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过中科院基因楼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如镜的实验台面上投下几道斜长的、明晃晃的光带。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特有的凛冽气息,混合着液氮挥发时那种近乎虚无的冰冷感。方清墨穿着纤尘不染的白大褂,站在一台高速离心机前,微微蹙着眉。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透明机盖下那个小小的离心管里。
管中盛放的,是儿子李天枢清晨刚刚抽取的静脉血样。此刻,在离心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声中,那管殷红的液体,正被无形的巨力撕扯、分离。深红色的血细胞沉淀在管底,上方析出淡黄色的血浆层。然而,就在血浆与血细胞之间的模糊交界处,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不属于人间的幽蓝色泽,正艰难地浮现出来,如同沉入深海的星芒,倔强地穿透了生命液体的浑浊。
离心机尖锐的提示音划破了实验室的寂静。方清墨没有丝毫停顿,动作精准而迅捷地打开机盖,用特制的长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出离心管,对着窗外的光线仔细端详。那抹幽蓝,并非错觉。它如同一条纤细的、流动的星河,悬浮在血浆之中,散发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冷光。她的心,莫名地往下一沉。
她将离心管小心地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支架上,取下支架上的一块载玻片。这片薄薄的玻璃并非普通材质,边缘处用极其微小的蚀刻技术,铭刻着《本草纲目》中关于“锷铁矿”的几行古文小字:“其色青黑,质坚如铁,可引星辉,然性寒入髓……” 她动作轻柔地将那丝幽蓝色的分层液体,用最细的毛细吸管吸取出来,滴落在载玻片中央。
随后,她将这片承载着儿子血脉秘密的玻璃片,轻轻放置在巨大的电子显微镜载物台上。这台仪器的主体部分笼罩在柔和的阴影里,唯有观察目镜和下方的光源区域散发着柔和的光晕。那光源核心,并非普通的卤素灯或LED,而是一小块温润剔透、内部仿佛蕴藏着流动云絮的战国水晶杯残片。它被精心镶嵌在特制的底座上,此刻正被仪器内部的激发光束穿透,散发出一种古老而纯净的、带着淡金色光晕的光,照亮了载玻片上的幽蓝样本。
方清墨深吸一口气,将眼睛缓缓贴近冰冷的目镜。视野瞬间被放大,进入了微观的宇宙。
她看到了。
在那片由战国水晶折射出的、带着历史尘埃般温润光晕的视野里,无数极其微小的金属微粒悬浮在透明的介质中。它们并非杂乱无章。恰恰相反,它们以一种精密得令人头皮发麻的方式排列着,组合着!点点寒星般的微粒,勾勒出清晰的星座连线;更密集的微粒群,构成了模糊却可辨的星云轮廓……这赫然是1983年8月23日深夜,渤海湾上空的星图!甚至能清晰地辨认出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以及那天夜里,父亲李长庚所在的“海丰号”科考船锚泊位置对应的天顶区域!
一股冰冷的寒气瞬间从方清墨的脚底窜上头顶,让她握着显微镜调焦旋钮的手指猛地僵硬!这不可能!血液里的金属微粒,竟然排列成了三十一年前那个灾难之夜的星空!这超越了所有已知的生物物理学!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瞳孔因极度的震惊而收缩。显微镜视野里的星光,仿佛带着那夜海风的咸腥,冷冷地刺入她的眼底。
就在这死寂般的震撼中,异变陡生!
载玻片上,那片幽蓝色的液体毫无征兆地剧烈震荡起来!仿佛一颗无形的巨石投入了微观的星海!那些刚刚还稳定排列、构成完美星图的金属微粒,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疯狂搅动,瞬间分崩离析!它们在震荡中狂暴地重组、扭曲!
星图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正在动态解体的、令人心胆俱裂的图景!微粒勾勒出钢铁的船体轮廓——那棱角分明的船头,高耸的舰桥,粗壮的烟囱……正是“海丰号”!但此刻,这艘“船”正从龙骨处开始,被一股无法抗拒的、来自下方的巨大力量撕裂!金属微粒模拟着钢铁扭曲、断裂、迸溅的瞬间!船体中央猛地出现一个巨大的、边缘不规则的破洞,无数微粒如同喷溅的碎片,疯狂地向四周爆射!而在那破洞深处,更深处,隐约可见更密集的微粒组成了某种巨大、复杂、冰冷、带着尖锐棱角的机械结构——如同某种金属巨兽的狰狞口器,正在贪婪地吞噬着断裂的船体!
“不……!”一声短促的惊呼,被方清墨死死扼在喉咙里。她猛地直起身,脸色煞白,胸口剧烈起伏,难以置信地盯着那平静的载玻片表面。显微镜视野里那地狱般的解体图景,仿佛烙印般灼烧着她的视网膜。冷汗,瞬间浸湿了她白大褂的内衬。那冰冷的战国水晶光源,此刻发出的光芒,在她眼中也变得如同幽冥鬼火。
同一时刻,北华大学附属小学的音乐教室内,却是截然不同的光景。上午九点的阳光,透过高大的、镶嵌着老式菱形玻璃的窗户,暖洋洋地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轻盈地舞动。十岁的李天枢端坐在一架略显陈旧的立式钢琴前,小小的脊背挺得笔直。阳光落在他柔软的黑发上,晕开一层柔和的光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