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11章 寒冬里的暖火 (2012年11月20日)

十一月的朔风,像一群从极北荒原挣脱了锁链的恶兽,裹挟着刺骨的冰粒,呼啸着扑向神州大地。铅灰色的云层低垂,沉沉地压在京城鳞次栉比的楼宇之上,仿佛随时要倾塌下来。气温在短短数小时内骤降十几度,街道上行人稀少,个个裹紧了羽绒服,缩着脖子,步履匆匆,呼出的白气瞬间被寒风撕碎。路旁行道树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疯狂摇曳,发出呜呜的悲鸣,几片顽强的枯叶被卷上高空,打着旋儿,最终无力地贴在冰冷的路面上,被匆忙碾过的车轮带向未知。

国家能源应急指挥中心的巨大电子屏幕上,一片刺目的红黄警报。一条代表着强冷空气前锋的粗壮蓝色箭头,正以无可阻挡的姿态,由北向南,吞噬着代表正常气温的绿色区域。屏幕下方不断滚动着实时数据:京津地区,零下十二度;晋冀蒙区域,零下十八度,局部突破零下二十五度;东北多地,零下三十度,滴水成冰!

“报告!京津唐电网负荷峰值已突破历史极值,仍在攀升!”

“报告!蒙西、晋北多个大型煤矿因极寒冻凝,采掘、运输受阻!”

“报告!华北、东北多地天然气管道压力告急,LNG接收站库存逼近红线!”

“报告!多地热力公司反馈,燃煤储备吃紧,部分老旧小区供热温度已低于最低保障线!”

冰冷的电子音和急促的人声交织在一起,在指挥中心宽阔的空间里回荡,敲打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咖啡因和一种无形的、名为“压力”的焦灼气息。

李玄策站在环形指挥台中央,肩上的警衔在屏幕冷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重。他刚刚结束一个跨部委的紧急视频会议,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眼睑下是浓重的青影,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却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屏幕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和闪烁的警报点。窗外呼啸的风声,仿佛直接灌进了他的胸腔,带来一阵阵寒意,但这寒意,远不及他此刻心中那份对民生冷暖的深切忧虑来得刺骨。

他端起保温杯,里面是浓得发黑的苦茶,早已凉透。他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却丝毫未能驱散心头的沉重。屏幕上,一个代表着偏远山区县城的图标,正闪烁着代表“能源紧缺”的刺眼红光。

“民生无小事,尤其是这寒冬腊月,取暖就是老百姓的命!”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嘈杂的沉静力量,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这冷空气是猛兽,我们的保供工作,就是老百姓御寒的墙!墙不能塌,更不能有缝隙!”

他转向负责煤炭调运的负责人,手指点在那个闪烁的红点上:“晋北的冻凝问题,技术攻关组必须立刻顶上!启用备用的融冰除凝方案,不惜代价打通运输动脉!铁路、公路联动,优先保障京津、华北、东北核心区域的电煤、取暖煤供应!特别是这些偏远地区,”他的手指重重敲在那个山区县城图标上,“民政部门联动,摸清底数,困难群众、五保户、孤寡老人,一个都不能冻着!‘暖心煤’必须按时、足额送到他们炕头!”

他又看向能源市场监管部门的屏幕:“市场稳,人心才稳。给我盯紧!严防死守恶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尤其是取暖用的煤炭、液化气、电采暖设备!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高压震慑!告诉那些想发‘寒难财’的,国家机器正等着他们!”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眼神冷冽如冰。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国家电网和热力公司的负责人身上:“电网负荷是极限挑战,但也是检验韧性的试金石。应急预案必须执行到位,确保主网安全,优先保障居民用电、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热力公司,你们的锅炉就是老百姓家里的‘热源心脏’,燃煤再紧张,也要千方百计维持最低供热温度!老旧小区管网问题,抢修队要24小时待命,随报随修!”

一道道指令,清晰、果断、不容置疑地从他口中发出。整个指挥中心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他的指令下高速运转起来。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指令传达声交织成一片,与窗外呼啸的北风形成奇异的对抗交响。

凛冽的寒风,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更加肆无忌惮。空旷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着乌黑煤炭的重型卡车,如同钢铁洪流,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南、向东行驶。车头巨大的防冻液水罐冒着腾腾白汽,车轮碾过结着薄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周卫国裹着一件厚重的军绿色棉大衣,坐在其中一辆卡车的副驾驶座上。他是德迅(中国)物流的安全督导,这次受命临时协调一批紧急救灾煤的运输。车窗玻璃上结了一层薄霜,他用戴着厚手套的手擦了擦,望向窗外。天地一片苍茫灰白,远处村庄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偶尔能看到屋顶烟囱冒出的淡淡炊烟,在寒风中顽强地扭动着。

“这鬼天气,真是要命!”旁边的司机老张,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啐了一口,“几十年没见这么猛的寒潮了。这煤,可是救命的东西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卫国点点头,神情凝重:“是啊,咱们这趟跑的是冀北山区几个贫困县的点对点‘暖心煤’。李部长下了死命令,必须按时送到。老张,稳着点开,安全第一,但也不能耽误。”

“放心,周工。咱知道轻重。”老张紧了紧握着方向盘的手,“这活儿,比运啥危险品都上心。想想那些山里的老人孩子,没煤烧,这零下二十几度,咋熬?”

车队进入山区,路况变得更加复杂崎岖。在一个山坳里的临时转运点,周卫国跳下车协调卸货。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他看到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早已等候多时,几辆农用三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停在旁边。煤炭一卸下,立刻被分装到这些更适应山路的交通工具上。

一个穿着旧棉袄、戴着雷锋帽的老支书,脸冻得通红,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周卫国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同志!太感谢了!太及时了!我们村好几个五保户,炕都凉透了,眼巴巴等着呢!这真是雪中送炭,不,是寒中送火啊!”

周卫国看着老人眼中闪烁的泪花和感激,看着那些志愿者和村民冒着严寒,手脚麻利地将一筐筐煤块搬上小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他用力回握老支书的手:“应该的,老人家!国家想着大伙儿呢!快运回去吧,让乡亲们都暖暖和和的!”

风雪中,那一辆辆载着乌金、也载着希望的小车,如同点点星火,沿着蜿蜒的山路,艰难却坚定地驶向被严寒封锁的村落。

京城,后海附近一条狭窄的老胡同深处。寒风在这里被高墙挤压,发出更尖利的哨音。破旧的窗棂上糊着的报纸,被风吹得哗啦啦作响,顽强地抵抗着寒气的入侵。

孙大爷裹着一件油光发亮的旧棉袄,坐在自家堂屋一张吱呀作响的藤椅上。屋里点着一个小煤炉,炉火不算旺,散发着微弱的热量。与往年不同,今年屋里多了一个新物件——一个崭新的电暖气片,正发出嗡嗡的低鸣,散发着橘红色的光。

“这玩意儿…是好,干净,省事儿,不用半夜起来添煤倒灰了。”孙大爷嘟囔着,伸出枯瘦的手靠近电暖气片烤着,“可这电钱…蹭蹭地涨啊!以前一冬天烧个几百块煤就够了,现在这才刚冷,电费单子看着就心惊肉跳。”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纠结,“政府说煤改电好,环保,咱也支持。可这开销…咱这点退休金,真有点扛不住。”

邻居马婶端着一小碗热腾腾的棒子面粥进来:“老孙头,别瞎琢磨了!先喝口热的暖暖身子!这鬼天气,冻死个人!能暖暖和和在家待着就不错了。电费贵是贵点,总比冻病了强吧?听说街道给困难户有补贴,你去问问?”

孙大爷接过粥,叹了口气:“问过了,是有,可咱这条件,刚够不着线儿。唉,时代变了,烧煤嫌脏,烧气贵,烧电…也快烧不起了。”他小口啜着热粥,浑浊的眼睛望着炉子上跳跃的微弱蓝火和旁边那散发着稳定热量的电暖气,眼神里充满了对过去烧煤取暖那种简单、低廉却又踏实方式的怀念,以及对新事物带来的便利与负担交织的复杂困惑。窗外,寒风依旧呼啸,卷起地上的尘土和几片枯叶。

千里之外,南方那个李玄策记忆中的小城,也未能逃脱寒潮的魔爪。不同于北方的干冷,这里的湿冷像无数细密的冰针,无孔不入,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王秀芹蜷缩在自己那间老旧的堂屋里。屋外的风穿过门缝窗隙,发出呜呜咽咽的怪响,如同垂死之人的哀鸣。糊在木格窗上的旧报纸早已千疮百孔,被风吹得噗噗作响,顽强抵抗着,却挡不住那丝丝缕缕钻进来的寒气。屋里比屋外也暖和不了多少,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吸一口都带着冰碴子,直扎肺管子。

她身上裹着一床厚实的旧棉被,棉被的花色早已褪尽,露出灰白的底子,棉花也结成了硬块,不那么暖和了。即便如此,寒意依旧像跗骨之蛆,透过棉被,侵蚀着她年迈枯瘦的身体。她忍不住地咳嗽,每一次咳嗽都震得单薄的胸腔生疼,带起一阵更深的寒意。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邻居吴大娘佝偻着背,顶着一头被风吹乱的花白头发,挎着一个沉甸甸的柳条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进来。

“秀芹妹子!秀芹妹子!”吴大娘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和急切,“这天杀的冷啊!我给你送点蜂窝煤来!还有床旧褥子,我家多余的,你别嫌弃,压在被子上能暖和点!”

王秀芹挣扎着想站起来,被吴大娘一把按住:“快坐着!快坐着!别折腾了!” 吴大娘放下筐,里面是码放整齐的十几块蜂窝煤。她又从腋下抽出一床半旧的棉褥子,虽然打着补丁,但看着厚实。

“吴大姐…这…这怎么好意思…” 王秀芹看着那筐乌黑的煤块和厚实的褥子,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鼻子一酸,浑浊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在这刺骨的寒冷和无边的孤寂里,这点滴的邻里情谊,如同黑暗里骤然划亮的一根火柴,微弱,却瞬间驱散了心头的冰寒,带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她枯瘦的手紧紧抓住吴大娘同样粗糙的手,冰冷与冰冷相触,传递的却是真实的温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啥傻话!”吴大娘拍着她的手,“街坊邻居的,谁还没个难处?这鬼天气,一个人咋熬?快,把褥子加上!”说着,不由分说地把旧褥子压在了王秀芹裹着的棉被上,又麻利地拿起两块蜂窝煤,走到角落那个同样老旧的小煤炉旁,打开炉盖,用火钳小心地夹开快要燃尽的煤灰,将两块新煤稳稳地放了进去。橘红色的火光跳跃了一下,似乎更亮了些,一股微弱但实在的热气开始慢慢在冰冷的屋子里弥散。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吴大娘,王秀芹裹紧了身上的被褥,感受着身下新增的厚实和炉火带来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暖意。她的目光在昏暗的屋子里无意识地游移,最终落在了墙角那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上。

鬼使神差地,她慢慢挪下床,颤巍巍地走过去,打开了箱子。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多是些旧衣物和杂物。她的手指在箱底摸索着,触碰到一个用蓝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袱。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蓝布,里面是一件洗得发白、布料早已磨损变薄、甚至有些地方打了细密补丁的——小棉袄。深蓝色的土布面,里面絮着厚厚的旧棉花,摸上去硬邦邦的,却带着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独特的触感。

这是李玄策小时候穿过的棉袄。

王秀芹枯瘦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轻柔,缓缓抚摸着这件小小的棉袄。指尖划过那些细密的针脚,那是她一针一线缝上去的;抚过领口袖口磨出的毛边,那是孩子活泼好动留下的印记;感受着那早已失去弹性的、硬实的棉花触感…… 冰冷的指尖,似乎真的从那陈旧的布料里,汲取到了一丝丝早已远去的、属于阳光和体温的暖意。

她抱着这件小小的棉袄,慢慢地坐回床上,将它紧紧地、紧紧地搂在怀里,如同抱着一个失而复得的珍宝。炉火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她佝偻的身影,微微晃动着。她低下头,布满皱纹的脸颊轻轻贴在那冰凉粗糙的布料上。

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

眼前跳跃的炉火,幻化成了几十年前那个同样寒冷的冬天。破旧但温暖的小屋里,同样点着一个煤炉。年轻的王秀芹,脸上还带着健康的红润,正坐在灯下缝补衣物。炉火映着她专注的侧脸。小小的李玄策,穿着这件崭新的深蓝色小棉袄——那时它还是柔软的、蓬松的——像个小熊似的,笨拙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小脸冻得红扑扑,却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他跑到母亲身边,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问:“妈,外面好冷,我的新袄袄好暖和!你也冷吗?” 然后伸出温热的小手,努力地去捂母亲在冷水里浸泡得通红的手……

“玄策…” 王秀芹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了一下,一滴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挣脱了眼眶的束缚,重重地砸落在怀中那件冰冷、僵硬的小棉袄上,迅速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怀里的棉袄冰冷依旧,硬得像块石头,硌得她生疼。它早已无法提供一丝一毫真实的温暖。炉火依旧微弱,寒风依旧在屋外凄厉地呜咽,撕扯着破旧的窗纸。邻居送来的煤块在炉膛里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释放着有限的热量。

王秀芹一动不动地坐着,像一尊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雕塑。她紧紧抱着那件旧棉袄,仿佛抱着一个遥远而虚幻的暖梦,将自己枯槁的身体更深地埋进那床旧被褥和邻居送来的厚垫子里。浑浊的目光失去了焦点,空洞地望着炉火跳跃的、那一点点橘红色的微光。那微光在她眼中摇曳、模糊,渐渐晕染开一片迷蒙的水雾。时光的碎片、现实的冰冷、邻里送炭的暖意、还有那深埋在心底、被怨恨冰封却又因一件旧物而悄然融开一丝缝隙的、属于母亲的牵念…… 所有这些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绪,都在这死寂的寒冷里,无声地发酵、翻涌,最终化作一片茫然无措的沉寂。

她只是那样呆呆地抱着,望着,任凭炉火的微光在她苍老的瞳孔里,投下摇曳不定的、孤独的影子。屋外,北风穿过巷弄,发出长长的、如同呜咽般的呼啸,仿佛在为这冰封的岁月,唱着无尽的挽歌。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