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38章 长庚的“归心” (2014年6月30日 - 斯坦福时间)

斯坦福研究所的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加州六月永不疲倦的阳光,将室内打磨得通透明亮。空调送着恒定的冷风,却带不走评审会上无形弥漫的紧绷。空气里悬浮着咖啡的微苦、纸张的干燥油墨味,还有精密仪器运转时几不可闻的低鸣。李长庚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是关于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前景的厚厚评审报告。他微微前倾,手指在报告页面上某处复杂的分子结构图上轻轻划过,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如同鹰隼在审视着大地上的蛛丝马迹。

“关于临界温度在强磁场下的稳定性衰减问题,”李长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会议室,“史密斯博士,你们团队提出的梯度掺杂方案,在实验室小尺度模拟中确实表现优异,但报告中对于大规模工业化制备时可能产生的界面应力累积效应,评估似乎过于乐观了。”他抬起头,看向斜对面一位头发花白的同事,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这会是横亘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之间的一道深堑。”

那位被点名的史密斯博士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喉结滚动了一下,正欲开口解释。坐在李长庚右手边,与他共事多年的资深材料学家马丁·弗罗斯特却放下了手中的笔,脸上带着一丝惯有的、略带调侃的微笑,目光投向李长庚,语气轻松地问道:“Li,请原谅我打断一下技术讨论。我注意到你个人行程表上,下个月标注的又是飞往中国的行程?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了吧?”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舒适的椅背上,笑容里带着探究的意味,“那边的项目,或者说……吸引力,真的如此巨大?甚至让你这位‘所里的定海神针’频频东顾?”

马丁的话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原本聚焦于技术细节的目光,此刻都带着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投向了主位上的李长庚。窗外的阳光似乎也凝滞了一瞬,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

李长庚的动作停顿了。他缓缓地合上了面前那份厚重的报告,手指在光滑的硬质封面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汲取某种沉静的力量。他抬起头,目光并未直接迎向马丁,而是掠过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斯坦福校园里那些挺拔的棕榈树在阳光下舒展着油绿的羽叶,喷泉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晕,远处是硅谷特有的、充满活力与野心的天际线。这一切,曾是他数十年科研生涯的背景板,熟悉得像掌心的纹路。

他缓缓转过脸,面向马丁,也面向所有注视着他的同事。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深邃的眼眸里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那里面有怀恋,有坚定,更有一份沉甸甸的重量。他没有立刻回答马丁带着调侃的问题,而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郑重。

“马丁,”李长庚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稳稳地传递开来,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你问的是吸引力?”他嘴角牵起一个极淡却无比真诚的微笑,那笑容里没有半分被冒犯的不悦,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坦然。“是的,吸引力巨大。难以抗拒的巨大。”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斟酌着最准确的词句,每一个音节都敲在听者的心上。

“那片土地,”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了遥远的东方,“正在经历着一场人类历史上都罕见的、激动人心的深刻变革。每一天,都有新的问题涌现,复杂得如同最精密的混沌系统,挑战着认知的边界;而每一天,又有新的生机在破土,那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像是春日里最强劲的竹笋,带着摧毁一切阻碍的气势。挑战与生机并存,混乱与秩序交织,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对任何一个渴望探索未知、渴望在现实中验证理论的科学家而言,都是无法抗拒的磁石。”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悠远感:“但马丁,你知道的,对我而言,比这些宏大叙事更重要的,是根。”他的右手轻轻抬起,无意识地抚过胸前口袋的位置,那里贴身放着一张小小的全家福照片——照片边缘已经被摩挲得微微卷起。“我的根,深埋在那片黄土之下,在长江黄河奔腾的水流里,在四四方方的院落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中。那里有我的血脉相连的家人。”他的眼神变得异常柔和,“我的儿子,玄策,他在那里,守护着那片土地的安全与未来;我的儿媳,清墨,她的智慧在实验室里闪光;我的孙子孙女,念墨和天枢,他们的未来也深深扎根在那里。我的智慧,我的学识,我这把老骨头里最后的热忱,”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都希望,能倾注于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为她走向复兴的漫漫长路,添上一块或许微不足道、但必定竭尽全力的基石。”

他环视一周,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眼神坦荡而明亮:“科学,探索的是宇宙的真理,它没有国界,它的成果属于全人类。但科学家,”他微微一顿,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如同金石坠地,“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他的情感,他的责任,他最终的归属感,都深深地烙印在那片他称之为‘家’的土地上。就像一棵树,枝叶可以伸向天空,但它的根,永远扎在生养它的土壤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方才技术争论的硝烟似乎被一种更深沉的东西涤荡干净了。马丁·弗罗斯特脸上的调侃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动容和一种近乎肃然的敬意。他望着李长庚,这位共事了二十余年的老友,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散发着一种陌生的、温润而坚定的光芒。其他几位评审专家也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理解与尊重。科学家的身份之外,他们首先也是人,理解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责任。

“Li,”马丁的声音低沉了许多,带着真诚,“你说得对。非常对。家,永远是无可替代的坐标。”他主动伸出手,隔着会议桌,与李长庚的手有力地握了一下,“祝你归途顺利。希望你的智慧,能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那握手,是同事间的尊重,更是对一种朴素而崇高信念的致敬。

评审会继续进行,技术层面的讨论依旧严谨而深入,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心照不宣的暖意。李长庚的发言,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静,却改变了湖水的温度。

会议结束时,加州的阳光已染上了金红的暮色。李长庚谢绝了马丁共进晚餐的邀请,独自回到了他那间堆满书籍、模型和各类矿石样本的办公室。窗外,斯坦福标志性的胡佛塔在夕阳中拉出长长的影子。他没有开灯,任由暮色温柔地吞噬着房间的轮廓,只有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映着他沉思的面容。

他打开邮箱,收件人栏郑重地输入了那个远隔重洋的地址:[email protected]。光标在空白的内容框里闪烁,如同他此刻澎湃却克制的心绪。白天会议上的话语,家人温暖的笑脸,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图景,还有那些潜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与博弈,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

他深吸一口气,十指落在键盘上,敲击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玄策吾儿:

今日所内评审会毕,高温超导项目进展尚可,然产业化之路,道阻且长,尤以界面应力累积为甚,此乃普世难题。

另有一事,思之甚重,需及时告汝知晓。近期于某闭门学术沙龙,偶闻数家国际材料巨头正密谋加速构建针对特定稀土元素(尤以镝、铽等重稀土为甚)在高端永磁材料领域之专利壁垒,其势汹汹,意图扼制后来者咽喉。此动向,恐非单纯市场行为,背后或有更深层次战略考量,意在长远锁死我相关产业升级之关键路径。彼等动作甚为隐蔽,然蛛丝马迹已现,望汝部高度警觉,早作绸缪。

附:留意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华人青年学者陈砚之(Y.Z. Chen)博士近期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之论文,其关于无/低重稀土永磁体之新思路,或可为我另辟蹊径提供一线曙光。此人背景清白,求学经历清晰,心向故土,可堪关注。其联系方式,我已托可靠渠道另行发送至汝加密信箱。

家中诸事,念墨、天枢学业,清墨辛劳,汝母身体,吾时时挂念于心。汝肩负重任,事务繁杂,万望善自珍摄,勿以我为念。

此间诸事已了,归期将近。

父 长庚 字

于大洋彼岸,心系故园

2014年6月30日 斯坦福

敲完最后一个字,李长庚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落款处——“于大洋彼岸,心系故园”。这八个字,重若千钧。他点击了发送,看着邮件进度条瞬间走到尽头,仿佛一颗心也随之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夜幕已然低垂,斯坦福校园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远处旧金山湾区的灯光璀璨如星河倒泻。然而,他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无边的繁华灯火,越过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坚定地投向东方那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那里有他血脉的根,有他未竟的使命,是他灵魂最终的锚地。

窗玻璃上,模糊地映出他清癯而挺拔的身影,还有那双在夜色中依旧灼灼生辉、写满归途的眼睛。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在为一位远行游子的心之所向,作着无声的伴奏。心之所向,便是归途。太平洋的波涛再汹涌,也阻隔不了这深植于血脉的引力,这引力,名为家国。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