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21章 归鸿引才计(2017年1月10日)

腊八刚过,京城的寒意似乎更凛冽了些,空气中飘散着一种清冽干燥的气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将城市勾勒出温暖而朦胧的轮廓。李玄策那座位于静谧胡同深处的四合院,此刻正被一种融融的暖意包裹着。厨房里传出锅碗瓢盆清脆的碰撞声和诱人的饭菜香,丝丝缕缕,钻出院落,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诱人,仿佛一个温暖的巢穴在召唤归人。

餐厅里,一盏暖黄色的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晕,将一张厚重的红木圆桌映照得温润光亮。桌面上,是方清墨精心准备的几道家常菜:碧油油的清炒菜心还带着锅气,红亮亮的红烧排骨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嫩白的清蒸鲈鱼上点缀着翠绿的葱丝和姜末,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菌菇炖鸡汤,汤色清亮,香气四溢。简单的菜肴,却凝聚着女主人的心意和对家人的爱。碗碟相碰的轻微声响,家人间低语的谈笑,交织成一曲平凡却无比珍贵的家庭交响乐。

李玄策坐在主位,脸上带着工作一天后难得的松弛。他换下了白日里一丝不苟的深色外套,只着一件质地柔软的藏青色羊绒衫,更显居家温和。李长庚坐在他左手边,这位归国不久的老科学家,即使是在家中,腰板也习惯性地挺得笔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眼神睿智而深邃。方清墨坐在李玄策右手边,正忙着给身边的李天枢夹菜,她穿着素雅的米白色高领毛衣,挽起的袖口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眉眼间是岁月沉淀的温婉与知性。李念墨坐在爷爷李长庚旁边,青春洋溢的脸庞上带着聪慧的光芒,她一边小口喝着汤,一边饶有兴趣地听着长辈们的谈话。十三岁的李天枢坐在母亲身边,安静地吃着饭,大眼睛忽闪忽闪,仿佛在无声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

晚餐的气氛温馨而融洽。大家谈论着天气,谈论着念墨最近参与的一个量子计算项目的小进展,谈论着天枢在学校里新交的朋友。直到饭过三巡,餐桌上的话题才渐渐转向了更深的层面。

李长庚放下手中的汤匙,用餐巾轻轻按了按嘴角,动作带着一种旧式文人的优雅。他看向李玄策,神色变得郑重起来:“玄策,有件事,我想是时候跟你详细谈谈了。” 他从放在一旁椅子上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袋,推到李玄策面前。“这是我和几位老同事、老朋友梳理出来的一份名单,以及他们目前掌握的核心技术方向。”

李玄策拿起文件袋,并未立刻打开,只是平静地看着父亲:“爸,您说。”

李长庚微微叹了口气,镜片后的目光透出几分忧虑和急切:“都是我们急需的顶尖人才啊,玄策。芯片设计领域的陈默之,他手里关于下一代异构集成的构想,能让我们少走至少五年弯路;生物医药方面的林芳华教授,她在靶向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上的突破,是无数患者的希望;还有航天材料的赵振邦博士,他研究的那种超轻高强耐极端环境的复合材料,对我们未来的深空探索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桌沿,指关节微微发白,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但是,难!太难了!常规的渠道,无论是官方邀请还是企业高薪聘请,阻力都超乎想象。有些人,顾虑重重,担心国内的环境,担心适应不了,担心自己的研究能否真正落地生根,甚至担心回来后的学术自由……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更棘手的是,” 李长庚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无奈,“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某些力量在明里暗里阻挠,设置障碍,利用各种非学术因素干扰他们的判断和选择。人才本人有顾虑,外部又有压力,这几乎成了一个死结。”

餐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炖锅里汤水细微的“咕嘟”声。窗玻璃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将窗外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暖黄的灯光下,李长庚脸上深刻的皱纹似乎也因忧虑而更加明显。方清墨担忧地看着丈夫和公公。李念墨放下了筷子,秀眉微蹙,显然也感受到了问题的沉重。连李天枢都停下了咀嚼,睁着纯净的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大人们脸上凝重的表情。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手指在牛皮纸文件袋上轻轻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的焦虑或急躁,反而在父亲讲述困难的过程中,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渐渐沉淀出一种如古井深潭般的宁静与洞悉。当父亲说完最后一个字,那份沉甸甸的忧虑仿佛凝固在餐桌上方时,李玄策的嘴角,竟缓缓地向上弯起一个极淡、却蕴含着强大自信的弧度。

他抬起头,目光平和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家人,最后落在父亲脸上,声音沉稳而清晰:“爸,您说的这些困难,我都明白。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强求,往往适得其反。” 他微微一顿,仿佛在调动脑海深处沉淀的智慧,随即引经据典,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争夺顶尖人才,硬碰硬的‘攻城’之法,耗费巨大,效果未必佳,且易授人以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念墨忍不住轻声问道,年轻的脸庞上带着求知的渴望。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女儿,带着鼓励:“伐谋,伐交。我们要用更柔韧、更深远、更能触及人心深处的方法。”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动作从容不迫。“我将其命名为‘归鸿计划’。核心,在于三个字:情、义、势。”

“情?” 方清墨若有所思地重复道。

“对,情。” 李玄策点头,“血脉亲情,故土乡情,文化认同之情。这是最深沉、最难以割舍的纽带。就像鸿雁南飞,终有北归之心,那是刻在骨子里的眷恋。” 他看向李长庚,眼神中充满信任与托付,“爸,这份‘情’的沟通,非您莫属。您与他们同是海外归来的顶尖学者,经历过同样的漂泊与思乡,更能感同身受。请您以‘老朋友’、‘老学长’的身份,与他们坦诚交流,分享您归国后的真实感受,分享您看到的国家在科技投入、科研环境改善上的决心与行动。特别是,” 他加重了语气,“分享那份‘落叶归根’、‘为桑梓尽一份力’的赤子情怀。现身说法,远胜千言万语的说教。”

李长庚眼中精光一闪,那抹忧虑被一种被理解、被赋予重任的激动所取代,他挺直了背脊,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以情动人,以心换心。这个任务,我责无旁贷!”

“那‘义’呢?” 李念墨追问。

“‘义’,是道义,是责任,是担当。” 李玄策解释道,“要让他们看到,他们的回归,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待遇或环境,更是为了一个更大的‘义’——参与到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用自己的智慧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疾病、能源、环境)贡献力量。这比个人的得失更具崇高感和使命感。爸,您在交流中,也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激发他们心中那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天下为公的胸襟。”

“好!” 李长庚的回答简短有力。

“最后是‘势’。”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李念墨,带着期许,“‘势’,是潮流,是趋势,是国内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这需要展现给他们看,特别是展现给那些还在犹豫、对国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的年轻一代顶尖人才看。念墨,” 他温和地叫着女儿的名字,“这个‘势’的展示,尤其是展现我们科技前沿的活力、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以及整个社会对创新创造的尊重与渴求,就交给你了。用你的方式,用年轻人的语言,用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

李念墨的眼睛亮了起来,如同被点燃的星辰:“爸爸,我懂了!我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前沿科技沙龙,邀请国内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分享;可以制作高质量的vlog,展示我们顶尖实验室的真实工作环境和氛围;甚至可以邀请他们‘云参观’国内重大科技项目!让他们看到,这里不是暮气沉沉,而是充满梦想和干劲的热土!”

“正是如此!” 李玄策赞许地颔首,“‘势’的青春版,由你来呈现,最有说服力。同时,” 他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我们要善用‘伐交’。官方渠道受阻,我们就走民间路径。各地的华人华侨联谊会、高校海外校友会、甚至是一些历史悠久、信誉卓着的民间文化团体和商业协会,都是我们可以借重的桥梁。通过他们,组织一些非正式的‘恳亲会’、‘文化交流茶叙’、‘产业合作前景探讨会’,润物细无声地搭建沟通平台,传递善意和信息,消除误解和顾虑。”

方清墨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也忍不住点头,补充道:“玄策这个思路非常系统。而且,我们确实有底气。国内在科技伦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制度建设,这几年进步非常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也更加透明规范,这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我这边可以整理出来,作为‘情’与‘势’的有力支撑。”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吃饭、仿佛置身事外的小天枢,忽然抬起了头。他放下勺子,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像在努力捕捉着什么飘渺的信息。他清澈无垢的目光越过桌上的菜肴,投向虚空中的某一点,带着一丝孩童特有的困惑,用稚嫩却异常清晰的嗓音说道:

“爸爸……刚才……有个戴眼镜的伯伯,在梦里……站在湖边,好大的湖,水好凉……他好像……很犹豫,不知道要不要过桥……桥那边,有棵好大好大的老槐树,树下……树下好像坐着一个人,在拉……拉一个会唱歌的盒子?声音……有点哑哑的,但是……很好听……”

餐桌上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了。

李长庚猛地看向李天枢,镜片后的眼睛充满了惊异。方清墨和李念墨也停下了动作,屏息看着这个拥有特殊感知能力的孩子。李玄策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专注锐利,仿佛能穿透迷雾。他立刻回想名单上的关键人物——陈默之教授!祖籍江南水乡,资料记载他幼时家贫,是听着村里一位擅长拉二胡的盲眼艺人沿街卖艺的琴声长大的,那位艺人最常拉的曲子就是《二泉映月》。而江南水乡,多的是那样的湖和老槐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天枢,” 李玄策的声音异常温和,带着一种引导的力量,“你看到的那棵老槐树,是在湖边?月光下的湖边吗?那个会唱歌的盒子,声音是不是……像在叹气,又像在说话?”

李天枢用力地点点头:“嗯!月光,水里有亮亮的月亮!那个盒子……嗯,就是像叹气,又像说话!伯伯听着听着……好像……有点想哭,又有点……想家?”

“啪!”李长庚的手掌轻轻拍在桌沿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是陈默之!一定是!那是他心底最深的乡愁记忆!那个拉二胡的盲艺人,是他童年最温暖的慰藉!这个切入点……妙!太妙了!”

李玄策深吸一口气,看向父亲的眼神充满了果断:“爸,这条信息无比珍贵!立刻调整对陈教授的联系策略。想办法,找到那位可能还在世的盲艺人或者他的后人,或者找到一把相似的老二胡,录下《二泉映月》的琴音。在合适的时机,用最不经意又最触动心灵的方式,让陈教授‘听’到它!这根‘情’弦,一旦拨动,其力量远超千言万语!” 他又看向女儿,“念墨,在展示‘势’的时候,不妨加入一些江南水乡科技新城快速发展的画面,特别是那些保留了古韵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场景,形成一种‘故园新貌’的强烈对比与召唤!”

“明白!” 李念墨和李长庚异口同声地应道,眼中充满了行动的光芒。

方清墨看着丈夫,看着瞬间被调动起激情和智慧的家人们,眼中充满了温柔与骄傲。她拿起公筷,给丈夫碗里夹了一块排骨,柔声道:“快吃饭吧,菜都要凉了。再好的计划,也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实施。”

李玄策看着碗里的排骨,再看看围坐在桌边的至亲——睿智的父亲,贤淑的妻子,聪慧的女儿,灵性的儿子,心中涌动着巨大的暖流和力量。这就是他的根,他的源,他所有智慧与力量的坚实后盾。他拿起筷子,脸上露出了今晚最舒展、最温暖的笑容:“好,吃饭!‘归鸿计划’,就从今晚这顿家宴开始!”

窗外,京城的冬夜依旧寒冷。窗内,小小的餐厅却因为一个凝聚了古老智慧与现代谋略、饱含着家国情怀与至亲温情的计划,而变得无比温暖明亮。碗筷轻碰的声响再次响起,家人的笑语重新弥漫,那“情”、“义”、“势”的三重奏,已悄然在每个人的心中奏响,如同归鸿启程前,那一声穿越长空的清唳。雪,无声地落在古老的屋檐上,仿佛在静静聆听着一个关于“归来”的故事序章。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