”。他闭上眼,手指摩挲着钉身上的纹路,脑海中浮现出千年前驼铃声声,工匠们在风沙中建造驿站佛寺的情景。这枚椽钉,或许曾是某座丝路古建的一部分,因战乱、风沙或意外深埋于此,其金属材质在漫长岁月中与地脉、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破坏性”的能量场,无意间“钉”在了现代输油管线的关键节点上,如同一个古老的诅咒,引发了难以解释的应力集中和加速腐蚀。

“铁柱,看你的了。” 李玄策将古钉郑重地交给王铁柱,“需要重铸,化掉它的‘怨’,但留住它的‘质’。用我们改良过的古法‘水火既济’,记得要念《西域水道记》里的引文。” 这是他们在处理特殊“灵异”物质时摸索出的方法,结合了传统冶炼中的意念引导和现代材料科学的精准控制,再辅以蕴含特定地理信息的古籍文字作为能量引导的“咒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铁柱点点头,眼神专注。他立刻在避风处搭起一个简易的便携式高温熔炉。炉火升腾起来,映红了他坚毅的脸庞。他没有使用现代焊枪,而是选用了特制的坩埚和鼓风设备,模拟古法冶炼的环境。他将那根北魏鎏金椽钉投入炉中,火焰瞬间将其吞噬。王铁柱深吸一口气,调整着鼓风的节奏,炉火时而炽白,时而幽蓝。他口中念念有词,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在风沙中回荡,正是清代学者徐松《西域水道记》中关于此地山川走向、水文脉络的记载:“…其水自葱岭北河分出,经流沙碛,潜行地中,忽涌为泉,清冽甘美,滋养绿洲…”

方清墨紧张地监控着熔炉的温度和椽钉的状态变化。李天枢则安静地站在一旁,小手依然轻轻按在胡杨树根上,似乎在安抚着什么。李玄策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着炉火,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熔炉中,古代工匠的汗水与智慧在火焰中淬炼重生。

当炉火达到某个临界点时,王铁柱猛地打开炉口,用特制的耐火钳夹出那团炽热通红的金属液——椽钉已融化变形,但其核心的金属精华被完美保留。他迅速将其浸入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桶特制的淬火液中。这液体并非普通的水,而是加入了多种中和特殊能量的矿物粉末和植物提取物,按照古方配置。滋啦——!剧烈的蒸汽升腾而起,发出奇异的嗡鸣声,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声音在液体中吟唱。

淬火完成。王铁柱钳出的不再是一根椽钉,而是一块形状不规则、表面流淌着奇异暗金色光泽的金属锭。最令人惊异的是,在金属锭冷却凝固的过程中,其表面如同有生命般,自动浮现出一行行细密流畅的繁体文字!正是刚才王铁柱所念诵的《西域水道记》中描述此段水脉的原文!字迹古朴苍劲,仿佛铭刻其上千年。

“成了!” 王铁柱长舒一口气,额头上满是汗珠,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玄策接过尚有余温的金属锭,入手温润,那股阴冷的“怨”气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包容的能量感。他走到输油管线出现裂纹的位置,蹲下身,将这块刻着古地理文献的特殊金属锭,轻轻贴合在裂纹最严重的地方。

奇迹发生了。

那狰狞的裂纹,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弥合、收拢!金属锭上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流淌出淡淡的金色微光,渗入管线金属内部。同时,方清墨手中的检测仪屏幕上,那些代表腐蚀速度和应力异常的红色警报数值,如同退潮般迅速回落,最终稳定在安全的绿色区间!管道深处那种被李天枢感知到的“哭泣”声,也悄然消失,只剩下戈壁亘古的风声。

“爸,它不哭了,它说…谢谢。” 李天枢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小手离开了胡杨树根。那棵古老的胡杨,在夕阳余晖和渐渐平息的沙尘中,枝叶似乎也舒展了一些,透着一股安宁。

李玄策站起身,将手中那块蕴含着古老智慧与地理精魂的金属锭交给助手,嘱咐道:“将这段《西域水道记》铭文扫描建模,分析其能量场稳定结构的原理。通知工程部,在管线沿线所有关键节点,特别是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加装这种‘地理铭文稳定器’。古人测绘山河,今人守护国脉,原理相通。”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投向远方蜿蜒的管线,仿佛看到了它重新变得坚固而充满活力,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发展的血液。

夕阳将一行人的身影在戈壁上拉得很长。风沙虽未完全止歇,但空气中那股压抑和焦灼的气息已然散去。方清墨轻轻挽住李玄策的手臂,眼中是钦佩与安心。王铁柱擦着汗,看着恢复正常的管线,憨厚的脸上满是成就感。李天枢则好奇地围着那棵胡杨树转圈,仿佛在和老朋友告别。

就在大家收拾装备准备离开时,王铁柱弯腰捡起刚才挖掘时带出的一小撮沙土。他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眉头忽然又皱了起来,快步走到李玄策身边:“部长,您看这土…颜色不对,有点泛青,还带着股…很淡的铜锈和艾草混合的味儿?跟之前您给我看过的那个艾草香囊上沾的铜绿粉末,有点像啊。” 他指的是不久前清明时,那个能渗出民国银元的奇异香囊。

李玄策接过土样,仔细端详,又放在鼻尖轻嗅。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望向管线延伸向的东南方向——那里,是西疆重要的多金属矿脉区,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关键节点。

“铜锈…艾草…矿脉…” 李玄策低声自语,一个模糊但令人不安的关联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这次管线腐蚀,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可能是一系列针对国家战略资源布局的隐秘行动的其中一环!这泛青的沙土,如同一个无声的信号,将他的视线引向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夕阳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余晖映照着李玄策凝重的侧脸。戈壁的夜,带着料峭的寒意,悄然降临。新的挑战,已然露出了它冰山的一角。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