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56章 春寒料峭 (2020年2月15日)

北方的二月,节气上已过立春,冬的余威却依然凛冽。风刮在脸上,不再是纯粹的刺骨,而是带着一种湿冷的、仿佛能钻进骨头缝里的寒意,像无数细小的冰针在游走。天空是灰蒙蒙的,铅云低垂,压着城市里一栋栋沉默的居民楼。街道空旷得能听见风卷起落叶的沙沙声,偶尔驶过的车辆,也显得格外匆忙和孤寂。

在滨城一个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阳台上悬挂的腊肉、香肠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几盆耐寒的绿植,在寒风中瑟缩着叶片。小区门口,穿着厚厚羽绒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的社区志愿者张伟,正对着手机屏幕核对清单,他的防护面罩内侧已经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随着他急促的呼吸,雾气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王阿姨家,降压药两盒,白菜一颗,土豆三斤,鸡蛋一板……”

“李叔家,猫粮一袋,酵母粉一包,还有……哦,治疗风湿的膏药两贴……”

“三楼小陈,婴儿奶粉两罐,尿不湿一包……”

张伟的声音透过口罩和面罩,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他是李氏家族早期在全国布局的社区服务网络中的骨干志愿者之一。此刻,他和他临时组建的小分队,就是这封闭社区里几百户居民的“腿”和“手”。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指,把写满居民需求的清单小心收好,然后推起那辆堆满了各种生活物资的小推车,走向单元门。车轮碾过覆盖着薄冰的水泥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小区里格外清晰。

他走到一栋楼下,仰头喊道:“3号楼201王阿姨!东西放门口啦!” 话音刚落,二楼一扇窗户“吱呀”一声开了条缝。王阿姨裹着厚厚的棉睡衣,花白的头发有些蓬乱,她探出头,脸上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带着笑纹的眼睛,那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小心翼翼的歉意。

“哎哟,小张,辛苦你们了!太谢谢了!下头冷,快走吧,别冻着!” 王阿姨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是冷的还是激动的。她说着,把一个用细绳吊着的竹篮子从窗口慢慢放了下来。篮子晃晃悠悠,里面装着几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苹果,还有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条。

张伟快步上前,取下篮子里的纸条,打开一看,上面是用娟秀的字迹写着:“给志愿者同志:辛苦了!苹果很甜,补充维生素!保重身体!——201全体” 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脸上的寒意,他抬头,用力朝窗口挥了挥手,大声说:“谢谢王阿姨!您也保重!有事儿随时群里说!” 他把苹果小心地放进推车,纸条则珍重地揣进了贴身的衣兜里。那薄薄的一张纸,此刻却像一块温热的炭,熨帖着心肺。

与此同时,在201王阿姨家隔壁的202室,气氛却有些微妙的紧绷。客厅的电视静了音,屏幕上滚动着关于疫情的新闻。十岁的男孩乐乐正坐在餐桌前,面前摊开着课本和练习册,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停课不停学”的在线课堂界面。屏幕上,年轻的女老师正在讲解古诗,声音温柔而清晰,背景是精心布置的虚拟教室。

然而乐乐的心思显然不在“春风吹又生”的意境上。他的小脑袋微微歪着,眼神飘忽,偷偷瞄着窗外院子里一棵光秃秃的老柳树。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仿佛在开一个他无法参与的热闹会议。他羡慕地看着它们,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家里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心慌。爸爸妈妈都在各自的房间里用电脑工作,偶尔传来低低的通话声。他想念学校里喧闹的课间,想念和同学追逐打闹的操场,想念小卖部里热乎乎的烤肠……

“乐乐同学?” 屏幕里,老师的声音似乎提高了一点,带着温柔的探询,“请你来回答一下,诗人白居易写《草》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乐乐?”

乐乐猛地一惊,像被抓包的小兔子,慌乱地把视线从窗外收回来,聚焦在屏幕上老师温和的笑脸上。他张了张嘴,小脸涨得通红,脑子里一片空白,刚才老师讲的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我……我……” 他支支吾吾,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

屏幕那端的老师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窘迫和走神,并没有责备,反而放慢了语速,笑容更深了些:“没关系,乐乐。是不是看到窗外的小鸟了?它们也在想念春天呢。你看这‘野火烧不尽’的小草,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虽然暂时把我们困在了家里,但它总会过去的,就像春天一定会来一样。老师相信,乐乐的心也像小草一样坚韧,对吗?来,我们重新看一遍这首诗……”

老师耐心地引导着,声音像一股和煦的春风,轻轻拂去了乐乐心头的慌乱和委屈。他深吸一口气,努力集中精神看向屏幕,跟着老师的讲解,目光重新落回课本上那行行诗句。窗外的麻雀还在叫,但似乎不那么刺耳了。他感觉心里那点小小的烦躁,被老师温柔的话语包裹着,慢慢沉静下来。他小声地跟着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家的温暖和老师的包容,暂时驱散了封闭带来的阴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万里之外,在深夜的京城,李玄策的书房却亮如白昼。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割成十几个小窗口,里面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顶尖医学专家、流行病学家和政府卫生官员的面孔。这是一场规格极高、却因时差而显得时间混乱的国际视频研讨会,主题是“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合作”。李玄策以“东方学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是他作为国家智囊团首席顾问,在国际舞台展现东方智慧的重要通道。

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屏幕共享上,展示着简洁而有力的图表和数据模型,核心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全民动员”的防控策略框架。此刻,会议室内(虚拟的)一片寂静,许多专家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有人快速记录,有人眉头紧锁,反复研究着他共享的要点。

“李先生,” 一位来自欧洲某国的资深专家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您分享的经验和数据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您强调的‘全民居家’和如此广泛的筛查隔离,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是否过于严苛?这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几乎不可想象。”

另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专家也紧接着发言,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电流的杂音:“还有,您提到的‘中医药介入’,其科学依据和疗效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可验证的、符合现代医学规范的数据。”

面对这些预料之中的质疑,李玄策的神情没有丝毫波动。他穿着一件深色的中式立领衬衫,背景是他那排满古籍的书架,几册泛黄的线装书脊清晰可见,其中一本摊开的,正是《黄帝内经》。书房里只开着一盏暖黄的台灯,光线勾勒出他沉稳的侧脸轮廓。

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端起手边的青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清茶。放下茶杯时,他的目光沉静如水,扫过屏幕上那些或疑惑或审视的面孔,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力,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虚拟的会议室:

“诸位同仁,”他开口,语调不急不徐,“当一座森林燃起熊熊大火,我们是应该先争论火种来自何方,争论哪种灭火工具更符合历史传统,还是应该立刻放下成见,同心协力,调动一切可用的手段——无论是高压水枪还是传统的沙土——去扑灭它,保护森林里所有的生命?”

他微微停顿,让这个比喻的力量沉淀。屏幕上的专家们有的微微颔首,有的依然紧锁眉头。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不仅指个体的免疫力,更指一个社会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对共同威胁的清醒认知。”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感,仿佛在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所采取的,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为最大限度保护生命而做出的艰难选择。它根植于我们对生命至上的敬畏,以及‘上医治未病’的古老智慧。隔离,是为了阻断传播链,保护易感者,如同在洪水到来前加固堤坝。筛查,是为了照亮未知的角落,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火把。至于中医药,”他的目光扫过那位提出质疑的专家,“它有着数千年的实践积淀,在此次实践中,它在缓解症状、改善体质、协同治疗方面展现了独特价值。我们愿意分享详细的临床观察数据,也欢迎基于科学精神的共同研究与验证。”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既回应了质疑的核心,又超越了具体的争论。最后,他的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目光仿佛透过屏幕,直视着每一个与会者的内心:

“此刻,病毒是我们共同且唯一的敌人。救人如救火,争论火源只会延误时机。真正的‘大道’,在于放下无谓的争执,携手并肩,共享信息,互通有无。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汇聚全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更快地扑灭这场威胁全人类的‘大火’,为我们的星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守护一个健康的未来。合作,方是唯一坦途。”

说完,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书房里陷入一片沉静,只有电脑主机发出极轻微的嗡鸣。屏幕上,许多专家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有人开始快速地在键盘上敲击。那位最初质疑的欧洲专家,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眼神中多了一份认真的考量。李玄策身后书架上,《黄帝内经》那古朴的书页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无声地印证着跨越千年的智慧,在今日的全球危机中,依然闪烁着指引方向的光芒。窗外,京城的夜空依旧深沉,但东方遥远的地平线,似乎已透出一丝极其微弱的、预示着黎明将至的灰白。春寒虽料峭,但冰封之下,生命的河流从未停止奔涌。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