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07章 雪融时的经济暗礁 (2014年2月25日)

茶馆窗棂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映着李玄策凝神倾听的侧影。

桌上那壶碧螺春凉了又续,续了又凉,如同那些从市井烟火里蒸腾出来的忧虑,沉甸甸地坠在他心头。

二月底的京城,残雪消融未尽,空气里浮动着一种湿冷的、泥土复苏的腥气,混杂着城市车流尾息的沉闷。上午九点,位于国安部大楼深处的小型会议室里,气氛却比窗外的倒春寒更显凝重。椭圆形的红木长桌旁,围坐着国家安全战略智囊团经济安全分组的成员们,人人面前都摊着一叠厚厚的报表和数据图表。投影幕布上,几条代表不同经济指标的曲线如同不安分的蛇,扭曲攀升或骤然跌落。

“部分三线城市的新开工项目数量环比下降超过15%,但库存面积却逆势上扬,这很反常。”一位头发花白的经济学家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资金链恐怕已经绷得很紧了。”

另一位来自金融系统的专家立刻反驳:“单看局部数据容易以偏概全。宏观流动性整体充裕,外资流入仍在增加,尤其高端制造业领域。个别区域的房地产库存问题,是前期过热的结构性调整,市场会自我修复,不必过度解读。”

“民间借贷的活跃度在部分地区异常升高,”另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插话,语气忧虑,“月息超过三分,甚至五分!这正常吗?钱流向了哪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这种高息借贷就是饮鸩止渴!”

“监管加强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和可能带来的误伤……”

争论在专业术语和数据引证中胶着。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以及一种无形的、焦灼的分歧。李玄策坐在主位,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听得极认真,目光在发言者和屏幕数据间沉稳地移动,眉头时而微蹙,时而又似乎捕捉到什么关键点而短暂舒展。他面前的笔记本上,字迹并不多,只有寥寥几行,却都是提纲挈领的关键词:“三线库存悖论?”、“高息借贷流向?”、“货流异常?”。

他始终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只是偶尔端起手边的白瓷杯,抿一口早已温凉的茶水。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浓郁的香气也压不住心头那丝隐隐的不安。智囊团提供的宏观数据固然权威,但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真实的市场脉搏、普通经营者的喘息、资金链条紧绷时发出的细微“咯吱”声,却仿佛隔着一层磨砂玻璃,模糊不清。他需要更贴近地面的“地气”,需要那些带着汗味、机油味和焦虑叹息的第一手感知。

会议在中午时分结束,结论依然是“持续关注”。专家们收拾文件,低声交谈着陆续离开。李玄策最后一个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下,城市依旧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和尘埃的空气,拨通了周卫国的电话。

“卫国,是我。”

“玄策?稀客啊!”电话那头传来周卫国爽朗的声音,背景音里隐约有叉车的鸣笛和集装箱落地的闷响,“有啥指示?”

“指示没有,”李玄策语气轻松,如同老友闲聊,“下午有空吗?想找你喝杯茶,顺便聊聊。嗯……叫上柱子,还有……我记得你认识几个做实体的老板?搞小厂子的、弄建材的?”

“有啊!老马,搞五金加工的;还有老孙,在冀省弄了个小家具厂,前阵子还跟我诉苦呢。柱子那边……他厂里最近好像也有点状况,我帮你约。”周卫国立刻心领神会,声音压低了些,“老地方?”

“对,老地方。三点。”李玄策挂了电话,心头那层模糊的磨砂玻璃似乎透进了一丝微光。

下午两点五十分,“清源茶馆”临窗的老位置。窗外是京城一条不算繁华的老街,融化的雪水在青石板路面上汇成细流,裹挟着枯叶和尘土,流向路边的沟渠。空气湿冷,行人裹紧大衣匆匆而过。茶馆里暖气开得很足,弥漫着陈年木质家具、旧书页和上好茶叶混合的醇厚气息。几张八仙桌零星坐着几位银发老者,慢悠悠地品着茶,下着棋,时光仿佛在这里沉淀下来,流淌得格外缓慢。

李玄策穿着一件半旧的深灰色夹克,提前到了。他没要包间,就坐在大厅靠窗的角落。桌上是一壶刚沏好的碧螺春,嫩绿的芽叶在玻璃壶中舒展沉浮,氤氲出清雅的香气。他望着窗外湿漉漉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等待着。

三点整,周卫国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他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王铁柱,穿着他那件似乎永远洗不干净油污的深蓝色工装棉袄,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东北汉子特有的耿直。另一个是位五十岁上下、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的男子,穿着件不太合身的西装,眼神里透着商海沉浮的精明和掩饰不住的焦虑,这是周卫国介绍的小企业主老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玄策!等久了吧?”周卫国笑着招呼,拉过椅子坐下,熟稔地给自己倒了杯茶,“这天儿,化雪比下雪还冷!”他搓了搓手,哈出一口白气。

“刚到。”李玄策笑着点头,目光转向王铁柱,“柱子,脸色不太好?厂里忙?”

王铁柱一屁股坐下,端起周卫国倒的茶,也不嫌烫,咕咚喝了一大口,长长吁了口气:“别提了!忙?是愁!”他抹了把嘴,眉头拧成了疙瘩,“开年订单看着还行,可压款压得厉害!以前说好的三个月账期,现在拖半年是常事!上个月发工资,差点把老底掏空!原料还死贵,特种合金钢,一天一个价,跟坐火箭似的!我们那点利润,全让上游和压款给吃没了!现在厂里老师傅们都在嘀咕,怕下个月工资又悬乎……”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沉重,像锤子敲在桌面上。

李玄策静静听着,给他续上茶:“下游是哪些企业?压款这么狠?”

“还能有谁?好些都是给那些大的建筑公司供配套件的!他们手里捏着大项目,架子大着呢,钱不到他们账上,甭想从他们指头缝里漏出来给你!”王铁柱愤愤道,“听说他们自己日子也不好过,银行那边卡得紧,新项目开不了工,老项目的回款也慢得像蜗牛爬!就是个死循环!”

这时,旁边一直沉默的老孙重重叹了口气,接过话头,带着浓重的冀省口音:“王老哥说得一点没错!我那个小家具厂,也是给几个楼盘样板间和精装房供定制柜子的。年前接的单子,活都干完了,堆在仓库里!甲方那边,催一次说在走流程,催两次说资金没到位,再催,连人都找不着了!”他掏出一盒皱巴巴的香烟,看了看茶馆禁烟的牌子,又烦躁地塞了回去,手指焦灼地敲着桌面,“工人要吃饭,供应商天天堵门要钱!没办法,只能咬牙借了‘过桥钱’!月息三分五!就指着那笔尾款下来填窟窿!可这都俩月了,窟窿越滚越大!我这心里头……跟架在火上烤一样!”他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里充满了走投无路的惶惑。

周卫国拍了拍老孙的肩膀,看向李玄策,语气也沉了下来:“玄策,这情况不是个例。我们德迅的物流数据也能看出点苗头。开年到现在,从几个传统工业区、还有像老孙他们那边运出来的货量,尤其是建材、基础工业品这块,明显少了,而且目的地比较集中,都是那几个库存压力山大的地方。相反,往港口走的出口货,尤其是高端机电、部分电子产品,量倒是稳中有升。这‘内冷外温’,有点割裂啊。还有就是……短途、零担、加急的小单子,莫名其妙多了不少,感觉像是小企业在拆东墙补西墙,临时调货救急。”

李玄策端起茶杯,凑到唇边,却没有喝。碧螺春清雅的香气萦绕在鼻端,耳中回响的却是“压款”、“高息借贷”、“货流异常”、“拆东墙补西墙”这些沉甸甸的字眼。茶馆里很安静,只有旁边老者落棋时棋子敲击棋盘的清脆声响,以及老孙粗重压抑的呼吸声。窗外,一辆满载着钢筋的重型卡车轰鸣着驶过,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

“那些‘过桥钱’,”李玄策放下茶杯,声音平缓,目光落在老孙焦虑的脸上,“好借吗?都从哪里来的?”

老孙苦笑:“好借?那是阎王债!可没办法啊,正规银行的门槛太高,手续太慢,等它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现在街面上、网上,这种‘资金公司’多的是!手续简单,钱来得快,可那利息……吃人啊!”他压低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坦白,“我听说,有些钱,根本就是从南边那些炒房子的‘热钱’里流出来的!那边限购限贷,房子炒不动了,就跑到我们这些快渴死的小鱼小虾塘里放高利贷,抽筋扒皮!”

“炒房?”王铁柱哼了一声,“我有个远房表弟,前两年在滨城跟着人炒,赚了点快钱,去年又砸进去,全款买了两套!结果现在呢?房价不涨了,想出手?挂牌半年,看的人都寥寥无几!钱全压死在水泥壳子里了!前两天还跟我打听,我们厂要不要临时工!”他摇摇头,“那地方,听说新楼盘还在使劲盖,晚上亮灯的都没几户,跟鬼城似的!”

李玄策的指尖在温热的茶杯壁上无意识地画着圈。智囊团会议上那些抽象的曲线和图表,此刻在王铁柱的工装棉袄、老孙额头的汗水、周卫国口中的货运数据里,变得无比具象而沉重。库存高企与资金短缺的悖论,外资流入与民间高息借贷的冰火两重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制造业和部分区域地产)的滞重感……这些零散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飞速碰撞、组合、印证。他仿佛看到一条条看似独立的溪流,在暗处悄然汇聚,水位正在危险的警戒线下悄然上涨,寻找着薄弱的堤岸。年中……这个时间点的预感,在他心中越发清晰、沉重。

他没有发表任何高论,只是认真地听着,适时地给三位老友续上热茶,询问着更具体的细节:老孙厂里工人的工资拖欠情况,王铁柱上游原料供应商的压力,周卫国观察到的不寻常物流订单的具体流向……他问得细致,如同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试图从这些浸透了汗水和焦虑的讲述里,触摸到经济肌体最真实的温度和病灶所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时间在茶香与忧虑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沉下来,街灯次第亮起,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昏黄摇曳的光晕。茶馆里的老者们已陆续离去,只剩下他们这一桌。

“玄策,”周卫国最后抿了一口已经淡而无味的茶,看着李玄策,“你问这些……是不是嗅到什么风向了?”

李玄策没有直接回答,他望着窗外暮色中匆匆归家的行人,缓缓道:“风起于青萍之末。老孙厂里的仓库,柱子车间里压着的订单,卫国你系统里那些异常的运单……都是那青萍。”他收回目光,看向眼前三位为生计奔波、带着一身烟火气的老同学、老朋友,眼神真诚而凝重,“你们今天说的话,很重要。像这壶茶,初尝是苦,细品……是醒神的良药。谢了!”

他站起身,从随身的旧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朴素的笔记本,不是会议记录用的那种,而是更厚实、页面更宽大的。他翻到空白页,拿起笔,将刚才听到的关键信息——老孙的高息借贷数额与来源、王铁柱下游压款最严重的几家建筑公司名字、周卫国提到的几个货流异常的目的地——逐一记录下来。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安静的茶馆里格外清晰。昏黄的灯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一道沉静的剪影。

记录完毕,他合上笔记本,珍而重之地放回包里。然后,他招来茶馆老板结账。老板是个清癯的老者,笑呵呵地递过账单:“李部长,还是老规矩?”

李玄策笑着点头付了钱。临走时,老板却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素净的小纸包,塞到李玄策手里:“新到的野山茶,不值什么钱,一点山野气,提神。看您听了一下午,眉头都没松过。”

李玄策微微一怔,看着手中那包带着草木清香的茶叶,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郑重地道谢:“谢谢老掌柜,这山野气,正是我需要的。”

走出茶馆,寒意扑面而来。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一片繁华喧嚣。李玄策站在台阶上,没有立刻走向停在路边的黑色轿车。他回头望了一眼“清源茶馆”那块古朴的匾额,里面透出的温暖灯光,如同这片喧嚣浮华之下一个安静的、能听见真实心跳的角落。手中那包野山茶,仿佛还带着老掌柜掌心的温度,也带着王铁柱、老孙他们沉甸甸的忧虑和期盼。

他紧了紧夹克的衣领,将那份忧虑和期盼,连同笔记本上那些带着市井烟火气的记录,一起深深地压在了心底。前方,是灯火通明的国安部大楼,在那里,他需要将这份来自地面的“地气”,转化为未雨绸缪的行动。暮色四合,城市的轮廓在灯光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而他眼中的光芒,却比任何灯火都要锐利和清醒。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