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22章 墨香润心田(2017年1月20日)

冬日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斜斜地洒进国家重点大学的百年讲堂,给空气里微浮的尘埃都镀上了一层浅金。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年轻的面孔带着求知的热切,眼神明亮如星。巨大的屏幕上也实时跳动着来自全国高校分会场和线上直播平台的画面,弹幕如溪流般潺潺而过——“前排膜拜学姐!”“李院士女儿啊!”“科技向善,说到心坎里了!”

后台,李念墨轻轻吸了口气。镜子里映出她略显单薄的身影,白衬衫,深色长裤,外面随意搭了件米色羊绒开衫,乌黑的长发简单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二十一岁的脸庞还带着象牙般的细腻光泽,眉宇间却已沉淀下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思考的重量。她抬手,指尖掠过讲台上那方温润的旧墨锭——那是祖父李长庚归国时送她的,言是早年一位国学大师所赠,墨香凝着岁月与风骨。

“念墨,时间到了。”一位负责会务的女老师轻声提醒,眼里满是鼓励。

“好。”李念墨应道,指尖最后在冰凉的墨锭上停留了一瞬,仿佛汲取了某种沉静的力量。她拿起讲稿,步履沉稳地走向那片被聚光灯笼罩的光明之地。

脚步声在安静的讲堂里清晰可闻。当她站定在讲台中央,微微调整麦克风的高度时,台下所有的目光,线上无数闪烁的头像,瞬间聚焦于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带着千万人的期待。她下意识地抿了抿唇,目光扫过台下前排那些白发苍苍的院士、神情严肃的校领导,再掠过那些同龄的、充满朝气的面孔,最后落在面前那方小小的墨锭上。墨的微光,像一粒沉入深潭的星子,瞬间稳住了她胸腔里那点不易察觉的微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线上的朋友们,”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清越中带着一丝初登大台的紧绷,却又奇异地清晰,“我叫李念墨。今天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聊的,并非艰深的前沿技术细节,而是……”她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深邃,“而是支撑我们走上科研这条路的,那颗心。”

开场白出乎意料。台下有人交头接耳,屏幕上飘过一串“???”和“不聊技术?”的弹幕。

李念墨没有急于解释。她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礼堂的穹顶,望向遥远的时空。“几年前,我和大家一样,在加州理工的实验室里,追逐着物理世界最精微的奥秘。那里有世界顶尖的仪器,最自由的学术氛围,还有……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她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真实的回忆,“深夜,对着满屏复杂的数据模型,窗外是异国璀璨却冰冷的灯火。我常常问自己,这一切,最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表顶刊论文?是为了个人的学术桂冠?”

她轻轻摇头,眼神变得柔和而坚定:“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与了一个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西疆荒漠化的项目。当看到卫星传回的图像上,那片黄沙中顽强生长出的一小片、一小片人工种植的绿色,看到当地牧民因为水源改善而露出的笑容……”她的声音微微哽咽了一下,随即扬起,“那一刻,电流般的震颤击中了我。那些枯燥的数据点,突然有了生命,有了温度。它们连接着的,是万里之外的土地,是土地上生活的人,是我的祖国。”

“那一刻,”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才真正理解了《大学》开篇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清朗的女声将古老的箴言一字字诵出,在现代化的讲堂里回荡,有种奇异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并非陈腐的阶梯,而是我们内心力量生发的秩序。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我们科研道路上最深沉、最持久的内驱力,是照亮未知领域的‘心灯’。”

台下一片寂静,连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都消失了。弹幕也骤然稀疏,旋即被大片的“泪目”、“说得太好了”、“心灯!”刷屏。

李念墨的语速平缓下来,如同在讲述一个浸润着墨香的故事。“我们追逐科技的高峰,研发强大的算法,探索神秘的粒子,合成新型的材料……这一切的‘术’,若失去了‘道’的指引,失去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最朴素的爱与责任,就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再先进的武器,若掌握在冰冷无情的手中,只会带来毁灭;再精妙的算法,若只为少数人攫取利益,只会加剧不公。”她微微前倾身体,双手撑在讲台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神锐利如刀,“科技本身是中性的。赋予它善恶属性的,是使用它的人心!我们科技工作者内心的‘绿水青山’——那份正直、责任、仁爱、悲悯,远比我们手中的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它是我们抵御诱惑、坚守底线、确保科技航船永不偏航的压舱石!”

“内心的绿水青山……”台下,前排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低声重复着,眼中精光闪动,缓缓点了点头。许多年轻学子挺直了脊背,眼神里燃起了不一样的光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选择回国,”李念墨的声音重新变得柔和而充满力量,脸上漾开一个温暖而真诚的笑容,如同冰封湖面绽开的第一道春光,“是因为这里有我血脉相连的根,有我魂牵梦萦的山河,更有无数和我一样,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建设家园的同行者。这里有需要我们去解决的‘卡脖子’难题,更有等待我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这份归属感和使命感,才是我科研路上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春潮,骤然爆发!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从线下到线上无数个节点,雷鸣般的掌声汇聚成震撼人心的洪流,在百年讲堂的穹顶下激荡、回响。屏幕瞬间被“欢迎回家!”“学姐榜样!”“心之所向!”的弹幕彻底淹没。

李念墨静静站着,感受着这汹涌澎湃的认同与热情,脸颊因激动而染上淡淡的红晕,眼底却是一片澄澈的平静。她知道,有些种子,已经在这些年轻的心灵里悄然种下。

……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气氛依旧热烈。学生们将李念墨团团围住,提问踊跃。

“学姐,您说的‘心灯’具体怎么在科研中保持啊?遇到挫折会动摇吗?”

“您对人工智能伦理怎么看?”

“海外顶尖实验室的氛围,真的比国内好吗?”

李念墨耐心地一一解答,态度谦和,言辞恳切,没有丝毫“天才”或“海归”的架子。她的回答既有对前沿的洞察,又始终紧扣着“责任”与“情怀”的根基。阳光透过高窗,在她专注倾听和回答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长长的睫毛在眼底落下小片扇形的阴影,显得格外沉静美好。

人群边缘,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工装外套、身材敦实的男生显得有些犹豫。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磨损严重的笔记本,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终于,趁着人流的空隙,他鼓起勇气挤到前面,声音带着点北方口音的粗粝和紧张:“李…李老师!”

李念墨闻声转头,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温和的询问。

男生脸涨得通红,语速飞快:“我叫王磊!我爸是王铁柱!他…他总跟我提起您父亲!我…我在哈工大学精密制造的!”他几乎是憋着一口气说完,然后才想起什么似的,慌忙把手中的笔记本翻开,递到李念墨面前,“我…我有个想法!关于超精密机床主轴热变形的非接触式在线补偿,传统的传感器布置受限,精度和响应速度都…都很难突破瓶颈!我…我觉得可以用…用…”他指着笔记本上手绘的草图,上面线条虽然粗糙,却透着一股子灵巧的劲儿,“可以用多源微振动信号融合分析!通过算法剥离干扰,提取主轴核心温升导致的形变特征频率偏移……”

李念墨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她微微俯身,凑近那本字迹工整、画满了结构图和公式推导的笔记本,认真地看了起来。周围嘈杂的人声仿佛瞬间远去,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些跃然纸上的灵感和眼前这个紧张得额头冒汗、眼神却异常明亮的青年。

“王磊?”她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惊喜,“王铁柱叔叔的儿子?”她记得父亲提过这位老同学,当年厂里的淬火好手,一身本事,性子耿直如铁。

“是…是我!”王磊用力点头,像等待宣判一样看着李念墨。

“这个思路非常新颖!”李念墨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她指着草图上的一个关键节点,“绕开了传统接触式测量的局限,从系统输出端(振动)反推核心状态(热变形),很有逆向思维的智慧!你考虑过信号耦合的非线性和加工负载变化带来的扰动问题吗?”她迅速抛出一个专业而关键的问题。

王磊眼睛一亮,仿佛遇到了知音,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立刻指着本子上的几行推导公式,语速快而清晰:“这里!我尝试引入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自适应滤波预处理,然后结合小波包能量熵来表征特定频段的畸变程度,理论上可以……”

两人就在这略显拥挤的讲台旁,旁若无人地讨论起来。李念墨时而蹙眉思索,时而点头赞许,提出更深入的疑问;王磊则越说越流畅,眼中闪烁着专注而自信的光芒,粗糙的手指在草图公式间快速移动,仿佛在拨动无形的精密齿轮。阳光勾勒着他们沉浸于技术世界的身影,空气中仿佛能听到思维碰撞的细微火花声。

……

京城西郊,一处环境清幽、由旧时王府别院改造而成的院落。这里没有悬挂任何显赫的牌匾,只有门楣上一块古朴的木刻,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海云纹。这便是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的新址。

东厢一处静室,窗户敞开着,窗外几竿修竹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轻响。室内陈设简朴,一张宽大的黄花梨木书案,案头一方古朴的澄泥砚,墨香若有若无。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旁边则是一幅巨大的动态星图投影,点点星光在幽暗中缓缓运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玄策并未坐在案后。他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深灰色中式立领便服,负手立于巨大的星图投影前。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那模拟的浩瀚星辰,投向宇宙深处不可知的维度。他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气场,仿佛与这书房、这院落、这天地间的某种宏大韵律融为一体。唯有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显示出他思维正在处理着远超常人想象的信息。

“爸,念墨的直播信号切过来了。”一个清越的少年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静。李天枢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他身量已开始拔高,接近了李玄策的肩膀,面容继承了父母的俊秀,一双眼睛尤其明亮,澄澈得仿佛能映出人心底最细微的波澜。他手里拿着一个轻薄的平板电脑。

“嗯。”李玄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李天枢熟练地将平板电脑连接到室内的投影系统。光影变幻,百年讲堂的景象瞬间铺满了星图旁边的墙壁,女儿清越而坚定的声音立刻充满了静室。

李玄策终于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投影中女儿的身影上。他听着她讲述异国的孤独,荒漠中的绿意,听着她引述《大学》的箴言,阐释“内心的绿水青山”……那张常年因思虑深重而略显严肃的脸上,线条一点点地、极其缓慢地变得柔和。当听到女儿说出“家国情怀,是我科研路上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时,一丝清晰的笑意,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终于无可抑制地在他眼底漾开,悄然爬上了嘴角。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直到画面里,女儿与那个穿着工装外套、一看就是工人子弟的敦实男生热烈地讨论起精密制造的技术细节,看到女儿眼中那份纯粹的、遇到同道中人的欣喜和赞赏……

李玄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那是一种欣慰,一种看到最珍贵之物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满足。他移开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那片在冬日阳光下依旧苍翠的竹林。风过竹梢,沙沙声更清晰了些,仿佛天地也在低语回应。

“天枢,”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

“爸?”李天枢应道,目光也从屏幕上收回,落在父亲身上。

“你姐姐讲的很好。”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烟尘的感慨,“这‘心灯’,这‘绿水青山’……是根,是本。技术如舟,可载人渡海,亦可覆舟。唯有掌舵者心中的明灯不灭,青山常在,舟才能行稳致远,驶向该去的地方。”他顿了顿,目光悠远,“科技终究是器,人心方为道。守住人心这片沃土上的绿水青山,比征服多少技术高峰都紧要。这是我们能为这片土地,为将来,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李天枢似懂非懂,但父亲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和期望,他清晰地感受到了。他用力地点点头,少年明亮的眼眸中映着父亲如山岳般的背影,也映着屏幕上姐姐与那工科男生热烈交流的影像。墨香、竹韵、星光、年轻的思想碰撞……在这方静室中无声地交融,织就着一幅关乎家国、关乎未来、关乎人心的宏大图景。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