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48章 社区“四季风物展”与时光里的温柔长卷

第四十八章:社区“四季风物展”与时光里的温柔长卷

立春刚过,社区活动室的玻璃窗上还凝着冰花,李淑琴就踩着凳子往墙上钉木框。木框是杨永革用旧木料拼的,边角被砂纸磨得光滑,她往框里糊了层棉纸,纸面上印着淡淡的梅花纹,是从张大妈的旧床单上剪的。“这叫‘四季窗’,”她用手指抚过纸面,冰花在指尖化成小水珠,“每个季节贴不同的物件,等年底看,就知道日子是怎么过的了。”

活动室中央摆着张长条木桌,是从各家搜罗来的旧桌子拼的,桌面铺着块蓝印花布,布上的折痕里还藏着去年的面粉粒。杨永革正往桌上摆东西,他的藤筐里装着四季的“信物”:春天的柏枝扫帚、夏天的艾草绳、秋天的辣椒串、冬天的烤红薯皮。“部落里有‘时光袋’,”他把柏枝扫帚摆在最左边,扫帚上的绿芽已经发黑,“每年埋点东西,十年后挖出来,就知道自己老了多少。”

石蛋抱着个纸箱冲进活动室,里面是他攒了一年的“宝贝”:春天的糖纸灯笼碎片、夏天的萤火虫罐子、秋天的南瓜籽、冬天的纽扣手链。“这些都要参展,”他把萤火虫罐子摆在桌子中央,罐口的小孔还沾着点蛛网,“杨大哥说这是‘我的四季’,比部落的时光袋还珍贵。”

张大妈拎着个樟木箱走来,箱子上的铜锁已经锈死,她用斧头劈开锁扣,里面露出层层叠叠的布料:春天的海棠花布头、夏天的薄荷香包、秋天的芝麻糖纸、冬天的棉鞋垫。“这些布上都有日子的味,”她展开块海棠花布,布角绣着个歪歪扭扭的“春”字,“去年做坐垫剩下的,上面还有石蛋蹭的泥印呢。”

周砚田抱着个竹篮,里面是给老三做的“四季装备”:春天的红绳辫、夏天的铃铛、秋天的鸡毛勋章、冬天的棉垫。“它也算社区的一份子,”他把红绳辫摆在石蛋的纽扣手链旁边,辫尾的玻璃弹珠在阳光下闪了闪,“这些物件比日历准,看见红绳辫就知道春天来了。”

王大爷背着个麻袋,里面装着他的鹅卵石藏品:春天画彩蛋的石头、夏天纳凉时垫屁股的石头、秋天压酸菜坛的石头、冬天暖手的石头。“石头记日子最准,”他掏出块画着笑脸的石头,石面上的红漆已经剥落了一半,“这是去年清明画的,现在看,笑脸还没褪色呢。”

“四季风物展”没有固定的展品,谁想摆什么就摆什么,只要能代表某个季节就行。李淑琴在门口贴了张纸,上面写着“展品不用贵,要带着日子的温度”。她还准备了个留言本,封面是用旧挂历做的,上面画着十二朵花,代表十二个月。“每个人都能写句对季节的话,”她举着本,封面上的迎春花已经被摩挲得发亮,“等明年此时,咱们再读,就像跟去年的自己说话。”

春天展区很快摆满了物件。杨永革的柏枝扫帚旁,放着石蛋的糖纸灯笼碎片,碎片上的金粉还能照见人影;张大妈的海棠花布头压在周砚田的红绳辫上,辫尾的玻璃弹珠在布上印出个小圆点;王大爷画彩蛋的石头摆在最边上,石头下还压着片干枯的海棠花瓣,是去年手作集时捡的。

李淑琴在春天展区贴了张纸条,写着“春风吹醒的不只是花”。她往玻璃框里塞了片柏树叶,叶子是去年杨永革编扫帚时掉的,已经变成深绿色。“这片叶子见过石蛋编灯笼,”她用手指点了点叶子上的虫洞,“也见过老三在花树下刨土,比咱们记得清楚。”

夏天展区最热闹。石蛋的萤火虫罐子旁,摆着张大妈的薄荷香包,香包上的线已经松了,露出里面的干薄荷叶;杨永革的艾草绳缠着周砚田的铃铛,铃铛被虫蛀了个小洞,却还能响;王大爷垫屁股的石头上,沾着点去年的西瓜汁,已经变成深褐色。

杨永革给夏天展区写的留言是“夏夜的蚊子比星星多,笑声比雷声响”。他往罐子里塞了根艾草,是去年纳凉会剩下的,草叶上还沾着点槐树叶。“这艾草见过石蛋追萤火虫,”他晃了晃罐子,艾草叶簌簌作响,“也见过老三偷喝绿豆汤,比故事里记的全。”

秋天展区飘着粮食香。张大妈的芝麻糖纸叠成了小元宝,摆在杨永革的辣椒串下,糖纸上的油渍印出个小手印,是石蛋去年抓糖时留下的;石蛋的南瓜籽装在个小布袋里,布袋是用月饼纸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秋快乐”;周砚田的鸡毛勋章别在王大爷压酸菜坛的石头上,勋章上的鸡毛已经发黄。

张大妈给秋天展区写的留言是“南瓜饼烫嘴的时候,日子最甜”。她往芝麻糖纸旁放了颗南瓜籽,是去年丰收会剩下的,籽壳上还沾着点面粉。“这籽见过石蛋包歪脖子鸭饺子,”她用指甲掐了掐籽壳,“也见过老三偷啄饺子馅,比账本记的细。”

冬天展区透着暖意。石蛋的纽扣手链缠在周砚田的棉垫上,棉垫上的线头勾住了颗纽扣,像串会发光的冰棱;王大爷暖手的石头摆在杨永革的烤红薯皮旁,石头上的温度仿佛还没散;张大妈的棉鞋垫压在最底下,鞋垫上绣的腊梅沾着点炉灰,是去年故事会时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砚田给冬天展区写的留言是“炉火边的故事比棉被暖”。他往棉垫旁放了根鸡毛,是老三去年掉的,毛根还带着点血色。“这毛见过石蛋听故事掉眼泪,”他把鸡毛摆在棉垫的腊梅上,“也见过王大爷讲杨子荣时掉的假牙,比照片留的真。”

展区的最后,李淑琴留了块空地方,摆着个空陶罐。“这是‘明年的四季’,”她给陶罐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等着咱们添新物件”,“谁有想对明年说的话,就写在纸上塞进去,年底开封时,说不定都实现了。”

石蛋第一个往陶罐里塞纸条,他写的是“想让杨大哥教我编藤篮,让张大妈教我做南瓜饼,让李奶奶教我剪窗花,让周大爷教我喂鸡,让王大爷教我磨石头——还想跟大家过好多好多四季”。纸条是用糖纸写的,字歪歪扭扭的,却把纸面占得满满当当。

杨永革塞进去的纸条上画着个部落的篝火,旁边写着“想带大家去部落看看,那里的春天比社区的长”。张大妈的纸条上绣着朵小花,写着“想给每个人做双新鞋垫,比去年的软和”。周砚田的纸条上画着只小鸡,旁边写着“想让老三孵出小鸡,明年四季展多份物件”。王大爷的纸条上画着个笑脸,写着“想晒够三百六十五天太阳,看够大家的笑脸”。

李淑琴最后一个写,她的纸条上只有句话:“想看着这些物件慢慢变旧,就像看着咱们慢慢变老——只要在一起,旧了也好看。”她把纸条叠成小方块,轻轻放进陶罐,陶罐口的阳光突然亮起来,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长。

来看展的人越来越多,有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妻,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背着书包的学生。大家在各季展区前驻足,指着熟悉的物件笑:“这不是去年风筝赛的尾巴吗?”“这石头我见过王大爷磨!”石蛋在一旁当解说员,指着萤火虫罐子说:“这里面以前有星星,现在飞走了,明年还会回来的。”

傍晚闭展时,大家坐在长条木桌旁,分吃张大妈做的四季糕:春天的海棠糕、夏天的薄荷糕、秋天的芝麻糕、冬天的红糖糕。糕上的花纹是用王大爷的鹅卵石磕的,歪歪扭扭的像朵永远开不败的花。

“明年四季展,咱们搞个‘老物件新用’比赛,”杨永革咬了口海棠糕,花瓣的清香在嘴里散开,“用今年的展品做新物件,肯定有意思。”石蛋举双手赞成:“我要用糖纸做个更大的灯笼,比去年的亮十倍!”

李淑琴看着大家,突然觉得这风物展比任何博物馆都动人。

四季的意义从来不是春花秋月、夏蝉冬雪,而是有人愿意陪你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出滋味,愿意把不起眼的物件当成宝贝,愿意在时光里留下彼此的痕迹,就算岁月把物件磨旧、把头发染白,也觉得心里踏实。这些沾着日子温度的瞬间,就像展区里的旧物件,看着普通,却藏着最珍贵的回忆,把漫长的时光都酿得暖暖的,带着股说不出的温柔。

至于明年的四季会不会更好、陶罐里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谁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这群人还能聚在活动室里摆展品、吃糕点、盼着下一个四季,就算物件丢了、记忆淡了、岁月走得太急,也会笑着往前过。因为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完美的四季,而是身边那群能让你觉得“有他们在,每一天都是好日子”的人啊。

暮色漫进活动室时,大家开始收拾展品。杨永革把柏枝扫帚挂回墙上,说“明年春天还能用”;张大妈把海棠花布头叠好,说“留着做明年的春字绣”;周砚田给老三的红绳辫系了个新结,说“等开春给它戴上”;王大爷把画笑脸的石头揣进怀里,说“晚上暖手正好”;石蛋把萤火虫罐子放进纸箱,说“明年还要装星星”。

李淑琴最后锁门时,回头望了眼墙上的“四季窗”,棉纸上的梅花纹在暮色里渐渐模糊。她突然觉得,这个被旧物件、笑声和四季香填满的立春,成了心里最沉的时光,比任何展品都珍贵,比任何未来都笃定。而活动室的灯光,像颗不会灭的星,照着那些旧物件,也照着那些慢慢变老,却始终在一起的人。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