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空调微风拂过的声音。学者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目光灼灼地看着李玄策,社会学教授轻轻点头,一位年轻的女研究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们孜孜以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李玄策的声音愈发清晰,带着一种洞见的力量,“它的根基,难道不正深植于这种超越物理距离、基于共同信念与共同福祉的心灵联结之中吗?量子纠缠揭示的,或许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法则,更是宇宙间某种更宏大、更深邃的关联法则的冰山一角。它提醒我们,分离是表象,联结才是本质。”
他环视众人,语气变得恳切而充满希冀:“科技的前沿,如同这把锋利的剑,已然劈开了未知的迷雾。然而,剑锋所指,是带来福祉还是灾祸,终究取决于持剑者的心。我恳请诸位,不要将思考的疆域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方寸之间,或者冰冷的公式符号之内。”他的目光落在哲学家身上,又转向社会学家,“我们需要跨过学科的藩篱。让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对话,让工程师与社会学家携手。去探索这量子幽灵般的关联,与我们古老文化中‘民胞物与’、‘天人感应’的思想如何遥相呼应;去研究前沿科技如何塑造新的社会伦理、新的文明形态;去思考如何运用我们对‘联结’本质的更深理解,去弥合分歧,化解仇恨,构建一个真正休戚与共、美美与共的世界。科技的光芒,需要人文精神的烛照,才能指引我们驶向正确的星辰大海。这,或许是我们今日成功之后,更深远、也更迫切的使命。”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更深的沉静,但这沉静中涌动着思想的激流。老哲学家缓缓摘下眼镜,用绒布擦拭着,镜片后的目光深邃悠远;社会学家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笔尖沙沙作响;那位年轻的女研究员望着李玄策,眼中充满了对未知探索的憧憬和敬畏。窗棂的光斑在地面上悄然移动,时间仿佛在思想的碰撞中变得粘稠。
座谈会持续了很久,思想的火花在小小的会议室里不断迸溅。当会议结束,学者们带着兴奋与沉思陆续离开后,李玄策独自一人留了下来。他缓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外面,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温暖而壮丽的金红。
秘书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边,低声询问是否安排回程的车辆。李玄策轻轻摆了摆手,目光依然凝视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以及更遥远的天幕上,那即将显现的第一颗星辰。
“不急,”他的声音很轻,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与这片天地对话。“让我再看看这灯火,再看看这星空。”
他微微仰起头,望向深邃的苍穹。在普通人眼中,那是无垠的黑暗点缀着星光。但在他的感知里,在那片浩瀚的宇宙背景中,仿佛有无数无形的、由量子纠缠编织而成的“线”,如同命运之弦,无声地连接着星辰,连接着大地,连接着此刻窗内窗外每一个跳动的心脏。一种难以言喻的宏大感与渺小感同时攫住了他。
秘书悄然退下,带上了门。房间里只剩下李玄策一人,沐浴在暮色与初显的星光之下。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张开,对着窗外广袤的夜空,仿佛想要触摸那无形的“弦”,感受那跨越时空的共振。指尖在微凉的空气中停留,晚风穿过窗隙,带来一丝深秋的凉意,拂动了他鬓角几缕不易察觉的银丝。
实验室外,城市的脉搏在暮色中沉稳地跳动。无数扇窗户里亮起温暖的灯光,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生,都有一份期盼、一份忧愁、一份对未来的期许。李玄策的手慢慢放下,掌心贴在冰凉的玻璃上,感受着人间烟火的温度透过玻璃传递而来。
“量子纠缠…人心相通…” 他低声呢喃,声音几乎消散在空气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共’字,才是宇宙间最深情的回响吧?”
他静静地伫立着,身影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显得有些孤独,却又仿佛连接着整个宇宙的脉搏。窗外的灯火与天际的星光交相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出两片璀璨而温柔的星河。实验室里的奇迹已成历史,而关于联结、关于共生的更宏大思考,如同这悄然升起的明月,才刚刚照亮前路。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