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再次聚焦国内实验室。方清墨已暂时停下了操作。她摘下防护目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鼻梁,走到旁边一张实验台前。那里,静静放置着几株刚完成初步检测、处于稳定生长阶段的新品种青蒿样本。它们被栽种在透明的培养容器里,根须在营养液中清晰可见。她伸出手指,指尖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微凉,极其轻柔地抚过一片青蒿幼嫩的叶片。那动作充满了科学家特有的严谨观察意味,指尖感受着叶片的厚度、纹理和蓬勃的生命张力。然而,在她低垂的眼睫下,在那专注审视的目光深处,一丝难以言喻的柔软悄然弥漫开来。那不仅仅是对实验成果的满意,更像是一位母亲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孩子终于茁壮成长。她微微侧过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墙上嵌入的直播屏幕一角——那里,李玄策沉稳的身影正在讲话。没有人注意到,方清墨的嘴角,那抹素来严谨的线条,在无人察觉的瞬间,极其轻微地向上弯起一个温暖的弧度,如同平静湖面掠过的一缕春风,短暂却真实。那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理念的无声认同,也是一位科学家毕生心血终得惠泽他人的欣慰。
李玄策的讲话已近尾声,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与屏幕那端沙漠中的每一双眼睛对视:“让这沙漠中的青蒿,成为我们共同浇灌的友谊之树。让健康与希望,如同这坚韧的植物,深深扎根于此,枝繁叶茂!谢谢大家!”
热烈的掌声在北非会场爆发,经久不息。人们脸上的期盼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笑容,有人甚至激动地互相拍打着肩膀。而在万里之外肃静的办公室内,李玄策端起桌上的白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微温的茶。他的目光再次落回手边那枚小小的、干枯的青蒿标本上。它静默无声,叶片边缘微蜷,带着岁月风干后的脆弱与坚韧。他的指尖再次抚过它,这一次的动作更加缓慢,带着一种近乎虔敬的温柔。这枚小小的标本,此刻仿佛不再只是一株植物,它承载了太多:先民的智慧在历史尘埃中的低语,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下无数个殚精竭虑的日夜,沙漠边缘滴灌带下渗出的清泉滋润幼苗的微响,还有那位北非老农脸上沟壑纵横却灿烂无比的笑容…… 所有关于“路”的宏大叙事,关于文明交融的深远理想,最终都凝结于这方寸之间生命的坚韧与善意传递的温暖。窗外,北京秋日的阳光斜斜照入,在光洁的桌面上投下长长的窗棂影子,也温柔地笼罩着那枚静默的青蒿。它躺在那里,像一粒时空的琥珀,封存着过往的智慧,映照着当下的努力,也悄然孕育着未来绿色的、无垠的可能。沙漠的风,似乎还带着滚烫的沙粒气息,隔着遥远的时空,与杯中清茶的袅袅余香,在无声处悄然交汇。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